夏季中暑多吃這4種水果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用藥

在這烈日炎炎的夏天,在烈日下直曬而不知道如何去避免,很多人都會有中暑的症狀,在這煩躁而又酷暑的夏天我們該如何預防中暑?中暑的原因是什麼?中暑了怎麼辦?下面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夏季發生中暑的原因多種多樣

1、高溫工作及生活環境

高溫天氣從事高溫作業容易中暑。因此應該避免在高溫環境下滯留,多喝清涼的飲料,如清茶等。儘量避免喝含糖多的飲料和比較粘稠的飲料。多喝一些鹽水 由於高溫環境中大量出汗,導致體內鹽分大量缺失。

2、環境濕度大,通風透氣性差

人體對高溫的耐受不僅在於溫度,也在於濕度。在相當乾燥的空氣中,健康人能在50℃的高溫中呆上兩個小時,在100℃的高溫中呆上3分鐘,但是在45℃的飽和濕度環境中呆上1小時,就會發生中暑現象。

當氣溫高於35℃時,機體的熱量不但不能向外輻射,環境的熱量反而還要向機體輻射,此時人體只能靠大量出汗時蒸發汗液向外散熱,以維持體內產熱與散熱的平衡,使體溫保持在37℃。如果空氣中的濕度很大,皮膚的汗液不易蒸發,就易發生中暑。

3、長時間太陽直射

黃色高溫預警後,從事戶外工作的人群要特別注意預防中暑的發生,應避免長時間太陽直射,戶外工作時間不宜太長,同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在溫度大幅度升高時,老人及兒童應減少戶外活動,平時生活要喝水,避免出汗後脫水。

中暑了吃什麼水果

1、西瓜: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平肝清熱、祛風利濕的功效。

西瓜含有大量水分,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中暑之後,吃西瓜不但可以及時補充水分,還可以補充能量。

2、甜瓜:多食甜瓜,有利於人體心臟和肝臟以及腸道系統的活動,促進內分泌和造血機能。

據有關專家鑑定,各種香瓜均含有蘋果酸、葡萄糖、胺基酸、甜菜茄、維生素C等豐富營養,對感染性高燒、口渴等,都具有很好的療效。甜瓜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檸檬酸、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C等,且水分充沛,可消暑清熱,生津解渴,除煩等。

3、枇杷:味甘酸、性涼。可潤肺止咳,生津止渴,消暑,下氣止嘔。

補充營養。枇杷含有多種營養素,能夠有效地補充機體營養成分,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發揮強身健體的作用。

4、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熱解毒、潤腸。宜於腸燥便秘。

香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鉀、維生素A和C,同時膳食纖維也多、澱粉質豐富,是相當好的營養食品。特別是中暑之後人需要補充體力,香蕉就最適宜不過了。

不同的防治暑濕藥品用藥注意如下:

藿香正氣水:具有解表祛暑、化濕和中的功效,適用於暑濕引起的頭痛、腹脹嘔吐等症狀,但大多數藿香正氣水含有酒精成分,患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腎病等疾病的人,服用前要諮詢醫生。專家提醒,過敏體質的人也要小心服用;駕車的人開車前不要服用。

十滴水:主要成分有樟腦、大黃、生薑、丁香、辣椒、桂皮等,具有祛暑散寒、健胃之功效,其主要作用是治療中暑,適合已經中暑的患者服用,對預防中暑的作用並不明顯。由於十滴水的藥性燥熱,過敏體質的人、哮喘病人和孕婦不宜使用。

人丹:具有開竅安神、祛風健胃、清熱祛暑的功效,主治受熱中暑引起的頭昏腦漲、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但如果是因為感冒而引起的噁心等症狀,則不能服用人丹。孕婦和3歲以下的孩子應避免服用人丹,老年人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清涼油:是最常見的家庭儲備藥,頭痛頭暈時,取少量清涼油塗於太陽穴,能提神醒腦;蚊蟲叮咬、皮膚瘙癢時,取少量清涼油塗於患處,能活血消腫、鎮痛止癢。因清涼油含有樟腦、薄荷等成分,故孕婦不宜使用。另外,有皮膚潰爛、過敏反應等症狀的人也要慎用。

風油精:功效同清涼油相似。同樣因含有樟腦等成分,孕婦不宜使用。新生兒也不宜使用風油精,因風油精有可能誘發黃疸、抽風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小滿節氣飲食宜清熱祛濕 推薦三款去濕湯

俗話說:「小滿大滿江河滿。」夏季悶熱潮濕,「小滿」之際氣溫明顯增高,雨量增多,這使人體內濕氣逐步加重。且隨著氣溫升高,人們更偏愛小滿時節冷飲消暑降溫,加上早晚仍較涼,晝夜溫差較大,脾和胃腸道功能更顯不利。專家表示,小滿節氣應預防濕邪致病,適當的養生湯可達防病功效。

小滿節氣飲食宜清熱祛濕

此時早晚仍較涼,晝夜溫差較大,尤其是降雨後氣溫下降更明顯,過濕對脾不利,由於小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健全,老人臟腑機能逐漸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現此種情況。

另外,小滿後不但天氣炎熱,汗出較多,雨水也較多,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養陰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蔔、西紅柿、西瓜、山藥、鯽魚、草魚、鴨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當然也可配合藥膳進行調理,還可以常飲些生脈飲以益氣生津。

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並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多食甘涼或甘寒。但應注意,因苦味食物能瀉能燥能堅,所以不宜多食。否則人體時期過大或進食生冷飲食易引起胃腸不適而出現腹痛、腹瀉等症。

推薦三款去濕湯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慾、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以下推薦三款小滿節氣清熱祛濕養生湯:

1、土茯苓雙豆豬瘦肉

材料:土茯苓30克、祛濕豆50克、赤小豆30克、陳皮14個、豬瘦肉300克、生薑3片。

做法:土茯苓、祛濕豆、赤小豆均浸泡、洗淨,陳皮去瓤;豬瘦肉洗淨,切塊,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煲約一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有清熱、祛濕、解毒的功效,同時亦是暮春時家庭祛濕健脾的養生湯水,且男女老少皆宜。

2、紅菜頭薯仔番茄湯

材料:紅菜頭300克、薯仔200~250克、番茄2個、豬瘦肉400克、生薑3片。

做法:各物洗淨;紅菜頭取其葉莖;薯仔去皮,切塊;番茄切塊;瘦肉切塊。在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姜和薯仔、瘦肉,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1個小時,下紅菜頭葉莖和番茄,繼續煲10分鐘,下鹽便可。為3~4人量。

功效:每年3月至5月間,正是吃紅菜頭的最佳時節,以紅菜頭配薯仔番茄煲豬瘦肉為湯,氣味醇香平和可口,有健脾益氣、養肝暖胃的功效,為初夏時家庭養生靚湯。

3、冬瓜湯

材料:冬瓜、蔥花、姜米、鹽、食用油。

做法:冬瓜洗淨切片備用。 姜米和蔥花入冷水燒開,放入冬瓜片;大火燒開,轉小火燜煮2分鐘。調入食鹽,撒上蔥花,即可出鍋。

功效:冬瓜性寒味甘,清熱生津,僻暑除煩,在夏日服食尤為適宜。維生素C較多,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較低,高血壓、腎臟病、浮腫病等患者食之,可達到消腫而不傷正氣的作用。

自測心臟病留意7個信號 日常做好這些事可預防

心臟病一旦發生,就是急的、重的、危險的!因此,那些看起來健康的中老年人,也不要大意了。心病有以下七個信號,不妨對照著自查一下吧~

心臟病的7個信號

1、鼻梁長皺紋

很多人在鼻梁根部,也就是兩眼的中間,會有一根橫紋,還有的會出現一條青筋,稱為鼻褶心征。小孩子有這個,可能是一些內寒或者是腸胃淤滯,但如果成人出現這個現象,一般多是心臟的問題。

2、耳垂長皺紋

這道耳垂摺痕在我們國家也稱為冠心溝。研究報告指出,之所以這個冠心溝和心臟病、血管病有很好的相關性,是因為耳垂對缺血相當敏感。動脈硬化導致的血流減少會引起耳垂血管斷裂,造成側向的皺紋。如果發現耳垂出現對角型摺痕,建議及時到醫院查一下心臟和血管。

3、眼瞼長黃瘤

發生於雙上眼瞼內側皮膚的淡黃色柔軟的扁平疣狀隆起,是由含脂質的組織細胞在皮膚內形成,它是人體內脂質代謝障礙的外在皮膚表現,經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或高脂血症等。

4、黑眼珠有環

眼角膜周圍出現一圈灰白色的環,稱為角膜老年環。它是由於血液中膽固醇、磷脂、甘油三脂等脂質過多地沉積在角膜邊緣的結果。有一些冠心病患者也可出現角膜老年環。

5、舌頭呈暗紫色

健康的舌頭應該呈現出淡粉色。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舌頭呈現暗紫色或有淤斑,在中醫屬於血脈淤阻。如果舌頭上有淤斑,並且伴有心慌、氣短,甚至失眠多夢、心前區刺痛等症狀,提示可能有心血管疾病。

6、大魚際有血絲團

心臟的手診部位在手掌大魚際處,如果這塊出現紅色斑點,或有血絲但沒有抱團,就說明最近心炎比較盛,容易心煩。如果在左手和右手的心區同時出現紅色血絲團,就說明心臟有缺血症狀,需要及時就診了。

7、腳趾甲增厚變形

腳趾甲出現異常,跟以前不一樣了,如逐漸增厚、變色、變形等,別大意,最好到醫院查一下心血管。一項美國的研究曾發現腳趾甲中的一些物質含量與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發病率都有一定聯繫。比起手指甲,腳趾甲的生長速度較慢,其中的一些物質更穩定,可作為一種測量方法。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治心臟病?

當然,這些都是幫你自己做個初判,一旦發現有這些情況,最好去醫院做個詳細的檢查。對抗疾病的最佳方法就是從預防疾病開始,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如何預防心臟病:

1、睡覺把腿墊高

晚上睡覺把腿部墊高確實可以保護心臟,這便於腿腳部的血液回流到肺部、心臟,心臟又可將新鮮血液輸送到腿腳部,減輕心臟輸出的壓力,保護心臟。

2、每天一個蘋果

研究顯示,如果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都能堅持每天吃一個蘋果,一年可減少8500例因心臟疾病引發的死亡,這個效果接近服用藥物的效果。

3、每天一杯綠茶

研究發現,每日一杯茶,對人的心臟健康有好處。綠茶里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而且綠茶中的綠茶素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都可以保護心臟。

4、給血管做做「體操」

讓血管「做體操」,就是通過冷熱水交替沐浴方法,達到防治冠心病的目的。具體方法是,先用溫熱水洗,再用稍涼的水沖洗,特別是對著頸部兩側血管沖。注意冷水以人體感覺微涼為度,一般以25°C左右為宜。通過冷熱交替刺激,使血管舒縮運動加強。這種「血管體操」,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增強心腦血管功能。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方法對於體質較弱的人不適合。

5、按摩手腕上的護心穴

手腕上有個護心穴——按摩內關穴對心臟有保健作用。伸開上臂,在前臂前區,從腕橫紋同上量3橫指,兩條索狀筋之間,即是內關穴。用左手拇指指尖按壓右內關穴,按揉10~15分鐘,每日2~3次; 再用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壓左側的內關穴,反覆按揉即可。有寧心安神的療效。

6、每天笑一笑

一次開環大笑能使血管擴張增加22%,血管的擴張使血流增加,血壓降低,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這也再次驗證了「笑是良藥」的說法。另一項針對大笑與心臟病復發的研究發現,每天觀看30分鐘喜劇,可以減少心臟病復發的危險。

7、每天睡7小時

研究人員在《睡眠》期刊上發表文章說,包括打盹在內,每天睡眠時間超過或不到7小時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較高。如果有一段時間睡眠被剝奪,可利用早上補睡一兩小時,這樣有助於恢復身體的警覺性。

所以呀,如果身體出現了這幾個信號一定要多加注意,有必要應該要及早就醫。

小滿時節如何養生?中醫專家:小滿時節忌貪涼食冷

明日就是小滿了,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在二十四節氣中,小滿是一個充滿哲學氣息的節氣。小滿者,滿而不損也,滿而不盈也,滿而不溢也。中國處世哲學忌諱「太滿」「大滿」,有「滿招損、謙受益」「物極必反」之說。人生小滿,足矣。因此,我們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專家來教一下大家如何順應節氣來養生。

小滿吃水果需分清性質 盤點適宜吃的7種水果

小滿節氣到來很多地方都開始進入悶熱潮濕的天氣,這個時候應該要注意養生保健,預防一些夏季疾病的發生,可以在飲食上注意,讓你少生病,身體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