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如何補腎

艾灸如何補腎

首先,需要區分是腎陽虛,還是腎陰虛。腎陽虛的症狀是怕冷、尿頻、腰酸痛;腎陰虛的症狀有潮熱盜汗、牙齒鬆動、手心發熱、腰酸腿軟、毛髮脫落、口渴多飲、飲不解渴。

腎陽虛的艾灸穴位:命門,關元,腎腧。

腎陰虛的艾灸穴位:湧泉,太溪,腎腧。

此外,灸神闕穴、氣海穴也有補腎功效。

神闕穴:灸此穴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復甦固脫之養生功效。常灸神闕穴,可起到強壯體質、延年益壽作用。

氣海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在肚臍下1.5寸。氣海和關元穴在人體下腹部,共同保護著生殖系統。下腹部是男性精囊藏身之處,是極其重要部位。古人說「氣海一穴暖全身」,強調穴保健養生作用。因此,此穴必灸。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艾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艾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施術者應嚴肅認真,專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應向患者說明施術要求,消除恐懼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選用瘢痕灸時,必須先徵得患者同意。

2、臨床施灸應選擇正確的體位,要求患者的體位平正舒適,既有利於準確選定穴位,又有利於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順利完成。

3、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壯的多少為標準。一般情況,凡初病、體質強壯的艾炷宜大,壯數宜多;久病、體質虛弱的艾炷宜小,壯數宜少。按施灸部位的特點,在頭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壯;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不可多灸;肩及兩股皮厚而肌肉豐滿處,宜大炷多壯。更應結合病情施灸,如屬沉寒痼冷,陽氣欲脫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屬風寒外感、癰疽痹痛,則應掌握適度,否則易使邪熱內郁產生不良後果。


艾灸保健的中毒症狀

艾灸保健的中毒症狀

中醫專家提醒,在艾灸過程中要防止灸療中毒。灸療中毒多見於選用藥艾條施灸時。這是因為藥灸條中大多含有雄黃,點燃後可形成砷的煙氣,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導致慢性甚至急性砷中毒。

當艾灸中毒後,會出現流淚、咽癢、嗆咳等症狀,隨之發生流涎、頭暈頭痛,心悸、胸悶、乏力、氣急等症狀。嚴重的艾灸中毒者,還會伴有噁心,腹部陣發性絞痛,冷汗淋漓、吐瀉交作等症。

艾灸中毒怎麼辦

停有藥灸條治療,症狀輕微者,一般予可採用綠豆湯送黃連素。以200g綠豆煮成500g湯劑,黃連素6片,每日分3次送服。症情重者應送醫院治療。

艾灸養生是一個很好的養生方法,以上為大家介紹了艾灸養生的六大穴位,同時我們艾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中毒的發生。

艾灸的注意事項

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夏季艾灸養生的六大穴位

常灸足三里,能增強體力、解除疲勞、防衰抗老、祛病延年。所以古人把足三里灸叫做「長壽灸」。點燃艾條,距足三里穴3厘米處熏灸,局部有溫熱舒適感時,固定艾條不動,每次灸10~15分鐘,以灸至局部稍紅為度,隔日灸1次,每月可灸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