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職業生涯是很漫長的過程,但是其中的五個階段被譽為黃金階段,讓我們來一起分享一下。
(一)首先是二十四歲到二十九歲,我稱做〈工作試用期〉
在此期間要儘量去摸索、嘗試各種工作,畢竟實際理論與理想總會有所差距,常聽一些剛入社會的年輕人抱怨:這份工作沒有前途、根本學不到東西。甚至一些年紀已不小的人,老在唱回想曲:當初如果怎樣、怎樣,現在就會如何、如何。其實,到了最後還在發牢騷,除了浪費自己的口水,還會吵到別人。
我要奉勸所有的年輕人,這段期間,在找到真正適才又適所的工作之前,寧願不斷的換工作!是的,不喜歡老闆、工作環境不如想像的好……都可以馬上離開。海闊天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明知道工作不適合,卻沒有勇氣站起來辭職,或顧於面子——要證明自己也有工作,能勝任任何工作,再加上人類天性攫取厭動,所以對工作〈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情形屢見不鮮。工作不快樂,卻一直耗著,拖過一天算一天,慢慢的就自然會掉進了工作只是餬口的陷阱。
對很多人而言,不換換工作,有時還真不知道自己最喜歡的會是什麼。比方講商科的人,能做的事太多了,可以拓展市場,可以做市場分析師,也可以做商務行政的事,如果不多嘗試,老是在頭一個工作上原地踏步,豈並成了井底之蛙?因此,要好好利用這五年去挖掘潛能,如能及早認清自己,便已在成功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二)二十九歲到三十四歲,我稱做〈奠基期〉
孔子強調〈三十而立〉是很有道理的。到了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在做什麼,還在天天換工作,那可就要拉警報了,你在二十九歲以前找到了一個真正適合自己志趣的工作後,下面五年就必須靜下心來,全力在工作上學習,奠定基礎。我認為這是年輕人在創業階段中最重要的一還環。
一個人到了三十四、五歲,如果還看不出一點點成功的倪端,潛力無法發揮,甚至還在摸索、彷徨的話,根據專家指出,他的〈前途〉大致已定。
(三)三十四歲到三十九歲這五年,我稱之為〈衝刺期〉
在此期間,無論體力、腦力都達到了最顛峰的狀態,由於已經奠定了基礎,可以在最擅長的工作崗位上,好好衝刺,充分發揮。據我觀察,一個真正有實力的人,到這一階段幾乎可以獨當一面,成為高級主管了。
(四)三十九到四十四歲,是〈發揚光大期〉
這時衝刺已經結束,正邁向成功之途,所以要順勢將奮鬥的精神發揚光大,找尋全方位的磨練與挑戰機會,將工作的局面增量擴大。
(五)四十五歲以後則進入〈享受期〉
此時並不是什麼都不用做了,而是要準備把工作經驗傳授給下一代,在〈施比受更快樂〉的人生最高境界中好好享受一下。這就是說,你一方面在工作崗位上仍要貢獻智慧,另一方面則要多花時間去培育子女或訓練員工。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做快樂的職場人有多難?
◎專家支持:王一敏 職業心理諮詢專家、教授 樊漓雲 林紫心理諮詢中心EAP企業服務中心總監
你對自己的工作滿意嗎?你在工作時感覺良好嗎?不景氣的大環境增強了就業壓力,可是,有著穩定工作和收入的人們卻並沒有因此認為自己很幸運。事實上,相關調查顯示大約九成的白領覺得工作不快樂。辦公室儼然成了壞心情的製造坊。是誰製造了問題?我們又能為此做些什麼?
【事件回放】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一項針對職場人工作心理狀態的調查顯示,內地約九成職場人表示自己並不快樂,而「工作時感覺良好」的比例僅有1.1%。調查顯示,白領不快樂的主要原因依次為「迷茫而找不到未來發展方向」、「薪酬太低且加薪無望」及「不能體現自身能力與價值」,其比例分別達到了70.8%、59.4%和45.9%。與此同時,認為「工作很痛苦想換工作」的受訪者比例亦達到41.9%。
與此同時,緩解壓力的網上遊戲則受到上海白領熱捧。很多白領在「虛擬農場」里「種菜」、「養牛」、「販賣奴隸」等,以此為樂。
A 即時滿足降低快樂敏感度
一直為企業做EAP服務的樊漓雲表示,隨著企業員工的年輕化,上述調查中的「不快樂」狀態並不罕見。「在心理學上,我們經常會對人的成長環境做『追溯』,現在的職場白領們,大多都是70後、80後,相當部分人是獨生子女,從小家庭環境就對他們關注過高,使得他們習慣了自我為中心。進入職場,要求他們以他人為中心,或者以環境為中心,很多人就無法適應了。」
數據顯示,有超過一半的人把不快樂歸咎於「薪酬太低且加薪無望」。樊漓雲分析說,70後、80後白領們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欲望總是能夠得到即時滿足——想要什麼家長馬上就會給——當人的欲望得到這樣的即時滿足,其結果就是下一個欲望的程度會更高。「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主張延遲滿足,這樣可以製造一種期待,使他必須通過自己的某些努力、需要經過一個等待的過程才能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樣的期待過程會帶來更大的快樂滿足感。而現代人期待少了,各種欲望都希望馬上得到滿足。這使得現在的年輕人對快樂的敏感度降低了。也造成了他們在工作上感受不到快樂滿足——升職、加薪並不像小時候想得到一塊巧克力那麼容易。」
B 找到與他人互動過程中的那個我
對於職場人的狀態,王一敏更傾向於用工作滿意度來描述,而非「快樂」或者「不快樂」。「工作滿意度和個人的性格、欲求、價值取向、適應性等因素都有關係。」馬斯洛提出了人的5個需求層次,王一敏認為,人們在職場上的需求與馬斯洛提出的5個層次也是一一對應的。第一個層次,生理上的需要——在職場上反映為對薪資的需要。第二個層次,安全上的需要——在職場上反映為工作環境的需求。第三個層次,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在職場則是個人與領導、個人與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的處理。第四個層次,尊重的需要——在職場上就是自己能否得到他人尊重,自己的才能是否得到肯定、有所長進。第五個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在職場則是一種職業生涯的升華。
王一敏指出,現在很多年輕的職場人,一般都是在第三和第四個層次的需求遭遇瓶頸。「和同事之間存在競爭,如何溝通是很重要的學問,和領導直接的矛盾則可能是致命的。領導招人有他的要求,你找工作有你的訴求,這兩方面如何協調,這是需要動腦筋的。」對此,樊漓雲也提醒說,職場人需明白,你的個人發展是在各種關係中,在和別人的互動中發展起來的。那是一個立體的大環境,不是做好自己就可以,而是要尋找到和別人互動和環境互動的過程中的那個我。現實畢竟不是開心網上的虛擬世界。
C 職場人要做自己的CEO
對於調查中顯示的九成白領工作不快樂的現狀,王一敏建議,如果覺得工作讓自己很不快樂,那不妨先試著問自己一些問題,來幫助確定導致不快樂的原因。這些問題包括:「我在工作上什麼時間、什麼場合最沒勁?什麼時間什麼場合這種沒勁的感覺會淡化一些?」試著了解自己不快樂的深度、緩解這種情緒的難度,是重要的自查過程。
樊漓雲則建議,白領們要對自己更有耐心,個人素養的提高,個人品牌的養成都是需要時間的。有些職場人會覺得,自己的不快樂都是外部原因造成的,自己是無能為力的,「老闆就是看不上我,我有什麼辦法。」是他們常常掛在嘴上的抱怨。樊漓雲提醒說,這類職場人要換個視角想問題,「他們需要明白這個問題是和我有關係的,對問題有了擁有感,才會學著去解決,而非一味地想著,和我沒關係,我是沒辦法的。」
此外,在不確定因素增加的大環境下,很多人感覺目標是無意義的,因為情況隨時可能變化,而這些變化都是自己無法掌控的。這也造成了許多人感覺「迷茫而找不到未來發展方向」的狀況。對此,樊漓雲表示,職場人要做自己的CEO,要培養自己在大環境的不確定中找到自己能夠把握的目標,無論是近期還是遠期的。
D 管理者要讓員工有參與感
相對於企業,職場人個體是處於弱勢地位的,對於員工們的狀態,企業的管理者也需要做些什麼。有著豐富的EAP(員工援助計劃)經驗的樊漓雲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人力資源主管們要看到,員工覺得迷茫,那說明他想要方向;感覺升職無望,那說明他期待被認可;覺得自己價值沒有得到體現,那表示他期望自己彰顯個人價值。這些都是正向的積極的要求。」
樊漓雲建議說,作為人力資源的主管,要幫助員工一起對未來做出細緻的規劃。每一年要做到什麼,達成後可以獲得什麼,越細化越好。「作為管理者,要得到員工的認可,首先要互相尊重,了解員工的真實狀態。不要過早地把道德評價壓在員工頭上。不要把員工當成青菜,今天撒下種子,過幾天就想收割。要把他們當作樹來培養。此外,要讓員工有機會參與決定,一起參與解決問題。」
在日本工作學習多年的王一敏表示,購買EAP服務是很好的方式。「日本企業的工作壓力相當大,很多企業都選擇購買EAP服務來幫助員工。」在國內,此類服務也正在得到企業的認可。
清晰簡歷30秒打動用人單位
畢業生到用人單位應聘時,都要投上一份簡歷,其中的技巧不容忽視。有關人士提醒,求職的畢業生應在簡歷中將自己的特點清晰表現出來,爭取30秒打動招聘單位。
在國內某企業從事人員招聘工作的周姝敏認為,如果說應聘是一種自我推銷,那麼投遞簡歷就是一個快速「銷售」的過程,因此簡歷務必保證清晰。
畢業生在製作簡歷之前,應通過網絡、親友介紹等方式,儘可能多地了解擬應聘的公司和職位的情況,了解其工作氛圍、需要哪些應聘條件等,明確自己是否真的想應聘這個公司或職位。
一種職業方向最好準備一種簡歷。例如,你想應聘市場類職位,最好詳細描述在校期間的一些學生活動和社會實踐情況。如果是應聘研發類職位,最好詳細描述專業學習情況和項目經歷,包括所使用的平台、工具、語言等等。
可以用加粗或加下劃線的方式突出一些重要信息,突出自己的優勢和想要向企業特別說明的內容。但要注意,便於閱讀是最主要的原則,千萬不要處理得太花哨。
工作恐難勝任 我該辭職嗎?
讀者來信
個人職業規劃的四大準則
在職場上,很多人在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時,茫然不知所措。這就需要清楚知道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所要遵守的準則,從而讓規劃合理可行,符合自身實際。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應該遵守如下準則: ①擇己所愛。 從事一項你所喜歡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給你一種滿足感,你的職業生涯也會從此變得妙趣橫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成功之母。調查表明:興趣與成功機率有著明顯的正相關性。在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時,務必注意:考慮自己的特點,珍惜自己的興趣,擇己所愛,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職業。 ②擇己所長。 任何職業都要求從業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備一定的能力條件。而一個人一生中不能將所有技能都全部掌握。所以你必須在進行職業選擇時擇己所長,從而有利於發揮自己的優勢。運用比較優勢原理充分分析別人與自己,儘量選擇衝突較少的優勢行業。 ③擇世所需。 社會的需求不斷演化著,舊的需求不斷消失,新的需求不斷產生。新的職業也不斷產生。所以在設計你自己的職業生涯時,一定要分析社會需求,擇世所需。最重要的是,目光要長遠,能夠準確預測未來行業或者職業發展方向,再做出選擇。不僅僅是有社會需求,並且這個需求要長久。 ④擇己所利。 職業是個人謀生的手段,其目的在於追求個人幸福。所以你在擇業時,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預期收益——個人幸福最大化。中國職場明智的選擇是在由收入、社會地位、成就感和工作付出等變量組成的函數中找出一個最大值。這就是選擇職業生涯中的收益最大化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