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規避入職風險


  即將進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將從稚嫩的學生變成自信的職業人,伴隨這一角色轉變的,則是職場生存藝術的運用。對職場新人來說,職場陷阱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每走一步都要倍加小心。那麼,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如何規避職場風險呢?

    支招一

    儘快熟悉企業文化,避免試用期淘汰風險

    好不容易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卻可能因為不了解企業文化,言行不慎招來試用期被淘汰的風險。一般來說,試用期內,企業會從職能部門和人事部門兩方面對新人考核,職能部門重點考核新人的專業水平是否能滿足崗位要求,人事部門則重點考核新人的新環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協作能力等。

    專家支招:對新人來說,試用期就是考核期,多聽、多觀察、多問、多學,是職場新人平安度過試用期的最好辦法。一方面要掌握崗位所需技能,一方面還要儘快熟悉企業文化,切忌言行舉止與企業文化發生衝突。

    支招二

    試用期也要簽合同,避免無理由解僱風險

    一些大學生找到工作後,企業並沒有與之簽訂勞動合同,而只有口頭協議,一旦遇到人員發生變動,就會因為沒有勞動合同被解僱,得不到任何保障。

    專家支招:即使是試用期,也應該簽試用期的勞動合同,規定雙方權利義務,職場新人必須學會保護自己,如果企業不提,自己也要主動詢問簽訂合同相關事宜,尤其要留心用人單位的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支招三 

    人際關係失和,遭遇團隊冷遇風險

    一些新人性格內向或過於孤立,容易被同事疏遠,工作業績難以被認可,也不會被企業重用。
專家支招:現在企業都非常注重團隊精神,不論性格內向還是外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儘量不要把自己孤立在同事圈外,凡事不妨多請教同事。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這九句話老闆最不愛聽


  置身職場,如何跟上司更有效地合作是自我職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也許我們忘了自己是在跟老闆說話,也許是老闆的記憶力超人,往往一句不起眼的話可能透露出更多的說話者壓根就想不到的重要信息。美國《讀者文摘》最新刊出了由加拿大職業培訓公司Axmith事業導師斯科特和「TMP全球管理人員搜索公司」的克倫提出的「職場大忌」: 

    1.「不是我的錯」當公司或團隊中發現一個問題,即使與你毫不相干,也千萬別說「不是我的錯」。因為這個問題肯定和老闆有關。此時應該儘量幫助出出主意。這也是表現能力的一個機會。 

  2.「這事沒法做」或「這事一直就是這麼做的」面對難以應付的工作應該努力尋找處理途徑,幫助老闆理清思路。 

  3.「目前境況令我很高興」此類話語的潛台詞是:「我不願嘗試新的任務。」 

  4.「我需要一個更大的頭銜」在如今的職場中,頭銜不能直接體現你對公司的貢獻和價值。「做出業績」應擺在首位,「尋求位置」則應放在最後。 

  5.「我效率很高,從不加班」員工應該從來不計較投入的時間,埋頭工作,了解公司和客戶才最重要。很多重要信息及策劃通常都是在「非上班」時間發生的。 

  6.「我只認識本部門的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務必了解公司各部門的負責人、其理念及做事方法以及你的團隊與其它部門的關係。 

  7.「這次該輪到我晉升了」在現代職場中,「資格」不再是值錢的「古董」。貢獻的大小,特殊技能及與公司各部門的協調能力等,才是個人進步的關鍵。 

    8.「我沒啥新內容要匯報」對自己從事的事情保持沉默或言語不多,給老闆的信號是「你工作投入不夠」。老闆欣賞的是創新和效率。 

  9.「技術我不在行」要明白「科學技術讓我們的工作效率更高」的道理。一方面,要保持強烈的求知慾,加強學習,另一方面,過分謙虛就是驕傲。要積極表現自己,隨時跟同事們露幾手。 

    還要注意的是,面對老闆時,一言不發也不會有任何裨益,因為老闆期待的是信息、觀點和想法。

給職場人士的十個讀書建議


  很多朋友總是抱怨時間不夠,為不讀書找出很多理由。但只要想閱讀心能夠靜下來就不會沒有時間,時間都是擠出來的。筆者在這給職場人士十個讀書建議,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參考。 

    讀書的好處時顯而易見的。現代社會競爭異常激烈,要想獲得發展或在職位上獲得提升,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要想獲得高工資,必須要有核心競爭力。這種競爭力除了在工作崗位上磨練以外,更需要讀書,依靠讀書在提高專業性、權威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同時長期的閱讀可以完善知識結構、形成氣質、修煉秉性、提升魅力以及塑造人格從而提高在職場裡的影響力。 

    可為什麼接近一半的公眾不讀書呢?據調查顯示:公眾不讀書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太忙了沒時間讀書;其次是大家沒有建立起一個讀書的習慣,習慣沒有建立起來可能隨時放棄閱讀;再者就是社會的浮躁使得大家的心不能沉下來。其實筆者不認同第一條,身邊的很多朋友總是抱怨時間不夠,為不讀書找出很多理由。但只要想閱讀心能夠靜下來就不會沒有時間,時間都是擠出來的。筆者在這給職場人士十個讀書建議,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參考。 

    1、知識更新非常快,大學一畢業就已經有40%的知識過時,一年不讀書80%過時,三年不讀書99%過時。這就要求我們不間斷閱讀,每年每月每星期每天都要閱讀,只有長期的閱讀才能不被淘汰;也只有長期閱讀,才能保持「知識力」和對職場的新鮮感。 

    2、讀書要有選擇性,要讀歷經滄桑仍被奉為經典的書籍。書太多了可好書並不多,所以大家要有能夠選擇好書的能力,很多時髦的書籍炒作的成本很大而真正的可閱讀價值太小。經驗告訴筆者經典的書籍里的每一句話都值得咀嚼都讓你有很長時間的思考,而且你讀了幾遍都不生厭,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感受,可以這麼說一本好書抵上一百本爛書。 

    3、路上、公交車上、地鐵里、吃飯時、睡覺前甚至在廁所里都可以閱讀。閱讀也不僅僅限於讀書,看報紙、看雜誌都可以,只不過那些不是最好的閱讀方式。最好的閱讀方式還是讀書,書的知識比較系統而且有深度。 

    4、網際網路上的知識很多,可以稱為知識的海洋,成本也非常低。可網上的知識垃圾也很多,很多朋友上網的大部分時間不是花在閱讀上而是找知識上。網絡閱讀的干擾度太大使得大家的心不能靜下來,影響閱讀的效果。 

    5、專業書籍是必須閱讀的,可以提升專業性,可光光閱讀專業書籍是不夠的。現代社會需要的是T字型人才。豎槓代表專業性,那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專業性越強不可替代性就越強,價值就越大;橫槓代表你知識的廣度,如果兩個人才專業性差不多,這時候就看誰具有更廣的知識,因此多領域多個專業的閱讀也能夠增強職場競爭力。 

    6、讀書要快,拿到一本書先要看目錄,先熟悉一下目錄,看看哪些章節是自己不明白的,就看不明白的章節,明白的章節就不用看了。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時間的浪費與提高閱讀的效率。 

    7、讀書要做讀書筆記,每一本書讀完以後都要結合自己的經驗寫總結。看明白了與寫出來是兩碼事,很多朋友不屑於寫所以很快忘記。只有寫出來才能加深你對這本書的理解;也只有寫出來,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看法。 

    8、書並不一定要買,可以借也可以與朋友互換。書價越來越高,每個月都買幾本書對於很多朋友來說是不現實的,因此借書是個很不錯的閱讀方式,可以向朋友借、可以向圖書館借,成本是非常低的。 

    9、讀書要堅持下去,要形成一種習慣,要形成一種生活方式,要讓讀書成為像吃飯那樣每天必須要進行的動作,要有不讀書渾身就不舒服甚至是半夜醒來找書讀的境界。 

    10、讀完一本書要學會與別人分享、了解其他人對這本書的看法,在交流中可以了解更加多元的見解甚至可以碰撞出火化產生新的認識。周末找三五個朋友在茶館、咖啡廳或者山上就某本書某個話題展開探討那是件多麼愜意的事啊。  

警惕五類上司拖累你的升職

感悟辦公室的情緒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