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上網可提高智商

  據《每日郵報》14日報道,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雖然人們擔心數字時代會對大腦發育產生不利影響,但事實上網上衝浪可提高成人的智商(IQ),提高記憶力。

  該校研究人員把很少進行網上衝浪的中年人的大腦跟經驗豐富的網絡用戶的大腦進行比較,這期間讓他們每天要上網1小時。研究進行5天後發現,他們的前額皮層變得更加活躍了,該區域主要負責做決定和綜合各種複雜的信息。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精神病學和生物行為學教授加里·斯馬爾負責領導這項研究,他說:「在試驗開始階段,這些人的前額皮層相當不活躍。不過5天後他們的大腦該區域的活躍程度變得跟經常上網的人一樣。這說明通過上網,腦功能可很快發生變化,得到提高。該研究顯示,人類的平均智商正在隨數字文化的進步而不斷提高,迅速處理信息和同時執行多項任務而不出錯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即使是給郵件分類等呆板的活動,也可提高決策能力。斯馬爾說:「每天給郵箱裡的郵件歸類也有助於提高快速篩選大量信息和決定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的能力。」

  不過上網也有負面的影響。長時間使用電腦對我們的思考、感知和行為方式影響很大。斯馬爾忠告說:「雖然通過上網可以提高信息處理和快速決策能力,但是經常使用網絡會對我們的交際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形成穩定的人際關係的能力下降。因此,如果你的工作整天都要面對電腦,你在下班後要儘量與他人面對面地交往,不要再利用社交網進行交流,或者玩電腦遊戲。」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DIY治病 無異於「玩命」

  專家提醒,不要自己給自己看病,也不要在網上購買藥品,有了病最好還是找醫生診治

  你會在網際網路上買藥,自己給自己治病嗎?電子商務的興起,讓DIY(自己動手)一族在生病時也能「不求人」。目前賣藥的網站多如牛毛,在搜尋引擎上搜「網上藥房」,能找到兩百多萬個網頁。但國家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至今批准發證的網上藥店不過十來家。另外,大大小小的賣藥網站並不規範,更不乏庸醫騙子,網民一個不留神就會買到假藥。況且,當你的健康出了問題,真的「求醫不如求己」嗎?醫學專家認為,疾病診療可比組裝電腦複雜得多,DIY風險相當大,最好還是找醫生解決。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消化科主任余少平

  造假賣藥網自製「藥監認證」

  在國家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的網站(www.sfda.gov.cn)上,有專門的「網上購藥安全警示」,曝光了一批又一批「發布虛假藥品信息銷售假劣藥品網站名單」,違規和造假的網站和藥品多不勝數。例如,在11月24日曝光的最新一批5個嚴重違法網站之中,有個銷售股骨頭壞死藥品的「中國國際股骨頭科研部」網站,被指使用了消費者和專家名義為產品功效作證明,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儘管該網站已被移送執法部門查處,但截至發稿時,記者還能登錄到其網址,上面公然列出某位前衛生部長「領銜」的多位權威專家「推薦」,自製的「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等「資質認證」一應俱全。

  藥監局的警示提醒,不可輕信賣藥網站列出的證書,應到國家藥監局的官方網站上查證。然而,個別不法網站魔高一丈,能在自己的網站上提供所謂「國家藥監局」的鏈接,其域名只與真正的官網相差了一點點,內容與鏈接也完全克隆,只在上面多了對自己的「認證」。

${FDPageBreak}  正規網上藥房不賣處方藥

  真正的國家藥監認證可在www.sfda.gov.cn上依次點擊「數據查詢-市場監管-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上面列出了37家具有網上賣藥資質的網站,其中多數是面向企業和第三方的交易平台,只有18家的服務範圍是「向個人消費者提供藥品」,其中除去一家網址始終無法打開、一家自稱尚未開通藥物銷售服務、三家是生產廠家的網站(只賣自產的少數藥品和保健品)外,實際上全國目前只有13家普通意義上的「網上藥房」。其中,在廣東只有東莞一家,記者通過其客服電話了解到,買藥可以異地送貨,省內需要兩天才能快遞送到,並且要加收10元快遞費。

  國家2005年公布的《網際網路藥品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規定,網上藥店只允許銷售非處方藥,處方藥不得在網際網路上進行銷售,必須憑醫生處方才能購買、使用。記者在幾家取得認證的網上藥店上見到抗生素類藥及其標價,但點進去時,網站會提示消費者抗生素屬於處方類藥品,請到藥房的實體店憑醫生處方購買,同時購物程序終止。相比之下,一些未經認證的賣藥網站則允許買抗生素。

  患者給自己治病如同「玩命」

  中國有句古話:「久病成醫」。很多人因為患了某種疾病,經常看醫生,慢慢地對治療這種病的方法、藥物都十分熟悉,久而久之,感覺自己儼然是個醫生,再加上藥品購買也比較便利,因此很多人都喜歡自己給自己看病。對此,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消化科主任余少平稱:「自己給自己治病,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FDPageBreak}

  余少平講了兩個例子:

  有一位患了10多年支氣管哮喘的病人,覺得每次看醫生開的藥都差不多,就買了一本專門介紹支氣管哮喘的書,之後每次發病都按書買藥吃,效果一直不錯。但最近一次買藥吃不但沒有緩解,還喘得更加厲害。看急診才發現,這次的哮喘發作是心臟衰竭所致。他自行購買的哮喘藥,副作用就有心臟衰竭。

  余少平有一位親戚喉嚨痛了一個多月,自己總認為是咽喉炎,到藥店裡買了些「消炎藥」回來服用,以為省錢又省事。他得知後勸親戚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甲狀腺癌,及時撿回一條命。

  余少平稱,醫學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需要長期的臨床經驗積累。而且,疾病的表現千變萬化,病人個體之間也有很大差異,表面的症狀時常掩蓋了病因,有時候醫生都不一定拿得准,更何況非專業人士?參照醫學資訊進行自我診斷,往往會誤診;即使自己的診斷正確,所用藥物的副作用、禁忌症、疾病的併發症,一般人就很難注意得到。

  余少平忠告「求醫不如求己」者:「不要輕易拿自己或別人的身體做試驗。如果身體有了病,還是應該找醫生解決。」

  專家提醒

  網購非處方藥也應諮詢醫生

  網民們普遍以為,感冒、皮炎之類是小病,可以自行上網買非處方藥使用。余少平說,有些感冒藥也有潛在的風險,包括加重消化道潰瘍、造成消化道出血等,有些外用的皮膚病藥物則會引起藥物性肝炎。因此,非處方藥也要慎用,只有在醫生已經看過病的前提下,需要長期使用的非處方藥,才可考慮網上購買,「目前有些網站同時提供醫生在線諮詢服務,有的甚至與醫院合作開展網上視頻看病,但這些尚未普及。」

每天吃板栗預防口腔潰瘍

  受訪專家: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張榮華

  擅長治療:運用中醫、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臨床常見病與疑難病。

  出診時間:每周一、周五上午教授門診,每周六上午專家門診

  秋燥的天氣很容易產生口腔潰瘍等上火症狀,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中醫科張榮華教授提出了一個好方法,每天吃五六個板栗。

  十月過後,空氣濕度小,風力大,人體汗液蒸發加快,皮膚易乾燥,人體一部分水溶性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也會隨汗液蒸發,口舌生瘡是最容易發生的事情了。俗話說,「八月的梨棗,九月的山楂,十月的板栗笑哈哈。」這時候的板栗很新鮮,富含維生素、核黃素等,對防治口腔潰瘍,效果不錯。(來源:健康時報)

  板栗含澱粉較多,吃太多易引起消化不良,每天五六個就行了。張教授建議,最好在兩餐之間把板栗當零食吃,或是入飯入菜吃也可以。

低血糖 應立即吃「糖」

立即吃「糖」,快速增高血糖水平是應對低血糖反應的主要措施

一條圍巾能頂半件毛衣

冬天裡,一條圍巾能頂上半件毛衣,不僅可以讓全身保暖,而且能緩解咳嗽、慢阻肺等帶來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