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斷送職業生涯的心理陷阱


  每個人在職場中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模式,而有些心理行為模式卻會讓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也難脫失敗的命運!

  不管是高級主管還是基層員工,在你努力邁向成功之前,需要檢視一下自己,填平職業生涯上的心理陷阱,為自己的成功鋪平道路。

  美國哈佛商學院MBA生涯發展中心主任詹姆士•華德普與提摩西•巴特勒博士,通過多年調研,歸納出以下這些阻礙職場人士發展的有缺陷的職場心理行為模式。

  狂妄、專制、完美主義

  他們不切實際,找工作時,不是龍頭企業就免談,否則就自立門戶。 
 
  進入大企業工作,他們大多自告奮勇,要求負責超過自己能力的工作。結果任務未完成,仍不會停止揮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績來彌補之前的承諾,結果成了常敗將軍。

  這種人也喜歡出風頭,在穩定的社會或企業中,他們總是很快表明立場,生怕沒有人注意他。其實是為了掩蓋內心的虛弱。這樣的人總要求自己處處做英雄,也嚴格要求別人達到他的水準。在工作上,他們要求自己與部屬「更多、更快、更好」。結果,部屬被拖得精疲力竭,紛紛「跳船求生」,留下來的人則更累。

  工作中他們甚至會不懂裝懂,嘴上喜歡說的話是:「這些工作真無聊。」但他們內心的真正感覺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們希望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但是他們又不喜歡學習、求助或徵詢意見,因為這樣會被人以為他們「不勝任」,所以他們只好裝懂。

  他們或者言行強硬,毫不留情,就像一台推土機,凡阻擋去路者,一律剷平。因為橫衝直撞,攻擊性過強,不懂得繞道的技巧,結果可能傷害到自己的職業生涯。

  逃避、悲觀、壓抑

  這種人雖然聰明、有歷練,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無自信,覺得自己不勝任。他們的核心信念是「我不夠好」,尤其是出現挫折和挑戰的時候,他們這種自我破壞與自我限制的負面想法占了上風。

  他們可能會成為典型的悲觀論者,開始杞人憂天。採取行動之前,他會想像一切負面的結果,感到焦慮不安。這種人擔任主管,會遇事拖延,按兵不動。因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擔心部屬會有意見,讓他難堪。

  然後他們會覺得自己失去了職業生涯的方向。「我走的路到底對不對?」覺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無,跟不上別人,也沒有歸屬感。

  他們的另一個極端表現就是無條件迴避問題。他們身為主管,本來應當為部屬據理力爭,為了迴避衝突,可能被部屬或其他部門看扁。為了維持和平,他們壓抑感情,結果他們嚴重缺乏面對衝突、解決衝突的能力。到最後,這種解決衝突的無能表現,甚至威脅到婚姻、親子、手足與友誼關係。

  非黑即白、機械

  這種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他們相信,一切事物都應該像有標準答案的考試一樣,客觀地評定優劣。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在捍衛信念、堅持原則。但是,這些原則,別人可能完全不在意。結果,這種人總是孤軍奮戰,常打敗仗。

  這種人的僵化還表現在完全不了解人性,很難了解恐懼、愛、憤怒、貪婪及憐憫等情緒。他們在通電話時,通常連招呼都不打,直接切入正題,缺乏將心比心的能力,他們想把情緒因素排除在決策過程之外。
"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公司化生存之是福利還是陰謀

    前一段,在中國寫字樓族的私人郵箱間流傳的熱門信件是某IT中國公司腐敗生活的組圖,其中給人帶來強烈感官刺激的圖片有:展示著開心果、甜麥片、杏仁、木糖醇口香糖等十數種零食的四層高的零食櫃,展示著香蕉、櫻桃、葡萄、聖女果、蘋果的水果籃,展示著含有佳得樂、王老吉、雪碧、農夫山泉等「不到二十種飲料」的飲料櫃。

    此外,「上班時間也可以玩的足球桌」、KTV超大包房兼瑜伽房、健身房和「需要提前預訂」的按摩服務也讓看客妒意驟生,更何況,「最有誘惑力的食堂」也正在建設中。

    雖然有人在轉發時不無鄙夷地指出,這一定是該公司內部員工對外炫耀性的帖子,但從照片拍攝的細緻程度以及漫不經心做出的周到解釋,比如「不到二十種飲料」之類怕看官漏數了幾種的淡淡說明,帖子發布者心中的喜悅與驕傲躍然而出。

    如此體貼的辦公室,的確能贏得不少人心。甚至有看客在絕望地嫉妒之餘一廂情願地認為:這家公司事實上在為「均貧富」做出努力——將公司所有者的巨額收入儘可能多地回饋員工。如果持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那麼這家公司很可能連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們不僅成功地收買了人心,甚至一定程度上已被奉為縮小貧富差距的救世主。

    由此可見,打工族是多麼容易被滿足,被感動,有時公司所做的一點點示好的舉動,都會換回以加倍的忠誠或者加倍的賣力為表現的回報。事實上,這樣的雇主很聰明,他們懂得一個最淺顯的道理,再高級的員工,除了對薪水的預期之外,還需要被尊重。

    有的人卻偏偏不懂。

    一個銷售經理就曾經多次抱怨他所屬的公司。可是據我所知,他的薪水很高,而且公司待他不薄,因為在他的業績達到指標後,公司請他和他的團隊去上海最貴的餐廳吃飯。原來問題出在吃飯的時候老闆對他們說的話:「多吃點哈。吃完了以後好好干!」他的說法是,他頓時感覺到自己像只被犒賞的狗。

    相比之下,上述IT公司就聰明得多,特別說明足球桌「上班時間也可以玩」,當然他們知道以他們的工作量,上班時間沒人有時間去玩。既迎合了員工被尊重、甚至被奉迎的虛榮,又不會有任何損失工作效率的風險。

    事實上,這種過分關心員工的公司的動機很值得被懷疑一下。他們的潛台詞是不是,除了睡覺的時間,其實你都可以在公司呆著。是啊,頸椎酸了訂個推拿,眼睛乏了去跑會兒步,嘴巴幹了找飲料櫃。既然不必出公司,不必再到外面的世界晃悠,那麼省下來的時間幹什麼呢?工作啊。

    怪不得有IT公司的老闆自豪地說:我們的員工,每晚披星戴月地走,第二天一早還是開開心心來上班。老闆當然永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這些被優厚地「豢養」起來的員工,已經完全不知道離開公司後,應該怎麼生活了。

競爭中,你「抄底」了嗎?

    他的理想是為世界500強企業服務。雖然,他的內在條件在同類中還是很搶眼的。履歷表上的他名校碩士畢業、英語八級、兼修日語法語、熱門的專業資格證書一個都不少……但是他的外在條件卻差強人意。他個子矮小,只有1米55。現今的大公司都很重視「台相」,很少有公司願意接收這樣一位三等殘廢的員工。當然,也有一些小公司不介意他的身高,向他拋出「橄欖枝」,但他拒絕了。他不相信自己只能委身於小單位,他嚮往一個更大的舞台施展自己的才華。
    他不再頻頻地參加各式各樣的招聘會。經過認真挑選,他選中了一家美國知名公司。這家外企總部設在美國,在上海、廣州有辦事處。2003年9月,他直接向公司總部發了一封簡歷,很快接到了廣州辦事處的面試通知。當他推開會議室的門時,考官甚為愕然,他完全料不到,如此出色的大學生個頭居然只到他胸前。考官不動聲色地例行面試工作。完畢後,和善地告訴他一個星期內會有答覆。這個細節讓他略感欣慰,他開始耐心地等待。一周後,他沒有等來任何消息。
    他不甘心,面試時他明顯察覺出考官對他的欣賞。即使失敗也需要一個理由吧?他致電廣州辦事處詢問結果。這回,他們把話說得很明白:「其實我們都很滿意你,不過,我們將你的情況反饋給上海分部後,他們覺得你的身高可能會成為我們工作的門檻。因為公司員工時常需要跟各國客戶交涉談判。」
    命運再次無情地將他拒之門外。又是該死的身高!他偏不信這個邪,身高怎能成為他事業的門檻。經過他的再三請求,辦事處給了他上海分公司經理的私人郵箱,當晚他洋洋灑灑地寫了好幾頁公司建議,發送過去。幾天過去了,沒有任何回復。他繼續寫,倒是回信了,卻依然是告訴他婉辭另覓。他不喪氣,信依舊天天發向那位經理的郵箱。他說:假若您能親臨廣州,見我一面,您一定會為您之前的決定後悔!或許是這封自信滿滿的信給他帶來了一線生機。突然有一天,他接到廣州市辦事處的複試通知。原來,上海分部的經理恰巧本月來廣州出差,他想看看這位執著的大學生。
    當這位1米55的大學生站在他面前時,自信,沒有一絲卑微,舉止言談的感染力很強。上海分公司經理不由得暗暗折服,他確實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總部會接受這樣一位「侏儒」型的員工嗎?要想進入該公司,過了他的這一關,美國總部那邊還會派人把最後一關。美國人更注重外表。直覺告訴他,他機會渺茫。他很委婉地說出了自己的顧慮,勸他不要再做無謂的爭取了。「您能幫助我跟美國總部的決策層進行視頻對話嗎?10分鐘就夠了。」他不肯放棄,繼續請求。
    在經理的安排下,他與隔岸的美國總部有了一次「面對面」接觸的機會,雖然隔了一層屏幕,但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了。在老外面前,他用流利的口語展現自己的優勢,還談了對公司的一些建議。老外一直很嚴肅,看不出他的想法。最後他問了一個問題:「您知道為什麼姚明會能到NBA去打球嗎?」老外一頭霧水,搖頭表示「NO」,他笑著說:「是因為我把自己的30公分轉讓給他了,所以我才會如此『縮水』。」拿姚明來調侃自己的身高,老外聽懂了他的意思,露出一絲難得的微笑。事情有了轉機,他被邀請加入該公司工作。
    這個過程難不難?簡直難於上青天,他卻做到了。
    成功的要素都有哪些?堅持不懈,鍥而不捨,屢敗屢戰,愈挫愈勇。說到底,就是要有「抄底」必爭的信念。「抄底」是股市名詞,「底」是「高」的對立面,那麼肯定是指股價或指數下降之後的事情。但下降之後還有下降,股價在下降過程中到底是不是「底」,就要憑自己的判斷水平。說個笑話:本想抄底,而且抄在了地板上,卻沒想到還有地下室;抄在地下室的,沒想到下面還有地窯;抄到了地窯的,沒想到下面還有地殼;抄在地殼上的,沒想到下面還有地獄;拼死抄到了地獄裡的,結果是死了也沒想到:地獄居然還有十八層;終於抄到十八層的八輩子也沒有想到,還有一個管理層……
    現今社會,本科生多如蟻蟲,碩士生也不再搶手,而博士生,隨便一抓,10個裡面就有一個。當周圍的競爭日益殘酷時,當你身上的光芒比別人黯淡時,當別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你否定你時,你是「抄」到「十八層」便收手抑或爭到「管理層」才罷休?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在線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女性職場的8個路障

路障1:不願意顯露才華,掩藏職業抱負,只坐等伯樂的出現。持有這種心理狀態,說明你是一個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的人,有極強的依賴性與惰性。一味被動地等待老闆能夠有朝一日發現你,是極不明智的想法。聰明的做法是,勤奮努力地工作,充分展露你的才華,並在老闆面前適時講出你真正的需要,這樣反倒會讓他覺得你是一個了解自己並充滿自信的人。路障2:希望人人都喜歡自己,太在意上司和同事的評價,稍有一點差錯就自責。任外貿公司公關部助理的曉雨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她處處留心,生怕得罪了同事或上司。可不知為什麼,漸漸地她成了辦公室里最遭冷落的一個。身處職場,大可不必為了博得所有人的歡心而為難自己,否則,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其中,非但工作業績不會提高,還會給人留下虛偽、過度熱情的印象。路障3:陷入內鬥,為爭利益互不相讓,造成兩敗俱傷。嚴麗是某公關公司項目一部的經理,她與二部的經理是死對頭。一次因為爭取一個時裝發布會的贊助商,兩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競爭,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在同一個屋檐下,這樣的內鬥是極不明智的做法,結果往往會導致兩敗俱傷。對於自己看不慣或有利益衝突的人,最好的辦法是選取一條互利之道,團結為本,迴避矛盾。這樣不僅顯示了你的寬容胸懷,更體現出你以公司整體利益為重的工作原則。路障4:把工作當苦役,而非樂趣,不會忙裡偷閒。靜是外企職員,每天的工作就是擬訂合同、統計銷售情況、制訂市場運作方案。通常她是每天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的人,回到家已是精疲力竭。靜發現自己簡直成了一台工作機器,她不知道這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對於職業女性來說,工作固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但生活中還有許多值得你去看、去享受的內容,千萬不要把自己變為工作的奴隸。路障5:對挑戰有恐懼感,不願冒險,不喜歡改變。梅是一家公司的業務主管,談起她成功的秘訣,梅說:「我原先的工作很輕鬆,後來有一天公司內部重組,老闆問我是否願意去拓展一項新業務。我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變,所以接下了新的工作。也許就因為當初的冒險,才有了今天的成功。」成功需要艱苦的努力,但更需要勇氣和敢於冒險的精神。能夠克服懼怕心理,面對挑戰,相信自己能行,這正是成功者與平庸者之間的差別所在。路障6:負面思考,成為牢騷族和抱怨族。有的女性碰到問題時往往習慣於發一通牢騷,而不是想方設法解決它。帆是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為人豁達開朗,談及這點時她說:「以前我也是稍不順心就抱怨不休,似乎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和我作對,搞得自己事事都不開心。後來終於意識到,抱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有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路障7:別人怎麼要求,我就怎麼做,難以對他人說「不」。很多女孩子在工作中常常是「乖乖女」,別人怎麼講,她就怎麼做,但結果往往是吃力不討好。君曾任職於一家大公司,剛開始工作時負責文件整理和跑銀行等雜事。有一次,一位同事問她可否幫助複印幾百份的產品介紹,君遲疑了一下,還是答應了。可是當君處理完自己手頭的工作,已經沒有時間去複印了,自己感到內疚不說,同事也不滿意。可見,在接受他人或上司的委派時,量力而行是最重要的,給自己太多額外的壓力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路障8:辦事拖拉,不做時間的主人。拖拉而沒有計劃性是職場的大忌。一般來講,女性做事是比較細緻的,但同時又往往缺乏計劃與統籌安排。此外,有的女性對於一些自己力不從心的項目總是先擱置一邊,待到最後關頭,才草草交差了事。要想真正克服這一障礙,首先應認清自己的實力,絕不做太高出自己能力範疇的事,然後要對細節深入考慮,統籌規劃,時時提醒自己要講究效率。

學會加班不「加壓」

據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在北京、西安、武漢900多位上班族中,一半以上的人天天加班,甚至包括節假日公休的時間。其中,多達55.3%的人稱每天工作8~11個小時,深感壓力較大。《中國衛生人才》刊文教你加班不加壓,快樂應對工作。 心理學和生理學的研究表明,長時間單一的狀態和重複的動作會給人們造成過度的壓力,使人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規律被打破,嚴重危害身心健康。 美國心理學家費雷德•魯森斯在《組織行為學》中介紹到,個人主動應對壓力,可以通過鍛煉、放鬆、行為上的自我控制和工作網絡來實現。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大腦內啡肽分泌,使人心情振奮、精神愉悅,通過分散對日常憂慮的過分關注,提升對所遇問題處理的自信心。看一本好書、吃一頓「大餐」……這些放鬆方式都有助於消除即時的壓力,調動情緒,讓身體重新充滿活力。 在工作中,應注重行為上的自我控制,有意識地調節自己的行為。除了管理自己的行為外,人們還應當清楚自身缺點,避免讓自己陷入某些會帶來壓力的情境。 職場壓力雖有一定程度來自機構或管理者,另有一部分卻常是因為個人過高的「自我要求」及「競爭性」造成的。同時,研究發現,作為一個減少工作壓力的策略,工作網絡可以促使人們同那些值得信賴、感同身受的同事建立一種密切的聯繫,通過工作網絡獲得支持,這種支持會使人們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壓力,讓工作更有效率。 正如惠普公司的做法,由於了解到工作給員工帶來的諸多壓力,他們便提出,員工在擁有工作目標的同時,也要有個人休閒目標(如減肥、鍛煉、陪伴家人),希望通過「工作——家庭」行動來努力減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