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未必要經歷失敗

  英國銀行協會每年都組織一個為期兩周的培訓班課程,目的是幫助銀行職員識別假鈔。在培訓的兩個星期里,學員們一張假鈔也沒摸過,訓練時用的都是真鈔。上課是講解的也是真鈔的特點。

  不接觸假鈔,怎麼能識別它們呢?很多人對這項訓練的有效性產生懷疑。銀行系統也曾對受訓職員進行跟蹤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受了這種培訓的職員,對假鈔的識別能力要強的多。 

  專家們解釋說,受訓時,學員摸到、看到的全是真鈔票,通過反覆接觸,他們的手指、眼睛習慣了真鈔的感覺。在日後的工作中一旦遇到假鈔,他們就會感到非常的不適應,雖然對假鈔一無所知,但潛意識裡卻感到:「這不是真鈔。」 

  畢竟真鈔只是一種,哪怕假的千變萬化。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如何讓溝通更有效

  提到美國的種族問題,我們腦海里自然就會浮現出幾百年來黑人和白人之間爭鬥的場面。談到巴以衝突,眼前又會浮現出一幕幕恐怖襲擊,人體炸彈,民不聊生的畫面。不同民族之間仇深似海,人們不得不開始思考,黑人何時可以真正獲得平等的地位?巴以衝突何時可以化解?不同的群體之間能否實現和平友好的對話?世界何時可以回歸平靜?

  幸運的是,2008年第二期的《人格與社會心理學》上的一篇文章,讓人們看到一絲希望。

  人們普遍認為,不同群體之間交流的結果是消極的,不被人看好的,卻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實驗去證實。人們為什麼這樣認為?這個看法是否正確?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DanielT。Gilbert招募了38名被試進行一個實驗,告訴被試需要參加一個為期5天的群體間交流,而他們需要每天寫一篇關於這個交流的日記,記錄自己的感受和行為。他們被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是在實際交流前寫日記,即他們記錄的是自己想像中的感受和行為,另外一組在交流後寫日記,即記錄自己實際的感受和行為。兩組被試的日記進行比較,結果發現群體之間實際交流並不如他們想像中那麼消極,即實際交流的結果遠遠好於他們之前臆想的結果。

  該研究進一步發現,人們之所以將群體之間的交流想像得那麼消極,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關注於不同群體成員之間的差異。由於存在這些差異,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和另一個群體的成員積極地溝通和交流。在這個研究的基礎上,研究者進行了更進一步的系列研究,發現當白人將焦點聚集在「他們和黑人是相似的」這一點上時,他們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有效。

  這個研究讓人備受鼓舞。科學實驗試圖解釋種族之間的鴻溝不是不可逾越的。溝通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艱難,只要關注群體之間所共同的東西,以此為基礎,溝通就可以變得積極有效。其實,生活在同樣一個星球,作為同一個物種,不同種族的人們早已具備不可爭議的共同點。悲哀的是,往往人們被彼此的差異蒙蔽了眼睛。「求同存異」是多麼智慧的口號。在這一點上,心理學家已經提供了可行的科學證據,還需要全人類來共同努力實現。

黃光裕語錄

  1. 向許多人學習 

  我的經歷和思想受社會影響最大,社會變我就變,堅持跟進。我學一個東西是一個人向幾百人、上千人學,我每天見到朋友都從他身上學東西。

  2. 做對的事 

  什麼是「做對的事」?討論的結果就是做為更多人所接受的事。也許你生意上成功了,但更多的人不接受你的做法,那還是不成功,最終會導致失敗。這也算是做生意的「道」吧!

  3. 一有機會就出擊 

  有些人創業的時候可能是為了掙錢,有些人可能是為了做一番事業。然後呢,要儘可能做大,一有機會絕對要出擊,我屬於這一種人。

  4. 對市場的感覺是慢慢培養出來的 

  做生意也沒什麼神秘的,通過努力,當你慢慢深入後,會發現很多東西。視野大了,感覺就越來越多,反映出的變化就越來越多,這是順其自然的,慢慢形成的。

  5. 人與人的差別不大,只要努力就有回報 

  我不會吹牛。人啊,付出多少,獲得多少,只是早晚的問題,機會是均等的。人的發展問題,看你是貪心多呢,還是野心多,或者是霸氣多,還看你有沒有那個膽量。假如沒有這些心理影響的話,我覺得人與人之間,只要努力,各方面付出的努力一樣多,人與人之間相差不會很太多。

  6. 追求1+1>2 

  我們強調的是天時、地利、人和。首先要有利,另外,選擇的項目和未來的發展要符合我的需要,在各方面能起到互助效果。我們選擇行業或啟動某個項目,不是僅僅因為今天能掙錢,而是各種資源必須跟我的整個產業能搭上,這種效果做出來的話就是1+1>2。

激情,無關「有趣」或「無趣」

陳翔當年在學校成績拔尖,畢業時有兩個選擇,一是留校當教師,二是到大報當記者。陳翔的興趣在於當記者或編輯,可教師一職卻更穩定。思來想去,他最終選擇了留校當教師。 周圍那些為生計奔波忙碌的熟人、朋友,都羨慕他作息規律、收入穩定,還有寒暑假可以出去旅遊,轉換一下心情。可幾年下來,他開始感到失落和壓抑。在眾人心目中,教師乃教書育人、備受尊崇的職業,可對他而言,也只不過是換口飯吃的職業而已。上完幾節課,他拍拍屁股就走人,年年重複著同樣的教材、教案,很少去想如何活躍課堂,如何生動地講述教學內容。同事中,有的積極爭取「優秀教師」之類的榮譽,有的忙著晉升,可他樣樣提不起興致。他想,也許從事教育不是自己興趣所在,內心深處始終耿耿於懷吧。一方面,他為自己庸庸碌碌而壓抑;另一方面,又為自己提不起勁做事而痛苦。 陳翔想起一句話:「工作沒興趣就沒激情,沒激情就很難做好。」考慮再三,他辭職去當了記者。 最初,陳翔的確特別有衝勁,跑現場、寫報道,樂此不疲。整天東奔西走地採訪寫稿,令他有些體力不支,內心卻滿載著激情。不過,他很快發現自己寫的報道最後定稿時,經常被大段刪減,甚至被改得面目全非。接下來,又屢次遭領導批評,提醒他要注意措辭。更有些使他自鳴得意的文字,則根本沒機會見報。為此,他好幾次和領導搞得互有不悅。 難道工作註定就是無趣的?即便是原來有興趣的,一旦變成了職業,也就不再有趣,更不再有激情。 【專家點評】我們的心理滿意度取決於現實和期待的比值。如果現實是客觀存在的,期待越高,滿意度就越低;反之,期待越低,滿意度就越高。所謂「知足常樂」也。 陳翔當初選擇當教師,只是看中教師工作有規律,有假期,本身對教育事業不太感興趣,也沒有什麼事業追求。所以,為了工作沒激情、做不出成績而跳槽就有點奇怪。只能說,後來他的想法發生了變化,原來期待低而現在期待高了,滿意度就直線下降而導致跳槽。 之後對報社的膩味,也是基於他對報社工作存在的困難預期不足,期待過分理想。結果一碰上個不理想或不合他口味的領導,就感覺大受挫折。應靜心反省一下,到底哪方面出了問題。也可能是自己工作能力有問題,自己覺得好的其實別人並不覺得好,要當個真正的好記者,還得好好打磨自己的實力;可能是自己對記者行業的特性缺乏確實的了解,期待過於理想化;可能只是這個單位的領導有問題,換個單位有個欣賞自己的領導,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重新找回自己對工作的興趣和激情。(點評者: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葉斌副教授)

經常這樣會讓你「心碎」而死

恐怖:經常這樣會讓你"心碎"而死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壓力過大或情緒激烈變化,如失去親人等,會使人「心碎」而死。 研究人員對10名患有心臟疾病的人進行研究後發現,大腦中負責學習、記憶和控制情緒的部分會影響心肌變化,使心臟病人的心肌更加脆弱。當人們壓力過大時,大腦的上述「高級區域」就會處於惡性循環狀態,容易導致心臟跳動異常。壓力還會導致心搏停止,增加意外死亡的幾率。 研究發現,情緒變化還會影響大腦的「簡單區域」。當人感到心情不愉快時,腦細胞會向心臟組織發出訊號,導致心臟因承受壓力而出現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