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養生常按摩4大部位

  專家指出,中年人一般有五臟虧虛的表現,尤其是心、肝、腎功能下降,氣血不足,容易出現失眠、便秘、腰腿痛等。因此,中年人養生應重點強化心肝腎功能與補益氣血,同時疏通身體內部經絡上淤滯的氣血,要想達到此目的,需常按摩以下4個部位。

  1. 腳踝。可以在平躺時用自己的雙腳劃圈,左右腳劃的圈方向相反,左腳劃逆時針方向時右腳劃順時針,然後左腳劃順時針時右腳劃逆時針。

  2. 手腕。先將兩手掌掌心相對,然後用兩手的腕部相互撞擊,再將兩手的手背相互撞擊,不限次數,可以起到激活心包、肺、大腸、三以及小腸功能的效果。

  3. 陽陵泉穴。刺激陽陵泉可以緩解中年人普遍出現的氣機不通,肝腎虧虛的問題。陽陵泉穴位於膝蓋下外側,腓骨下前下方凹陷中。

  4. 足三里穴。足三里是人體長壽第一大穴,位於外膝眼下4橫指再向外旁開1橫指。它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而胃經多氣多血,刺激胃經的合穴可以補益全身氣血。「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即用艾草熏灸足三里使之發泡,可以明顯提升人體免疫力。

  以上4個部位是中年人養生的要穴。每天按摩這4部位,長期堅持,可達到調氣血、強五臟的功效。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藥膳早餐粥暖胃過冬 上班族一周七天精神爽

  中醫認為,冬天喝粥特別養人。冬天來了,天氣也開始爆冷,這時你的腸胃更需溫軟保護。專家提醒您,冬季飲食,切記貪吃辛辣油膩食品,因為腸胃很難從夏秋的清淡適應過來,並且建議能多喝粥,潤養肺燥,是冬季養生的絕佳選擇。

  辦公族早上怕來不及煲粥,可前一天晚上預先煮粥,電飯鍋或者壓力煲溫暖一晚,第二天溫熱即可食用,暖胃又暖身。

  星期一:淮山瘦肉粥

  即山藥瘦肉粥。這是一種老少咸宜的粥,富含澱粉,搭配根莖,能夠健脾開胃。

  胡蘿蔔芹菜蝦皮粥:

  胡蘿蔔富含胡蘿蔔素,能夠轉化為維生素A,對皮膚、眼睛都有好處;芹菜富含大量纖維素;蝦皮可以補鈣。這樣搭配色香味俱全,營養也豐富均衡。

  星期二:赤豆百合粥

  如果想吃甜粥,可以用小紅豆搭配百合,尤其冬天氣乾燥,百合非常適合去冬燥。

  星期三:茯苓粳米藥膳粥

  很多人都有失眠的煩惱,此時與其選擇安眠藥,不如在家裡做點有助睡眠的藥膳,其中茯苓粳米粥就是不錯的選擇。

  茯苓又名茯神,有寧心安神、健脾去濕的功效,同時還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由茯苓製成的膳食很多,如北京特產茯苓餅,南方還有很有名的龜苓膏等。茯苓粳米粥的具體做法是:取茯苓或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紅棗10個、冰糖適量,共同放於鍋內,加水適量,用旺火燒開後再用文火煮,至米爛熟即可食用。依據口味的不同還可以去冰糖加食鹽、味精、胡椒等佐料。

  本品除了可以安神助睡眠以外,還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於老年性浮腫、肥胖症、小便不利、腹瀉等症。

  星期四:核桃粥

  取核桃仁50克、搗碎,與粳米100克煮粥食,可溫補精髓。

  核桃仁熱量高,含豐富的亞油酸,有補腦養血、養胃健脾、補腎壯腰之功效,適合腎虛畏寒、腰膝酸軟無力者食用。還可輔助治療慢性胃炎及慢性結腸炎。

  星期五:人參粥

  取人參3克,置沙鍋內,加水文火慢煮20分鐘,再加粳米100克煮至粥稠,放入適量蜂蜜或冰糖調味服食。

  適合於病後體虛,或畏寒食滯、便溏泄瀉的老年人食用。經常食用人參粥,對心肌營養不良、冠狀動脈硬化及心絞痛、心律失常等症患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星期六:羊肉粥

  選瘦羊肉250克,洗淨,切成肉丁,與1個蘿蔔同燉,去膻味。然後取出蘿蔔,放粳米150克熬粥。

  羊肉性溫熱,系高蛋白、低膽固醇食品,冬季常食羊肉粥可益氣補虛、溫中暖下,還能益腎壯陽。最適宜貧血、慢性胃炎及虛寒證患者食用。

  星期日:芍藥知母紅糖粥

  芍藥、桂心、防風各10克,知母、麻黃各6克,制附子8克,甘草3克,粳米150克,紅糖適量,水煮成粥。芍藥知母紅糖粥具有祛風除濕、止痛的作用。適用於四肢關節疼痛、腳腫、頭暈短氣等病症。

常「下肢發冷」是疾病報警 穴位治療功效大

  天冷時,尤其是停止活動的時候,下肢特別是腳部便會感到寒冷,這是因為人的下肢距心臟最遠,局部血流相對緩慢的原因,若為了行走方便,穿著較少,就會感到寒冷。

    常「下肢發冷」是疾病報警引起下肢寒冷的疾病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此病是周圍血管的慢性閉塞性病變,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動脈,以下肢更為多見,多發生於男性青壯年,發病初期,大多表現為受寒後感到足部發冷、麻木、疼痛;走路時小腿酸脹、乏力。若病情逐漸加重,可表現為間歇性跛行(即走幾步之後就感覺下肢無力),患肢發涼、怕冷、麻木、疼痛加劇,尤以夜間為甚,嚴重者有肢端潰瘍和壞死脫落。

  2.閉塞性動脈硬化。早期症狀為患肢發冷、麻木感,以及間歇性跛行,隨後可見患肢皮膚蒼白、觸覺減退、溫度減低、肌肉萎縮、趾甲增厚變形等,病變晚期可出現壞疽,且較為廣泛。因本病是全身動脈樣硬化疾患的表現形式之一,常大中動脈受累,兩下肢同時發病,因此老年人、高血壓及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等,如發現上述症狀,尤應警惕該病的發生。

  3.多發性大動脈炎(無脈症)。本病為少見病,多見於女性,約有20%是由於動脈炎波及下肢大動脈,導致下肢缺血缺氧。表現為下肢發冷,並伴有下肢酸軟、麻木、疼痛,同時有間歇性跛行,檢查可見,從股動脈開始,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壓測不出或明顯降低,上肢血壓增高,腹部或腰背部可聽到收縮期雜音。活動期,可見發熱、蒼白、紅細胞沉降率增快、白細胞計數增多、丙種球蛋白增高、白蛋白降低等,可有結節性紅斑等。

  4.肢端動脈痙攣症。肢端動脈痙攣症又稱雷諾氏病,是一種血管神經功能紊亂而引起的肢體末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表現為手指等四肢對稱性端陣發性發白、紫紺,然後潮紅和疼痛,通常因寒冷刺激或情緒激動而誘發。多發生於女性,發病年齡多在20~30歲,在寒冷季節中發作較頻,起病緩慢,一般在受寒後,尤其是與冷水接觸後發作,故冬季多發,無壞疽。

  5.甲狀腺機能減退症。這是由甲狀腺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病變,如果是幼年時發病,則為呆小病,身體發育與智力發育嚴重滯後。成年時期發病,則為黏液性水腫,智力減退、皮膚蒼白而粗糙、四肢冷、有凹陷性水腫,伴有脈率緩慢、心動過緩等。實驗室檢查,有中度貧血,呈低血色素或大紅細胞型,基礎代謝率在-20%以下,最低可達-45%。

  6.神經系統疾患:一些神經衰弱患者,由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可出現持續性下肢寒冷感,不過,尚有心悸、氣短、多汗、腹脹、頭痛、易疲勞、失眠、軀體不適等症狀,而在體格檢查時又常常無異常現象;有些癔病患者也可由於言語暗示引起雙下肢寒冷感,暗示療法對此可收到立竿見影的療效。

  穴位療法治療手腳發冷

  背上有個穴位叫陽池,是三焦經上的主要穴位,三焦經專司上焦、中焦、下焦這三組人身上的發熱系統,其中上焦支配心臟和肺的呼吸功能,中焦支配消化器官,下焦支配泌尿器官。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做完運動或吃完飯後,體溫就會升高,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上焦和中焦發揮了功能。排完尿後為什麼會情不自禁打起輕微的哆嗦呢?這是下焦放出熱量的緣故。

  對三焦經失調可發揮神奇力量的就是陽池穴。陽池這個名字就意味著囤聚太陽的熱量。刺激這個穴位可以恢復三焦經的功能,將熱能傳達到全身。另外,它也聯繫著經絡中與重要的內臟器官相對應的穴位。

  中醫穴位治療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只要刺激一個穴位,就能將刺激通過經絡傳到有關的內臟器官。

  陽池穴不僅可以治懼冷症,還可以調節內臟器官的功能,因此對感冒、氣喘、胃腸病、腎功能失調等疾病都有助益,與合谷穴一起稱得上是「萬能穴位」,值得大家牢記在心上。

  陽池穴的位置正好在手背間骨的集合部位。尋找的方法是,先將手背往上翹,在手腕上會出現幾道皺褶,在靠近手背那一側的皺褶上按壓,在中心處會找到一個壓痛點,這個點就是陽池穴的所在。

  刺激的方法非常簡單,只要以此穴為中心,互相搓揉手背就可以。在手背摩擦生熱的同時,陽池穴就會得到充分的刺激,從而達到溫暖全身的效果。

  因為患懼冷症而無法入睡的人,睡覺前應使用以上方法,然後立刻蓋上棉被,身體很快就會暖和起來。

神奇!唱歌微笑均可防癌

其實抗癌有很多方法,生活中很多小細節就可以保健養生遠離癌症侵擾。一起來看看抗癌其實也很簡單,一些壞習慣改掉了想得癌症都難……

上班族應酬喝酒多 護肝只需六秘方

上班族平時應酬少不了的就是喝酒,喝酒喝多了就容易傷害肝功能,那麼上班族要如何護肝呢?上班族護肝有哪些秘方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上班族應酬護肝的六大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