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禁忌
一般人每次1~5克比較適宜;脾胃虛弱、虛寒等病症患者忌服;不能超量服用,更不可長期服用。
凡表證未罷,血虛氣弱,脾胃虛寒,無實熱、積滯、瘀結,以及胎前、產後,均應慎服。
如用本品瀉下通便,煎服時應後下,或用沸開水泡汁,否則藥效會減弱。
服用大黃後,其色素會從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現黃色。此外,哺乳婦女服用後,嬰兒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瀉,因此授乳婦女不宜服用。由於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婦女胎前產後及月經期間也必須慎用。
不良反應
大黃除可引起胃腸道反應外,曾有報道2例老年患者因長期服用(2年)大黃蘇打片,每日15-21片,引起嚴重的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下降到5-5.6g,當減少用藥量並補充鐵等維生素C後恢復正常。通過炭末在腸道內轉運時間和排泄時間研究以及腸道內水分測定等證明,大黃作用部位在大腸,是一種大腸性致瀉劑,而鐵主要在大腸中吸收,認為導缺致鐵的原因可能為,大黃導瀉作用干擾了鐵的吸收;大黃鞣酸可能與Fe結合成不溶性複合物,妨礙了吸收;蘇打中和了胃酸;干擾了鐵與維生素C螯合,妨礙了鐵的吸收。還有報道1例哮喘病人服大黃蘇打4片後,出現皮膚痒疹、紅斑,哮喘加重,經斑貼試驗證實為大黃致敏。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女性壓力大可導致氣血不足 敲打經絡可緩解
氣血不足,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中醫來調理。那麼,什麼會導致氣血不足呢?中醫調理氣血不足的方法有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氣血不足是什麼引起的?
關於氣血不足,人們不是非常理解其中的含義,有的人認為氣血不足是體內缺血,應該多吃補血的食物,其實這樣的說法不完全正確,因為平時一些不規律的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引起氣血不足,所以不能單方面思考問題。
1、壓力及作息時間的紊亂
現代女性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不但在家中要扮演好妻子、好媽媽、好媳婦,在外也要扮演好員工的角色,在家庭與工作的雙重壓力下,導致過度的勞累,使作息時間不規律,睡眠質量差,使機體氣血無法得到很好的恢復,長期下來,女人就會出現氣血不足的現象。
2、運動量的減少
大多數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都離不開適量、合理的運動,運動可有效的增強人體機能,使身體處於健康狀態下。而現代女性的生活一直處於忙碌中,往往忽視自身運動,致使運動量減少。由於運動量的減少,血液不循環,氣血生成受阻,最終使女人出現氣血不足的症狀。
3、能量供應不足
各種疾病的發生,不僅會損耗人體本身的能量,也會不斷消耗人體血氣。如果疾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再加上飲食不合理,營養不均衡,致使能量供應不足,氣血不足的症狀也是會產生的。
氣血不足應該如何調理?
很多原因會造成女人氣血不足,而氣血不足也會嚴重影響到女性的健康。它對女人平時的生活不但產生影響,也會對女人的生理期造影響,如經期延長、經血減少、痛經等,嚴重中的可加速女人的衰老,對於這樣的問題,是不可以忽視的!下面我們來介紹敲打經絡治療氣血不足的方法:
中醫經絡養生就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按照中醫經絡和腧穴的功效主治,採取針、灸、推拿、按摩、導引等方式,達到舒經理絡、交通陰陽而最終實現驅邪治病,使機體恢復陰平陽密的和諧狀態。《黃帝內經》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並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的特點。適當的敲打經絡可以緩解氣血不足,以下是幾個敲打經絡的位置點:
小指尖端
部位所屬經絡:手少陰心經
效用:經常摩擦、按壓小指尖端有利心臟健康,胸悶,心慌,暈車,暈船時,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緩解不適症狀。
拇指尖端
部位所屬經絡:手太陰肺經
效用:經常摩擦、按壓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於維持呼吸系統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經絡運行到手太陰肺經,更是進行呼吸系統保健的最佳時機。此外,咳嗽時用力重掐拇指尖端,還能緩解咳嗽症狀。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按摩此經脈,具有增加面部色澤的作用,對面色白,指甲蒼白或暗紫效果較好,同時可起到改善情緒激動、消除疲勞,減少皺紋的作用。
手掌中央
部位所屬經絡:手厥陰心包經
效用:經常用食指指關節擠壓手掌中心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能增加面部紅潤,減少皺紋,並能寧心安神,鎮定神經。對調理月經,膚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還有利於心臟健康。
肩窩
部位所屬經絡:手少陽三焦經
效用:用力按壓肩窩處,不僅能調節全身體液循環,增強免疫能力,還能刺激大腦皮層,放鬆神經,改善頭痛、耳鳴、目痛、咽喉痛等身體不適。對面部痤瘡、酒渣鼻、皮膚虛浮等症有較好療效。洗澡時利用熱水柱按摩肩窩也是不錯的方式。
除了上面我們說的這些,還可以多敲打背部的經絡。很多經絡由於處在背後,、往往難以得到足夠的重視。但歷代養生理念中,背部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脊柱兩旁是貫穿全身的足太陽膀胱經,各臟腑的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經。刺激這些穴位,可起到疏通經氣、振奮陽氣、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聶斌表示,現代醫學已經闡明,背部脊柱是腦、脊髓通向軀體各臟器、組織發出神經根的地方和通道,在脊柱的兩旁,分布著一些可以起到調節內臟作用的自主神經節。因此,通過保健方法,科學適當地刺激背部的穴位、經絡,可以起到治病保健的功效。
艾灸療法治宮寒
艾灸療法治宮寒
第一個是關元穴
關元穴在肚臍下三寸艾灸關元穴可增強人體陽氣,補虛益損。對陽氣不足,身體虛弱怕冷等症狀比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的作用。
第二個部位神闕穴
在肚臍,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通過刺激或施藥於神闋穴,便有調整陰陽平衡的功能。
第三個部位是氣海穴
該穴位於人體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灸此穴對月經不調、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另外也可按揉此穴,操作者可取仰臥位,將雙手的手掌疊在一起(右手在上 ,左手在下 )放在小腹上,然後沿著順時針方向在腹部進行環形按摩,可每次按摩100圈 ,以小腹有溫熱感為度。此方具有補腎益氣的作用。
艾灸每天做個30-40分鐘,一般不要超過一小時,時間太長容易感到口乾、舌燥,甚至引起便秘。另外,艾灸時間長,局部皮膚也會出疱,中醫認為這是產生療效的標誌,但要注意皮膚護理,避免水疱破虧後引發感染。
大黃的藥用配伍
用於產後瘀滯腹痛,瘀血凝滯、月經不通,以及跌打損傷、瘀滯作痛等。在使用時須配合活血行瘀的藥物,如桃仁、赤芍、紅花等同用。此外,大黃又可清化濕熱而用於黃疸,臨床多與茵陳、梔子等藥配伍應用;如將本品研末,還可作為燙傷及熱毒瘡瘍的外敷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調理手腳冰涼艾灸法
艾灸屬陽,配合灸火。灸法是利用艾絨在體表穴位上的燒灼,藉助灸火的溫和熱力和藥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透達經絡、扶正祛邪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