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為了讓白髮變黑,非常熱衷於染髮。多國研究都顯示,經常染髮的人,乳腺癌、皮膚癌、白血病、膀胱癌的發病率都會增加。特別是中老年人,由於抵抗力低、免疫力下降,比年輕人更容易發生染髮後的毒性反應、接觸性皮炎,甚至腫瘤等疾病。
年輕人染成彩色的致病概率相對少一些,這與彩色染髮時常常採取挑染,往往不接觸到頭髮根部與頭皮的結合部有關。而中老年人白髮較多,需要大面積,甚至全頭染黑,導致皮膚年復一年地吸收著染髮劑,加上自身體質基礎相對較差,代謝減慢,因此更容易過敏、致癌。
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應慎重染髮;患有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瘡癤、皮膚潰瘍、血液病及腫瘤的病人,更要遠離染髮。
如果老人實在想染髮,儘量去專業美髮店;染髮前要做皮試;要選擇半永久性染色劑。中老年人染髮不宜太頻繁,也不要頻繁更換染髮劑,因為每種染髮劑添加的化學成分並不完全相同,如果頻繁更換,接觸多種化學成分,也會增加致病、致癌的幾率。但如果染髮後出現頭皮癢、頭皮紅腫、皮疹等症狀時,應停止使用該染髮劑,如果出現頭暈、乏力等全身症狀時,提示可能有全身毒性反應,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此外,經常染髮的老人還應該定期到醫院做體檢。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最好的和最不好的那四句話
語言的力量很神奇,一個人也許會因為一句話而積極一生,也可能因為一句話而失去自信。在生活中與孩子說話,有些話對他有幫助,有些話最好不要說。
有這樣4句話,對他有幫助
1. 「你來決定……」
如果你要讓孩子來做什麼事情,或者你想阻止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你可以說這樣的話——「你來決定吧,……」給他一個清晰的認識:我自己決定了我的行為,同時對我自己的行為負責。比如,你的孩子正和他的夥伴在家裡瘋鬧,你可以對他們說:「這樣大聲會影響到鄰居的休息,那麼你們來決定吧,是安靜一點兒呢還是到外面去玩兒?」如果他們已經選擇出去玩兒了,但5分鐘後他們還在屋裡大喊大叫,你就可以接著說:「你們剛才已經答應了到外面去玩兒了不是嗎?」這樣做,既可以教會孩子明白選擇就意味著承擔後果,而且也可以使父母避免總是充當一個約束他們的壞警察的角色。你選擇了,並且對它負責,這就是真正的自由。
2. 「我愛你,但我不喜歡你的這種行為。」
教導和約束,對於孩子來說總是必要的。但你一定要把他不好的行為和他這個人分開——這會使你和他都懂得,不好的行為並不意味著做這件事的人就是「壞人」。在你管教他的同時告訴他:「我為你指出什麼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行為,正是出於我愛你,儘管我不喜歡這種行為,但是我愛你!」這樣同樣能夠給你自己一個提醒,你的目的是糾正和引導孩子的幼稚和無知,讓他變得更加可愛和優秀,而不是僅僅為了教訓或懲罰。同時,這也能夠使你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更能保持平靜平和,而不至於表現出低質量的、起不到榜樣作用的咆哮。
3. 「你要知道,不同的人會有自己不同的需求。」
當你的孩子又在重複那句「這不公平!」的時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呵斥或忽視他,而是要耐心地讓他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事實上,每個人並不是一定都會得到同等的待遇的,在這種狀況下,「公平」真實的含義其實是「每個人在他需要這個東西的時候得到它」。於是,如果你買了什麼禮物給親戚的孩子,你不要再買一份給自己的孩子,以示「公平」或「安慰」。試想如果別的孩子生病了,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要一起吃藥呢?
4. 「告訴我,你心裡真實的想法!」
當你的孩子在被激怒的時候,很可能會破口而出那些難聽的話來:「你這混蛋!」或者「我討厭你!」因為這是他們在情緒激烈的時候所能想到(或者說模仿到)的最「狠」最解氣的話。但你作為父母,你需要幫助你的孩子更深一些地了解自己的情緒——究竟是什麼激怒了他,讓他感到憤怒(或者是不安、委屈等等),幫他分析整個事實。比如在他自己暫時厘不清頭緒時,你可以給他一些幫助:「你不高興是不是因為娜娜跟別人說了你告訴她的小秘密?」根據事實,幫孩子掌握自己的情感,教導他在這種時刻應該怎麼想,讓自己能平和,能和他人處理好關係。這樣,將來在沒有家長在身邊的時候,他們也能學著克制和緩解自己的情緒了。
有這樣四句話,最好不要說
1. 「這像是你這麼大的孩子做的事兒嗎!」
當一個5歲的孩子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哭,或者一個4歲的孩子拒絕在公共汽車上老老實實地坐著的時候,他其實就是在做他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做的事兒。當然,如果孩子表現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體,父母會十分滿意和高興,但當你要求他「合理」時,你實際上是在沒有弄清楚為什麼他會出現這樣「不合理」的行為的原因之前,就說出了這樣帶有責備性質的話。這時,你真正關心的,其實是孩子帶給你的影響(讓你尷尬或者難堪)。真正地去關心他的感受,理解他並給他以足夠的體恤和同情——他是不是因為覺得呆在這裡很煩悶?或者他餓了?
2. 「你真是個沒用的孩子!」
和孩子開玩笑,看起來是一個不錯的開發他幽默能力的好方法,但是諸如「你又忘記了擰緊瓶蓋,你是不是沒腦子啊!」這樣的「玩笑」,卻很可能讓孩子感到受傷或者氣餒。儘管有些父母想,這樣嘲笑一下孩子,也許會對他將來承受更多人際關係的複雜會有幫助——他會因為有過這樣的「訓練」而變得「堅強」!這是錯誤的。作為孩子的父母,你的任務是愛他、支持他、幫助他、教導他,而不是應該把這種裝腔作勢的「挫折訓練」隱藏在「玩笑」里。如果心裡並不是真心覺得他很蠢很沒用,那就請你不要那麼說。
3. 「你怎麼就不能像人家某孩子一樣啊!」
這種把孩子與別人比較的方式,最直接能達到的效果就是,讓孩子自己覺得像個二等公民,同時加劇他與其他人的對立情緒。也許父母是想通過這種比較讓孩子能更聽話或者更努力地學習,但它除了會降低孩子的自信之外,不會有更好的效果了。你越是說他不行,他就會越覺得自己不行。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力量,同時也要正視孩子的弱點。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行為,發揚或改進,才是正確之道。
4. 「別跑!你會摔跟頭的!」
也許父母自己認為自己的關心和提醒簡直是無微不至了,可你的這種警示其實在告訴他「我已經遇見了你會摔跟頭的」——這會讓孩子覺得很沮喪,他越努力(想做得更好)越會遭遇失敗(「跑了就會摔跟頭」)!其實你可以叮囑他「把鞋帶系好了再出去玩兒」,這時你談論的是他的鞋子,是裝備的準備,而不是孩子的「無能」。而且,你越想警告不要發生什麼事情,孩子往往越會忽視你的提醒,因為他覺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17個小建議讓你保持好心情
1.學會留心
活在當下,與其和家人共進晚餐的時候擔心明天要做的事,還不如更加關注當下———美食、夥伴以及對話。
2.大聲歡笑
咯咯地笑出聲來,可以增加安多芬等讓人快樂的荷爾蒙分泌,並降低壓力荷爾蒙的分泌。
3.去睡覺吧
我們現在已成為一個被剝奪了睡眠的民族。每天睡個午覺,或者是晚上8點就帶著一本好書窩到床上閱讀1小時後關燈睡覺,這比無數個泡泡浴或按摩都要更有益於你的情緒和人生。
4.一同哼唱
音樂有著無可比擬的緩和情緒的作用。研究顯示,音樂能夠刺激產生快樂感覺的那部分大腦。
5.消除雜亂
試想,如果你的桌面上都堆滿了報紙雜誌、水電賬單,櫥櫃裡塞滿了東西,而且你的信用卡已經嚴重超支,那麼想要認真思考、深呼吸甚至是簡單地放鬆,恐怕都是不太可能了吧?此外,像打掃、擦拭、清洗這類重複性的勞動,也可以讓你沉下心來認真思考,只要你專注於你正在做的事。
6.學會說不
取消那些沒必要而且你也不喜歡的活動,如果已經有足夠的人手去張羅,那你就退出吧,讓其他人來處理這些事。
7.列張清單
想要整理思緒、平復心態,最好的辦法就是寫下你要做的事。每完成一個項目並在清單上把它劃掉的時候,會讓你有無比的成就感。
8.只做一件事
杜克大學醫學心理學副教授愛德華·蘇亞雷斯博士發現,那些進行多重工作的人更容易得高血壓。請記住這個發現。不要再邊打電話邊折衣服或是整理廚房了,找一張舒服的椅子坐下,專心專意打電話吧。
9.做做園藝
新鮮空氣和適當活動可以幫助減壓,讓你感覺身心健康。此外,清理雜草、看著種子開出花來、修剪枯枝所帶來的成就感,會持續好幾天,至少是好幾個小時。
10.不看新聞
嘗試做到在一周的時間內不讀報紙、不看電視、不上網,與新聞隔絕。從媒體每天帶來的痛苦中抽離出來,去度假吧,或者用看新聞的時間出去散散步,做做冥想或是寫日記。
11.帶狗散步
無數的研究表明,寵物可以減輕壓力。一項研究評估了240對夫妻的心臟健康狀態,其中有一半的夫妻養了寵物,比起那些不養寵物的夫妻來說,那些家裡有寵物的夫妻在壓力下明顯心跳較緩、血壓較低,事實上寵物比配偶更能緩解壓力。
12.忘掉股市
光是收到你的對賬單應該就足夠讓你血壓上升了吧?事實上,中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密切關注股市的人的心理健康,受到每日股市情況的直接影響,精明的投資者明白時間是治癒所有金融創傷的良藥,那麼,給你的投資項目一點時間,給自己放個假吧。
13.想想自己的好運氣
那些每天停下來思考他們生命中積極方面(健康、朋友、家人、自由、教育等等)的人,一定有更好的健康狀態。
14.去安靜的地方
圖書館、博物館、花園都是如今喧囂塵世中給你帶來平和寧靜的小島,在你家附近找個安靜的地方作為你的秘密據點。
15.做志願者
幫助他人可以讓你全面地考慮自己的問題,也會為你提供一個社交場所。快樂的人總是樂於助人的,幫助他人可以讓你更快樂。一項研究發現,志願工作可以改進健康的全部六個方面:快樂、生活滿意度、自信、對生活的支配感、身體健康以及情緒。
16.學會獨處
儘管與人相處是消除壓力的最佳良藥,但有時你也需要獨處,給自己充電並進行思考。
17.有親近的人
一項對1300名不同年齡層次的男女進行的研究發現,相比那些只有2個或更少好朋友的人,那些有朋友支持的人有更加健康的血壓、膽固醇水平、血糖新陳代謝以及壓力荷爾蒙水平。女性,還有一部分的男性,似乎也從良好的父母或是伴侶關係中獲益。研究同樣發現,那些感到孤獨、沮喪、孤立的人比那些感到愛、關注和社會歸屬感的人更容易得病或是早亡,這個比例是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