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窩的極泉穴
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火毒,應常常去按揉,或者撥動,一般不少於36下,最少一天兩次,以疏通經絡,還可起到調理睡眠和解決心臟不舒服的問題,包括白領經常不明原因出現的心悸、胸悶狀況。
肘窩的曲池穴
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於此。現代常用於治療肩肘關節疼痛(或者肩周炎)、上肢癱瘓、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急性胃腸炎、感冒發熱、咽喉炎等。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分鐘左右,以感覺到酸脹為宜。
膝窩的委中穴
位於腿窩的中心點上,這裡有個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這裡不通暢,濕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腰痛等疾病的發生。所以平時在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撥動或者敲打不少於36下。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艾灸祛濕的五個穴位
1、關元穴
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可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2、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3、中脘穴
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症狀。
4、解溪穴
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艾灸15分鐘。
5、豐隆穴
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二橫指(中指)處。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條灸15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推薦幾款補腎祛濕食療方
補腎
1、燉羊肉。羊肉性溫,有補腎強筋骨的作用,腰腿酸痛者最適宜食用。
2、狗肉。狗肉性溫和,有滋補中氣,生發陽氣,溫補腎臟的功能。
3、豇豆。豇豆又叫長豆,性溫和,有補腎健脾的雙重作用。
4、牛肉。牛肉營養價值是肉裡面很高的,對補腎健脾、強腰健體都不錯,特別是精血虧損的人效果最好。
5、山藥。山藥是家喻戶曉的補腎食材,同時它也是上品的藥材,不僅有補腎的作用,還健脾胃。
清熱祛濕粥
材料:紅豆、白扁豆、薏米仁、木棉花、芡實以及燈芯花和赤茯苓
做法:將燈芯花、木棉花和赤茯苓清洗乾淨,然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煎煮,最後取出藥汁。在藥汁之中加入白扁豆、紅豆以及薏米仁和芡實,一起熬煮成粥服用。
消暑健脾祛濕湯
材料:大棗、生薑、薏苡仁、葛根、玉竹、紅豆、陳皮、扁豆
做法:將所有的食材一起放入鍋中,然後慢慢熬煮,趁熱服用。
功效:這倒方子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以及促進腸胃消化的作用,日常服用之後能夠很好的治療身體濕氣重的情況,對於健康非常的有利。
幾款清熱祛濕薏米煲湯
做法:生、熟薏米,白果洗淨;腐竹皮浸開;豬肚洗淨、翻轉,用鹽或生粉搓洗數遍,再沖淨;適量水倒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文火煲兩個小時,下鹽調味食用。健脾止瀉、清熱利濕、醒胃。
幾款食譜祛濕防暑效果好
絲瓜性味甘平,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等功效。蝦中蛋白質含量很高,而且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鹼等成分,且其肉質鬆軟,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