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7大常見穴位

拔罐的7大常見穴位

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稱之為「長壽穴」。有關足三里的經絡理論已被大量現代研究所證實,足三里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作用,對心血管功能、胃腸蠕動功能和內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統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中醫經絡學認為,足三里所在的足陽明胃經是多氣多血之脈,循行從頭到足,縱貫全身,主要分布於頭面、胸腹及下肢外側的前緣。所以足三里不僅可以調節消化系統的功能還可以治療胃經循行所經過部位的病變,以及多種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胃腸病、糖尿病等。經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三陰交。

三陰交為肝、腎、脾三條陰經交會之穴。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賴於後天的滋養,後天之精有賴於先天的促動。經常進行三陰交拔罐可調理肝、脾、腎三陰經之穴氣,使先天之精旺盛,後天之精充足,從而達到健康長壽。

神闕。

神闕即是人體肚臍,它是人體保健及治療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兒通過臍帶從母體中獲取營養,所以被稱之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體神氣出入之門戶,歸屬於任脈,為經氣之海,五臟六腑之本。經常在神闕穴拔罐可起到穴位的作用。

大椎。

大椎屬督脈,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突出正中處,低頭時明顯為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處。大椎位於人體背部極上,故為陽中之陽穴,具有統領一身陽氣,聯絡一身陰氣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調節陰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清熱解毒,預防感冒,增強身體免疫力的功效。

內關。

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的一個重要穴位,位於掌側腕橫紋上,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有寧心安神,理氣和胃,疏經活絡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經氣血暢通,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陰心包經歷經上、中、下三焦,對肺臟、胃腸道疾病也有很好療效。

合谷。

合谷就是俗稱「虎口」的部位。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經從手出發,沿手臂外側,一直到頭面部。合谷有清泄陽明,祛風解毒,疏經通絡,鎮痛開竅之功用。經常拔罐可使牙齒健康,也可以治療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暢通,有利於排出毒物、廢物,起到養顏、抗衰老的作用。

湧泉。

湧泉穴是足少陰經第一個穴位,位於人體最下部足掌心處,體內濕毒之邪容易蘊集於此,不易排出,日積月累,阻塞經氣,或隨經氣傳至體內其它部位,造成許多疾病。湧泉穴拔罐可以排出體內的濕毒濁氣,疏通足少陰腎經之經氣。腎氣旺盛,人體精力充沛則齒固發黑,耳聰目明,延緩衰老。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拔火罐最多10分鐘 拔火罐注意事項和禁忌

拔火罐最多10分鐘

「多數老百姓常常想當然地使用火罐。」最典型的現象便是在他的門診上常會接診因拔火罐而使皮膚受到感染的患者,拔火罐一拔就是個把小時,非得拔出水疱,流出水來才甘心,且還有個說法為「把濕和寒氣拔出來了」,這種說法太荒唐。

因為中醫所說的濕是一個概念,是看不見的,並非液體。而當負壓作用在人體表面時間過長時,任何人都會出水疱。實際上,拔火罐拔出水疱在醫院治療上等於是拔出事故了。而水疱很易感染、化膿,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敗血症。

由於每個人表皮結構、厚度都不同,對負壓的耐受力不同,一般拔火罐應控制在5~10分鐘,最多10分鐘足矣。為了便於觀察皮膚的變化,最好使用玻璃罐,而橡膠罐、竹罐不宜選擇。

專家還提醒大家,火罐並不適用於所有疾病,腰背痛是最合適的,而腹部、臉部等肌肉不豐富、有臟器空腔的地方不提倡拔火罐,尤其是腹部,很容易形成腸套疊、腸梗阻。

並且,拔罐時不妨在火罐邊緣抹點橄欖油或植物油,這樣能避免皮膚與火罐摩擦損傷皮膚。拔完後用熱毛巾熱敷一下更好。

另外,根據中醫傳統經驗,在背部拔火罐對咳嗽、哮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可能有益。

拔火罐的注意事項:

1、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體位不當、移動、骨胳凸凹不平,毛髮較多的部位均不適用。

2、拔罐時要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而選擇大小適宜的罐。操作時必須迅速,才能使罐拔緊,吸附有力。

3、用火罐時應注意勿灼傷或燙傷皮膚。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勿須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塗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5、身體虛弱者不適合拔火罐。身體虛弱者體內陽氣不足,如果再拔火罐會導致陽氣更加不足,更加破壞了自身的陰陽平衡。所以身體虛弱,陽氣不足,儘量不要考慮拔火罐。

6、有肺部基礎病的患者,如慢阻肺、肺結核、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不適用拔火罐。肺部有炎症時,經常會伴隨肺泡的損傷或肺部有體液瀦留。如果用拔火罐進行治療,會使胸腔內壓力發生急劇變化,導致肺表面肺大泡破裂,從而發生自發性氣胸。

7、拔火罐後洗澡容易著涼。拔火罐後不宜洗澡,因為拔火罐後,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由於皮膚處於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涼。所以拔火罐後一定不能馬上洗澡。

8、長時間拔火罐會導致皮膚感染。拔火罐根據火罐大小、材質、負壓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從點上火閃完到起罐不超過十分鐘為宜。因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於負壓而不在於時間,如果說在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直到拔出水疱,這樣不但會傷害到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拔火罐的禁忌:

1、拔火罐前要先排淨大小便。

2、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火罐。

3、高熱、抽搐、痙攣等。

4、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

5、飽腹、空腹都不宜拔火罐操作。

6、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等。

7、女性的月經期及其它出血症部位,不可拔罐。

8、拔火罐後不要馬上洗澡,尤其是冷水澡。

9、肌肉瘦削或骨胳凹凸不平及毛髮多的部位不宜應用。

10、孕婦腰骶部及腹部均須慎用。

哪些穴位可以拔火罐 拔火罐穴位大全

哪些穴位可以拔火罐

大椎

大椎屬督脈,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突出正中處,低頭時明顯,為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處。大椎位於人體背部極上,故為陽中之陽穴,具有統領一身陽氣,聯絡一身陰氣的作用。

常拔此穴,具有調節陰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清熱解毒,預防感冒,增強身體免疫力的功效。

內關

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的一個重要穴位,位於掌側腕橫紋上,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有寧心安神,理氣和胃,疏經活絡等作用。

常拔此穴,使心包經氣血暢通,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陰心包經歷經上、中、下三焦,對肺臟、胃腸道疾病也有很好療效。

湧泉

湧泉穴是足少陰經第一個穴位,位於人體最下部足掌心處,體內濕毒之邪容易蘊集於此,不易排出,日積月累,阻塞經氣,或隨經氣傳至體內其它部位,造成許多疾病。

湧泉穴拔罐可以排出體內的濕毒濁氣,疏通足少陰腎經之經氣。腎氣旺盛,人體精力充沛,則齒固發黑,耳聰目明,延緩衰老。

合谷

合谷就是俗稱「虎口」的部位。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經從手出發,沿手臂外側,一直到頭面部。合谷有清泄陽明,祛風解毒,疏經通絡,鎮痛開竅之功用。

經常拔罐可使牙齒健康,也可以治療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暢通,有利於排出毒物、廢物,起到養顏、抗衰老的作用。

三陰交

三陰交為肝、腎、脾三條陰經交會之穴。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賴於後天的滋養,後天之精有賴於先天的促動。

經常進行三陰交拔罐可調理肝、脾、腎三陰經之穴氣,使先天之精旺盛,後天之精充足,從而達到健康長壽。

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稱之為 「長壽穴」。有關足三里的經絡理論已被大量現代研究所證實,足三里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作用,對心血管功能、胃腸蠕動功能和內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統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中醫經絡學認為,足三里所在的足陽明胃經是多氣多血之脈,循行從頭到足,縱貫全身,主要分布於頭面、胸腹及下肢外側的前緣。

足三里不僅可以調節消化系統的功能,還可以治療胃經循行所經過部位的病變,以及多種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胃腸病、糖尿病等。經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神闕

神闕即是人體肚臍,它是人體保健及治療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兒通過臍帶從母體中獲取營養,所以被稱之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體神氣出入之門戶,歸屬於任脈,為經氣之海,五臟六腑之本。

經常在神闕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強腎,和胃理氣,行氣利水,散結通滯,活血調經的作用。

背俞穴

人體五臟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上,在此條線上拔罐,可暢通五臟六腑之經氣,調理五臟六腑生理功能,促進全身氣血運行,是保健拔罐療法的常用穴位。

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過對脊神經根的治療,反射性地刺激中樞神經,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活動,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百會

百會別名三陽五會,頭為諸陽之會,拔此穴或常按摩對腦血管病的預防和治療有明顯功效。其提升作用顯著,對臟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時常需要理髮,否則密封效果不好,影響療效。

拔罐後的五大注意事項

這是拔罐後注意事項中中藥的一條,很多人喜歡在拔罐之後立即洗澡,認為這樣更加的神清氣爽。但是專家告訴我們,拔罐之後最好不要立即洗澡,這容易造成我們肌膚的二次傷害,對於身體非常的不利。

拔罐禁忌 拔罐太頻繁不利於養生

進行拔罐治療時,室內須倮持適當的溫度,避開風口。拔罐的基本手法要求穩、准、快,吸拔力的大小決定於扣罐的時機、速度、罐具大小、罐內溫度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