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口腔科由醫生及時清除口腔內的牙垢和牙結石,但切忌自己用刀去刮,以免造成傷害。
2,患病後,用生理鹽水或藥物含漱液漱口,漱時要緊閉口腔,充分活動漱口液,使其反覆衝擊牙隙及各處之食物殘渣,然後吐出。
3,養成好的咀嚼習慣,慢慢咀嚼,既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利於食物充分消化,又可促進循環,有利於牙周組織的健康。改掉單側咀嚼的不良習慣。
4,早晚叩齒,上下用力叩敲數十次,有改善循環、促進牙齦組織新陳代謝的作用。
5,正確刷牙,不論前後都要豎著刷,並在每個部位堅持數十次,早晚各刷一次,徹底清除縫隙中的菌斑和殘留物。
6,牙齦按摩,食指放在牙齦上,做局部小圓旋轉的移動按摩動作,然後漱口,使每個牙齒所屬的牙齦區都受到按摩,反覆做數次。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清晨常叩齒 牙疼不再來
牙齒疼痛是一種影響人正常作息的疼痛,一般出現風熱侵襲或者是虛火上炎又或者是胃炎上蒸等多種原因都會造成牙齒疼痛。由於人體體內存在的正氣壓不壓邪氣,就會致病。人體吐納的主要通道是口腔,它是一個正氣相較薄弱的地方,因此邪氣常常會在口腔里跓留肆虐。所以我們在日常的保健中,千萬不能忽視口腔的健康。
清晨叩齒的好處
古代人認為,一個人的牙齒健康,則這個人的身體必然健康,身體健康就能長壽。古代名醫有言「清晨叩齒三百下」,到了仍有人在長壽上強調「齒宜常叩」,因為可以知道,叩齒能對牙齒的保健產生極大作用。常叩齒的牙齒會變得堅固,不易鬆動和脫落,並能增加咀嚼能力。
在叩齒之前要先靜心凝神,輕微的閉口,然後上把所有的牙齒都叩到,大約數十次左右,要注意的是,在叩齒的時候,不能用太大的力氣,防止咬舌等情況的發生。
叩齒的常用做法是:早上起來後,先叩臼齒三十六下,再叩前齒三十六下,最後叩丈齒三十六下,用舌頭舔齒三五周,如此,早中晚各一次,常做為佳,尤其是早晨的叩齒尤為重要,早晨剛醒牙齒鬆動,叩齒有助於喚醒牙齒,興奮牙神經,牙髓細胞和血管,鞏固牙齒和牙周組織,對牙齒健康有極大好處。
當然雖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直做保健工作,但當人到了一定年齡後也是必然會產生掉牙的情況發生。在中醫上認為,腎是主骨的器官,而牙齒是腎精在外在的的表現,當然也是骨頭的一個外在表現,因此一個人的牙齒好不好是與人體體內的腎精是否充足有關,當人年齡越大,人體的腎精就越少,當這種情況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牙齒脫落的情況。所以平時日常生活中,要儘量戒除不良生活方式,控制情慾,以減少牙齒脫落的情況發生。
叩齒潔齒護好牙
「百物養生,莫先口齒」。對口腔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是齲齒和牙周病。
齲齒,俗稱「蟲牙」、「蛀牙」,病損常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累及牙髓,最終只剩下殘冠、殘根,喪失牙體本有的咀嚼功能。
牙周病是最古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古印度醫書《妙聞集》和《黃帝內經》中均有關於牙周病的記載。主要包括牙齦病和牙周炎兩大類,前者發生在牙齦組織,表現為牙齦出血,紅腫,脹痛,繼續發展侵犯硬組織。後者表現為牙齦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齒鬆動、移位。
中醫叩齒吞津養生法在口腔保健方面有很好功效,「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蘇東坡就有這個習慣,他曾說「盤腿而坐,叩齒三十六下,當會神清氣爽」。方法為全身放鬆。口目微閉,使上下牙齒有節奏互相叩擊,鏗鏘有聲,一般以36次為佳。要輔以「赤龍攪天池」,即吞津。在叩擊後,用舌在腔內貼著上下牙床、牙面攪動,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後下,先內後外,可攪動36次,可當感覺有津液(唾液)產生時,不要咽下繼續攪動,等唾液漸漸增多後,以舌抵上齶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數次,最後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叩擊和攪動的力度和次數視牙齒健康程度而定。每天堅持上述動作,不但按摩齒齦,促進牙周血液循環,減少齲齒發生,對提高聽力、預防耳鳴都有作用,還能促進面部血液循環,美容養顏,延緩衰老。
另一種牙齒保健方法是潔牙,即人們常說的洗牙。從理論上講,牙齒的壽命應和人的壽命一致。齲齒和牙周病是成年人掉牙的罪魁禍首。定期潔牙是治療牙周病的首要措施,可清除牙齒上的菌斑和結石,令牙周組織保持健康,防治牙周病。在發達國家,潔牙已成為很普及的常規口腔保健,人們每年至少定期潔牙2次。在我國,正常人應每年潔牙一次,牙周狀況欠佳的患者可3個月複查一次。
除吃甜食後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外,兒童到醫院行窩溝封閉也是齲齒的防治方法。若已患齲齒和牙周病,就一定要及早到正規醫院治療。
老人護牙常叩齒 防治牙周病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老人到了七八十歲,身體都還不錯,但牙齒可能就已經掉得七七八八了。其實,想要頭髮花白時還有一口好牙,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叩齒的養生作用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東坦《脾胃論·脾胃盛衰論》)。叩齒能健脾胃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叩齒能健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