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擁有著我們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器官,而且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因此,對頭部進行保健按摩,是一種很好的健腦方法,並且通過按摩頭部,可以提高記憶力,可以脫髮治療等。
頭部是「諸陽之會」、「清淨之府」,按摩頭部會觸及很多末梢神經反射點,達到深層的放鬆,從而獲得全身血液活絡與腦循環順暢的雙重效果。
此外,還能平靜思緒,消除焦慮、緩解疲勞、增強記憶、預防脫髮並提升睡眠質量。
生活中經常按摩頭部,可起到緩解健忘的保健效果。專家向大家推薦了頭部按摩的五步法。
推擦腦額。首先用大拇指或掌心按於兩眉上腦額處皮膚,兩手分別向左右兩旁輕輕抹動,到眉梢處再推回前額中央。雙手交替,有節律地推擦,十餘次即可。力量不宜過大,以前額皮膚不變紅為度。
梳摩頭頂。接著,雙手十指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用力從前髮際沿頭頂至腦後做梳頭動作20次左右;然後雙手拇指分別按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微分開頂住頭頂,雙手同時用力,從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線按摩10餘次;最後用中指或食指按住頭頂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旋轉按揉10餘次即可。
叩頭、揉髮根。然後,兩手十指彎曲叩擊頭部10餘次後,稍用力抓住髮根,從前至後做梳頭的動作,揉擦整個頭部10餘次,也可用梳子代替。
乾擦臉。用手指或手掌從眉眼開始至下頦處往返摩擦,如要想起到美容作用,應從下向上提拉按摩。動作要緩慢、有節奏地進行,不可忽快忽慢,要均勻適度。
輕拍臉部。最後,將雙手手掌附著在臉部,上下交替,有節奏地輕輕拍動。動作要用力適度,用腕力而不是臂力。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如何養胃?5招調養緩解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等脾胃病,如果日積月累不愈不但影響身體健康而且會導致胃病症狀的衍生,脾胃不合等脾胃病的病因大多來自個體的飲食結構和濫用抗生素。那麼對脾胃健康的保健應該怎麼做呢?如何養胃呢?
第一招:脾胃關係,弄清主次做好防治
脾與胃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表里關係。胃主受納、脾主運化,二者相互協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醫稱脾和胃為「後天之本」。
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受納」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納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經胃初步消化後的食物分為「清」、「濁」兩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運化送至全身各處。故有「脾為胃行其津液」之說。其濁者,由胃下行至小腸,再行進一步消化。
脾主運化,主要指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物質的過程,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運輸與消化。水谷入胃。經胃的初步消化之後,下送於脾,由脾再進一步消化與吸收。
第二招:脾胃同治,抓住方法解決問題
脾主運化,當脾出現問題時,造成胃部消化後的營養物質不能運輸到身體各部,同時也不能反補營養給胃,脾病造成機體主症有:胃脹痛、食慾下降、消化不良等。胃主受納,當胃出現問題時,容易出現脘痛,嘔吐,噯氣,呃逆等症狀。
由此可見,脾胃病的症狀基本都是同時出現的,這也是我們平常「胃痛醫胃」難以解決問題的所在。中醫理論認為胃病屬於脾胃病的範疇,在治療胃病的同時也要解決脾病,真正的「脾胃同治」。
第三招:慢性胃炎多屬脾虛,重在調理
出現上腹部不適、飽脹、隱隱痛、燒灼感,多數進食後症狀較為嚴重,其次就是食慾下降,噯氣、反酸、噁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狀。一般以上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通過胃鏡檢查和病理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後,則可診斷為「慢性胃炎」。
減少慢性胃炎的發生主要在於「防」,因為該病主要由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吃太多生冷的食物,精神壓力大等眾多因素造成,而這些因素都會造成「脾虛」,直接或間接地造成胃部出現症狀。
慢性胃炎主要特徵是「反覆發作」,在治療過程中重在調理,在治療過程中藥物選擇方面常採用具有「治養結合」功能的藥物來防止復發,同時也要養成按照療程服用習慣,減低慢性胃炎的反覆發作。
第四招:胃痛胃脹,分清症狀恰當用藥
(1) 肝胃不和
症狀:胃脹痛、噯氣頻繁,反酸、舌質紅、舌苔白
治法:疏肝和胃、理氣止痛
(2) 脾胃濕熱
症狀:胃痛、口乾苦、食慾差、便溏(稀便)、舌紅、苔黃膩
治法:清熱化濕,和中醒脾
(3)脾胃虛弱
症狀:胃脹、餐後明顯,或隱隱作痛,食慾差,便溏,疲倦乏力,舌質淡或有齒印,舌苔白
治法:健脾益氣,行氣止痛
第五招:運動養生方式幫你養胃護胃
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腿腳運動養生方式。有研究表明,經常活動腳趾可以健胃消食,起到養胃護胃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放鬆站立,十趾緊抓地面。兩分鐘後慢慢放鬆,反覆數次。這樣能對足底、趾間穴位形成鬆緊交替刺激。還可以練習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或在坐、臥時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持之以恆,胃腸功能就會逐漸增強。
除了簡單地活動腳趾外,也可以在洗完腳後自我按摩腳趾。同時可以順手將小腿從上到下依次按摩一遍,效果會更明顯。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動腳鍛煉,不用刻意講究章法,力度以能夠承受為宜,按後覺得舒服即可,不要在過飽和過餓時按摩。
提高免疫力的食物:豆豆四種做法增強寶寶抵抗力
豆類的含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沒有豆子身體就會失去平衡。媽媽可以讓寶寶適當多吃,不僅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還能促進寶寶生長,好處很多。那麼來看看哪些豆子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有好處的:
四季豆/豆角
以嫩莢或豆粒供食用。豆類蔬菜的共性是性平、有化濕補脾的功效,對脾胃虛弱的人尤其適合。
推薦食譜:蒜蓉棒棒糖
材料:長豆角6根、大蒜1棵、食鹽、香油、白醋、芝麻醬適量。
1、挑選6根長短一樣的長豆角洗乾淨。
2、放入開水中煮熟。
3、撈出過冷水,然後從頭捲成卷。用竹籤串起來。
4、把白醋、食鹽、香油、蒜蓉拌成料汁澆在棒棒糖上醃製入味即可。
豌豆
調顏養身,益中平氣,催乳汁。煮成湯喝,可驅除毒心病,解除乳食毒發作。研成末,可除癰腫痘瘡。用豌豆粉洗浴,可除去污垢,面色光亮。
推薦食譜:雜菇炒豌豆
材料:杏鮑菇100克、香菇50克、白靈菇100克、豌豆150克、色拉油30毫升、食鹽1.2克、蒜(末)3克、生抽30毫升、耗油15毫升、胡椒粉(黑)2克。
做法:
1、杏鮑菇、白靈菇、香菇洗淨,分別切成條狀,豌豆洗淨備用。
2、豌豆放入煮鍋的沸水中,加幾滴色拉油、鹽,煮至八成熟,撈出放入冰水中過涼備用。
3、鍋中放少許油,油熱後放入蒜末小火炒香。
4、放入杏鮑菇、香菇、白靈菇翻炒一會兒,放入醬油、蚝油、黑胡椒粉翻炒均勻。
5、放入豌豆,加鹽翻炒均勻出鍋即可。
黃豆
富含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所以,黃豆被人們美譽為「豆中之王」。小粒黃豆適合做豆漿,俗稱豆漿豆,渣少,易磨碎;大粒黃豆適合煲湯,耐久煮。
推薦食譜:白蘿蔔絲炒黃豆
材料:黃豆200克、白蘿蔔半根、色拉油適量、食鹽5克、蔥適量、姜適量、細香蔥少許、青蔥半根。
做法:
1、泡發的黃豆中撒少許鹽,提前醃製一下,可以使黃豆在炒制的時候更容易入味(用干黃豆的話,可提前泡一晚,充分漲發開,這樣更有利於吸收,它的營養價值能充分的發揮出來)。
2、香蔥切段,蒜苗洗淨切碎,白蘿蔔洗淨,切絲。
3、鍋中放少許油,油熱後放入蔥姜,蔥姜炒出香味後,放入蒜苗翻炒,蒜苗炒香,放入白蘿蔔絲,進行炒制加少許鹽,將蘿蔔絲炒至出水,這樣放入黃豆的時候既不會糊鍋。
4、黃豆放鍋內,進行翻炒。
5、放少許水,讓兩者的味道充分融合,也能使黃豆能更徹底的熟透。
6、湯汁收完,關火,撒上少許香蔥即可出鍋。
扁豆
扁豆營養非常豐富,特別是扁豆皮的維生素B含量非常豐富,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及食物纖維、維A原、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C和氰甙、酪氨酸酶等元素。此外,扁豆中還含有血球凝集素,有顯著的消退腫瘤的作用。
推薦食譜:扁豆燜面
材料:扁豆260克、麵條適量、豬里脊肉1小塊、色拉油適量、食鹽4克、蔥5克、蒜8瓣、生抽5克、老抽5克、耗油適量。
做法:
1、扁豆260克,洗淨,掰成5厘米左右的長段。
2、豬肉一小塊,洗淨切片,加生抽、老抽、白胡椒粉、鹽醃製入味,大蒜8瓣,洗淨切碎末。
3、麵條兩人分,要把麵條蒸一下,取蒸屜,刷上一層油,再均勻的鋪上麵條,放入蒸鍋,上氣後蒸5分鐘,然後挑勻備用。只需在蒸屜上刷油就可以,麵條上不用撒油,不會粘連的。
4、鍋中倒一點油,放入肉片炒到變色,再放入蔥花炒出蔥香味,再下入扁豆,翻炒幾下後加鹽、生抽、老抽,炒勻。
5、這時倒入熱水,水量將將沒過扁豆,然後均勻鋪上蒸到七八分熟的麵條,蓋上鍋蓋,中小火燜,待湯汁收的差不多了,扁豆也熟了,就可以再加一點蚝油,拌炒均勻。
6、最後把火調大,撒入蒜末,邊炒勻邊收干湯汁就可以了。喜歡吃醋的最後還可以再烹一點醋。
認清免疫力低下的表現 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為什麼別人常年不感冒,你卻動不動就咳嗽打噴嚏呢?這都怪你體內免疫力低下。那麼,免疫力低下的表現有哪些呢?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又有哪些呢?
怎樣知道免疫力是否下降?5個免疫力低下的表現
人體的免疫力一般情況下也可以叫抵抗力。通常說的人體免疫力就是身體在受到外來的侵害時,比如細菌、病毒入侵人體時,身體抵抗外來入侵的能力。人體免疫力來自免疫系統,而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及免疫因子組成。免疫細胞、免疫因子分布全身,川流不息,形成一個相互制約的網絡,抵抗細菌、病毒的入侵,清除體內損傷及衰老的細胞,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 怎樣知道免疫力是否下降或者較低呢?看看以下免疫力低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