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冰箱成」毒櫃」! 夏季使用冰箱五誤區

炎夏里,除了空調,人們無法離開的就是冰箱了。大多數人直覺認為,冰箱溫度低,內里存放的食物都是安全的。醫生提醒,冰箱並非「保險箱」!各種食物亂塞、存儲方法不對,又或者忽視對冰箱的清潔,都會引發「病從口入」的潛在危險,如急性胃腸炎,甚至「食物中毒」。

誤區一:生食熟食一起放。

專家解釋:

食物不可生熟混放在一起,以保持衛生。按食物存放時間、溫度要求,合理利用箱內空間,不要把食物直接放在蒸發器表面上,要放在器皿里,以免凍結在蒸發器上,不便取出。

任何食品都應少在冰箱貯存,儘量隨買隨吃。若貯存太久,不僅會影響食品的鮮美,還可能產生異味,再污染其他食品,特別是剩飯剩菜和香蕉、蘋果等水果。

此外,應將冰箱內各類食品分類放置。生食和熟食也要分開放,防止交叉污染,切忌生熟混放。生熱食物在放進去前最好用保鮮膜包好,以防止食品冷凍乾燥、相互污染。水果則應先擦洗乾淨然後存入冰箱。食品存放不要太多,存放的食物表層和內層溫度相差大就容易變質。

誤區二:冷藏就能「滅菌」。

專家解釋:

專家指出,其實家庭冰箱的細菌污染問題非常嚴重,每年都有不少人因為食用從冰箱中直接取出的食物而發生腹瀉、嘔吐、發熱等中毒症狀。

專家解釋,嗜低溫細菌可以在0~5℃甚至更低的溫度環境下存活,而未加工的食材如生鮮的蔬菜、水果,尤其是肉類、家禽、雞蛋和海鮮均帶有細菌,即使加工好的食品,如醬鹵類、燒烤類、涼拌萊、糕點類、魚生類等食品也是帶菌的。

即使存放冰箱,也不能起到「滅菌」的作用。冰箱的低溫並不能把細菌凍死,只是抑制其繁殖,細菌仍然活著,取出後在室溫下很快會生長繁殖。

專家表示,冰箱裡的細菌和毒素多種多樣,如乳類(牛奶、奶酪等)、剩飯菜、魚、肉、蛋、蔬菜水果等均可能被細菌污染並產生毒素,若冰箱內食物雜亂堆放,則大大增加食物交叉污染的概率,增加食物中毒風險。

因此,剩菜剩飯從冰箱取出後需充分加熱後才能吃。還要定期清潔冰箱,尤其是冰箱門封條等衛生死角。

誤區三:包裹保鮮膜,細菌更多。

專家解釋:

網絡流傳:「西瓜切開後不能用保鮮膜封好放冰箱,這樣會產生更多細菌。還不如直接就放冰箱」。對此,專家認為不正確:「用不用保鮮膜,都會有細菌,但不用保鮮膜,細菌更多。」

專家解釋,若直接將西瓜「赤裸裸」地放進冰箱,會增加其感染冰箱內其他食物細菌的機會。此外,用無細菌污染的保鮮膜封好存放,也可以減少西瓜切面的水分散失,起到保鮮的作用。

專家稱,不用普通膠袋裝食物。一來普通的塑膠袋無法密封食物,二來其成分中的乙基己基胺(DEHA)容易析出,會致癌。建議用PC、PE、PP和鋼化玻璃等安全材料,一般耐溫範圍-20~120℃,既可存放冰箱,也可放微波爐。

若想保鮮效果更完美,保鮮盒是最好的選擇:「保鮮膜和保鮮袋的耐用性和密封性較差,亦不能避免食物串味。而合格的保鮮容器基本不含有害物質,並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絕氣體流通和水分流失,可以更長時間保持食物的新鮮。」

誤區四:冰箱保存食物越低溫越好。

專家解釋:

不同食物有各自貯存的適宜溫度:如肉類(豬肉、牛肉等)如要長時間保存,可放在-18℃的「急凍格」,若只存放兩三天,則可放在-2~5℃的「保鮮格」。

專家提醒:「並非所有食物貯存都是越低溫越好,這是個誤區,特別是蔬果類,低溫會破壞其營養結構。」

果瓜類——如馬鈴薯,存放的最佳溫度應是2~4℃;黃瓜、茄子、西紅柿等的適宜存放溫度為7~10℃之間。香蕉、芒果、荔枝、番茄、青瓜、麵包等不宜放入冰箱保存。

所有食物在放入冰箱前均應清洗乾淨,去除泥、殘葉等;生熟分開,熟食放在生食的上一格。各類食物用保鮮袋、保鮮盒分裝,按照各類食物的保藏條件進行儲存。

誤區五:冰箱內溫度越低越好

夏天家中的冰箱出現結霜很快,回氣管凝露,冷藏效果不佳,連食物都容易變壞的現象。

專家提醒大家,夏天冰箱內溫度過低容易導致內外溫差過大,既加大冰箱負荷,也增加使用電量。因此夏天冰箱溫度保持在中檔左右已經足夠。需要保存兩天以內的食物放置在-5℃至6℃為適,需要保存一周的食物則可以放置在-12℃左右的溫度下。

這時候的您需要,第一,當冰箱內冰霜超過5毫米時,要進行除霜;定期清理冰箱內的廢物;溫水擦洗冰箱內外部,清洗完須打開冰箱門通風。第二,放置於冰箱內的食物要用保鮮袋包裝好,生食熟食分開;熱食不能直接放進冰箱裡。第三,冰箱應放置在濕度較小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要放在角落。第四,儘量減少開門次數和時間。

注意四種冰箱病:

貪戀冰箱食物的市民不在少數,尤其是小孩子更是依賴冰箱,冷飲、水果等等都要等到冷藏後才夠過癮,可是這樣很容易產生冰箱病。

第一、冰箱胃炎,人要是多吃冰箱內的冷食物,胃腸在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後,血管會驟然收縮變細,血流量減少,胃腸道消化液停止分泌,出現上腹陣發性絞痛和嘔吐等症狀,而孩子則容易出現咽喉平滑肌痙攣,發生喉梗阻、呼吸障礙的症狀。

第二、冰箱頭痛,剛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食品,若快速進食,可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頭部血管痙攣,產生頭暈、頭痛、噁心等一系列症狀。

第三、冰箱腸炎,有些嗜冷菌、黴菌在低溫下仍會大量繁殖,隨著未被加熱的食品進入結腸後,會引起炎症,導致腹痛、腹瀉和嘔吐。

第四、冰箱肺炎,水果、蔬菜、魚類等食物極易被耶爾森氏菌污染,而黃麴黴菌、黑麴黴菌等有害真菌,也極易污染冰箱環境,導致食物受到污染。

如何預防冰箱病:

1、冰箱內的生食與熟食不能混放,最好用塑膠袋加以封裝,特別是熟食要放在加蓋的容器內,這樣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放入冰箱內的水果蔬菜及生的食物應用清水沖洗乾淨,瀝乾水分後再放入冰箱內。

2、食品存放時間不宜過久。將蔬菜存放數日後再食用是相當危險的,即使儲存在冰箱內也不應超過3天。

3、定期對冰箱進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星期一次,可用0.5%的漂白粉擦洗。要特別注意擦洗箱縫、拐角、隔架,然後再用乾淨濕布抹乾淨。

4、魚肉類生製品應保存在冷凍室內。需要保存在低溫下但又不需凍結的食品如熟魚、肉類,應放置在冷藏室上層處,蔬菜和水果直放置在箱內下層,其他熟製品等應放於冰箱的中層,各種罐裝食品可分別放在箱門的各個擱架上。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老酸奶多數含大量添加劑 如何選購酸奶才安全

老酸奶是在普通酸奶的基礎上,人為添加了明膠、瓊脂、卡拉膠、果膠等食品增稠劑。從嚴格意義上說,老酸奶應當叫「酸奶凍」,沒有增加酸奶的營養價值,既沒有多加保健菌,也沒有多加營養素。如今的老酸奶不僅原料質量和傳統的老酸奶相比沒有什麼提高,甚至還可能降低。因為傳統上做酸奶的牛奶原料必須是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原料,抗生素含量必須低,雜菌含量必須少,才能順利做出酸奶凝凍。而現在有了食品添加劑幫忙,即便原料蛋白質含量低,也不妨礙做成凝凍狀態,原料要求反而降低了。

因為老酸奶中普遍含有較多的食品添加劑,因此不適合3歲以下兒童食用。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有些老酸奶產品呈強度比較大的凍狀,不能攪成液態。和果凍一樣,孩子把這種酸奶凍嗆入氣管是很危險的。因此,吞咽功能沒發育好的低齡幼兒吃的時候應當特別注意,大人要小心看護,避免發生危險。一般3歲以上的孩子食用不必擔心。

那麼,如何選購酸奶才安全

1、仔細查看產品營養標籤,特別是配料表和產品成分表,以便於區分產品是純酸奶、調味酸奶還是果料酸奶,選擇合適於自己口味的品種,再根據產品成分表中脂肪含量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2、食用時應仔細品嘗,酸奶應具有純乳酸發酵劑製成的酸奶特有的氣味,無酒精發酵味、霉味和其他外來的不良氣味。

3、由於酸奶產品保質期較短,一般為一周,且需在2℃〜6℃下保藏,因此選購酸牛奶時應少量多次。

酸奶什麼時候喝最好?

1、喝酸奶最好的時間是飯後2小時,因為飯後胃液的PH值上升,這種環境很適合乳酸菌生長,能讓酸奶的營養充分發揮。

2、別空腹喝酸奶,酸奶中活性乳酸菌只有PH值在4以上才能生長,而空腹時PH都在2以下,所以乳酸菌就會被胃酸殺死,營養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3、酸奶不要加熱喝,如果溫度過高,酸奶中的有益菌就會失去活性。若一次購買幾天的酸奶,應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酸奶的保質期一般只有7-14天

酸奶和酸奶飲料不是一回事

市場上酸奶的花色品種繁多,但是你千萬別把酸奶飲料當作酸奶,因為酸奶是由優質的牛奶經過乳酸菌發酵製成的,本質上屬於牛奶。而酸奶飲料中只含不足1/3的酸奶,所以含的營養成分少很多——100克的酸奶中蛋白質的含量≥2.9克,而酸奶飲料的蛋白質含量卻只有1克左右。也即是酸奶飲料的營養只有酸奶的1/3左右,其本質是飲料。

心情不好?吃個香蕉吧!快樂的飲食「標兵」

食物和飲食習慣,對於心情也有影響。比如心情不好吃什麼,或者吃什麼心情好?當你情緒不佳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讓人快樂的食物。如果天天這樣吃,那豈不是就變成了個快樂小吃貨了?!這就是飲食的魔力。小編教你日常膳食七大要素,天天好心情。

德國營養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各種情緒的產生與當時大腦某些物質濃度的高低有直接關係。愉快的情緒,往往與大腦一種叫5-羥色胺的物質有關;而不愉快的情緒,則與大腦內的右甲腎上腺素增加有關。

很多食物都可對大腦內的羥色胺和右甲腎上腺素的產生有一定的影響。香蕉含有一種能幫助大腦產生羥色胺的物質,這種物質不但能促使人的心情變得快活和安寧,甚至可以減輕疼痛,又能使引起人們情緒不佳的激素大大減少。因此,狂躁和抑鬱症患者以及其他心情不好的人應多吃些香蕉,以使大腦產生足夠的5-羥色胺,從而減輕其悲觀壓抑的程度,甚至使不佳的情緒自然消失。

心情不好可以吃出快樂!可調節心情的要素:

一、色氨酸

必須依靠食物補充。色氨酸被人體吸收後,能合成神經介質5-羥色胺,它就像身體裡的「信使」,有效發揮調節作用,使心情變得平靜、愉快。

食物來源: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魚肉、雞肉、蛋類、奶酪、燕麥、香蕉、豆類及其製品等。這些食物最好與糖類含量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米、面等一起食用,以利於色氨酸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快樂標兵:香蕉

香蕉含有一種被稱為生物鹼的物質,可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氨酸和維生素B6的超級來源,這些都可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減少憂鬱。

二、酪氨酸

也是維持腦部功能所需的物質。酪氨酸在體內轉化成腎上腺素,能提升積極的心態。

食物來源:乳酪製品、柑橘、醃漬沙丁魚等,在早餐前30分鐘食用。成人每日適宜補充酪氨酸1000~3000毫克。

快樂標兵:柑橘

柑橘不但味道甜蜜,還有行氣寬胸之功。除果肉外,橘絡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橘絡泡飲可以通絡化痰、理氣消滯。

三、維生素B6

維持正常的神經介質水平,包括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維生素B6在體內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會產生一種「抗抑鬱劑」,起到緩解抑鬱情緒的作用。

食物來源:平常應多吃大豆、燕麥、核桃、花生、動物肝臟等食物。每天至少應補充維生素B6100毫克。

快樂標兵:南瓜

南瓜之所以和好心情有關,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6和鐵,這兩種營養素都能幫助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腦部唯一的燃料。

四、維生素E

幫助腦細胞最大限度地獲取血液中的氧,使腦細胞活躍起來。

食物來源:麥芽、大豆、堅果、植物油和綠葉蔬菜。

快樂標兵:堅果

維生素E廣泛存在于堅果類、大豆類、麥胚、植物油當中,把零食換成核桃、杏仁、黑芝麻、松子、開心果等堅果類,好吃養顏還有助於情緒穩定。

五、葉酸

能提高大腦5-羥色胺水平,有效抗擊抑鬱情緒。

食物來源:綠葉蔬菜、菜花、動物肝臟等。宜與維生素C同食。

快樂標兵:菠菜

菠菜除含有大量鐵質外,更有人體所需的葉酸。醫學文獻一致指出,缺乏葉酸會導致精神疾病,包括抑鬱症和早發性痴呆等。研究也發現,葉酸不足超過5個月的人會無法入睡,並產生健忘和焦慮等症狀。

六、n-3脂肪酸

一項調查表明,日本居民膳食中n-3脂肪酸的供應量,比紐西蘭居民多1倍,其抑鬱症發病率比後者降低約60%。更令人鼓舞的是,對服用抗抑鬱藥幾乎無效的抑鬱症患者,每天服用1克n-3脂肪酸,症狀得到了很大改善,其效果是服用安慰劑患者的2~4倍。

食物來源:在海產魚類中含量最多。

快樂標兵:深水魚

研究顯示,住在海邊的人都比較快樂。這不只是因為大海讓人神清氣爽,最主要的是他們把魚當作主食。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有常用的抗憂鬱藥如碳酸鋰的類似作用。

七、硒

食物來源:硒的豐富來源有雞肉、海鮮、全穀類食品等。

快樂標兵:雞肉

英國心理學家班頓和庫克給受試者吃了100微克的硒之後,受試者普遍反映覺得精神很好、思緒更為協調。

肝臟怕燻烤與變質食物 夏季護肝的7個"金點子"

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上了年紀、腎偏虛的老年男性適當補腎無可厚非,而中年男子大可不必去湊這個熱鬧。肝臟卻不同,它主疏泄、喜條達,以通為順,如果肝氣不舒,人體氣血運行便會紊亂,引發消化失調、高血壓等疾病。同時,中年男性正處於事業、家庭的「風口浪尖」,心理壓力大,精神壓抑,容易造成肝鬱不舒、煩躁、易怒、焦慮、食欲不振等症狀。另外,男性應酬多,嗜煙貪杯,加上肝炎病毒等的肆虐,往往禍及肝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肝病便會暗中盯上你。現代醫學則更為看重肝臟與健康乃至生命的關係,醫學專家將肝臟譽為人體內的「化工廠」,三餐吃下的營養物質都須經過它的代謝處理,將其轉變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脂類和糖原,供給全身器官需要。如果肝臟出了問題,將累及全身甚至威脅生命。

濃茶解酒損害腎功能 吃貨常犯的8個飲食誤區

廣州連日高溫,帶旺啤酒市場。一番痛飲後,再來一杯濃茶解酒,是常見做法。不過,專家表示,濃茶非但不能解酒,反而會加重醉酒反應,損害腎功能。建議酒後可喝點牛奶,吃些梨、蘋果、葡萄等水果,減輕酒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