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又叫骨軟化症即骨礦化不足,為新形成的骨基質鈣化障礙,是以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紊亂和臨床以骨骼的鈣化障礙為主要特徵的疾病,維生素D是維持高等動物生命所必需的營養素,它是鈣代謝最重要的生物調節因子之一。維生素D不足導致的佝僂病,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病,發病緩慢,影響生長發育。多發生於3個月~2歲的小兒。那麼,維生素D缺乏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藥物治療:
1。維生素D應用
(1)口服法:
活動早期,嬰幼兒每天給維生素D 62.5~125μg(0.25萬~0.5萬U),成人每天給125~250μg(0.5萬~1萬U)。活動極期,嬰幼兒每天給維生素D 125~250μg(0.5萬~1萬U),成人每天服維生素D 250~500μg(1萬~2萬U),治療量持續用1個月後改為預防量。恢復期可用預防量維持,嬰幼兒每天10~20μg(400~800U),成人25μg(1000U)。為防止同時攝入大量維生素A,宜用單純維生素D製劑 (維生素D2片或膽維丁乳劑)。
(2)肌內注射:
凡有吸收不良、或嬰幼兒不能堅持口服者可考慮採用肌內注射維生素D3 7500μg(30萬U/支)作為突擊療法。活動早期或輕度患兒可肌內注射維生素D3 7500μg(30萬U)1次。中度至重度者,可肌注維生素D3 7500μg(30萬U)2~3次,每次間隔1~2個月。上述劑量完成後1個月,仍以預防量口服維持至2歲。成人在活動極期也可肌注維生素D3 1.5萬μg(60萬U);根據病情用1~2次,每次間隔1個月。以後繼用預防量。治療3個月後療效不顯著,應查明原因,除外抗維生素D佝僂病。
2。鈣劑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天膳食鈣的參考攝入量為:0~6個月300mg,7個月~1歲400mg,1~3歲600mg,4~10歲800mg,青少年為1000mg。孕婦和乳母,絕經期婦女和老年人則需要1000~1200mg,奶製品是鈣的最好來源,在膳食中注意補充小魚、小蝦、豆製品、海藻和綠葉蔬菜。在補充維生素D 時應適量給予鈣劑。應選用含元素鈣高、胃腸道刺激性小的鈣劑。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維生素D缺乏病的病因有哪些?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又叫骨軟化症即骨礦化不足,為新形成的骨基質鈣化障礙,是以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紊亂和臨床以骨骼的鈣化障礙為主要特徵的疾病,維生素D是維持高等動物生命所必需的營養素,它是鈣代謝最重要的生物調節因子之一。維生素D不足導致的佝僂病,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病,發病緩慢,影響生長發育。多發生於3個月~2歲的小兒。那麼,維生素D缺乏病的病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1、日光照射不足 如果有充足的紫外線照射,人的皮膚能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產生維生素D的量與紫外線的強度,照射時間和皮膚暴露的面積成正比,在冬春季節因寒冷缺少戶外活動或在多霧地區,工業城市空氣污染嚴重,高樓林立都可使紫外線照射不足。
2、維生素D攝入不足 多見於在2歲前未進食有維生素D強化奶製品的嬰幼兒和長期母乳餵養又沒有及時補充魚肝油的孩子,小兒由於生長速度迅速易引起相對缺乏,尤其在早產兒,雙胎和低出生體重兒出生時體內維生素D,鈣,磷儲存少,出生後生長快易患佝僂病,多次妊娠和長期哺乳的母親體內儲備鈣大量消耗,若維生素D攝入不足很快出現骨軟化病。
3、維生素D吸收不良及活化障礙 慢性乳糜瀉,肝,膽,胰疾病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利用,在老年人由於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效率降低和腸道維生素D的吸收率下降使骨質疏鬆症加劇,肝,腎嚴重病變影響維生素D羥化為活性的25-(0H)D和1,25-(OH)2D。
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綜合徵,Ⅰ型為25-(OH)D 1α羥化酶的功能受損,Ⅱ型系基因突變致1,25-(OH)2D受體損害。
苯巴比妥藥物可誘導肝微粒體酶改變,使維生素D 25-羥化酶的活性下降,並促進膽汁分泌,使維生素D降解加快,從而降低血清中維生素D和25-(OH)D的濃度。
(二)發病機制
維生素D缺乏時腸道內鈣磷吸收減少,使血鈣,血磷下降,血鈣下降促使甲狀旁腺分泌增加,後者有促進破骨細胞溶解骨鹽作用,使舊骨脫鈣,骨鈣進入血中維持血鈣接近正常,但甲狀旁腺素可抑制腎小管磷的再吸收,以致尿磷增加,血磷降低,血液中鈣磷乘積降低(<40),使體內骨骼成骨過程鈣化受阻,成骨細胞代償性增生,造成骨骺端及骨膜下骨樣組織堆積,引起佝僂病及骨軟化病。
如果甲狀旁腺反應遲鈍,骨鈣不能很快游離到血中,則血鈣下降,如血總鈣下降到1.75~1.87mmol/L(7~7.5mg/dl),血游離鈣低於0.88~1.0mmol/L(3.5~4.0mg/dl)以下,出現手足搐搦低鈣驚厥。
維生素A缺乏神經病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維生素A缺乏是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世界四大營養缺乏病之一。維生素A缺乏可導致神經系統損害。嚴重患者可有腦發育遲滯和肌病、多發性神經病或嗜睡等,嬰兒維生素A缺乏可產生良性顱內壓增高。那麼,維生素A缺乏神經病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本病的早期症狀是夜盲,由光亮處進入低照度環境後分辨物體的時間延長,嚴重者在黑暗中完全看不見物體,稱夜盲症。慢性酒精中毒者夜間經常發生摔倒和交通事故,可能與潛在的夜盲症有關。
長期嚴重維生素A缺乏,患者除出現夜盲症外,上皮細胞過度角化,出現一系列影響上皮組織正常發育的症狀,如皮膚乾燥、眼結膜乾燥,嚴重者角膜乾燥(乾眼病)。球結膜顳側有Bitot斑形成,是角化細胞置換結膜上皮分泌黏液的杯狀細胞及正常上皮細胞所致。尚可有角膜潰瘍或瘢痕等臨床表現。在某些發展中國家,維生素A缺乏是青少年失明的主要原因。黏膜上皮細胞過度角化也可表現為淚腺、涎腺及胃腺等分泌功能下降。
食物中的脂肪對胡蘿蔔素吸收十分重要,吃蔬菜時一定要放一些油脂,由於肝中維生素A含量高,有的地區提倡每周給孩子吃一次肝,對預防維生素A及缺鐵性貧血很起作用,因為肝中鐵的含量也高,維生素A和鐵可以相互促進吸收和利用。
維生素D缺乏病的症狀有哪些?
維生素D缺乏病的症狀有哪些?佝僂病和骨軟化病是維生素D缺乏在臨床特有的表現,佝僂病發生於生長發育中的嬰幼兒及兒童時期,骨軟化症發生於成年人,臨床表現存在明顯的差別。
維生素A缺乏神經病的飲食保健要注意什麼?
維生素A缺乏是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世界四大營養缺乏病之一。維生素A缺乏可導致神經系統損害。嚴重患者可有腦發育遲滯和肌病、多發性神經病或嗜睡等,嬰兒維生素A缺乏可產生良性顱內壓增高。那麼,維生素A缺乏神經病的飲食保健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