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生理現象,過於頻繁地放屁,有時也是身體發出的警告。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放屁的原因以及相關的護理方法:
頻繁放臭屁多因這6點
1、細菌失衡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胃腸病學家解釋:細菌會對人們所吃的食物進行發酵, 這一過程發生在結腸里,但有些結腸細菌由於過度生長而進入小腸,因此,食物被消化前,就與細菌發生了接觸,生成了氣體,有些人患腸胃炎後,腸道內的菌群組 成發生變化,腸道內細菌失衡,也會排氣增多。
2、吃飯太倉促
如果你吃飯的速度太快或邊聊天邊吃飯,就有可能吞咽下大量的空氣。空氣是由各種氣體構成的,當你吞下大量的氣體之後,也會生成更多的氣體。當達到一定程度時,這些氣體會想辦法排出體內。
3、乳製品吃太多
即使是乳製品耐受人群也會因年齡增長而發生改變。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體內用於消化乳製品的乳酸酶的數量會有所減少,因而過多食用這類食品就會讓人感覺不舒服,排氣增多。
4、對麩質敏感
如果身體在分解某些食物時存在困難,就會導致排氣增多。例如,有吸收不良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會對麩質更敏感。
5、激素分泌改變
更年期女性或激素分泌失衡患者,其腸胃運動不如年輕時那麼活躍,也會出現排氣增多的現象。一般來說,經常運動和服用益生菌有助於緩解。
6、便秘
當糞便在腸道中無法移動時,人們會感到自己排氣更多,這是因為糞便主要是由細菌構成的,細菌在人體系統內堆積的數量越多,發酵後排放出來的氣體也就越多, 此外,有些人雖然排氣量不比別人多,卻更為敏感,比較容易腹脹、脹氣等。
如何治理「放屁」呢?
如果「放屁」不斷、而且臭氣熏天就成為一種病理了。當然,引起「放屁」的原因與人的飲食也有關係,拋開這些我們來談談病理的「放屁」該怎樣處理呢?治療腹部脹滿、不時排氣,中醫常用的有五種處理方式:
1、實熱內結
症狀:腹滿或硬痛、大便秘結、口乾舌燥。
對策:可用承氣湯加減來瀉下熱結。
配方:枳實5枚,大黃4兩,芒硝半升,甘草2兩。以水5升,煮取3升,適寒溫分3服,如人行5里1服。取下利為度,若不得利盡服之。
2、脾胃虛寒
症狀:排氣不臭,腹中滿脹,喜暖喜按,或進熱食熱飲較舒服,食慾減退、神疲乏力。
對策:可用理中湯加減來溫補脾胃。
配方:人參、乾薑、甘草(炙)、白朮各9克,把藥切碎,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次溫服200毫升,日三服。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200毫升左右,微自溫,勿揭衣被。
3、寒濕內聚
症狀:腹部脹滿、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大便泄瀉,或脘腹疼痛、口渴不欲飲、肢體倦怠。
對策:可用胃苓湯與厚朴溫中湯來溫化寒濕。
配方:蒼朮15克,白朮15克,厚朴10克,陳皮10克,茯苓20克,澤瀉10克,豬苓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薑10克。
4、濕熱蘊結
症狀:腹脹噁心、心中煩悶、口渴不欲多飲、時時汗出、大便溏泄味臭、排氣亦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
對策:可用王氏連朴飲加減來化濕清熱。
配方:厚朴2錢,川連薑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1錢,香豉炒、焦梔各3錢,蘆根2兩。
5、宿食停滯
症狀:腹滿脹痛、噯腐吞酸、見食物覺噁心、大便泄瀉味臭並含有不消化食物、排氣有腐臭味。
對策:可用保和丸加減來消食導滯。
經常放屁還臭氣熏天的人,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症狀來治療,放屁不只是只有一個原因,任何疾病都需要對症治療。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85歲老人膽囊變"陶瓷" 膽囊結石更青睞"4F"人群
近日,媒體報道,成都一位85歲的老人罹患膽囊結石十多年,膽囊完全鈣化質地如「陶瓷」,同時內藏7顆花生米大小的膽囊結石。
膽囊結石一般更青睞4F人群
具有第一個「F」—肥胖的人,多喜歡吃肉、蛋等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這類食物會使血液和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增高,膽汁中過高的膽固醇就容易析出、沉澱、結晶形成膽結石。
第二個「F」—女性,相對於男性運動鍛煉較少,常有久坐的習慣。這些不良習慣會導致膽囊排空緩慢,膽汁易淤滯在膽囊內,有利於細菌繁殖,同時膽汁鹼性逐漸升高,刺激黏膜,產生慢性黏膜炎症,易形成膽結石。另外,在女性雌激素的作用下,膽固醇分泌量增加,膽汁酸分泌減少,膽固醇容易飽和而沉澱形成結石;同時雌激素使膽囊收縮功能紊亂,造成膽汁排放延緩,膽汁淤積在膽囊內,也會促使膽結石的發生。
第三個「F」—多次生育,女性懷孕以後,體內各種代謝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為懷孕、分娩和哺乳做準備。其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明顯提高,膽固醇增高就容易引起膽結石。妊娠後期,腹壓增大,腹腔器官受擠壓,使膽汁排出不暢,也是其易發生膽囊結石的原因。多次懷孕,上述原因反覆作用於機體,就很可能出現膽結石。
第四個「F」—40歲,這個年齡開始人就逐漸走向衰老,生活習慣和身體功能也會出現一些變化,如體力活動減少、身體開始發胖、膽囊收縮功能減弱、膽汁易滯留等,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就容易患膽囊結石。
膽囊結石如何預防
飲食要有規律
有規律的進食(一日三餐)使得膽汁得以定時排出,不至於過渡濃縮,因此可以防止結石的形成。
控制體重、合理的飲食
肥胖導致我們更易發生膽囊結石,所以要避免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習慣,保持良好的體重。多食用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可以改善膽固醇的代謝,有助於預防結石的形成。
養成多飲水的習慣 多飲水可稀釋尿液,降低尿內晶體濃度,沖洗尿路,有利於預防結石形成及促使尿石排出,一般成人每日飲開水或磁化水2000毫升以上,對預防結石有一定意義。
每天的早飯是必須吃的,因為當膽汁不能及時排出時會導致膽汁的淤積,時間較長的話將引起膽囊結石。
加強鍛煉,你一定不知道,其實肥胖,運動量過少也會形成膽汁淤積,所以適當的鍛煉是非常必要的。
素食者應適當補充卵磷脂
正常人的膽固醇與膽鹽,卵磷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呈微膠粒狀懸浮膽汁中,當這一比例破壞,容易形成膽結石。一些素食者攝入卵磷脂不足,且素食中過多的纖維素妨礙了膽汁酸的重吸收,使膽汁的膽鹽濃度下降,應適當補充卵磷脂。
3月20日迎春分 教你兩套養生操巧防病
春分節氣,氣溫回暖,但是此時也是一些春季常見疾病的高發時期,因此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養生保健的工作,中醫認為,春分多做「養生按摩」可防止疾病的發生。春分如何養生按摩什麼穴位最好?「養生按摩」有哪些步驟?大家一起看看。
每年公曆3月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此時也要注重保持人體內的陰陽平衡狀態。按摩相關的空穴位可以起到「治未病」的作用。
春分調節情緒的穴位:
春天肝氣易升、易動,肝氣、肝陽耗用較大,人們也更容易急躁或焦慮。出現情緒波動時,有些人表現為失眠和頭痛、肝陰內耗,還會有頭暈、眼睛酸澀、腰膝酸軟等症狀。春分時節應儘量把心態放平和,以便肝氣調和。
按揉合谷、太沖兩穴,可以有效調理精神疾患。太沖穴是肝經上的第一個要穴,揉太沖穴可以給心臟供血,只要把這個總開關打通了,整個肝經的氣血都會旺盛。合谷穴是大腸經的總開關,有「顏面合谷收」的說法。另外,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濁、宣通氣血的功能,但體質較差者不宜給予強刺激,孕婦則要禁忌。
春分調節肺腎陰虛的穴位:
針對感染風寒所引起的頭痛症狀,可以通過按揉列缺穴來疏衛解表,同時結合熱毛巾熱敷額頭就可以有效的緩解頭痛。另外對於腎陰不足所引起的糖尿病、耳鳴、眼睛乾澀等症狀均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將兩手戶口交叉相握,左手食指在右手手腕的背部,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了,其位於三經交會處,所以對於肺經、大腸經以及任脈經氣都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列缺穴因為與任脈連接,而任脈本身就是「陽脈之海」,有補肺腎之陰虛的功效。
春分調節胃動力的穴位:
天樞穴位於肚臍旁邊2寸的地方上,和肚臍在同一條水平直線上面,左右均有一穴。天樞穴是胃經上的一大要穴,是大腸的「募穴」,也就是集中了五臟六腑之氣的胸腹部穴位。臟腑無論是內外病邪的侵犯都會引起天樞穴的異常反應。
按揉天樞穴可以促進腸道的良性蠕動,增強胃動力。按揉的時候可以用大拇指按揉的方式,力度可以稍大,以產生酸脹感為佳。天樞穴能通腸道、排宿便,很多人一敲便要跑廁所。腸道通,自然脂肪不會堆積,所以這麼好的穴位一定要多去敲一敲,這個穴位在肚臍兩旁,旁開三個手指的位置,每天至少兩個時間段去敲打,五到十分鐘,敲打至小腹發熱為止,胃氣盛,大腸通,自然脂肪能順暢代謝。
春分調節肝氣的穴位:
大敦穴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它在大腳趾內側的趾甲縫旁邊。「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別厚。大敦穴又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按摩「大敦穴」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春分養生保健2大按摩操
春分按摩操一:
每天堅持按揉,拍打膽經上的風池、肩井、風市穴3分鐘;每天堅持按揉,兩側太沖、魚腰和太溪穴,每穴3分鐘;每天堅持拍打膽經,大腿外側由下向下拍打,每天5分鐘左右。
春分按摩操二:
可以按摩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坐在床上,雙腳自然向上分開,或盤腿而坐。然後用雙拇指從足跟向足尖方向湧泉穴處,前後反覆地推搓或用雙手掌自然輕緩地拍打湧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熱感為適宜。
常不刷牙就睡覺易得牙周炎 預防牙周炎推薦3偏方
牙周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預防牙周炎是預防口腔疾病的一個重要部分,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牙周炎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預防牙周炎的幾個妙招以及治療牙周炎的好方法吧。
捏耳朵竟有如此神效 教你如何看耳朵辨疾病?
相比人體其他器官,耳朵似乎一直不受重視,甚至很多時候人們都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事實上,耳朵能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正確揉耳朵還可以有效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