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涉世未深、缺乏職業規劃能力的畢業生來說,第一份工作存在著相當大的壓力。從高高的象牙塔走下來的他們懷抱的是理想化的思維方式,是指點江山的做事方法。然而就業壓力大,選擇餘地小 ,這些殘酷的現實使他們感受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面對這些 ,職場新人們必須要「轉型」。只有完成了從「學校人 」到「職場人 」轉型的過渡過程,才能搭起一架走向成功的橋梁。
保持沉穩的心態
職場新人們都要經歷一段時間的實習,但是同樣的實習經歷,可以出現不同的出路和結局。關鍵是你自己的路怎麼走,怎麼才能把握實習機會為自己求職增加砝碼?在實習過程中,職場新人們一定要擺平心態,在做事方面,首先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一顆浮躁的心會帶著你的眼睛在各個職位、各個企業之間來回遊移,你會覺得這個工作你能做 ,那個你也能做 ,最後導致你連最簡單的都做不好。
職業人最需要的就是敬業精神,職場新人要做的以日常性的事務工作居多,專業性的工作一般要經過企業的再培訓之後才去做。要保持沉穩的心態,因為這是做好任何一份工作的關鍵。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你首先要學會適應。學會適應艱苦、緊張而又有節奏的基層生活。你缺少基層生活經歷,可能不習慣一些制度、做法,這時,你千萬不要用你的習慣去改變環境,而是要學會入鄉隨俗,適應新的環境。好高騖遠、自命不凡,只能毀掉你的前程。
放棄自我,低調做人
現代大學生的特點是張揚個性,彰顯自我風格,追求與眾不同。這種風氣與氛圍培養了不少「特別」的大學生。但工作崗位不是上演個人秀的舞台,因此,剛剛邁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們一定要注意自我形象問題,做事一定要低調。少說多看,儘快熟悉人際關係,融入環境。銳氣藏於胸,和氣浮於臉,才氣見於事,義氣施於人。處事對上司先尊重後磨合、對同事多理解慎支持、對朋友善交際勤聯絡。
複雜的人際關係是社會構成的一部分,親和力太小,摩擦力太大。一不小心,天時、地利、人和都離你而去。融入環境的手段之一是要學習基本的禮儀知識。職場有職場的規則,單純的講禮貌是不夠的。身處其中,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符合職場規範。禮儀是構成形象的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包括了語言、表情、行為、環境、習慣等等,相信沒有人願意因為自己在社交場合上,因為失禮而成為為眾人關注的焦點,並因此給人們留下不良的印象。
虛心請教,積累經驗
學校里學習,都是系統的理論,一科連接一科,科科有現成的教科書,有教授講解,有助教輔導。到了工作崗位,實際動手能力靠培養、練習,而且,實際應用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沒有人告訴你哪個該學,怎麼學習,知識積累全靠自己探索。
在應屆畢業生進入公司的時候,企業都會對職場新人進行員工入職培訓,新人們要多學多看,多虛心請教 ,才能積累工作經驗。沒有經驗,則只能打下手,心理又不平衡,就會越搞越糟,使自己境地尷尬,甚至不懂裝懂,讓人笑話。以謙遜的態度去向別人請教 ,這並不是什麼難事。放下架子,虛心請教,你會發現別人身上值得你學習的地方有很多,你自己身上也有別人值得學習的優點。虛心求教,進步很快,又能建立良好人際的關係,讓自己很快融入到集體中去,既受益匪淺,又讓人喜歡,何樂而不為。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表現2 奉職場守則為聖旨
劉麗娜,女,85年生人,軟體公司銷售,入職1年
初入職場,劉麗娜就顯得比同齡人成熟。她說,這要歸功於書上、網上、師兄師姐傳授的職場守則。她把這些箴言融會貫通,無論是與同事還是客戶交往,都能派上用場。
比如有一條「發揮性別優勢解決問題」,劉麗娜說,雖然職場不是情場,但女人若是足夠聰明,能把情商發揮到極致,性別能幫上大忙。
「比如明白進退之道,懂得尊重身邊的男同事———特別是尊重男人與自己的不同之處。然後,再以退為攻,求得實際效果。」劉麗娜說,用這種方法,最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卻讓男人覺得是他們占了上風。
點評
職場守則更要悟
善於演繹的人容易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善於總結的人才能從複雜的事情中找出簡單的規律。「低調做員工,高調做工作」、「你的上司越忙,你的飯碗越危險」。這些職場守則由80後說給80後聽,遠比職場老妖精們念叨更出效果。
但從來都是道理容易,執行難。悟不透規則的人只能就事論事,下次碰到同樣的事仍然會迷惘。比如性別優勢問題,在初入職場可能管用,但這並不是屢試不爽的利器。
職場最忌諱的4種跳槽方式
幾乎每個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能迅速得到晉升。有志向是好的,但是急於求成就不行了。急於求成者往往「欲速則不達」。
職場最忌諱的4種跳槽方式
一、隨意改行,盲目跟潮。
沒有一個行業是永遠的熱門。不考慮自身專長和興趣,即使應聘成功,也難以長久。何況每一次換行都必須從新手做起,知識和經驗難以積累,也很難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如果到了四十歲還沒有在某個行業里開拓出一片天地,那麼跳槽就業將會變得比較艱難。這裡還要提醒廣大的應屆畢業生,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專業,畢竟學以致用者輕車熟路,較非專業者容易上手得多。隨意改行意味著沒有職業目標,難有發展。
二、不加分析,盲目聽信。
據統計,約有50%的跳槽是為了追求高薪。通過跳槽能讓薪資上個台階固然是好,可是為了一兩百塊跳槽就顯得過於草率。現在很多中介或公司在招聘的時候說得花好稻好,可是工作後才發現被騙。比如在「年薪」上作文章,在「四金」上「搗糨糊」等等,花樣百出,不一而足。求職者如果不加分析,就會輕易入瓮。有的人在跳槽時只盯住薪資,不考慮自身的長遠發展,更是得不償失。盲目聽信者往往會迅速再次跳槽,進入惡性循環。企業認為這樣得求職者做事草率,難堪大用。
三、意氣用事,盲目跳槽。
有些人僅僅因為一點小事與上司或同事意見不和,便「一紙休書」,「掛印而去」。這樣的人情商一般高不到哪兒去,更缺乏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換了環境也難有作為,反易成為老單位同事的笑柄。企業一般也不願招聘。
四、急於求成,盲進忙出。
幾乎每個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能迅速得到晉升。有志向是好的,但是急於求成就不行了。急於求成者往往「欲速則不達」。一位曾在金貿大廈工作過的人事告訴筆者,金貿大廈最後晉升到高層管理位置的並非當初能力最強者,而是能堅持留到最後的人。經驗和能力都需要日積月累。來到新的環境,光是獲得領導和周圍同事認同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晉升機會的獲得更需要耐心。因此,現代成功學認為成功更多的取決於情商和逆境商,而非傳統意義上的智商了。要把潛力轉化為能力,實力轉化為地位,切忌急於求成,頻繁跳槽,況且好企業一般都比較看重員工的忠誠度,頻繁跳槽乃大忌也。
職場快樂需自己尋找
行走職場的人們或多或少都遇到過不盡如人意的事,上司的責難、升職加薪總是遙遙無期、同事間的勾心鬥角……這一切讓我們覺得工作是那麼的不快樂,但是也有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中能夠找到一些快樂的因素,如果把這些因素無限放大,我們會發現,快樂職場其實簡單又平常。 我的工作我做主 「我現在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過著自己自由的生活,寫作是我自己選擇的職業,為了謀生,也為了自己的心靈更加舒坦。」孫先生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道。像他一樣的自由撰稿人還有千千萬,他們大多都是為了自己的理想不被磨滅而走上「碼字」這條路的,不少人從中也得到了應有的快樂。 出場人物:孫先生 年齡:28歲 職業:自由撰稿人 月收入:3000-4000元 孫先生大學一畢業就很幸運的進了機關,得到了一份人人羨慕的工作。但是他卻覺得並不快樂,機關里盤根錯節的人際關係常常讓處世單純的他手足無措。在單位,孫先生的工作就是幫領導整理材料和起草公文文件。可是漸漸地每當看到那些機關公文,他就覺得頭暈氣短。 並不是孫先生能力差,力不從心,他當初可是名牌大學中文系的才子,上大學時,他不僅是學校文學社的骨幹,他的文章還經常在各大報刊上發表。可是現在他每天寫的那些枯燥乏味的機關公文,無法鮮活就更談不上靈性了。但他還必須寫,因為這是他的工作。 孫先生就是這樣在機關呆了三年,這三年讓他鬱悶,讓他窒息。後來,他終於不顧家人的反對,下定決心辭職。「我在這兒一點兒進步都沒有,如果再不走,我的人生就會廢掉。」孫先生這樣告訴記者。 他辭職後,別人都在為他惋惜,而他卻有一種解脫了的感覺:終於可以不必再看領導的臉色行事了,不去寫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了,不必開那些永遠也開不完的無聊會議了。在家悠閒了一段時間後,他做起了自由撰稿人,又開始寫那些鮮活、有靈性的文字。 一年後他竟然寫出了名堂,約稿的郵件電話絡繹不絕。現在他每天都在寫著自己喜歡的文字,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寫東西雖然是他用來謀生的一種手段,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卻享受到了別人體會不到的快樂。他說他現在一個月賺的稿費已經是在機關時的好幾倍了,「快樂著賺錢」就是要把愛好當作工作來做,而不是把工作當作工作來做。這樣你不僅賺到了錢,更賺到了快樂。 專家點評:著名心理諮詢師韓三奇稱,相比一般的工作者,自由職業者更應該懂得職業生涯的規劃。如果不做好生涯規劃,不僅自己的業務做不大,即使哪一天重新返回職場時,也難以有更勝人一籌的資歷。
看80後職場通病
閒的校園生活方式被緊張的職場打拼所代替,使這些處於「斷乳期」的職場新人面臨著巨大轉型壓力。記者近日在採訪中發現,心理承受力差、不懂人際交往、禮儀文化缺失等問題已成為不少剛工作大學生的通病。來自心理諮詢中心的一份統計也顯示,在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人群中,出現社會適應不良症狀的比例高達90%。 一挨批就哭哭啼啼 某傳播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肖先生告訴記者,單位對今年新招聘的幾個大學生很不滿意,幾個大學生都是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女孩子,平時聚在一起喜歡「唧唧喳喳」,對領導也很會討好,但對布置的工作卻沒有時間概念,經常拖拉。結果有兩次被經理訓斥,幾個女孩子當場就委屈地大掉眼淚,怎麼勸也打不住。 現在經理再給她們布置工作,只能這樣說:「小李,你乖一點,今天5點下班前一定要完成任務,可以早點下班。」「小徐,你不要再和小李說話啦,讓她快點做。」簡直就是「連騙帶哄」。 肖經理認為,現在的一些新大學生雖然功課學業都不錯,但由於被家庭過分嬌寵,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對待工作的責任心也不強。他們公司的重要崗位,以後情願招聘三四十歲有工作經驗的人,他們更有責任心,吃得起苦。 接電話大聲說「喂,誰啊」 在一所培訓中心看到,一群新進單位的大學生正在接受專門的禮儀培訓,學習如何正確坐、立、行走,如何在西式宴會上使用餐具、如何接電話等等。負責培訓的張老師告訴記者,這是某外企給職場新人上的第一課,原因就是很多大學生剛進單位待人接物很不禮貌,缺乏基本的禮儀知識。 張老師說,很多新畢業的大學生會忽視一些工作中的小細節,如見了陌生人說話就緊張,接電話時喜歡大聲說「喂,誰啊」,坐姿不雅觀,客戶去吃商務餐不會用刀叉等等,曾經有一個前來上課的女孩子就是因為吃西餐時把刀盤弄得「咯咯」作響結果被客戶視作不禮貌。 張老師指出,基本的社交禮儀看似很簡單,但在工作中恰是用得最頻繁的,如果職場新人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得不好,輕則被認為個人素質不高,重則影響到單位的形象和業務,因此建議大家都要好好學習,如最基本的在接聽電話時應該說「您好,我是某公司的職員,請問……」而「謝謝」、「請」等用語也要常掛嘴上。 一進單位就想身居要職 到心理諮詢中心傾訴「心病」的小吳認為自己被單位「大材小用」了。小吳是一所名牌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在學校是有名的「才子」,可他到了新單位後,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吃香」了。工作近一個月來,除了接電話、開會、收發傳真等基本工作,他沒有得到任何展示自己的機會。小吳認為,部門裡很多同事不過是本科生,論學歷才華根本比不過自己,因此他很煩惱。 小吳公司的領導則指出,剛進單位的所有新人必須從基層做起,一方面是讓新人充分了解單位的運作情況,熟悉各項業務;另一方面也是單位考察新人、鍛煉其能力。但現在很多新人往往自視甚高,一進單位就想身居要職,這種想法太好高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