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壓力大,使很多人動不動就覺得很疲勞。身心疲勞不益於健康,那麼如何抗疲勞呢?下面小編先給你解釋疲勞的症狀,再教你抗疲勞的方法。
要警惕這些過度疲勞的徵兆
性能力下降。中年人過早地出現腰酸腿痛、性慾減退或男子陽痿、女子過早閉經,都是身體衰退的第一信號。
記憶力減退。開始忘記熟人的名字,心算能力也越來越差。
肩部與頸部強直性發麻、肝功能異常,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心電圖不正常。
情緒波動大。 做事經常後悔,易怒、煩躁、悲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睡眠質量差。睡覺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感到不解乏,並很容易因為疲勞和苦悶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來越差。
多做瑜伽有助提神
招式1:單鼻孔呼吸法
下午,當春困向你襲來時,做單鼻孔呼吸法。
方法:(1)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放在額上。(2)用右手的大拇指按住鼻翼,左鼻孔呼出氣後,再慢慢地吸。(3)吸氣後,用無名指按住左鼻翼,屏氣直到難受之際,從右鼻孔呼出氣來。(4)氣呼出後,再用同一個鼻孔吸氣,同樣再次按住鼻孔屏氣,依此重複3個回合。
招式2:肩旋轉
動作:跪坐或站立,腰背挺直,雙臂放在鎖骨上;拱背,雙臂手肘互觸;吸氣,手臂向上抬起,雙臂貼著雙耳;呼氣,雙臂向外打開,保持擴胸,手肘下沉,直至碰到腰側;還原至步驟1後再做,相反方向再做,重複5至8次。
功效:活化肩膀關係,預防肩周炎;伸展胸部及背部肌肉,改善形體美態,防止含胸寒背。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耳鳴怎麼辦?預防耳鳴的3種保健措施
耳鳴尤其在夜深人靜時響的厲害,使人入睡困難,即使入睡也特別淺。有人訴說,睡眠不深時可以被耳鳴吵醒。因為半夜醒來後,耳鳴仍然響個不停,所以使人煩躁不安,輾轉難眠。
耳鳴的原因:
1、聽覺系統疾病
(1)外耳外耳道耵聹栓塞、腫物或異物。
(2)中耳各種中耳炎、耳硬化症。
(3)內耳梅尼埃病、突發性聾、外傷、噪聲性聾、老年性聾等。
2、全身性疾病
(1)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低血壓等。
(2)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精神緊張、抑鬱等。
(3)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等。
(4)其他:神經退行性變(如脫髓鞘性疾病)、炎症(病毒感染)、外傷、藥物中毒、頸椎病、顳頜關節性疾病或咬合不良等。
預防耳鳴的3種保健措施
一、患者選擇安靜處,採用面南而立或坐式,全身放鬆,心平氣和,雙目微閉,進入「鳴天鼓」預備狀態。採集真氣能量。雙掌相互摩搓到發勢後,雙掌在胸前作水平開合、拉吸動作,拉開時約60厘米,合進時保留約10厘米距離。這樣開合拉吸約49次,雙掌中產生發熱發麻發脹用相吸相斥的氣感時尤佳。
二、點穴收功:雙掌離開耳朵,雙掌搓熱後相互開合再次採集宇宙真氣。開合18次後,用食指或食中兩指對耳周穴位及體穴進行點按摩。我經常採用的穴位有「耳廓上耳屏處的聽宮、聽會、耳門穴,耳根部的翳風穴,頭部的太陽穴、風池穴,手部的勞宮穴、合谷穴,腿部的足三里、三陰交穴,足部的泉涌穴,掾腰部的命門穴及腎俞穴等。點按揉穴結束後,雙掌搓熱摩耳浴面,按摩腎區收功。耳鳴症往往由於年齡增大後腎氣虛衰造成。雙耳與腎有密切關聯,腎竅於雙耳。「鳴天鼓」法依照中醫原理,應用醫學氣功之法,使人體的經絡及腎氣得到疏通,扶正固本,所以能起到防治耳鳴的效果。
三、「鳴天鼓」:將帶有氣感的雙掌捂於患耳或雙耳的外耳廓(由於外耳上有全身的反應區及耳穴,所以經按摩能使耳部及全身獲得機械的及氣功真氣的調補),並在按摩時配合叩齒。按摩18—36次。結束後用舌在口內攪動產生「金津玉液」,分數口咽入下丹田中。接著雙掌對外耳廓作開合拉吸動作,合時用鼻吸氣,意想掌中的真氣吸入耳內治療耳鳴。
呼氣時雙掌拉開,離開外耳廓(不能超過10厘米距離),並意想耳鳴之病氣經雙掌拉出耳朵進入體外化解成無害物質,耳鳴康復了。這樣拉吸開合約18次。隨後雙掌繼續捂住雙耳廓,指尖斜向枕部,並用雙手食指撣擊頭的枕部(玉枕穴處)約18—36次,此時雙耳中產生如「鳴天鼓」時若配合輕輕的上下叩齒,「鳴天鼓」法效果更佳。
「燒烤」炎夏慎防中暑 專家:「多喝水」不是套路
感冒發燒了?—多喝水!大姨媽來了肚子疼?—多喝水!胃疼了?—多喝水!此前一項統計調查顯示,在女性最討厭的男性十大用語中,「多喝熱水」名列第一,成為最易激怒女性的一句話。她們認為,如果男朋友對自己說「多喝水」的時候一定是在敷衍自己。但是在這熱浪滾滾,大馬路能煎「荷包蛋」的「燒烤」夏日裡,「多喝水」這個提醒可就不一定全是套路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控制科陳祖輝主任表示,如果人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不能充分出汗降低體溫就有可能發生中暑的現象,因而及時補充充足的水分是必不可少的。
陳祖輝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控制科主任
中暑先兆發生隱匿 易被忽視
如今小暑已過,大暑臨近,天氣將愈發炎熱,人比較容易發生中暑的現象。但是陳祖輝主任表示,由於中暑先兆的發生比較隱匿,以致無法引起人們足夠的注意,導致許多人已經發生中暑先兆而不自知。
什麼是中暑先兆?中暑先兆是指在高熱環境活動中,大量出汗,出現全身疲乏、四肢無力、輕度頭痛、頭暈、耳鳴、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口渴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是一般不超過37.5℃。
「我可能曬得太久了,有點不舒服,歇一會就沒事。」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句話,出現這種情況時就應警惕是否有中暑先兆的發生。「我們自己可以通過體徵做初步的判斷,看看是否臉頰通紅,心率是否紊亂,體溫是否升高。如果大部分症狀都和中暑先兆吻合就該引起注意,應停止當前的活動並且儘快到陰涼通風的環境中休息,可以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成藥。如果出現休克、嘔吐、昏迷或意識不清醒等症狀時,應及時送往醫院救治。」陳祖輝主任提醒道。
喝水可防暑 多喝水不是套路
「為什麼會發生中暑?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體的熱平衡受到了破壞。」陳祖輝主任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炎熱的天氣里,人體為了適應高溫的環境,會通過大量排汗來降低體溫。但是如果人體內的熱量無法及時向外散出,在體內積聚過多,就有可能會導致中暑的發生。
因而夏季及時補水對於預防中暑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等到口渴時才喝水,因為口渴時已經表示身體脫水,此時再喝水已經晚了,必須保證每1—1.5小時內有200ml的排尿量。另外在高溫中,人體會大量出汗,如果沒有及時補水,身體就會嚴重脫水,血液極度濃稠,流經腎臟的血流大大減少,對腎臟造成損傷,嚴重時還有可能導致急性腎衰竭,陳祖輝主任介紹說。
不僅要多喝水 還得「會喝水」
知道多喝水還遠遠不夠,還得知道怎么喝水。陳祖輝主任解釋說,人體出汗時,鈉、鉀等電解質會隨著汗水一起流失,如果僅是大量飲用白開水,看似補充了水分,實際上鈉、鉀等電解質並沒有得到補充。因而不妨在白開水中加點鹽,必要時還可以飲用功能飲料,以促進體內電解質平衡,解除疲勞,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多喝水,究竟是得喝多少水呢?陳祖輝主任表示,喝水不能量化,喝水過多也有危害,喝水過多會加重心肺腎等臟器負擔。人體水分的補充應該做到個體化,根據每個人的體積大小、運動量、排泄量等不同來界定,每個人應喝多少水都有不同的標準。戶外工作人員如建築工地工人、快遞員、環衛工人,應該比室內白領補充更多的水分。
除了單純地喝水,還可以通過其他食物來汲取水分。夏季炎熱,許多人會出現食欲不振等症狀,不妨煮些粥來喝,補水又消暑。另外還可以多吃含水量較高的新鮮蔬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哈密瓜、西瓜等來補充水分。
專家簡介:
陳祖輝 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愛荷華大學訪問學者,從事健康教育與諮詢工作多年,在亞健康糾正與干預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本健康諮詢門診主要在疾病控制、公共衛生、職業衛生、健康教育以及婦幼保健等幾個方面進行教育及諮詢工作。內容涉及控煙、常見慢性病、傳染病、職業病及性病防治、工作場所暴力預防與控制、職業衛生防護、健康體檢諮詢、一般計劃免疫以及擴大計劃免役方案、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相關疾病的諮詢和教育等。
本文指導醫生:-
陳祖輝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
擅長疾病:健康教育與諮詢,在亞健康糾正與干預方面積...[詳細]
偏頭痛發作分3期 緩解疼痛有6招
偏頭痛雖然不是病,但是一旦得上,就長期與人如影隨形。據了解,目前我國18歲至65歲人群的偏頭痛患病率高達特別高。除了藥物治療外,某些食物也有助緩解偏頭痛哦,而且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
孩子反覆感冒多因「體虛」健脾護胃是預防關鍵
不少孩子一到季節交替之時就容易感冒,並且反覆難愈,許多家長對此憂心忡忡,孩子經常感冒是因為「體虛」嗎?家庭醫生在線編輯採訪廣東省中醫院兒科楊京華主任醫師,她表示雖然孩子反覆感冒多因「體虛」,但體虛也分不同情況,不可一概而論。此外,平時可採取食療、運動、拔罐等保健措施,幫助孩子養護脾胃,從而達到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