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個休閒好去處,享受各種中醫養生保健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養生食療等都是中醫養生有效手段和方法。不過這並非人人適合,中醫注重辨證施治,養生保健也應因人而異。
隨意按摩小心癱瘓
按摩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體現了辨證論治的原則。要做個骨科醫生,至少需要5年大學本科的規範學習,但現在很多按摩館都是速成教學,操作者不懂解剖學,手法不對、力度過大,容易給消費者造成肢體損傷。
頸部血管也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或是鈣化問題,如果隨便按摩頸部,容易造成硬化斑塊脫落,隨血液進入顱內,堵塞顱內血管,引發中風。還有些骨質疏鬆患者如果經不恰當按摩,還會導致病理性骨折。腰椎間盤脫出急性期水腫嚴重者如果側搬,不但不能緩解症狀,還會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截癱。因此,一定要在正規醫療機構做明確診斷後,找專科醫生做對症治療。
針灸消毒不當易染病
有些娛樂場所、洗浴中心、美容美髮、減肥中心,都打著中醫按摩的旗號,但不少人並不懂得按摩「按法者多,其中有不可按者,按則增病,有不可不按者,按則療病,故首先辨證」的道理。而且美容院的資質、環境、設施等都有安全隱患,潛在的安全風險。
尤其是針灸針的消毒要求非常嚴格,一旦出現交叉感染,可能會傳播血液疾病、梅毒、B肝C肝甚至愛滋病等。即使是一人一套的針灸用具,但如果不規範操作,哪怕是極其微小的傷口,一旦沾上體液,都會造成污染。
還有刮痧板、床單,以及拔罐的罐壁,都要保障消毒衛生,否則有極大潛在的風險。遇到破損皮膚黏膜極其微小的破損,都會導致感染。
傳統療法幫助調和陰陽平衡
我們日常常見的刮痧、拔罐等都屬於中醫的傳統療法。中醫傳統療法包括:針灸療法、刺血療法、推拿按摩、刮痧療法、貼敷療法、拔罐、火療、氣功等。傳統療法通過調理整個人體狀態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其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經過豐富的臨床驗證,同時也體現了傳統醫學治未病、防重於治、養生保健和健康調養的學術思想。
專家介紹,中醫認為人體是由陰陽結合而成的個體,只有人體內的陰陽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時候,人的精神身體狀態就是最好的,這就是中醫的平和質,是人體最理想的狀態。這種狀態是不需要治療的,只需要隨著時間季節變遷,做相應的調養措施即可,比如通過「節氣灸療法」和「平衡針灸療法」來實現。
體虛者不適合拔罐刮痧
專家表示,傳統療法各有作用,也各有適合人群,因為中醫講究辨證。比如刮痧、拔罐的主要作用是排毒、活血,清熱解毒,祛風解表,如果是體質差的人,常會頭暈,氣虛、血虛、陽虛的人就不適合做拔罐、刮痧,至少是要慎重去做。
在一些保健養生館裡,遇到上火者會建議做刮痧,遇到著涼的人就來拔罐,陳秀華認為這種說法是有欠妥當的。在日常生活中,上火的時候刮刮痧、著涼的時候拔拔罐,對於個別人群的體質,的確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療效,但這僅僅是針對個別體質和人群有效,也僅反映了這兩種療法其中一方面的作用和功效。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所謂的足底按摩並非包治百病,足底按摩的主要作用是解除疲勞,代替不了精密醫學儀器的檢查,不可能僅僅通過腳就能確診人體其他部位的疾病,通過腳部保健就能治癒其他部位的疾病。米健平認為,如果只是因為工作忙碌,需要簡單的身心放鬆,做些推拿按摩、沐足之類的保健也不錯,這些對技師的中醫穴位掌握水平要求不高。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忌火而養心:夏季養「長」之道
夏季三個月,從立夏到立秋,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夏季是一年陽氣最盛的季節,是人體陽氣最易發泄的季節。「三經」養生文化認為:「夏三月,屬火,生於長,養心氣,火旺,味屬苦。」
夏天三個月在五行中屬火,主宰長養心氣。夏天火旺,五味中屬苦,火能克金,金屬於肺,肺在五味中屬於辛辣之味。所以,當夏天來臨時,飲食的味道宜減少苦味,增加辛辣之味,以養護肺心的精氣,應當呵氣以疏導,緩慢地噓氣以使其順暢。三伏天內,腹中如果常常感到寒冷,這時忌下利。由於恐泄漏陰氣,所以不宜用針灸,只宜發泄汗液。
夏日因人的消化功能較弱,食物調養應著眼於清熱消暑、健脾益氣,宜少苦多辛,以益氣平心火,食物宜溫軟,忌涼硬;渴時飲綠豆湯,體健者可少進瓜果;慎防過食肥甘厚味。飲食宜選清淡爽口、少油膩、易消化的食物,適當選用酸味、辛香的食物,以增強食慾。夏至半夜陰氣初動,宜服用熱的食物,並且服用補腎的湯藥。夏季心火旺盛而腎水衰弱者,即使是很熱的天氣,也不宜過多食用涼粉、冷飲。冰蜜水、涼粉、冷粥,食用過多則受寒。勿食用瓜茄之類的生菜,原來腹中剛剛受了陰涼之氣,又吃這些凝滯食物,多會使腹中積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夏季的飲食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如果不注意保養,不僅夏天多病,秋冬也會出現相應的疾病。故在南方流行著「六月債,還得快」的民諺。夏季老年人應保持情志愉悅,戒急躁發怒。
總之,根據「三經」環境養生觀的養生原則,夏天草木繁茂,花卉盛開,天地陰陽之氣交合,萬物開花結果。晚睡早起,不要厭煩白日過長,不生嗔怒。讓花變成果實,使邪氣隨汗水從毛孔中宣洩出去,這是夏天養氣所應做的,是長生的好辦法。反之,則傷害心,到秋天時發生瘧疾,承受「收」氣減少,到冬天時病情加重,這對健康是大忌。
壽命之本是順天時變化來平衡陰陽
「三經」養生文化認為,生命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順應天時、地利,而後人和。在《黃帝內經》中就主張天人合一,即人的生命與天地自然相通。
在天時變化中保持陰陽平衡是「三經」養生文化的重要觀念,也是傳統中醫的一個基本概念。簡單來說,在天時的變化中保持陰陽動態平衡是健康的基礎,是生命、生理活動正常的保障。而任何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內在原因是陰陽的偏盛、偏衰,此時可能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治療疾病就是糾正陰陽的不平衡狀態,補其不足、瀉其有餘,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
比如有的人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怕冷,多為陽氣不足,「陽氣不達四末」所致。白天陽盛,人體的生理功能也以興奮為主,夜間陰盛,人體的生理功能以抑制為主。比如熬夜或者白天睡覺、晚上工作,這種黑白顛倒的生活違背了自然規律,沒有把握好度。用陰陽來解釋,就是患者體內陰陽處於失衡狀態,必須糾正陰陽失衡,達到治癒的目的。
健康的人體處於一種陰陽動態平衡的狀態,身體可以自動地調節不平衡之處,這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只要後天不違背四時運作規律而有意損害,身體的這個系統就能正常運轉,人就不會生病,所以法於陰陽、順應天時,對人的健康非常關鍵。這是人人皆需重視的「壽命之本」。
在古代,節氣簡稱為氣,這個氣字實際是天氣、氣候的意思。古代一年分為十二個月紀,每個月紀有兩個節氣。在前的為節氣,在後的為中氣,如立春為正月節,雨水為正月中,後人就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合十二個月紀的節氣而為二十四節氣。它們的名稱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的劃定是我國古代天文和氣候科學的偉大成就,它不僅在安排和指導農業生產過程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在養生方面也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三經」養生文化的環境養生觀中就十分注重依節氣變化和陰陽周期來養生保健。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此為四時調攝的宗旨,它是根據自然界和人體陰陽消長、氣機升降(氣的升降出入)、五臟盛衰不同時間的特點狀態而制定的四時養生原則。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又云:「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這是告訴人們,如不能順應自然氣候的變化,就容易受到病邪的困擾而滋生疾病。自然界的陰陽變化對人體有很大影響,人體皮膚腠理的開合、脈象的變化、十二經脈氣血的運行都隨著季節、時間的推移而出現有規律的變化。人應順應自然變化,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動。
陰陽周期在生活中也有影響。比如服藥的藥效,由於身體對藥物的感受性也存在時間差異,因此,在時間治療學方面,生物鐘有著廣闊的前景,除應用晝夜陰陽消長規律因勢利導調整陰陽之外,尤其要注意配合人體內臟的功能節奏給藥。如肝臟夜晚負荷最重,保肝藥應在睡前服用,心臟在白天的負擔最重,益心氣藥應放在白天服用。
那麼,什麼是陰陽周期呢?
陽周期指一年之內的春夏時期,一天之內的上午,一月之內的上弦月到滿月階段。因為這個時期處於陽長陰消階段,陽氣旺、生氣足,所以人處於興奮、精力旺盛、體力充沛、智力活躍、情緒高漲的狀態,這個時期,思維活動靈敏,反應快,情緒良好,精力旺盛,工作效率高,稱做陽周期。
而陰周期是指一年之內的秋冬時期,一天之內的下午、晚上,一月之內的下弦月到晦月階段。因為這個時期處於陰長陽消階段,陰氣旺,生氣不足,所以人處於抑制、精力減弱、體力下降、智力遲鈍、情緒低落的狀態,這個階段,精力不好,反應遲鈍,身重如負,情緒不佳,工作效率低,叫做陰周期。
「三經」傳統文化認為,形成陰陽周期的原因是宇宙運動、日月運轉的關係,所以一年之內,春夏與秋冬;一月之內,滿月和晦月;一天之中,上午和下午、晚上,都存在著陰陽消長轉化的關係,應於人體必然出現陰、陽周期的變化,所以生物鐘的應用,首先要珍惜大自然帶來的生機,這也是「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的道理。
由此可見,順應節氣變化、調節陰陽周期的實質是以宇宙陰陽變化為參照依據調理人體系統的陰陽運動節律,從而使天人合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說明了季節不同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則不同的道理。只有更好地去理解,才能把握遵循「順四時而適寒暑」的養生要義。
藏精而養腎:冬季養「藏」之道
冬三月,天地之氣漸漸收斂,整個大自然陽氣藏於下,而陰氣瀰漫於天地之間。冬季氣溫驟降,天氣寒冷,萬物都處於潛藏的狀態,人也要相應減少活動,這是適應節令的養藏行為。
順應氣候變化,調整生物節律
「三經」養生文化對人體生理規律與自然規律的關係進行了更加細緻的探索。比如四季氣候變化與脈象的關係:脈象為冬偏沉、夏顯浮,脈波幅為夏最高、冬最低,春秋處於過渡狀態。同時,異常氣候與人體疾病也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