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麥粒腫的簡單小妙法-捏捏耳朵

1、 耳垂輕拉法:將兩側耳垂向下輕拉10-20次,直至耳垂輕度痛感為度。

2、 穴位按摩法:選擇相應穴位,如按摩耳廓上的腸穴,可治療習慣性便秘,按摩耳垂上的眼穴,可治療麥粒腫、沙眼等,每日3~4次,每次按摩5-10分鐘。

3、 耳廓柔捏法:從耳輪至耳垂自上而下輕柔或撮耳提耳5~10分鐘,直至耳廓發熱,全身漸漸有熱感為度。

4、 耳道加壓法:用食指尖塞進耳道緩緩左右旋轉,再驟然拔出,使兩耳鼓膜輕度震盪,以達到明目聰耳之功效。

每日早晚個一次,只要持之以恆,定能收到明顯的健身效果。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寶寶耳朵有哪些保健方法

怎麼護理寶寶的小耳朵呢?

首先,應該儘量避免挖耳,年輕的母親有時為了孩子耳朵內的清潔,經常檢查孩子的耳朵里是否又有耳屎,有的話非得把它挖乾淨不可。

年輕的母親因為不熟悉耳朵的解剖結構,看不清耳內的組織或是用力不當,容易將耳道深處的鼓膜刺破,從而造成外耳腔和中耳腔之間相通,導致病原菌乘虛而入,在中耳腔內引起感染。

嚴重的甚至造成鼓膜穿孔,耳道內感染,流膿,勢必影響孩子的聽力,嚴重的甚至導致耳聾。所以替小孩挖耳屎應該禁止。清潔耳道時,應該用消毒棉簽,並且避免過分用力。

如果小兒患了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耳內常常會有膿液流出,就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並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定時採用藥物治療以迅速控制病情的發展,如果病情嚴重導致鼓膜穿孔,那就應該及時做鼓膜修復手術。

否則,反覆感染、流膿或者鼓膜穿孔,勢必至於使中耳腔內起傳遞聲音作用的聽小骨受到嚴重的腐蝕和破壞,一旦聽小骨破損或斷裂,那麼將會嚴重影響小兒的聽力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因此,及時控制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非常必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時用藥不當也會影響小兒的聽力,尤其是一些具有耳毒性的藥物例如氨基甙類抗生素。有時孩子得了一些小毛病,父母親在不太了解藥物性能以及孩子病情的情況下。

盲目地要求醫生為孩子打針用藥,甚至以為打針比吃藥效果好,殊不知對個別具有特殊過敏體質的孩子來說,有些藥物對孩子的聽力是有明顯毒害作用的,一旦盲目應用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對孩子的用藥一定要慎之再慎。

突發性耳聾有哪些保健方法

近年來,突發性耳聾的發病率逐年增加且呈現年輕化趨勢,20歲出頭的患者有增多。隨著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因疲勞、感冒引起的突發性耳聾比較多,尤以工作緊張、容易疲勞且體質差的白領人群居多。

不少白領患者對耳鳴、耳痛等症狀不夠重視,常把耳部不適歸結於休息不好或者亞健康狀態所致,容易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從而把小症狀拖成大病,甚至喪失聽力。

聽力殘疾人占比重最大

有關資料顯示,耳聾的發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據人口調查統計,每年出生的新生兒中,重度聽力障礙者占1%~3%,由於藥物、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新增聾兒3萬餘名。要降低耳聾發生率,一方面需控制新生聾兒數量的增長,另一方面則要做好耳病防治、聽力保護等工作。

突聾10天內治癒率高

若自己聽收音機或看電視時,需把音量開到很大,與人說話時常要求重複或答非所問,以及自己講話聲音很大,都可能是聽力不良的表徵。陳舒華介紹,出現耳鳴、耳痛、不明原因的眩暈、聽力下降時,應儘早治療,治癒率越高,治療效果也越好。

突發性耳聾主要表現為耳鳴、聽力下降,有時伴眩暈,若在發病的10天內及時治療,聽力恢復率可達到70%至80%,超過10天再治療,恢復率下降,治療效果差。而化膿性中耳炎主要表現為耳流膿、聽力下降、反覆不愈,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陳舒華稱化膿性中耳炎可以通過手術治癒,治癒率達90%左右。

日常保護很重要

各種病毒感染、精神緊張、過度興奮、激動、勞累及菸酒等都是突發性耳聾的誘因,白領要注意預防感冒,做到勞逸結合、飲食規律、放鬆精神;平時洗澡或游泳,耳朵容易進水或沾濕。

可以使用棉簽,但要注意力度,也可以選擇用吹風筒吹乾耳朵,避免外耳道長期潮濕而出現黴菌。此外,避免或少去噪音污染嚴重的地方,因為噪音越強,接觸越久,聽力損失越重,而且恢復困難。

醫生建議使用耳機聽歌時,要儘量把音量調低、減少使用時間,避免對耳朵造成損傷,同時注意耳機衛生,避免細菌感染。

耳朵養生 飲食調養

豬腎粥1個,去其內部白膜(即腎盂、腎盞部分),洗淨切碎,大米100克,同煮成粥。有以腎補腎、防治聽力減退的作用,適用於腎虛所致的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等。

藥物調治 耳朵養生

②地黃飲30克,生地黃15克,水煎服。有滋陰養血、補益肝腎、聰耳明目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目暗不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