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體質需要食補

大棗

性溫,味甘,為常食之物,它有益氣補血的功效,歷代醫家常用之於氣虛病人。《別錄》說它補中益氣,強力。唐代食醫孟詵亦云: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所以,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

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一種補氣血果品,除有益氣作用外,古代醫藥文獻還認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腎、強筋骨的作用。如《本經》說它益氣倍力。 《滇南本草》認為葡萄大補氣血。《隨息居飲食譜》亦記載: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所以,凡氣虛伴有腎虛、肺虛和脾虛者,皆宜食之。

山藥

人稱「神仙之食」。《本草綱目》裡說,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山藥能補肺、脾、腎,適合各種體質的人。它不熱不燥,性味平和,食用後,不用擔心腹脹、便秘等困擾。

土豆

中醫認為,土豆味甘、性平、微涼,入脾、胃、大腸三經。有和胃調中、健脾利濕、解毒消炎、寬腸通便、降糖降脂、活血消腫、益氣強身、美容 和抗衰老的功效。因為對人體有諸多有益之處,土豆又被稱為「地下蘋果」,還被稱為「十全十美」的食物。土豆主要入脾經和胃經,可以起到大補脾胃之氣的作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氣虛體質有這五種類型

1、肺氣虛

肺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調水道。肺氣虛,則其主宣降、司呼吸、調節水液代謝、抵禦外邪的作用就會減弱,出現短氣自汗、聲音低怯、咳嗽氣喘、胸悶,易於感冒,甚至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2、腎氣虛

腎居腰府,藏精氣,司二陰開合。精氣充五臟而上榮於腦髓。腎氣虧虛,失於榮養,見神疲乏力,眩暈健忘,腰膝酸軟乏力,小便頻數而清,白帶清稀,舌質淡,脈弱。腎不納氣,則呼吸淺促,呼多吸少。

3、脾氣虛

脾居中焦,主運化、司升清、統血行。脾氣虛弱,不能運化水谷精微,氣血生化乏源,症見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體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弱。

4、心氣虛

心主血脈,藏神明。心氣虧虛,不能鼓動血脈,亦不能養神,故見心悸、氣短、多汗,勞則加重,神疲體倦,舌淡,脈虛無力。

5、陽(氣)虛

氣虛可見面色晄白,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甚則暈厥。陽虛除氣虛症狀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脈沉緩或遲而無力,舌質胖淡舌苔白。

氣虛血瘀吃什麼中成藥

四君子丸

四君子丸,中成藥名。為補益劑,具有益氣健脾之功效。非處方(甲類)本品為棕色的水;味微甜。脾胃氣虛,胃納不佳,食少便溏。口服。一次3~~6g ,一日3 次。

藥性:方中黨參為君藥,甘溫益氣,健脾養胃;臣以白朮,健脾燥濕,加強益氣助運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滲濕,苓術相配,則健脾祛濕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四藥相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參苓白朮散

由白扁豆、白朮、茯苓、甘草、桔梗、蓮子、人參、砂仁、山藥、薏苡仁組成。

參苓白朮散,補脾胃,益肺氣。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本品為黃色至灰黃色的粉末;氣香,味甜。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補中益氣

由黃芪(蜜炙)、黨參、甘草(蜜炙)、白朮(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生薑、大棗組成。

本品為棕黑色的濃縮丸;味微甜、辛。補中益氣。用於體倦乏力,內臟下垂。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肺氣虛的食療有哪些

做法:將烏雞洗淨後斬塊,黃芪、黨參洗淨後備用,大棗洗淨後挖開去核備用;將食材全部放入燉鍋中,加水至完全淹沒食材,開中火隔水燉一個半小時後,取出加少量食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腎氣虛吃什麼藥

是一種古老的中藥。黃芪的主要治療作用為補中益氣,固表止汗、托毒排膿、利水消腫四大功能。以治療中氣不足,如胃有下墜感,上氣不接下氣等症狀較好。它還能健脾和胃,所以有開胃進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