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子泡腳的好處
一:促進血液循環
從養生的角度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加速惡露的排出。降低感染幾率。
二:增強抵抗力
女性流產後,身體十分虛弱,抵抗力下降,細菌容易滋生。引起不適,而泡腳可以提高抵抗力,降低細菌的滋生。日常女性泡腳的養生作用非常好,早上泡腳可以安神,使得你整天神清氣爽;中午泡腳可以消除上午工作該來的疲勞;晚上9點泡腳可以補腎;睡前半個鐘泡腳,可以改善睡眠。這樣就可以把我們的身體狀態調整到最好,抵抗力也有所上升。
三:促進新陳代謝
流產後泡腳可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由於血液循環量的增加,從而調節各內分泌的機能,促使各內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如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這些激素均能促進新陳代謝,加快流產後女性的身體恢復。
四:消除疲勞
泡腳的最大作用就是消除疲勞,古人從實踐中早已總結出熱水足浴來消除疲勞。而女性流產後小月子期間因為身體的疲勞跟精神的壓力,很容易引起噩夢或失眠等症狀,而小月子期間舒舒服服的泡個腳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流產後女性的疲憊感。
五:改善睡眠
小月子泡腳可通過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加速血液流通,驅散足底沉積物和消除體內的疲勞物質,消除疲勞使女性處於休息狀態從而改善睡眠。
六:驅寒
小月子期間風寒的入侵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但是風寒又是當無可擋的,並且現代人長期待在空調房內,並且喜愛吃涼的食物,所以部分女性本身體內就多寒濕,再加上小月子風寒的入侵很容易就會引起月子病,而通過泡腳能加速體內排寒。中醫說,「血行風自滅」,意思是人自身血氣足了,一點點兒的風寒在身體內是站不住腳的。
小月子泡腳的推薦藥方
生薑泡腳
材料:生薑一塊,紅花1克,鹽適量。
過程:用刀拍扁生薑,紅花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一起燒開,再加一勺鹽泡腳。
功效:腳涼怕冷。
紅花泡腳
材料:紅花1克,少許鹽。
過程:把紅花放入放在水裡燒開,加一勺鹽,先熏腳後泡腳
功效:活血化瘀,治流產後腰酸痛。
艾葉泡腳
材料:干艾葉50—100克
過程:先用水煮開後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後泡腳,先用部分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後再加水泡腳也可。
功效:艾草加姜可治風寒感冒、流產後關節病、類風濕。
黨參黃芪白朮泡腳
材料:黨參15克、黃芪20克、白朮15克
過程:把三味藥加水煎煮後倒入足浴盆內泡腳30分鐘,每日一次。
功效:補流產後氣虛。
小月子泡腳的注意事項
最佳時長15-20分鐘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25分鐘為宜。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腦部易供血不足。流產後女性本身就流血較多,泡腳中如果感到胸悶、頭暈,應暫時停止泡腳,休息一下。
最佳水溫在40℃-50℃
水溫不能太高。許多人覺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並不然。泡腳的最佳水溫在50℃以下,要求熱而不燙,感受水溫不要用手去測量,最好就是用腳去感受。假如水溫過高的話,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
水量不可太少
泡腳最好用較深、底部面積較大的木質桶或搪瓷盆,能讓雙腳舒服地平放進去,而且最好讓水一直浸泡到小腿。
泡腳時不宜三心兩意
做泡腳時不要看書、看電視,這樣容易達到「引火歸元」的效果。
泡桶注意衛生清潔
如泡腳桶不清潔徹底或者桶壁內沒有進行抗菌處理,腳上細菌就容易殘留在桶壁內,造成對腳部的反覆感染,因此選擇好的泡腳桶十分重要。
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
它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長期下來會使人營養不良。吃完飯後,體內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最好飯後半小時再泡腳。
泡腳後勿立刻睡覺
泡腳後不能馬上睡覺。趁著雙腳發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後再入睡效果最好。
不可以亂用中藥泡腳
女性小月子期間出現的問題比較複雜,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藥泡腳,不但不會起到舒緩的作用,還可能會加重子宮不適等症狀。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達到自我身體健康問題的目的,最好能夠諮詢醫生,根據自身情況對症用藥。
健康小提示
科學的說法是「睡前洗腳,勝過打針吃藥」。流產婦不但要洗腳,而且還要多洗腳,天天洗腳,不僅是洗腳,而且還要泡腳。流產後女性自流產後3~5天,應當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15~25分鐘,這樣可以活躍神經末梢,調節自主神經和內分泌功能,也有利於血液循環,能起到強身壯體、加速身體復原的作用。尤其是女性經歷了流產術後,已筋疲力盡,每天用溫水泡泡腳還可以解乏,使全身舒服,對解除肌肉和神經疲勞大有好處。在洗腳時還可以結合足療按摩,不斷地按摩足趾和腳心,可提高泡腳保健的功效。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冬季熱水泡腳的養生好處
「熱水泡腳,加點中藥」是中醫保健方法之一。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煉和保養,並運用足部泡腳按摩(足療)來防病治病。
歷史上,名人用足浴養生保健的故事也層出不窮:楊貴妃足浴養顏美容;蘇東坡每晚足浴強身健體;曾國藩視「讀書」、「早起」和「足浴保健」為其人生三大得意之舉。中醫保健理論中關於「一年四季沐足:春浴足,可以疏肝昇陽;夏浴足,可以固氣養心;秋浴足,可以潤肺健脾;冬浴足,可以暖腎培元。」的記載,正是對中藥足療功能的形象概括。
現代科研表明,人的雙腳上存在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穴位),刺激這些反射區,可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
冬季泡腳可緩解頭痛
有句古話:「中藥洗腳,勝吃補藥」,現在也流行一句俗語:「富人吃藥,窮人洗腳」。每天若泡腳15分鐘就能發揮保健作用,如把雙腳浸入到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中,約15~20分鐘後頭痛會明顯緩解。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
對於感冒發熱病引起的頭痛,熱水泡腳還有助於退熱。如果在泡腳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湧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後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助於降低血壓;揉按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可以防治脾胃病。堅持中藥泡腳應用範圍很廣,如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都可通過泡腳緩解症狀。甚至截癱、腦外傷、中風、腰椎間盤突出症、腎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後的康復治療以及便秘、減肥、美容等都可以運用泡腳輔助治療。
泡腳要泡到汗出為宜
那怎樣算是泡好腳了呢?泡到你的後背感覺有點潮,或額頭出汗了,就算好了。注意,千萬不要出大汗。因為汗為心之液,出汗太多會傷心的,只要出微汗就可以了。泡腳應用一個較深的木桶,要能把小腿整個放進去的那種。一是容易保溫,二是自然。肝主木,腎主水,這麼一泡,能助肝腎排毒。
泡腳可以通絡排毒
孫思邈告訴我們,足有三陰:肝脾腎;三陽:胃膽膀胱,都是氣血充盛的經絡,最需天天疏通。肝藏血,肝經不通,心臟供血就會不足;脾主運化,脾經不通就會吃不下飯,氣血就生不出;腎藏元氣,神經不通,元氣就虛弱。胃、膽、膀胱是腑,主排毒,經絡不通,五臟就會中毒。所以泡腳既可以通經絡排毒素,又可以養陽氣補臟腑。會養生的人一定會養腳。
泡腳好處多多,卻非人人適合,如太飽太餓時不宜泡腳。嚴重心臟病、低血壓病人當心暈厥。糖尿病患者千萬留意水溫。腳氣患者要小心感染。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疱時,就不宜用熱水泡腳,易造成傷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膚病,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宜泡腳。老人泡腳不要久,每日臨睡前泡20分鐘為佳。
泡腳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1、調整血壓
中醫學認為,人體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腳部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又是足三陽經的足浴終止點,踝關節以下就有六十多個穴位。採用中藥泡腳治療高血壓,可有效地防止藥物的毒副反應,且效果較好,由於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藥,要減少藥物對人體的激素刺激一般採用外用中藥法效果比較好。
2、改善血液循環
足浴可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水的溫熱作用,可擴張足部血管,增高皮膚溫度,從而促進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環。有人做過測試,一個健康的人用40℃-45℃的溫水浸泡雙足30-40分鐘,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為10-13倍。
3、促進新陳代謝
足浴可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由於血液循環量的增加,從而調節各內分泌的機能,促使各內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如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這些激素均能促進新陳代謝。
4、消除疲勞
足浴的最大作用就是消除疲勞,古人從實踐中早已總結出熱水足浴來消除疲勞。
5、改善睡眠
足浴可通過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加速血流,,驅散足底沉積物和消除體內的疲勞物質,消除疲勞使人處於休息狀態從而改善睡眠。
泡腳補腎 中醫教你如何泡腳補腎
想要通過中藥泡腳的方法來達到滋養腎臟的效果並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夠完成了,普通的泡腳能夠很好的改善身體之中的血液循環以及舒緩經絡,但是對於腎臟的養護作用並不是很大。這個時候一定要選擇最適合的重要以及正確的時間點,這樣泡腳的效果就會更加的大,身體也會更加的健康。
體質偏熱者不宜泡腳 泡腳的五大禁忌
熱水泡腳屬熱性刺激,對各種因虛寒和淤血造成的疾病有較好療效,如手足冷、畏寒、關節痛等;對平和體質的人也有一定幫助;但對於熱性體質的人則不然,泡腳用的中藥,大多選用溫熱類藥材,熱性體質的人用之,可能會「火上澆油」,引起上火併誘發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