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三餐,但你的飲食習慣合格了嗎?

飲食哲學是一日三餐,但吃時候也有需要注重的問題。在物質匱乏的時代,只要一日三餐能飽腹就行。然而現在人們生活水平質量提高,飲食也變得越來越精細化,不在局限於吃飽,開始注重於食物的質量和美味,因此最近幾年跟飲食相關的疾病逐年升高,如胃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若想要身體健康,必須保證飲食習慣健康,不妨來評估一下。

每天吃三餐,但你的飲食習慣合格了嗎?

1、是否進食早餐

俗話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由此可見早餐有多麼的重要。早晨起床後半小時內吃飯,能重新調動新陳代謝系統運轉,持續為大腦和身體補充能量,讓人們保持一整天精力充沛。因此不管工作有多繁忙,必須有營養豐富早餐,不要吃路邊攤,也不要吃油炸食物。

2、是否能夠做到3小時進食一次

長時間坐著不動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通病,因此飲食學家推薦少量多餐,這種飲食方法能防止一次性攝入太多食物,也能避免出現攝入不足的情況。一次性吃太多會升高餐後血糖,使得大量脂肪堆積,引起身體肥胖。吃的太少又會引起身體疲勞,注意力變得不集中,同時也會降低運動能力。還有少量多餐原則能防止暴飲暴食,控制人們食慾和胃口,利於調節血糖和血脂,進而提高肌肉質量,同時也能集中注意力,緩解疲勞感和情緒波動。因此早餐後可採取少量多餐原則,約三個小時吃一次飯,這樣能為身體儲存能量。

3、食物是否經過過度加工

現在人們飲食越來越追求於精細化,若過分加工食物,勢必會破壞食物本身的營養食物,特別是粗纖維以及B族維生素,降低食物營養價值。因此不能過分加工食物,能保證營養全面,而且不添加任何鹽分、脂肪或糖分等,同時要掌握正確的烹飪方式。

4、每餐是否包含粗糧碳水、優質蛋白、優質脂肪、維生素

人們吃飯不僅僅是為了攝入能量,還需保證食物營養均衡,能維持五臟六腑正常運轉,因此不能僅僅考慮攝入食物的量,還需考慮食物搭配是否合理,營養到底均不均衡。可根據自己的食量,合理分配每餐各類食物攝入,如50%的多彩果蔬類:西紅柿茄子青菜和胡蘿蔔等;25%的谷薯類:糙米玉米小米以及紫薯和紅薯;小於25%的肉類蛋類和豆類:魚蝦肉、各種豆類以及雞鴨禽類、豬牛羊肉等;少量的烹調油和一小把堅果:核桃花生開心果和杏仁。

溫馨提示

可以對比著看一看自己飲食是否健康,必須要糾正飲食壞習慣,遠離垃圾食品。保持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能無緣無故推遲吃飯時間,吃飯時需做到細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只有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才是身體健康的前提,維持人們良好的體力和精力。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過夜茶不能喝,那水呢?「3種水」要儘量避開

茶是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適當喝茶可達到消食祛膩和降火明目效果,而且也能生津止渴。其中含有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以及生理活性,能清除體內自由基,防止亞硝酸胺生成。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於茶的質量,有人認為過夜的茶不能喝,以免影響身體健康,果真如此嗎。

過夜的茶不能喝嗎?

網上流傳,過夜的茶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影響身體健康。然而曾經做過實驗,一杯240毫升的綠茶、龍井茶以及紅茶中,含有的硝酸鹽以及亞硝酸鹽劑量小於0.03毫克。即使泡好的茶葉放置一整天,亞硝酸鹽翻倍的增加,亞硝酸鹽含量並不是很多,對身體並不會帶來很大的影響,也不會致癌。之所以過夜茶易出現問題,是因為開蓋放置所引起的有害雜質和雜質等物質污染。茶水開著蓋放置一晚上或更長時間,易受到雜物或灰塵污染,從而導致腹瀉。總而言之,過夜茶並不會致癌,但儘量少喝為妙。

哪三種水儘量不要喝?

1、沒有燒開的水

目前為止,最好的飲料莫過於白開水,跟人體所需的體液差不多,易被吸收。不過白開水必須燒開,未燒開的水中含有太多有害物質,勢必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會引發腎部疾病。燒水時水溫儘量達到100℃以上。

2、自來水

有些情況下人們口渴難耐時身邊卻沒有水,看到自來水會喝2~3口,但這是錯誤的。因為自來水中含有太多寄生蟲以及毒素,細菌喝太多,自來水勢必會影響肝臟和腸胃健康,也會對呼吸道帶來影響。

3、多次燒開的水

通常生水中含有太多礦物質,水經過反覆燒開後部分水分子會汽化,減少水分,不過水中礦物質卻沒有減少,反覆燒開的水中含有的礦物質濃度高,易增加患上結石風險。

喝水要注意哪些事項?

1、不能等口渴後再喝水

必須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大約每30分鐘喝水一次。當身體感覺到口渴時,說明已經稍微失水了,不能等到口乾舌燥後再喝水。

2、掌握正確的喝水方法

喝水時先含一口,使得整個口腔浸潤後再喝下去,這樣能利用生物回饋機制傳達給口渴中樞,讓水分能快速進入身體,利於充分吸收。喝水時要注意小口慢喝,使得身體細胞有充分時間新陳代謝。推薦喝37℃的溫水,對身體更加溫和而且不刺激,助於身體吸收利用,幫助解渴。

溫馨提示

不能把飲料替代水,因為飲料中含有太多磷酸鹽和糖分,促進體內鈣質排出,增加尿液中鈣含量,從而引起腎結石。喝水時間可安排在睡覺前,因為缺水時會增加血液粘稠度,引起心肌梗死,睡覺前兩個小時可以喝杯200毫升水,能降低心腦血管發生率。早晨起床後空腹喝杯水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潤腸通便效果,幫助排出體內毒素。運動前30分鐘喝杯水,能增加血液中水分含量,供給肌肉和細胞更多的養分和氧氣,提高精氣神。

一喝水就想尿和經常喝水卻沒尿 哪個才是腎有問題?

尿液是身體排出代謝廢物的一種形式,尿液量跟喝水量以及運動量有關。但喝同等量水,有的人一小時內跑好幾次廁所,也有部分人好幾個小時不去一次廁所,這是怎麼回事呢。

進入體內的水什麼時候能變成尿液?

喝下去的水轉化成尿液需30~45分鐘,不過也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是否缺水、人們情緒、活動量以及體溫等。通常最快在6~8分鐘,最長不超過120分鐘。

一喝水就排尿是怎麼回事?

1、膀胱小或喝水排尿習慣

部分人天生膀胱小,只要膀胱稍微有點尿液就會有尿意。還有部分人喝水少,當感覺到口渴時才喝水,久而久之膀胱習慣缺水環境,一旦有水流入就會讓人們有尿意。

2、膀胱括約肌鬆弛

尿液儲存在膀胱中,當儲存到一定程度時能向大腦發射出排尿信號。通常膀胱括約肌有彈性,因此能儲存大量尿液。不過孕婦和生完孩子的女性,會因為產道受到損傷和盆底肌肉鬆弛,從而引起膀胱括約肌鬆弛。只要有點尿液累積,就會使得膀胱括約肌感覺到負擔,從而讓人們有尿意。

3、受到細菌感染

患有泌尿系統感染時易引起尿頻尿急或尿不盡,這種情況下還需積極抗菌治療。

4、高血糖

高血糖的人吸收葡萄糖能力弱,從而升高尿液中糖分含量,導致尿液增多,即使不喝水也會頻繁上廁所。尤其是糖尿病病人排尿次數多且尿量少。

5、神經性尿頻

神經性尿頻屬於心理性因素,跟過度緊張和焦慮有關。如正在參加重要的會議或考試,好幾個小時都不能排尿,此時會提前上廁所把尿液排乾淨。一般越緊張焦慮,越易出現尿頻的情況。

經常喝水卻沒尿是怎麼回事?

1、有憋尿習慣或天生膀胱大

部分人因為工作較繁忙而總是憋尿,長時間下去降低膀胱敏感度,因此喝水後產生尿意遲緩。另外天生膀胱大能儲存更多尿液。

2、極度缺水或愛運動

身體極度缺水時立即補充水分,腎小管會快速吸收水分,所以生成的尿液減少,使得人們沒有明顯尿意。另外習慣運動的人消耗水分和能量速度快,水進入體內能快速被代謝掉;還有運動會使得人們大汗淋漓,水分跟隨著流失,從而沒有尿意。

3、患有疾病

多種疾病會導致尿量減少或無尿,如尿路堵塞或腎臟發生病變。24小時內尿量不超過400毫升,被稱為少尿,突然少尿需警惕急性腎衰;24小時內尿量低於100毫升是無尿,持續性無尿需警惕尿毒症。

溫馨提示

無論是尿液多,還是少尿或無尿都要去醫院做尿常規檢查,重點看一看尿蛋白,若尿蛋白升高,有可能是腎臟出現問題。另外還需警惕夜尿增多的情況,正常情況下,成年人白天排尿次數在4~8次,夜間在0~2次。若晚上頻繁起夜且持續好幾個星期,先排除睡覺前喝水以及精神壓力大問題,需警惕前列腺疾病或糖尿病。

骨頭湯能補鈣,紅棗能補血……別再為這幾個謠言交智商稅了!

民以食為天,身體中的營養主要從食物中獲取。網上關於飲食上的謠言層出不窮,什麼骨頭湯能補鈣、味精緻癌等等,這果真如此嗎。

但千萬不要誤信喝水的6個謠言 喝錯了會傷身!

水是生命之源,水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每天都要喝水,不喝水就會讓人體處於缺水的狀態,就會產生一些健康方面的問題。喝水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一直聽信一些關於水謠言,就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