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是過敏?盤點過敏的10個信號

身體不適往往是疾病的直接表現,當出現以下症狀時,就該考慮是不是因為過敏導致的,並立即就醫。

1、經常鼻子發癢。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進出空調房或早晚溫差大,鼻子就瘙癢難耐,若症狀嚴重到無法集中精神,建議及早就醫。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包括抗組胺類藥、抗生素等合併治療或局部類固醇噴劑。

2、黑眼圈。黑眼圈與過敏嚴重度有一定關係,台灣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67%的過敏性鼻炎兒童有黑眼圈,且下眼袋顏色較黑,面積較大。

3、鼻塞時間長。感冒引起的鼻塞,通常一周就會好,若持續時間過久,很可能是過敏所致,若不及時就醫,易並發鼻竇炎、睡眠障礙等。

4、呼吸時有「咻咻」聲。氣道受阻時會咳嗽、胸悶、喘鳴,所以當發現呼吸時伴隨「咻咻」聲,很可能是過敏所致,應儘快就醫。

5、皮膚癢。皮膚發癢,抓撓會出疹子,出疹子後更癢。若該症狀發生在兒童身上,可能是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建議儘快就醫,以免引發更嚴重的過敏反應。

6、蕁麻疹。這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強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若皮膚腫脹發生在深層部位則稱之為血管神經性水腫,若出現在喉部,可能導致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7、失眠。當發現長期鼻塞、眼睛癢等過敏症狀惡化到影響睡眠時,應儘快就醫。

8、很難專心。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常伴有過敏性結膜炎,造成眼睛癢、打噴嚏、耳朵癢,渾身不舒服,不僅很難專心,脾氣也會焦躁。

9、疲倦無力。長期過敏會干擾睡眠,導致患者體力透支,還可能讓人體免疫系統功能亢進,感到疲倦。

10、情緒低落。過敏嚴重時,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還會令患者情緒低落。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怕冷應該怎麼吃 6款食療方調養溫暖過冬

「今年冬令補,明年壯如虎」——冬季是進補的最佳時機。然而,不同體質的人,冬季食療進補的方式也不一樣。哪道冬日滋補菜更適合你呢?

怕冷是冬天裡最讓人痛苦的事。其實,怕冷主要是陽虛引起的。另外,陽虛的人還會有腰膝冷痛、四肢冰涼、小便頻繁、大便稀及陽痿早泄等症狀。冬季是陽虛者進補的最佳時節。

最佳菜:韭菜。韭菜又名起陽草,味甘、性溫,能補腎助陽,溫中開胃,降逆氣,散淤等。韭菜用來炒食或做餡都很適宜。

最佳果:核桃。核桃味甘、性溫,能補腎助陽,補肺斂肺,潤腸通便。它含豐富的脂肪酸、蛋白質、鈣、磷、鐵等成分。生食、炒菜、熬粥、做湯都不錯。

最佳肉:羊肉。羊肉最適宜冬季食用。它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能很好地被人體吸收。它具有很好的溫熱補陽的作用,對一般風寒咳嗽、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病後或產後身體虛虧等有治療和補益效果。另外狗肉、鴿肉等也不錯。

最佳飲:枸杞紅茶。陽虛怕冷的人可適當喝些紅茶,而不要喝綠茶,因為綠茶有清熱降火的功效。若想增加「補陽」的效果,可以在紅茶中加入枸杞、紅棗等。

推薦保暖食療:

韭菜炒核桃仁

先將核桃仁炸至焦黃,再加入韭菜、食鹽,翻炒至熟,具有補腎助陽的功效。

黑芝麻粥

配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粳米洗淨與黑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補益肝腎,滋養五臟。註:本方更適於中老年體質虛弱者選用,並有預防早衰之功效。

香附益母草煲雞

香附10克,益母草15克,雞肉250克、生薑3片。各物分別洗淨,雞肉切塊,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8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服用。

薏米扁豆山楂粥

苡仁30克,炒扁豆15克,山楂15克。將以上三味同煮粥食。每月經前服一周,每天1次。

陳皮川芎雞蛋湯

陳皮1個,川芎5克,雞蛋1個,精鹽適量。將川芎、陳皮和雞蛋加水同煮,雞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去渣,調味,吃蛋飲湯,每天1次,7天一個療程。

黃精煲兔肉

黃精10克,紅棗3枚,兔肉250克、生薑適量。各物分別洗淨,兔肉切塊,紅棗去核,與生薑放進燉盅內,加入清水2碗,隔水燉。

雙腳透露10大健康問題 拖腳走路與糖尿病有關

人體是多組織器官相互關聯的有機體。雙腳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鏡子。關注雙腳異常變化,有助於及早發現某些疾病,為治療爭取時間。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站最新載文,刊出美國賓夕法尼亞足病醫學院查爾斯·伯克教授總結的「雙腳透露的健康問題」。

1、腳寒。腳趾冰涼的一大原因是血液循環差,有時候與吸菸、高血壓或心臟病有關。糖尿病失控導致的神經損傷也會導致腳寒。其他病因還包括:甲狀腺功能減退和貧血。出現腳寒最好看醫生,查清病因。

2、腳痛。長時間穿不合腳的鞋子會導致腳痛。然而,腳痛還應當心應力性骨折(又稱疲勞骨折)。籃球和長跑等強度過大的運動容易導致腳部骨折,骨關節炎患者危險更大。腳部灼痛在發生外周神經損傷的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見。腳部灼痛的其他可能病因包括:B族維生素缺乏、腳氣、慢性腎病、下肢血液循環差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等。腳跟疼痛的最常見病因是足底筋膜炎。關節炎、運動過量、鞋子不合腳等也會導致腳痛。

3、腳腫。站立過久、長途飛行、妊娠等都可能導致腳腫。腳腫的其他原因還有:血液循環不良、淋巴系統疾病、血栓、腎病及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4、腳癢。腳部瘙癢和脫皮可能是腳氣真菌感染所致,在20~40歲年齡段較常見。接觸性皮炎也會導致腳部瘙癢、發紅和脫皮。另一大原因可能是牛皮癬。

5、潰瘍。難以癒合的腳部潰瘍是糖尿病的重要信號之一。糖尿病患者每天都應該洗腳並檢查腳部異常。

6、腳抽筋。鍛煉過量或肌肉疲勞是導致腳部突然抽筋(痙攣)的常見病因。其他原因包括:腳部血流量減少、脫水、或者鉀、鎂和鈣失衡、維生素D缺乏等。孕期激素紊亂或甲狀腺異常也容易導致腳抽筋。適度鍛煉可緩解肌肉疲勞,睡前伸展雙腳及經常喝牛奶補鈣,都有助預防。

7、腳趾疼痛。痛風容易導致大腳趾突然疼痛,並伴隨紅腫。骨關節炎和拇僵症也會導致大腳趾紅腫疼痛。小腳趾(通常是第三第四跖骨)疼痛常與摩頓神經瘤(又稱趾間神經瘤)有關。女性患該病的幾率是男性的8~10倍。病因通常為外傷或腳趾壓力過大。

8、杵狀、爪狀或勺狀趾。肺纖維化和肺癌等肺病是杵狀趾最常見的病因,但心臟病、肝病和消化系統疾病以及某些感染也會導致。爪狀腳趾的可能病因包括:糖尿病、酗酒或神經性疾病。運動拉伸、穿特種矯正鞋或手術可以治療。勺狀趾的病因包括:外傷、缺鐵或經常接觸石油類溶劑等。

9、趾甲發黃或發白。真菌感染容易導致趾甲發黃和增厚。趾甲黃厚還可能是淋巴水腫、肺病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趾甲發白的原因包括:外傷、感染等。趾甲完整但大部分變白,則可能是肝病、充血性心衰或糖尿病的症狀。出現異常應去醫院檢查,如果及早治療,趾甲多可恢復正常。

10、拖腳走路。走路拖腳可能是因為周圍神經損傷導致腳部感覺失常所致。研究發現,大約30%的拖腳走路與糖尿病有關。其他原因還包括:腳部炎症和腦血管疾病等。

腳寒或是與心臟病有關!公布雙腳透露健康問題

人體是多組織器官相互關聯的有機體。雙腳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鏡子。關注雙腳異常變化,有助於及早發現某些疾病,為治療爭取時間。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站最新載文,刊出美國賓夕法尼亞足病醫學院查爾斯·伯克教授總結的「雙腳透露的健康問題」。

羅漢雪梨飲清熱止咳 冬季咳嗽藥膳來幫忙

冬季人們易患咳嗽,有人不愛吃藥,其實飲食療法是個不錯的選擇。除了「止咳好手」香梨之外,果仁、百合也能有效預防咳嗽。下面為你推薦幾款止咳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