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此病大多由於心虛膽怯、情志不暢、暴驚暴恐,損傷心氣,擾亂心神;或因心脾血虛不能養心;或因腎陰不足,心火內動而致病。採用藥粥調理,效果頗佳。
桂圓枸杞粥
桂圓肉15克,枸杞20克,百合30克,紅棗(去核)10枚,粳米(大米)60克。同放沙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粥。晨起空腹、晚睡前各服一次。
功效清心除煩、養血安神,可用於心煩意亂、坐臥不安、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
核桃茯苓粥
核桃仁、黑芝麻各30克,茯苓20克(3味藥搗碎),粳米60克。同放沙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粥,代早餐食。
功效補腎、養血,可用於心腎虧虛所致心悸、失眠、健忘、多夢、陽痿、早泄、腰膝酸軟等。
棗仁蓮子粥
炒酸棗仁(搗碎)20克,遠志10克,蓮子(搗碎)30克,小米60克。遠志水煎,過濾取汁,此汁再加水適量,煮棗仁、蓮子、小米成粥,睡前服食。
功效寧心安神、健腦益智,可用於心血虧虛所致心煩、驚悸、健忘、失眠、神志不寧、智力衰退等。
合歡大棗粥
合歡皮、夜交藤各15克,小麥50克,紅棗(掰開)15枚,甘草10克,粳米60克。先水煎合歡皮、夜交藤、甘草,去渣取汁,以藥汁加水適量煮小麥、紅棗、粳米為粥,加蜂蜜適量調味,睡前服食。
功效養心、安神、解郁,適用於煩躁易怒、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煩不寐、膽怯易驚、心悸多夢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夏日胃痛藥粥
胃痛主要部位在胃脘近心窩處,痛時可見噁心、嘔吐、吐酸,大便溏薄或秘結,甚至嘔血、便血等。中醫認為,本病多為外受寒邪、病邪犯胃,或肝氣鬱結、橫逆犯胃,或脾胃虛弱、中焦虛寒所為。夏季人們常喜飲生冷,易導致本病發生。因而溫中健脾、理氣止痛為常用方法,現介紹三則藥粥方,可防又可治,效果較好。
吳茱萸乾薑粥
吳茱萸2克,大米50克,乾薑3克,蔥白2莖。將吳茱萸擇淨,研為細末;姜蔥洗淨,切細;大米淘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吳茱萸粉、蔥姜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二椒扁豆佛手粥
川椒、胡椒各5克,扁豆15克,佛手10克,大米60克。將二椒、佛手水煎取汁,加扁豆,大米煮粥服食,每日1劑,連續3~5天。
砂仁丁香粥
砂仁、丁香各3克,大米50克,生薑3片,紅糖適量。將砂仁、丁香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沸時調入紅糖、薑末等,煮至粥熟即成,或將砂仁、丁香研為細末,待粥沸時與薑末、紅糖同入粥中,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連續3~5天。
防治貧血藥粥
豬血粥
材料 豬血100克,鮮菠菜適量,粳米100克,鹽、味精、蔥、姜適量。
做法 先將豬血放沸水中稍煮,然後撈出切成小塊,再將菠菜洗淨,放入沸水中,略燙數分鐘,撈出後切細,同豬血塊、粳米煮粥,粥熟後放入調味品即可。
用法 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 養血,潤燥。
適用 貧血,痔瘡便血,老年便秘等。
大棗阿膠粥
材料 阿膠15克,糯米100克,大棗10枚。
做法 將阿膠搗碎,大棗去核與糯米煮粥,候熟入阿膠,稍煮,攪令烊化即成。
用法 每日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 養血止血,滋陰潤肺。
適用 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虛勞咯血,吐血,尿血,便血等多種血症。
桂圓黑芝麻粥
材料 黑芝麻25克,桂圓肉15克,大米適量。
做法 將黑芝麻搗碎,大米淘淨,與桂圓肉一併入鍋,加水適量煮粥。
用法 每日2~3次,或經常佐餐食用。
功效 補肝腎,潤五臟。
適用 陰血不足所致眩暈,消瘦,便燥,鬚髮早白,以及產後乳汁不足。
防治胃痛藥粥5款
材料肉桂2~3克,粳米50~100克,紅糖適量。做法 將肉桂煎取濃汁,去渣;再將粳米淘淨,加水煮粥;煮沸後調入肉桂汁及紅糖,同煮為粥。或用肉桂末1~2克調入粥內同煮。
適合糖尿病朋友的藥粥
做法 先將新鮮沙參、肥玉竹洗淨,去掉根須,切碎煎取濃汁後去渣,或用干沙參、玉竹煎湯去渣,入粳米,加水適量煮為稀粥,粥成後放入冰糖,稍煮1~2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