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感官也都在退化,視力差了要戴老花鏡,聽力差了要帶助聽器 。而英國《化學感官》雜誌最新一期報道,嗅覺變差,會對生命造成危險。
美國芝加哥拉什大學醫學中心對1000名老人進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志願者需要用鼻子辨別12種物品的氣味。接下來的4年,記錄了他們的死亡情況。
在此期間,有321人去世。其中,能辨別11種氣味的人比只能辨別6種氣味的人,死亡風險低36%。即便將老人的傷殘情況、抑鬱程度等健康狀況考慮在內,嗅覺和壽命之間的聯繫
依然存在。研究人員表示,如果老人很難辨別熟悉的氣味,死亡的風險就會升高。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別把脾虛濕與盛肝火旺當春困
春意漸濃,有時還來一點薄霧,輕鎖羊城。然而,對於上班族來說,早上9-10點很難熬,因為這個時間特別想睡覺,春困這個問題也會越來越明顯。如何消除昏昏欲睡不開竅的窘狀,專家表示,脾虛濕盛多點祛濕健脾,而肝陽上亢則清肝瀉火,食療加運動,消除春困不留情。
溫暖潮濕更易春困
春困是較為普遍的現象,俗話說:「春困秋乏冬打盹」,一整年都有讓人昏昏欲睡的時段。不過春困自然就帶有春季獨特的季節特點了。春季主生發,萬物生長。從立春之後,人體內陽氣開始升發,到了夏季,陽氣達到鼎盛,而秋季是收斂、冬天則藏精、藏陽氣。
為什麼春天就讓人昏昏欲睡,不得清醒呢?這主要就是在這個季節轉換的階段,人體從藏轉為發,血氣增長。如果本身氣血兩旺的人,自然能適應這一轉變,沒什麼感覺,但如果本身血氣不足,那麼就容易出現春困的症狀,這主要源於體內陽氣跟不上外界陽氣升發的步伐。
在廣東地區的居民更是容易春困,因為一到春天便是梅雨季節,尤其是嶺南地區,海洋季風吹過來,讓這一帶潮濕多雨,空氣中水分多,相對濕度大,所以人體也容易出現濕熱的跡象。水濕困脾,體內陽氣不能升發,這有一些類似於大腦缺氧,所以人才會易睏倦。
更細一點講,陽氣一天中也分「生、長、壯、老、已」五個階段,而上午9-10點是陽氣升發的時刻,而此時由於水濕困脾,打破了原本的陰陽平衡狀態,所以,這一個小時對於水濕困脾的人來說很難熬。
脾虛濕盛肝火旺 不可當春困
陽能化濕,就好比太陽出來,濕氣就散了。因此陽氣重的人,氣血旺盛、精力充沛、面色紅潤、反應敏捷,這類人體內不會有濕,一般不太會發生春困。但是有兩類人就特別容易發生春困。
${FDPageBreak}
第一種:脾虛
這一類就相對比較麻煩,主要表現為乏力、睏倦、頭重、頭暈,有的甚至會有噁心、食慾減退等。一般舌苔較厚膩、舌質淡,可以看到齒印。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而水濕反過來又加重脾虛的症狀,外濕加內濕,內外相和,就加重了春困的症狀。在廣東,脾虛、痰濕體質人很多。
第二種:肝火旺
在春季宜疏肝,而如果平時肝火偏旺,比如易急躁、心慌、失眠、頭暈、頭痛等症狀,在這個時候也容易因為體虛引起的睏乏。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肝膽濕熱 、肝火亢盛高血壓患者來說,特別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最近醫院就收治了十幾例中風患者,其中有三位僅有三四十歲。專家提醒,有高血壓的患者,出現精神不振、懶言少語、頭暈、乏力、四肢沉重等症狀,就不要僅僅以為是春困了,有可能就是中風。
健脾祛濕飲食調理
春困原本也只是身體的生理反應,如果情況不算太糟糕的話,可以先用飲食調理。專家針對不同的情況,各有偏重。
${FDPageBreak}
(1) 脾虛:可用瘦肉、豬骨,任選北芪、黨參 、白芍、茯苓等藥材煲湯飲用,此藥膳以健脾為主。
(2) 祛濕:昏昏欲睡不開竅、睏倦身重,可以用藿香、豆蔻、薏米、芡實、扁豆、赤小豆 等煲湯飲用,此藥膳則以化濕為主。
(3) 肝火旺:清肝瀉火 的食物,可食用冬瓜、大白菜、白蘿蔔、涼瓜等。
除了飲食,第二招就是運動。春三月,地氣上升、天氣下降,此時人的陽氣漸漸趨於表皮,處於升發之勢,最合適外出踏青,汲取天地之精華,適應春天生長之氣。
這個季節,越懶得動越困頓,越睡會越困,懶覺不利於陽氣升發,因此,為了適應氣候轉變,在起居上應晚睡早起,經常到室外、樹林中去散步、踏青,與自然融為一體。
Tips:氣溫變化大,穿衣服最好「下厚上薄」
春季氣溫變化大,尤其是早春,常常會有寒潮來襲,多出現時寒時暖的天氣,加上人體的皮膚已經開始變得疏瀉,對於寒邪的抵禦能力有所減弱,應注意及時添加衣服。古人養生的經驗是穿衣服最好「下厚上薄」。「下厚」以利於春陽之氣升發,「上薄」以防陽氣升發太過。
起不來睡不夠 小心患上睡眠綜合徵
30歲的鐘先生自從過年後上班,常常覺得自己睡不夠。尤其是到了上班時間,怎麼也起不來床,上個星期更是因為賴床上班遲到了半小時。幾天前,他和一位醫生朋友閒聊時,醫生告訴他:這種情況可能是睡眠綜合徵。談到睡眠問題,不少人馬上會聯想到失眠、早醒、多夢等症狀,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睡得太多、特別能睡也是一種睡眠障礙。
56歲的胡老師平時有早睡早起的習慣,放寒假期間,他卻突然變懶了,每天都要睡到下午兩三點才起來。家裡人以為他工作辛苦想多睡會兒就沒在意。可是一個禮拜過去了,胡老師的「賴床」時間不但沒有縮短反而越來越長,他常常一睡就是18個小時,有時近20個小時。每天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幾乎所有時間都耗在睡眠中。家人發現情況不對,趕緊把他送進醫院。
醫生分析,胡老師的「賴床」屬於發作性過度睡眠,是一種睡眠障礙疾病。醫生介紹說,引起人們「賴床」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補償睡眠,比如年輕人平時工作猛,想趁休息天睡個懶覺,該起床的時候不起床,這種現象是正常的;而另一類「賴床」就是由各種睡眠障礙引起的,患者總是感覺自己睡不夠,一天能睡上16到18個小時甚至更多,而且無法控制。特發性過度睡眠、發作性睡病、嗜睡貪食綜合徵等都會有類似表現。
${FDPageBreak}
讀高中的李小姐是班裡出了名的「睡神」,她總是感覺犯困,哪怕晚上已經睡了8個多小時,白天依然會有瞌睡蟲找上來,上課時常常睡著。每次睡意總是來勢洶洶,無法抗拒,不過只要稍微睡上十幾分鐘,她就會精神振作,恢復正常。但是過一會兒睡意又會突然出現。
醫生分析說,李小姐患的是發作性睡病,屬於人類內源性睡眠障礙的一種,與遺傳因素和大腦神經遞質異常有關。雖然這種病比較少見,但是對患者個人生活影響很大,因為患者一旦發病就會突然睡著,不管場合,很容易有危險。
以前人們只有在失眠、多夢時才會想到看醫生,事實上這種觀念需要改變,因為睡太多、睡不醒、愛賴床等都是睡眠障礙的表現。醫生指出,我國人群中有45.4% 的人存在睡眠問題,而且有資料表明,50%的工地事故是由嗜睡引起的,大約45%車禍事件的主要原因也是司機嗜睡。
睡眠質量的好壞不是由睡眠時間的長短衡量的,一般認為,醒來後感覺精力充沛、精神飽滿、感覺良好,沒有不適,就是一次健康的睡眠。通常,青壯年一夜需要睡7至9小時,少年幼兒增加1至3小時,老年人減少1至3小時。但是,因為個體差異的不同,每個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時間有時會相差很大,有的人可能需要睡10小時,有的人只睡五六個小時就精神抖擻,只要不影響正常工作,這些睡眠時間都是正常的。
帽子過緊影響血液循環或致脫髮
脫髮的類型很多,可分為先天性脫髮、外傷性脫髮、毛髮周期紊亂等多種類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能夠完全治癒脫髮的藥物。醫生建議,生活中改掉以下壞習慣,有助於防脫髮。
20個壞習慣讓你在睡眠中衰老
有的人喜歡熬夜,甚至通宵達旦地玩。儘管第二天她們再補覺,但由於生物鐘紊亂引起的不良後果是無法避免的,白天睏倦、精力難以集中,晚上失眠,無法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