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火」分五種,中醫教你如何滅

  心火:如果是虛火,則主要表現為低熱、盜汗、心悸心煩、失眠健忘、口乾、舌尖紅等。用蓮子、大米適量共煮常服,或平時將黃連片含在口中並慢嚼,將藥液咽下,均有清心火之功效。生地、麥冬、五味子各適量泡茶飲服也不妨一試。如果是實火則表現為反覆性口腔潰瘍、心煩易怒、口乾、小便短黃伴有淋刺痛甚至尿血、舌尖紅等。治療常用「導赤散」、「牛黃清心丸」。

  肺火:咳嗽無痰或痰少而粘,乾咳時間較長,有時痰中帶血;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午後兩顴發紅並有失眠、口乾、咽喉發燥、聲音嘶啞、舌紅嫩等症狀。可用百合30克、紅棗10枚、大米適量共煮粥服,或用沙參10克、麥冬10克、胖大海一枚泡茶飲服。

  胃火:實火為上腹部不適,伴有多食易飢、口乾、口苦、煩躁不安、大便乾結、牙痛、牙齦出血、鼻子出血、舌紅苔黃等。宜以知母、黃苓、淡竹葉、石斛、天花粉等適量泡茶飲服,或者水煎服。虛火則表現為口渴、飲食減少有時有輕度腹脹、低熱或潮熱、大便乾燥、舌紅少苔或無苔等。可適量吃些蜂蜜、梨汁、甘蔗汁等。

  肝火:其症狀類似高血壓、腦中風等,表現為頭痛劇烈、口苦有臭味、容易發怒、兩肋脹痛、肢體麻木、煩躁難眠、吐血、舌邊紅等。可遵醫囑用一些清肝泄火的中藥。

  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牙齒鬆動或疼痛。傍晚口乾、煩熱、失眠、盜汗,伴有腰膝酸痛或脛骨痛、足跟痛及遺精等,舌紅無苔。平時可以用枸杞子、地骨皮泡茶飲,另外加服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外感會引起很多其他疾病

  

  首先犯肺,逆傳心包

  外感病會引起很多其他疾病的發生。吳瑭的《溫病條辨》裡面有這麼一句話,叫「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和現代醫學所說的傳染病經呼吸道傳染是一致的。不過古人不僅指出了溫病的原因,還指出了預後情況,這個預後情況就是「逆傳心包」。外感疾病,溫邪疾病,尤其像發熱、無名高熱,到了最後一般都會出現神昏,就是精神狀態容易出問題。有些小孩發高燒到後來抽搐,再後來就昏迷了;老年人感冒的主要特點是發熱、高熱,到最後也可能出現昏迷了。這個現象中醫就叫「逆傳心包」。

  中西醫所稱的「心」不同

  這裡要注意,中醫所說的肺與現代醫學所說的肺是兩個概念,中醫所說的心和現代醫學所說的心也是兩個概念。中醫說心出問題了,按現代醫學來說可能就是腦病。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可以增加我們對心的了解。中央電視台曾經播報過一例病案。上海一家醫院給江蘇的一個患者換了個心臟,這個患者的年齡大概在六十歲。他換的這顆心臟非常年輕,手術非常成功,結果他返老還童了。首先是脾氣變了,有脾氣了。其次,爬高、撐杆跳、跳皮筋什麼的他都會了。關鍵一點,看不起他的結髮妻子,嫌他結髮妻子老了,要跟她離婚。整個這個人的心性都變了,與以前不一樣了。這是一個真實的報道。

  我在一本醫學期刊上還曾看到美國有這麼一例實驗,就是有一個人也換了一個心,但換的不是人心,而是一個豬心,而且成功了。但是後來在觀察這個人的時候發現,他的心性也變了。晚上睡覺的時候要躺到床邊上,為什麼呢?他要去蹭床沿;走到馬路上碰到垃圾場,他對垃圾場特別感興趣。這也是一個真實的報道。所以心的含義有兩層,一方面是你看得見摸得著的心,還有一方面是超乎身外的、中醫所說的心。

  春溫、傷寒、病暑

  在疾病的命名上,中醫也許不如現代醫學那樣規範和標準,中醫對疾病的命名到今天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如溫熱病是按照患者患病季節為原則,春季感冒了,叫春溫;冬季感冒了叫傷寒;夏季感冒了,叫病暑。所以現在很多老百姓對溫熱病越來越生疏,以至於到了不能理解的程度。但對於中醫這種傳統的命名方式,是否就要一竿子打死呢?我以為恰恰是應該大力普及和提倡的,因為中醫的這種命名其實是非常科學、精確的,並且高度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關係。

蘇東坡的養生秘方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規律

  我父親曾給我們國家好幾位開國元勛看過病,其中有一位領導人,我父親一直給他看病,一直到他臨終,這前後經歷了將近30年的時間。這位領導人經歷過戰爭年代的風風雨雨,戎馬生涯使他疾病纏身,後來還得了不治之症,這些病痛一直困擾到他去世,但就是以他這樣糟糕的身體情況,最後竟然活到了九十一歲高齡。為什麼他老人家能得享如此高壽?是不是因為他平時吃得比我們好,營養豐富呢?不是的。我隨父親看病的時候曾經去過這位老人家裡,他吃的食物與我們當時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基本差不多,也是粗茶淡飯居多。那是不是他的工作壓力比我們小呢?我想更不是,他平時的工作非常忙,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滿滿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工作生活壓力比我們平常人其實要大許多。那為什麼他能活到九十一歲高齡呢?其中的秘密就是:三分在藥七分在養,生活非常有規律。

  比如,他給自己定的時間,如果說我今天計劃會客十分鐘,那麼他一般不會超過十二分鐘;他給自己定了每天晚上十一點睡覺,那麼除非有緊急情況,平時絕對不會超過十一點一刻睡覺。我父親曾經向他建議,讓他每天吃十三顆黃豆補充營養,結果他每天就正好吃十三顆黃豆。有一次出診回來我問父親,說這十三顆黃豆有什麼講究沒有,為什

  麼偏偏是十三顆呢?父親跟我說,其實這裡面什麼絕招也沒有,只不過就是想告訴他每天吃點黃豆對身體有好處,其實是十一顆也好,十三顆也好,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也不是什麼秘方。但是這位老人就非常認真地遵醫囑,每天堅持,多一粒也不吃,少一粒也不吃。

  因此,他才能夠活到九十一歲的高齡。分析他的事例,我個人的理解就是,他主要把握住了兩個字:規律。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一種規律,使他自己的身體與自然之間達到了一種和諧的狀態,這其實就是養生。由此,我想起蘇東坡在《東坡志林》上寫的一個養生秘方,就四句話,讀來卻讓人醍醐灌頂的感覺。

  無事以當貴

  第一句話是「無事以當貴」。就是說自己有事做也好,沒事做也好,有錢也好,沒錢也好,你都把自己當做是一種尊貴的存在。甚至於我在家賦閒了,我也很尊貴。這實際上是告誡世人不要去爭,不要太過執著,而要有一個平和、清閒的心態,就是我們前面說的:養生首務在養心。

  早寢以當富

  第二句話是「早寢以當富」。就是說無論是春夏還是秋冬,都不要熬夜,要早睡,順自然之意,這對你來說就是你最富有的。長期熬夜會造成身體精血虧耗而有損壽命。生活中很多疾病都與精血虧耗有直接關係,如老年人卒中,多半是因為精血過於虧耗,從而導致陰虛陽亢,加上外來生氣、動怒等誘因而發病。

  安步以當車

  第三句話「安步以當車」,是說步行是最好的,比你開法拉力開奔馳寶馬好。這裡還有一個心態問題,就是我不羨慕別人開豪車,沒車我就步行,步行更好,這就是一種好的心態。

  晚食以當肉

  第四句話「晚食以當肉」,意思是一定要等到有飢餓感時才進食,不要中午跟朋友吃到下午四點半還沒消化,晚上六點又再吃。應該是微微感覺有點餓的時候才吃飯,這時你吃什麼都對身體有益。其實喝鮑魚汁與喝雞湯喝鴨湯喝菜湯沒太大的區別,各有各的營養價值。重要的是你要去品味人生,品味你的飢餓感。

  孟子講食色性也,這個食,是說你得會吃。怎麼去吃,應該怎麼吃,我想首先最好得學會自己做,做適合自己的。什麼東西最好?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毛主席在北平剛解放的時候,住在香山的雙清別墅。有一次發熱,傅連暲就找到我祖父出診,祖父開了兩服藥,後來打電話說主席體溫正常了,想補補。我祖父就跟傅連暲講,主席感冒剛好,不要補,如果補多了會因食而富,雞湯鴨湯先不要吃,最好喝點大米粥,尤其要吃表面那個米油。這裡面有個道理,發熱是一種熱性病,發熱為什麼會口渴,就是因為體內這種熱將體內的津液給消耗了,此時應當補充津液,而米粥上面那層米油能固護胃陰,是最好的補充津液的食物。這時如果再來一盆紅燒肉,來點辣椒,火又進去了,這就是因食而富。

  所以說,養生的大道理其實都在生活中。京城四大名醫里有一位汪逢春老先生,他的弟子目前健在的只有一位,九十多歲高齡的一位老中醫。有一次某電視台請他做節目,做一個藥膳。電視台的人到了老先生家,攝像機架好了,編導是一個年輕的小姑娘,拿個筆就準備要拍了。老先生說,「姑娘你慢點」,然後就拿出一根煙來,抽上了。小姑娘說:「您老養生還抽菸?」他回答:「姑娘,我從來不抽悶煙。」小姑娘接著問:「您給我們說點藥膳的秘方吧。」老先生說:「好,你聽著,大米白面蘿蔔白菜。」小姑娘很失望,說,「我們要的是那個藥膳,煲湯的那個」。老先生說:「那是飯店裡邊才做的,我這才是生活。我以為這位老先生所說的話,是他多年生活經驗的總結,值得大家好好體會。

  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也是有數的。每個人出生以後,應該活多少歲,這與先天體質是有很大關係的。養生所做的一切努力,並不是延長你本來應該活到這個歲數的生命。有些人說我本來能夠活到八十歲,通過養生我能活到一百二十歲,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我們養生所做的一切努力,其實是要保證自己活到自己的「天年」。

預防外感小秘方

外感分傷寒和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