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人們比過去更加認識到蔬菜和水果的重要性,但要讓其真正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有很多障礙。」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教育主管凱特·門多薩說。
蔬菜在美國成為「處方藥」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一些地方已經將菠菜、甜菜等寫進了醫生的處方,旨在抗擊低收入家庭的肥胖症。我們也不妨借鑑此種方法,在醫生開處方時,順便叮囑患者要多吃蔬菜。
美國公眾科學中心給常見的85種蔬菜打分,評出了營養最高的前十名,供大家購買時借鑑。它們分別是:菠菜、甘藍、蘿蔔纓、萵苣、南瓜、芥菜、帶皮山芋、西蘭花、胡蘿蔔、紅柿子椒。
吃蔬菜最基本的原則就是:
每人每天保證吃300—500克,最好在5種以上。任莉莉認為,根、莖、葉、花、果和菌藻類,每天攝入的種類越多越好,特別是菌藻類,如蘑菇、黑木耳等,最好每天都有。從數量上說,每100克生的蔬菜做熟後,大概相當於一個網球大小的量,所以每天吃5個網球大小的熟蔬菜,就相當於吃了500克生蔬菜。此外,為了改變人們不愛吃蔬菜的「壞習慣」,各國專家目前都在積極地出謀劃策。
在吃蔬菜這個問題上,人們還存在不少誤區:
①誤區一:肉有營養,蔬菜沒營養。
經常聽到家長對孩子說,「多吃點肉,有營養,能長身體。」這在無形中將肉蛋奶和「營養」畫上等號,將蔬菜歸為「沒營養」的食物。實際上,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膳食纖維等,對人體健康益處很多。如果每餐飲食中總是肉類多過蔬菜,不僅會使體內維生素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補充,影響生長發育,還可能引起其他疾病。比如,蔬菜中的纖維素攝取不足,容易引發便秘,甚至誘髮結直腸癌;與每天不吃蔬菜和水果的人相比,吃5份或更多蔬菜和水果的人患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的危險可降低12%;美國一項有關蔬菜與衰老的研究顯示,多吃蔬菜還能保持大腦年輕。
②誤區二:家裡總吃那幾樣蔬菜。
蔬菜的種類比人們想像的多得多。在中國,人們常吃的蔬菜就有100多種,但很多人見到新奇的蔬菜都不敢買,久而久之,商販們賣的蔬菜也就那麼幾十種了。吃蔬菜不僅每人每天要保證300—500克的量,更要保證綠葉菜、茄果類、薯芋類、白菜類、瓜類、根莖類等各類蔬菜都要攝取到。因為每類蔬菜中所含的營養物質成分不一,比如菠菜、捲心菜、空心菜等綠葉菜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多種無機鹽,營養價值較高;而胡蘿蔔、辣椒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只有吃得種類多,才能營養均衡。
③誤區三:蔬菜炒著才好吃。
在調查中,幾乎一半以上的人將「炒」作為烹飪蔬菜的首選方式。深圳市營養學會理事兼秘書長、深圳市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常務理事任莉莉表示,由於很多人不愛吃蔬菜,會通過多放油、翻炒時間長等錯誤的烹飪方式來改變蔬菜的口感,但實際上,這會讓蔬菜里的維生素等營養素過快流失。對於大部分蔬菜來說,用水焯過之後涼拌、急火快炒都是不錯的方法;胡蘿蔔、番茄等含有脂溶性維生素的蔬菜可以多放一點油,但不能太多。
④誤區四:用水果代替蔬菜。
「今天沒吃蔬菜,多吃點水果也一樣。」很多人將蔬菜和水果混為一談,覺得它們屬於一類。但馬力平表示,蔬菜和水果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食物,不能完全替代。多數蔬菜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含量高於水果;而水果中果膠、果糖成分也對人體有益。
⑤誤區五:擔心食物相剋和農藥殘留。
不少人常拿著蔬菜向他詢問,黃瓜和西紅柿到底能不能一起吃?還有很多老年人受小道消息或不科學宣傳的影響,害怕「食物相剋」,不敢買太多蔬菜混在一起吃。實際上,並沒有食物完全相剋的說法,只是有些蔬菜在烹飪時要稍微注意些,比如含有草酸的菠菜最好先在沸水中焯1分鐘,然後再和豆腐一起吃就沒有問題了。另外,也有人擔心蔬菜上農藥殘留多。王旭峰說,現在蔬菜使用的基本是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通過光照、清洗等步驟能夠去除大部分農藥,不用過於擔心。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藥食同源 4種中藥可以當菜吃
我們經常會說到藥食同源,意思就是說生活中很多的食物不僅可以補充營養,同時還具有很好的養生功效,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了四種能當菜炒著吃的養生中草藥,一起了了解一下吧!
薄荷
剛採摘的薄荷葉清爽可口,有清心明目、解毒敗火、疏風散熱、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等多種保健功效。薄荷除了用來泡茶外,還可以和豆腐一起烹炒,或者與鯽魚一起煲湯。需要提醒的是,有夜間盜汗、煩躁不安、皮膚瘙癢、吹風容易感冒等症狀的人以及脾胃虛寒、腹瀉者要少吃。
蒲公英
據《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熱解毒、消腫及催乳作用,對治療乳腺炎十分有效。此外,蒲公英還有利尿、緩解腹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蒲公英吃法多樣,可生吃、炒食、做湯,還可焯水後涼拌。但臉色蒼白、無力怕冷、受風易感冒及脾胃虛弱者最好不要吃。
馬齒莧
馬齒莧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淤消腫的作用,其嫩莖葉可作為蔬菜食用,也可曬製成乾菜。馬齒莧可以用來炒雞蛋,還可涼拌。但其含草酸較多,烹調前最好焯水。馬齒莧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受涼易腹瀉的人及孕婦忌食。
穿心蓮
穿心蓮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等作用,可治療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泄瀉痢疾、毒蛇咬傷等。穿心蓮能夠清熱解毒,涼拌吃更能保持其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但穿心蓮性涼,體虛、容易腹瀉和體寒的人最好少吃。
避開洋蔥的飲食宜忌 愛上洋蔥的5個理由
洋蔥是每家每戶都吃的大眾菜。雖然洋蔥的辛辣味道讓很多人接受不了,但洋蔥卻有5大保健作用:
護心。研究發現,洋蔥中的硫化物具有抗血栓功效,有助於防止不必要的血小板凝結。研究還發現,洋蔥中的硫化物還可以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改善紅血球細胞膜功能。洋蔥還富含抗氧化劑類黃酮,平時常吃有助於預防心臟病發作。
增加骨密度。多項研究發現,吃洋蔥有助於增強骨密度,對骨密度降低的絕經女性尤其重要。另有研究表明,絕經婦女每天吃洋蔥可降低髖骨骨折危險。洋蔥中富含的硫化物還對人體結締組織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抗炎。洋蔥具有重要的抗炎作用。研究發現,洋蔥中獨特的硫化物分子可以抑制巨噬細胞的活力。洋蔥中的抗氧化物質對人體抗擊炎症起到重要作用。這些抗氧化物質可防止體內脂肪酸氧化。氧化脂肪酸水平越低,體內產生的炎症分子就越少,控制炎症的能力就越強。
防癌。多項研究證實,適當食用洋蔥可降低腸癌、喉癌和卵巢癌等多種癌症風險。
降糖抗菌。多項研究發現,常吃洋蔥還可以改善血糖水平,防止細菌感染。除了硫化物之外,洋蔥中的黃酮類物質槲皮素還具有抗菌功效。
日常吃洋蔥的飲食宜忌:
洋蔥的保健作用有很多,也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不過是火鍋還是家常菜,多食用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在避開洋蔥禁忌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功效。
1、春夏肉厚,秋冬更辣
在春夏兩季,我們能買到的是新鮮的洋蔥。這種洋蔥最外層的皮更薄,而肉質更厚,水分更多,同時辣味也小一些。而在較冷時候的洋蔥大多是經過儲存的,它們的辣味更刺激,皮更厚,水分少一些。
2、要在暗處儲存
買洋蔥的時候,要買那種在手裡掂起來很沉,表皮乾燥、緊實,沒有擦傷,也聞不到味道的(因為洋蔥在被擦傷或劃傷的時候會釋放出氣味)。買回來的洋蔥要放在低溫、乾燥、黑暗且通風良好的地方。千萬不要把洋蔥放在塑膠袋裡——這樣本來耐放的洋蔥很快會腐爛。
3、紫皮洋蔥辣,白皮洋蔥甜
常見的洋蔥分為紫皮和白皮兩種。白皮洋蔥肉質柔嫩,水分和甜度皆高,長時間烹煮後有黃金般的色澤及豐富甜味,比較適合鮮食、烘烤或燉煮;紫皮洋蔥肉質微紅,辛辣味強,適合炒或做生菜沙拉。紫皮洋蔥營養更好一些。
4、炒焦一點,風味更濃
洋蔥能給菜餚帶來微甜為主的濃郁口感和漂亮的焦糖色。要達到這個效果,慢火加熱是重要的秘訣。具體做法是:鍋里倒一點油,放入切好的洋蔥,用小火加熱使洋蔥緩慢充分地釋放出糖分。偶爾翻炒一下可避免粘鍋,蓋上鍋蓋能保持溫度和濕度。
5、什麼時候用洋蔥粉
除了胡椒粉、姜粉,超市的貨架上也出現了洋蔥粉。不過,這種洋蔥粉的用途很有限——它沒有鮮洋蔥的濃郁風味和甜味。但是在不願意吃洋蔥的時候可以用到,比如油炸掛糊、做蘸水調料、烤餅乾等。
驚蟄時節10種食物滅肝火 有你喜歡吃的嗎
蔬菜在我們所需要的營養中占了很大的份量,下面介紹幾種對肝疾病有好處的蔬菜。
牛奶和豆漿哪個更適合女人喝 兩種營養PK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民間開始流行牛奶和豆漿的比較。兩者時而是親兄弟:男女老少、強弱胖瘦、春夏秋冬都適宜;時而又分室操戈:男人喝牛奶,女人喝豆漿;兒童喝牛奶,老人喝豆漿;晚上喝牛奶,清晨喝豆漿……等等,讓人莫衷一是。牛奶和豆漿營養豐富,味美可口,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應以哪一種為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