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有6種:水、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及維生素。但近年來,有人提出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為7種,將纖維素列為營養元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膳食纖維。然而,纖維素並不能被人體消化,為何會將纖維素列為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呢? 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纖維素,它可以分鹹水溶性纖維素和非水溶性纖維素。非水溶性纖維素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它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以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最為常見。水溶性纖維素包括果膠、樹膠等,存在於許多水果和蔬菜中。
嚴格地說,纖維素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草食動物可以消化纖維素,並吸收其中的能量,但是對於人體來說,由於缺乏消化纖維素的酶,人體無法消化纖維素,所以纖維素是人體糞便的重要組成部分。纖維素曾經一度被認為是廢物,但後來科學家發現,纖維素雖不能被人體吸收,但卻具備許多其他營養素沒有的功能。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飲食中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的比例明顯增加,導致肥胖的人群也隨之增多。在飲食中增加纖維素的含量,可以增加食物中不可吸收部分的體積,增加飽腹感,減少熱量的攝入,從而起到減肥的效果。由於膳食纖維不能被腸道吸收,作為食物殘渣酌重要組分,膳食纖維的攝入可以增加糞便的體積,並保持糞便的性狀鬆散,防止糞便中的水分被過度吸收,引起糞便乾結。同時,非水溶性纖維素的存在可以刺激腸壁,引起大腸蠕動增加,有效地減少糞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間接地減少便秘和痔瘡的發生,非水溶性纖維素反覆的運動也可以清潔腸道中殘留的物質,吸收腸道中的有毒物質,減少大腸癌的發病率。膳食纖維的存在對於穩定腸道茵群的組成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膳食纖維還具有一些其他的功能,一些水溶性纖維素可以結合膽固醇,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通常咀嚼非水溶性纖維素的時間要多於咀嚼其他食物的時間,咀嚼的過程可以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也有研究發現膳食纖維可以預防進食後血糖的急劇上升,能改善糖尿病的症狀。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多久不大便才是便秘 中醫治便秘小偏方
便秘是人們最常見的一個消化道的症狀。據不完全統計約有50%的人曾有過便秘,尤其是老年人、孕婦和小孩的發生率最高,許多人為此而痛苦萬分。
多久不大便才是便秘
一般認為正常人由攝入食物,經消化與吸收到形成糞便排出體外約需要24-48小時,若超過48小時即可視為便秘。但隨食物成分不同,各人的飲食及排便習慣不同,間隔時間可有很大差異。一般每日一次,起床後或早飯後排便。有人習慣於2-3天排便一次,有人4-5天甚至更長時間排便一次,卻不感覺排便困難,排便後有舒適與愉快的感覺。因此,不能只按排便次數多少來確定便秘,應按各人的排便習慣來確定。只要排出通暢,無痛苦,就不能算是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不順利的狀態,包括糞便乾燥排出不暢和糞便不干也難以排出兩種情況。當排便間隔延長,伴有大便乾燥硬結,排出困難,排便後有便意不盡感或不適感,腹部脹滿,肛門墜脹、疼痛,食欲不振,頭昏乏力等痛苦症狀時,才能稱為便秘。排便有上述痛苦症狀,即使糞便不干,每日排便一次或數次,也應列為便秘。
因此,現代便秘的概念是:便秘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一般表現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難,合併一些特殊症狀,如長時間用力排便、直腸脹感、排便不盡感,甚至需用手法幫助排便,7天內排便少於2次或長期無便意等。
中醫治便秘小偏方:
1、大黃5-10克,研為粉末,用醋調為稀糊狀,置傷濕止痛膏中心,貼雙足心湧泉穴,10-15小時後取下,一般用藥一次即見效。可清熱消積,導滯通便。
2、芒硝5克,研為細末,置傷濕止痛膏中央,外敷雙足心湧泉穴處,每日一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
3、生大黃、焦山楂各等量。將二藥擇淨,研為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十克,用米醋或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於患兒雙足心湧泉穴及肚臍孔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一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消積化食。
4、生大黃、雞內金各等量,擇淨研為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於雙足心湧泉穴及肚臍孔處,包紮固定,每日一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消積化食。
5、連須蔥頭5個,生薑1塊,食鹽9克,豆豉10粒。上藥共搗成餅狀,烘熱後貼臍上,膠布固定,良久大便可通。如不通,可再敷。
6、將一把蔥搗碎拌成餅狀,貼在肚臍中,用熱水袋裝開水熨蔥餅。注意不要造成燙傷。
7、兩手中指按壓兩側迎香穴(鼻孔兩側凹陷處)5-10分鐘,出現酸痛為止,可刺激大腸,治便秘和大便困
8、左手拇指用勁按右手掌心數回,捏大拇指到小指,從指根到指端,一段段捏上再捏下數個來回,每指捏完再重捺掌心,再換右手按左手。眼睛閉著,全神貫注做手指操。堅持半年可見效。
多飲水作用大 喝水可解決這些小毛病
感冒、便秘、咳嗽……生活中身體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問題,雖然用不著打針吃藥,但置之不理,多少都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和工作。學會喝水,可能就會解決這些小毛病,大家不妨一試。
喝水可解決這些小毛病
色斑:晨起一杯溫水。色斑反應了體內毒素的堆積,排毒最好的方法便是正常排泄。晨起後喝一杯溫水,有助於促進腸蠕動,利於排便。晚餐喝點西紅柿湯,也能防治色斑。西紅柿被譽為「維生素C的倉庫」,可有效減少黑色素的形成。
感冒:比平時喝更多的水。感冒時醫生都會提示要多喝水,實際上如何喝水是有講究的。如果感覺自己感冒了,怕冷,體溫又不是很高,幾乎沒有出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咳出的痰不是濃痰,不是很想喝水,一般是風寒感冒的症狀。如果不嚴重,可以喝些熱水、熱湯或熱粥,使身體出汗,有助於驅散風寒。如果體溫較高、出汗、咽喉紅腫疼痛、咳濃痰、鼻塞流黃涕、口渴,一般是風熱感冒,如果不嚴重,喝些薄荷茶等辛涼飲料有助於緩解症狀。
胃疼:土豆煮粥。喝粥養胃,但如果粥過稀,很快會從胃內排空,反而不利於養胃。所以喝粥養胃時要注意黏稠度,必要時不妨加點料,比如土豆粥。中醫認為,土豆和胃調中、健脾益氣,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補養脾胃、緩解胃部疼痛的作用。如果是持續性胃痛,最好還是去醫院。
便秘:多喝綠茶。多喝水利尿,但對便秘作用不大。易便秘的人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水,預防便秘。若想緩解便秘最好喝綠茶,潤腸通便效果更好,尤其是毛尖類的綠茶。
喝水是一門學問
關於如何喝水,絕大部分人的頭腦中裝的都是過時的、錯誤的觀念知識。這些知識還根深蒂固,難以改變。
這也就是大眾的喝水觀念落後幾十年的原因。現在,市面上的各種關於錯誤飲水的圖書和報紙雜誌以及網絡上錯誤的喝水知識比比皆是,泛濫成災,以訛傳訛。一些蹩腳的所謂「專家」——免費午餐報告會、健康講座的「專家」,被商業行為利用,也成了傳播錯誤知識的幫凶。
正確喝水,要把喝水和補充鹽分、微量元素、維生素、蛋白質營養、陽光和鍛煉作為一個整體對待。
1 要喝合格的好水
有細菌雜質的水不能喝;被污染了的水不能喝;退化了的水不能喝;營養生理功能不強的水不能喝;各種離子水、頻譜水等功能水少喝或不喝……
2飯前喝水
飯前應該喝水,最佳時間是早、午、晚飯前三十分鐘,這是為了讓消化道做好工作前的準備。飯前喝水,可以防止血液因進食而變稠。粘稠的血液會吸收細胞周圍的水分。這尤其適用於胃炎、十二指腸炎、胃潰瘍、大腸炎以及其他類型的消化不良患者 ......
冬季慎防氣管炎 治療氣管炎的4個小偏方
氣管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發作性過敏性疾病,一般分為發作期和緩解期。本病典型發作前,常常有先兆症狀,如咳嗽,胸悶或連續噴嚏等,如不及時治療,就可能很快出現氣急,哮鳴,咳嗽,呼吸困難,多痰,患者常被迫坐起,兩手前撐,兩肩聳起,額部出冷汗,痛苦異常,嚴重者可見口唇和指甲發紫,甚至窒息死亡。發作持續數小時甚至數日才逐漸緩解。病情緩解後,症狀可以完全消失,與常人一樣。
心臟病自測 3個時段喝水最護心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讓不少人每時每刻都在「趕時間」。但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過於忙碌、緊湊的時間安排,會增加發病風險,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