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傷身體 祛濕的方法有哪些

1、拔罐

中醫祛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拔罐,這是非常傳統的一種治病方法。通過拔罐,不僅可以將體內的濕氣的驅逐,還能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以及消腫止痛等作用,拔罐可以改善人體陰陽,使陰陽達到平衡狀態,是非常好的一種祛濕方法。

2、食療

準備30g赤小豆,白扁豆、木棉花、薏苡仁以及芡實各20g,燈芯花、川萆薢各10g以及赤茯苓15g。將以上藥材都清洗乾淨後用水煎,再往煎出的水裡放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以及芡實熬煮成粥即可食用。此粥能夠有效起到祛濕的功效,還能緩解改善小便不利等症狀。

3、運動

一般體內濕氣重的人都有一些固定的生活習慣,比如喜歡吃油膩的食物,不愛運動等。不愛運動,就很容易使濕氣積聚的體內,會引發身體各種疾病。而通過運動就能適當地緩解壓力,使身體的各器官運作都得到有效促進,加速體內的濕氣的排出。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夏季祛濕吃什麼中藥好呢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藥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濕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濕中藥。

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藥兼之,在眾多祛濕食材中它的補虛作用較強,又能補脾肺之氣,中醫認為它能健脾補氣、養胃祛濕。體內濕氣較重時,利用五指毛桃煲湯煮水飲用,有助祛濕養生!

3、蒼朮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朮和北蒼朮的根莖。芳香能化濕,味苦也能化濕,故祛濕力較強,濕濁去而脾運健,故有健脾作用。適用於脾為濕困、運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悶嘔惡、腹痛泄瀉、舌苔白膩等,常與厚朴、陳皮等同用。

4、綿茵陳

綿茵陳是廣東民間十分熟悉的祛濕類中藥,在春濕夏暑時常入藥入湯,它價格十分便宜且隨處可見,但它早在《神農本草經》時就被列為上品。中醫認為它能清濕退熱、利膽去黃,尤善治三焦濕熱,以及黃疸、肝炎、小便不利、風癢瘡疥等。

5、五加皮

五加皮為祛風濕類中藥,具有祛風濕、強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時它還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藥用主要為治疝氣、腹痛、男子陽痿、小便餘瀝、女人腰脊痛、兩腳疼等。地處潮濕的區域,特別適合在端午節喝五加酒。

6、白朮

白朮具有補脾益胃、燥濕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匯言》中記載,白朮「乃扶植脾胃,散濕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藥也」。白朮能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瀉等症狀,黃疸、容易出汗、水腫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7、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腸經,具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它清熱作用比綠豆弱,但利水祛濕作用更強,不但可以治療一般的水腫,甚至可以治療「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來熬粥或做餡。

8、砂仁

砂仁昧辛,性溫,歸脾、胃、腎經。能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該品辛散溫通,氣味芬芳,其化濕醒脾,行氣溫中之效均佳,古人視其為醒脾調胃的、要藥。故凡濕阻或氣滯所致之脘腹脹痛等脾胃不和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濕氣滯者最為適宜。

9、茅根

白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濕之好材料。中醫認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經、胃經、小腸經,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常用於治療一些熱病,如肺熱所致煩渴、咳嗽,胃熱所致的嘔吐等;也治療一些血症,如吐血、尿血等;同時,可治療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等。

10、薏米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在濕氣較重的季節或地區,可用薏米煮湯喝。因薏米性微寒、偏涼,所以平時怕冷的陽虛體質者不宜長期服用。

11、燈芯花

燈芯花為利水滲濕類中藥,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顯著,且不會過分寒涼,味又甘淡,常為廣東民間入湯入粥入藥之用。

12、扁豆

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竄,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濕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濕良藥。扁豆中的紅細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較耐熱,只有將其加熱到100℃並持續一段時間後,才能破壞。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須炒熟才食。

13、木棉花

中醫認為,木棉花味甘性涼,歸脾、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除濕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對於泄瀉痢疾、咳血吐血、瘡毒濕疹等症頗有療效。此外,木棉皮還有清熱、利尿、活血、消腫、解毒等功效。

14、芡實

首見於《神農本草經》,被視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具有「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濕、固腎益精的功效。吃芡實要用慢火燉煮至爛熟,細嚼慢咽,方能起到充養身體的作用。芡實與魚頭同食,還有健腦效能,可以治療神經衰弱。

秋季祛濕養脾穴位介紹

1、陰陵泉穴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也是祛濕要穴。該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取該穴道的時候,應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取穴姿勢。每次左右腿穴位各按摩60下,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即可,以穴位感到酸脹為適度。

2、百會穴

頭頂正中線與兩耳間聯線的交點處,大致在頭頂正中央處。該穴若受濕氣入侵,則容易導致頭痛頭脹,出現頭暈,腦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該穴位能幫助理順行氣,消除積滯,還可健腦寧神。手握成拳狀敲打或來回揉搓百會穴3- 5分鐘,最好有發熱之感。此外還可以點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3、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兩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血海穴又名「百蟲窩」、「血郄」,屬於足太陰脾經,是治療「血症」的重要穴位,具有養血活血、健脾化濕、祛淤調經、祛風止癢的功效,是防治婦科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科疾病及肌肉關節疼痛等病症的主要穴位。

4、豐隆穴

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拇指)。它既是胃經的絡穴,又聯絡脾經,對脾胃兩大臟腑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是除濕祛痰的要穴,並有調和胃氣、補益氣血、醒腦安神等功效。自我保健時可用大拇指點按3分鐘,再順時針按揉10分鐘左右。

5、神闕穴

臍中部,即肚臍眼處。該穴位受濕氣入侵,則脾胃不適、腹脹、大便粘膩,女性還容易引發婦科炎症如白帶增多、經血不暢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為主,刺激神闕穴有助於健脾祛濕、強健身體。順時針揉動腹部,也可點燃艾炷來灸熏穴位。

6、中脘穴

位於上腹部,在肚臍上4寸的腹中線上,可仰臥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這個穴位對於緩解伏天暑濕造成的腹脹、反胃、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對於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7、天樞穴

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兩側兩寸處。在祛淤邪的同時要給邪出路,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濕邪、毒邪從糞便排出,起到緩解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8、足三里

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濕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里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小滿祛濕食物有哪些

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是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症。

春季祛濕湯的5種做法你知道嗎

藥材稍浸泡;蜜棗去核;鯽魚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入熱開水250毫升(約1碗量),加蓋隔水燉約1個半小時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