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吳咸中長壽秘訣:知足常樂

  吳咸中,1925年出生,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市南開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1951年起即用中醫藥治療常見病症,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屆國醫大師。

  吳咸中老先生已年愈八旬,但他精神矍鑠、神清氣爽,全無老態。提到養生,他說,注意養神,調節七情,珍惜精氣,節戒色慾,保護脾胃,飲食有節,重視運動,勿使過度,這些就是健康行動的細則。

  「人的健康程度受很多因素影響,但其中個人生活和心理狀態的影響最大,占60%左右,其他如父母遺傳、氣候、社會等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只占15%、7%和10%。」吳咸中說,健康長壽是人們普遍的希望,也是人們可能實現的願望,關鍵在於使自己保持健康狀態,遠離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有了健康的心理,就能夠戰勝外部因素。因此,人們如果能夠自覺保持無病、體力充沛、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狀態,就等於掌握了保持健康狀態的三大要素。

  吳咸中講解了實現三大要素的秘訣。他指出,中醫講究「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實際上與國際醫學界近年提出的「健康長壽四大基石」是基本吻合的。簡單地說,就是讓人們做到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從具體生活角度出發,就是市民在飲食上要實現「四高」(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高微量元素)和「四低」(低脂、低糖、低鹽、低膽固醇);平時要勤於運動,並要堅持不懈;尤其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菸、限飲酒等;還要正確對待現實,自己會做自己的思想工作,使自己擁有愉快的心態,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

  吳咸中表示,歷史悠久的「八段錦」健身術能使弱者壯、老者健,防病治病,益壽延年,故應該提倡老年人都來做。

  多年來,吳咸中始終堅持不懈地勤奮工作。他常告誡自己和別人說:「虛名不可貪,名重更需謙,科學無坦途,智者貴登攀。」他的座右銘是:「勤能補拙,儉以養廉」。已是耄耋之年的吳咸中說自己是個把時間看得很重的人,他的工作作息一直遵循著他的吳氏口訣:「一年當兩年,一日三單元,假日干半天。」直到年過80歲之後他才改為半日制工作。

  他每天都要摘錄報刊雜誌中的高等醫學教育和醫學研究動態,每周都有3個半天的醫療查房,每個學期都要講授外科學、醫史學,每年都招收研究生和國外進修生,每年都要求有專著或論文發表。他的那些大部頭著作大都是在晚間、假日忙裡抽閒,日積月累完成的。他認為,是工作使他年輕,工作使他長壽。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國醫大師王玉川:順氣調神 大德增壽

  其藏在心 靜以養神

  王玉川退休後,仍然每天8點到辦公室,中午回家稍事休息,下午又回來。做自己的事,看自己的書。這種安靜的心態,是養生的大境界。

  王玉川說,在機體新陳代謝過程中,各種生理功能都需要神的調節。故神極易耗傷而受損,養神尤為重要。《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則勞,其藏在心,靜以養之」。所謂「靜以養之」,主要是指靜神不思、養而不用,既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過。

  清靜養神是以養神為目的,以清靜為大法。只有清靜,神氣方可內守。清靜養神原則的運用歸納起來,不外有三:一是以清靜為本,神靜而不用,即所謂「恬淡虛無」之態;二是少思少慮,用神而有度,不過分勞耗心神,使神不過用;三是常樂觀,和喜怒,無邪念妄想,用神而不躁動。這些養生原則在傳統養生法中均有所體現,如調攝精神諸法中的少私寡慾、情志調節;休逸養生中的養性恬情;氣功、導引中的意守、調息、入靜;四時養生中的順四時而養五臟;起居養生中的慎起居、調睡眠等。

  修節止欲 順氣調神

  王玉川說,歷代養生家都非常重視七情調攝,歸納起來可分為4法:節製法就是調和、節制情感,防止七情過極,達到心理平衡。《呂氏春秋》說:「欲有情,情有節,聖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要重視精神修養,節制自我感情才能維護心理的協調平衡;疏泄法則是把積聚、抑鬱在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方式宣達、發泄,以儘快恢復心理平衡;轉移法即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變人的思想焦點,或改變其周圍環境,使其與不良刺激因素脫離接觸,從而從情感糾葛中解放出來或轉移到另外的事物上去;情志制約法則是根據情志及五臟間存在的陰陽五行生剋原理,用互相制約、互相克制的情志來轉移和干擾原來對機體有害的情志,以達到協調情志的目的。

  性格開朗、精神樂觀是健身、長壽的法寶。情緒穩定對一個人的健康起著重要作用。性格開朗,活潑樂觀,精神健康者,不易患精神病、重病和慢性病,即使患了病也較易治癒,容易康復。

  立志健魄 大德增壽

  王玉川說,正確的精神調養,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只有對生活充滿信心,有目標、有追求的人,才能很好地進行道德的修養和精神調攝,更好地促進身心健康。因此,養生首先要立志,要樹立起生活的信念,對生活充滿希望和樂趣。科學證明人的內在潛力很大,充滿自信心,頑強的意志和毅力是戰勝疾病的極為重要的力量。樹立理想,堅定信念,充滿信心,量力而行,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是養生保健的重要一環。

  王玉川說,養生必須從整體出發,注意生命活動的各個環節,全面考慮,綜合調養。要著眼於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臟腑、經絡、精神情志、氣血等方面,要順四時、慎起居、調飲食、戒色慾、調情志、動形體。從各個不同方面,對機體進行全面調理保養,使機體內外協調,適應自然變化,增強抗病能力,避免出現失調、偏頗,達到人與自然、體內臟腑氣血陰陽的平衡統一。

孫思邈13種居家養生法

  

    發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0次。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梳發」,可以防止頭痛、耳鳴、白髮和脫髮。

  目常運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複3次。有助於眼睛保健,糾正近視。

  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鬚髮出聲響,做36下。可以通上下顎經絡,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做12圈。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可以強健腸胃。

  耳常鼓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放手,應該有「噗」的一聲。重複做10下;雙手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複。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揉的範圍由小到大,做36下。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攝谷道(即提肛)

  吸氣時,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相傳這動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法。

  膝常扭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可以強化膝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應由雙腿做起。

  腳常搓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

老人補鈣要慎重 如何選適合自己的

「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這裡面的道理幾乎人人都懂。可對老人來說,只通過喝牛奶補鈣是遠遠不夠的,鈣劑應該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唱主角。然而,現在鈣劑種類這麼多,要怎麼選擇卻是個難事。

春困:辦公室午休3大建議

午休雖然可以幫助人們補充睡眠,使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增強體力、消除疲勞、提高午後的工作效率,但午睡也需要講究科學的方法,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