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理論而言,「濕」的一種徵兆。體內有了濕氣,氣血不暢,也是失調的症狀,需要通過各種食補或者藥療來「祛濕」。除此之外,日常起居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春季祛濕的方法。
少鹽 幫助腎排水
吃太多鹽會導致更多的水攝入,很多口重的人都不苗條。許多科普文章常常提醒大家夏季要多補充淡鹽開水或含鹽飲料,這種提示是沒錯的。但這主要是針對春季從事劇烈運動、體力勞動的人,對很少出汗的白領們來說則未必合適。因為攝入體內的鹽主要通過腎臟排出,當攝入的食鹽太多或腎臟有病變的時候,就不能及時將攝入體內過多的鈉排出。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時較多的水進入血管,極易造成水鈉瀦留,水腫也就不請自來。你雖沒多吃,看上去卻比別人大一號。如果不是出汗太多,春季仍然要堅持低鹽飲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的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特別是對於腎臟有疾患的人來說尤其如此。
適當午睡 身體更輕盈
專家認為,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因為過度勞累容易耗傷氣血,氣血不足會進一步加重水濕內停。再加上許多忙碌的職業人晚上加班,夜間睡眠時間往往不足,應特別注意勞逸結合。對於白領們來說,適當午睡可以補充晚間睡眠的不足,讓大腦和身體各個系統都得到放鬆與休息,下午的工作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
午後一杯茶 排水又減壓
有些藝人用利尿劑來達到瘦身減重的目的,這是危險的不擇手段。我們的生活中,茶其實就是最自然的利尿劑。專家建議,每天下午開始工作前,給自己泡上一杯茶,不僅可以提神醒腦,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而且由於茶葉中有利尿的作用,可及時帶走體內多餘的水分。綠茶由於製作工藝中沒有發酵環節,所以營養成分較之其他類高;鐵觀音屬半發酵茶,由於發酵期短仍偏寒性;烏龍茶不寒不熱,是一種中性茶;大紅袍茶溫而不寒;普洱茶性溫和醇厚,有暖胃的作用,特別適合寒氣重的人飲用。
運動排汗最祛濕
在所有的排水方法中,運動出汗是最不能被忽略的一種。健康管理專家認為:夏季里,從事適度的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力,還可以助消化、促進氣血流通,進而防止內生濕邪的產生。同時,運動時身體微微出汗,還能帶走體內多餘的水分,讓身體感覺更加輕盈。專家發現,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晚間相對涼爽時進行,以散步、快走、慢跑、各種球類、太極拳等運動方式為宜。
平衡荷爾蒙 讓身體不再沉重
有一些身體沉重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甲狀腺功能低下問題越來越容易找上熟女。甲低的症狀並不明顯,所以往往容易漏診。其實,當你發現自己吃的不多但體重增長、經常感覺精力不濟、總是睡不醒、怕冷、頭髮乾枯等症狀時,就有必要去做一個激素水平尤其是甲狀腺功能檢測。把荷爾蒙調整到健康檔,你的身體才能重新輕盈起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高溫多雨疾病多 試試夏季清熱祛濕湯
夏季是濕熱多雨季節,「濕氣通於脾」,飲食養生就應該清熱祛濕健脾淡補為宜,所以要多喝夏季清熱祛濕湯。
1、薺菜茅根脊骨湯
材料:薺菜(鮮品)60克,白茅根(鮮品)30克,豬脊骨400克,生薑3片。
做法:將薺菜、白茅根洗淨,切段。豬脊骨洗淨,與薺菜、白茅根、生薑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時,調入精鹽即成。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消暑,適合夏季養生保健食用。
夏季祛濕湯:山楂扁豆金銀胗湯 薏仁豬腳湯
2、山楂扁豆金銀胗湯
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鮮鴨胗、臘鴨胗各2個,豬肉200克,陳皮14個、生薑3片。
做法:各藥材洗淨、浸泡,陳皮去瓤;鮮鴨胗洗淨剖開,去髒雜,可不剝去鴨內金,洗淨;臘鴨胗溫水浸泡,洗淨;豬肉洗淨。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鹽便可。
功效:健脾祛濕、開胃消滯。扁豆甘平、性溫,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濕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濕良藥,可用於脾虛有濕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便溏、泄瀉。與山楂同用,共湊健脾祛濕、消食開胃之效。
3、薏仁豬腳湯
材料:薏仁30g,乾淨豬腳一隻約半斤。
做法:薏仁碾碎,豬腳洗淨剁塊與薏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黃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蓋好。先用猛火煮滾,除去湯麵浮沫,再用文火煨約2小時;待豬蹄爛熟後,依次加入鹽、醬油、蔥、胡椒粉。
功效:健脾益胃、利濕、壯腰膝。
4、五指毛桃茯苓燉瘦肉
材料: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各100克,瘦肉一斤,陳皮5克,鹽少許。
做法: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洗淨後浸泡片刻;瘦肉洗淨切成塊,汆水撈起備用;用湯煲煮水,沸開後加入所有食材,武火煮10分鐘再轉文火煲一兩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祛濕,益氣健脾。五指毛桃被稱為「廣東人參」,又有「南芪」之謂,其性平、味甘,有健脾補肺、利濕舒筋之功,補而不滯。茯苓與五指毛桃合用具有祛濕化滯、健脾開胃等作用。適用於脾虛浮腫、食少無力。
5、冬瓜老鴨湯
材料:芡實、薏米、扁豆、冬瓜、老鴨、豬扇骨。
做法:芡實、薏米和扁豆洗淨,薏米最好提前浸泡1~2小時;冬瓜洗淨,留皮、瓤和仁,切大塊;洗淨宰好的老鴨,斬塊,汆水撈起;豬扇骨洗淨,斬塊,汆水撈起;將10碗水倒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文火煲兩個小時,下鹽調味飲用。
功效:消暑滋陽、健脾化濕。冬瓜能清熱解暑、生津美容、祛風化痰,鴨子幼時濕毒,長大後一身毒氣褪去,反倒成為「涼藥」,兼有補虛功效。
濕氣為萬惡之邪 秋季祛濕三招搞定
中醫有「濕氣為萬惡之邪」的說法。現在的人,物質生活豐富,大魚大肉吃得太多,再加上吃的食物里有污染,運動量又少,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郁體內容易積聚濕氣。
因此,祛濕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以下,我們就來介紹祛濕氣的方法。
食療
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濕的作用,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湯等。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濕。
此外,還可以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放到煲湯材料中,煲成粥或者煮水喝,可以利尿、除濕,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這兩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適宜尿多的人食用。
運動
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能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等運動,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因為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濕熱病症。
清淡飲食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保護腸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適量、均衡飲食。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
在烹調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時,最好加入蔥、姜,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春末夏初養生可煲湯祛濕
時值春末夏初,雨水多,濕氣重,總讓人身體不舒服。食療是春末夏初祛濕的好方法,喝湯最合宜。那麼春末夏初煲什麼湯呢?這裡推薦幾款祛濕湯,在這春夏之交,不再「濕漉漉」!
適合孕婦的五款粥 祛濕營養易吸收
春季到來,因為降雨的增多,濕氣加重,易使媽咪患上腸胃疾病。所以,在這一時期,一定要注意對脾胃的養護,健脾利濕。唐代孫思邈說「春時宜食粥」,提醒我們在春季要多喝粥。粥以米為主,以水為輔,水米交融,不僅香甜可口,便於吸收,還能補脾養胃、去濁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