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腳氣患者來說,一年中最難熬的時節非夏天莫屬。腳氣也稱為「腳廯」、「足廯」、「腳弱」,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而夏季的溫度、濕度適合真菌生長,因此,近日各大醫院皮膚科腳氣患者驟增。
反覆發作?用藥不當!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皮膚科主任周亦農教授表示,腳氣醫學上稱為「足癬」, 該病反覆發作的原因很多,其中,用藥不當和用藥時間不夠是主要的原因,能否治癒關鍵就在於能否堅持治療。交期患者平時要注意衛生,不穿公共拖鞋,腳部多汗者的鞋襪要勤洗勤曬、保持乾燥,一旦發病,及早治療,避免蔓延。
比如有些是以水泡為主的足廯,不能搽藥膏,應該先用藥水洗,洗完之後搽藥油,等水泡幹了後才能轉搽藥膏;而有些乾巴巴沒有水泡的足廯類型,就可以考慮搽藥膏。
用藥注意事項
對此,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外科主任醫師肖定遠說,而在臨床工作中,沒有幾個得了腳氣病真正去看醫生的人,大多數人都只是自己在家用藥,或用土方子,使得腳氣病周而復始地發作,因此,腳氣患者用藥要十分注意。
1.要堅持用藥,足癬是一種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質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藥才能殺死它。
2.不另亂用藥。腳氣用藥最關鍵的是應分類型進行連貫正規的治療。有人用膚輕鬆等皮質類固醉藥膏來治療足癬,結果越治越擴展。有人將阿司匹林片壓碎撒在糜爛的足趾問,結果形成一個潰瘍,長期疼痛不愈。有很多人在皮膚形成紅癢斑塊時外用皮炎平軟膏是一個誤區,皮炎平軟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這正好是真菌的營養劑,所以在肯定是癬的情況下搽皮炎平,只會越搽越厲害。
3.用藥要根據病變的具體情況。破潰處不能用酊劑,皮膚變厚,裂口該用軟膏。破爛出水時應該到醫院,由醫生按照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治療。
4.足癬發生繼發感染時,局部出現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足癬治療,應該先處理繼發感染。如有紅腫,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咬喃西林液冷溫敷可消炎消腫,必要時還要全身投用抗生素,並按照醫生囑咐適當休息。
預防是關鍵
得了「香港腳」,當然得好好治。夏季是傳染腳氣病的的高發期,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對於周圍還沒發生腳氣病的人來說,怎麼樣才能起到預防作用呢?
1.要保持腳的清潔乾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指導醫生:-
周亦農教授 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淘金門診皮膚科
擅長疾病: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痤瘡、銀屑病、癬病、...[詳細]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如何懸掛吉祥物 為家增添吉祥
導讀:中國人最講究意頭,家裡擺設一些吉祥物,既美觀又能圖個意頭。但是如果才能正確擺放吉祥物,也有講究,否則「彩頭」拿不到就成了「菜頭」。
很多人都喜歡在家中放一些吉祥物,既美觀同時也希望能圖個吉祥,招來好運。不過,吉祥物的擺設在風水上也有講究,亂放的話,不但招不來好運,還可能惹來是非哦。
一般來說,家中擺設一些孔雀、駿馬之類的動物,即有所謂「孔雀開屏」、「馬到功成」之意,這樣的好意思,誰不希望?當然,在選擇時,要選栩栩如生的,如孔雀不開屏,馬兒垂頭喪氣的,就不要購買。
若擺設名人字畫,則那些字畫一定要選擇一些有生氣的、歡樂而且適合自己身份的才可以懸掛。悲傷的字句或蕭殺的圖畫就不宜懸掛了。
至於裝飾品,牛角適合競爭性強的行業,獸頭、龜殼、巨型摺扇等含有戾氣的裝飾品,並非每個家庭都適合,要加以注意。
此外,不少人喜歡收藏刀劍等物品。其實刀劍在風水上多是用來擋災化煞的,若沒有煞氣,便不一定需要擺放。當然,作為收藏品陳列也不是不可,但要注意刀劍最好是未開刃的,否則容易招惹血光之災。若是已經開刃的,則一定要放在鞘中或錦盒內,切不可露出刀刃來。
有些人家喜擺佛像,主要是辟邪,如果事業不成功、精神不振、食慾欠佳等,擺放了佛像,有佛保佑,心理上有了寄託,容易取得好的效果。當然,有些人家擺放福祿壽三星,增添吉祥之氣。但必須保持清潔,切不可任其塵封,否則給人以敗落的感覺。
植物在風水上也頗有講究,一般來說家中適合擺放闊葉的常綠植物,同時仙人掌類的尖刺類植物多用於化煞或吸收電腦、電視的輻射。同時最好不要擺放陰氣很重的蕨類植物。
空調越吹越胖?空調六大常見使用誤區
儲蓄脂肪可不僅是冬天是事,上班族整天吹空調,小心越吹越胖。
盛夏天氣辦公室開空調,車上有空調,晚上回家也整晚開著空調。專家介紹介紹,整天待在室溫20℃左右的環境中,人體的新陳代謝變慢。加上人貪涼長期待空調間的內,運動量隨之越少,能量消耗跟著減少。
在綜合因素下,確實存在發胖的可能。
看來,空調已經讓四季界限模糊,貼秋膘冬藏脂肪,夏季出汗多消耗人會減重的規律不一定準確了,就像一些秋冬發作的呼吸道疾病,夏季也會大幅度發病。
環境冷,脂肪難消耗
根據統計,溫度每下降攝氏1℃,新陳代謝速率就會下降5%左右,體內酵素反應也會較為遲緩,分解脂肪、澱粉的能力也逐漸變弱。相對而言,脂肪、澱粉囤積更快。
此外,炎熱的夏季飲料的消費量最高,吃愛吃冰淇淋獲取片刻清涼。但這些食物本身含高糖分高熱量,尤其當腸道溫度變低,腸胃道酵素作用也會趨於緩慢,分解脂肪、澱粉效率變差。所以,眼睜睜看著一個夏季長几斤肉並不奇怪。
另外,冷氣房空氣流通性差,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常偏高,含氧量不足,氧氣減少,導致脂肪、葡萄糖不易燃燒,更易堆積脂肪。
調高室溫勤運動防「貼膘」
看來想實現修身目的,無論春夏秋冬都需要保持規律運動,讓身體有出大汗的機會,消耗身體攝取的多餘熱量。炎夏也別縮在空調房中不動,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此時機體變懶惰,你更需要運動維持身體活性。
且空調溫度別調太高,設定在攝氏27℃上下。讓室內溫度儘量接近室外溫度,增加身體組織消耗脂肪的活性。況且室內外溫度差異過大,人很容易生空調病。吹冷氣一段時間後一定要到常溫地方活動一下,更有利於身體代謝。
空調是我們在夏天經常使用的一類家電產品。但是在這樣的高使用期我們會發現,家裡的空調不製冷了,是不是哪壞了?還是空調需要添加製冷劑,只要找加氟的家電維修人員加點氟就可以了。可是很多朋友並不知道,很多習慣的使用誤區會讓朋友們在使用中遇到更大的麻煩。今天,編輯就給大家帶來了空調日常使用中常見的六大誤區,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起了解一下。
${FDPageBreak}
誤區一:製冷劑一年需換一次
很多用戶都覺得空調使用了一段時間,就必須換製冷劑,其實這種觀點並不正確。空調需要定時換製冷劑這一說法純屬無稽之談。空調和冰箱一樣是通過製冷劑來製冷的,不過由於冰箱是一個密閉型的製冷設備,所以從來不需要添加製冷劑。而空調的製冷系統是半封閉型,在製冷過程中一般多少會存在製冷劑的滲漏,所以有時它需要添加製冷劑。
不過,每台空調製冷劑的滲漏情況都不一樣,所以並沒有規定特定時間,一定要用戶去更換。其實使用四五年而不用添加製冷劑的空調比比皆是。
特別提醒:要不要添加製冷劑,必須通過專業人員在以下方面進行測試。
●空調器的電流。
●系統內的壓力。
●進風口出風口的溫差。
●在添加製冷劑以前,專業的維修人員都會先尋找空調的漏點。製冷劑如果需要添加,空調就一定存在製冷劑滲漏的情況。在沒有尋找漏點的情況下,即使添加了製冷劑也是白加,因為製冷劑會很快重新漏光。
誤區二:製冷效果差就需添加製冷劑
空調的製冷劑過少和過多都會影響到空調製冷效果。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會影響製冷效果,比如房間的空間大小和空調匹數不匹配等。
特別提醒:如果空調的製冷效果突然變差,建議用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原因。
●空調使用時間久了,壓縮機功效下降。
●過濾網沒有清洗乾淨。
●進風口、出風口有遮擋物。
${FDPageBreak}
誤區三:空調長時間不用沒關係
空調的工作核心是壓縮機,裡面有潤滑油。如果長時間不使用,潤滑油會凝結,再次使用的時候有可能會造成壓縮機卡死。
特別提醒:在不使用空調的季節,最好保持一個月開機一次的使用量。
誤區四:空調房的空氣不需更換
現在有許多空調都攜帶了負離子、氧吧等功能,許多用戶覺得由這些空調製冷的空氣,是非常有益於健康的。其實這樣的觀點是不正確的,最有利於人健康的是自然的空氣。在純自然的空氣裡面,就含有負離子、氧氣等成分。
特別提醒:在長期使用空調的時候,用戶要定期開窗,讓房內空氣和外界空氣形成對流,這樣才最有利於健康。
誤區五:清洗空調只需洗過濾網
在所有家用電器中,空調積塵污染是最嚴重的,而空調的清洗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事。有些用戶自裝上空調後,長年累月使用,從不清洗,直到發生故障。
特別提醒:《空調維修手冊》規定:空調一般在夏季使用前或秋季使用後需進行一次清洗保養。其實空調的清洗,一般情況下用戶可以單獨完成。
首先是清洗內機。過濾網是必須清洗的,而空調裡面的光觸媒在使用之前,則需要在太陽底下曬上十來分鐘,以保持其功用。如果使用的時間久了,內機中風塵較多,蒸發器也需要清洗。而在油煙比較大的地方工作的空調則需要將空調整個拆下,全面清洗。
除了內機外,外機也必須清洗。如果外機不是高高掛在室外的話,用戶可以自己用清水清洗冷凝器和熱交換。
誤區六:外機裸露需裝雨篷
其實如果外機懸掛的位置好的話,是不用雨篷擋風避雨的。因為外機在設計的時候,就添加了防水、防酸、防鏽功能,不需要另外的遮蔽。不過,如果經常要在太陽下暴曬的外機,最好有個雨篷。在裝雨篷的時候,用戶必要注意雨篷的大小,因為太小的雨篷會影響空調的熱交換。
特別提醒:用戶要根據說明書確定雨篷距離空調外機前後左右的距離。
洗杯子,選擇清潔劑也有學問
導讀:杯子幾乎是每個人每日的最常日用品,但是有調查顯示,很多人都沒有好的洗杯子習慣,而杯子不乾淨,又可能會導致細菌的滋生,病從口入。
夏季出遊做好「四防」 防蚊蟲定要很重要
外出旅遊,身處陌生環境中,須了解必要的健康知識,讓旅行更加安全,充分享受樂趣。 防腹瀉 夏季出遊,往往容易發生腹瀉等胃腸道不適症狀,因此一定要注意飲食安全,防止「病從口入」。尤其是在海濱城市食用海鮮產品時,一定要挑乾淨新鮮的食用,吃海鮮時和剛剛吃了海鮮後,不要飲用冰啤酒、冰水和冷水,以防發生腹瀉。 一旦發生了腹瀉,也不用害怕,最重要是及時補充水分,可以飲用純淨水或鹽開水。最好隨身攜帶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推薦的口服補液鹽(也可以自己配製:一勺鹽和8勺糖,溶入1升純淨水或冷開水)。對於大多數腹瀉患者,服用口服補液鹽就足夠了,病情好轉後增加固體食物;但對於少數患者如老年人和兒童,腹瀉和嘔吐可導致嚴重的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馬上去當地醫院就診。 防中暑 夏季氣溫高,排汗多,旅遊最易發生中暑。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者,在高溫季節應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旅行。 中暑的發生不僅和氣溫有關,還與濕度、風速、暴曬時間、體質強弱、營養狀況及水鹽供給等有關,尤其是在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極易發生中暑。通常情況下,人們首先出現「先兆中暑」,表現為多汗口渴、頭暈眼花、噁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這時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一旦發生中暑,應將病人抬到陰涼通風處躺下,如果病人昏倒也不要驚慌,讓其側臥,保持呼吸道通暢,立即撥打當地的急救電話,等待救援人員趕到。${FDPageBreak} 夏季旅遊時預防中暑,可注意以下幾點: 早出發。早晨相對涼爽,而中午至下午2時陽光最強時,儘量不要呆在戶外,應在陰涼處休息,下午三四點鐘以後再活動。 著淺色織物。白色、淺色衣服吸熱慢,散熱快,穿著涼爽;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 戴遮陽帽。遮擋陽光輻射。 多補充水分。應少量多次,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半個小時,可適當喝些鹽開水,補充鹽分。但要儘量避免喝溫度過低的飲用水,防止消化系統疾病。 備防暑藥物。外出旅遊時應帶些人丹、風油精等。 防曬傷 夏季,人們往往選擇去海濱游泳或登高納涼,但如果日曬時間過長,臉部、頸部、手臂和下肢暴露部位的皮膚便會產生日曬斑甚至曬傷。最常見的症狀為皮膚表面出現腫塊、蕁麻疹、水疱或者紅斑,輕者二日左右可愈,重者一周後才能痊癒。一旦發生曬傷,可適當使用阿司匹林等止痛劑,冷水浴或冷敷也有助於減輕傷口處的疼痛。 夏日出遊防曬,建議採取如下措施: 佩戴太陽鏡。防止紫外線照射引發眼睛的白內障、斑點惡化,不僅是年輕人和老年人,對於兒童也一樣要保護好眼睛; 穿保護性的衣服。如長褲和長袖服裝、戴遮陽帽等,可有效避免日光直接強烈照射。 適當塗搽防曬霜。一般情況下使用SPF20以上的防曬產品即可。 防蚊蟲叮咬 夏季是蚊蟲叮咬的高發季節,一些非洲國家、東南亞地區,我國雲南等地,以及海濱和山區尤甚。 許多傳染病如瘧疾、登革熱和腦炎等,都可以通過蚊子叮咬傳播,對旅行者的威脅很大,但並不常見。事先採取一定的防護措施十分重要,如在黃昏和黎明時分留在室內,穿著防護性的衣服,使用蚊帳和驅蚊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