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效果真那麼好嗎?

  

  據國外媒體報道,德國研究人員正在進行試驗,把中國古老醫術拔火罐作為一種關節炎新療法,現在,這種傳統的療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推崇,甚至包括格溫妮絲·帕特洛在內的一些大明星都樂此不疲,問題是,拔火罐的效果究竟如何?

  拔火罐是把罐加熱排除空氣然後口朝下吸在皮膚上,有研究顯示,拔火罐對下背痛的治療效果堪比止痛藥。其他研究顯示,拔罐對影響面部神經的三叉神經痛有積極作用。現在,德國柏林沙里泰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在一項新實驗中看到拔罐對膝關節炎患者有著類似的效果。

  現在很多人都患有膝痛,骨關節炎經常是造成膝痛的主要原因。磨損造成保護性表層或者骨骼下軟骨的損傷。長期損傷會導致關節內骨骼的摩擦痛。通常50多歲的老人易患膝關節炎。這種疾病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體重超重、關節曾經受損和疾病家族史。膝關節炎的治療方法包括服用止痛劑、物理療法和類固醇療法,而且有的患者將最終需要置換部分或者全部膝關節。僅以英國為例,每年進行的膝關節置換手術達4萬多例。拔火罐可能不僅有助於緩減關節疼痛,而且還能促進疾病恢復,推遲需要置換關節的時間。

  傳統拔火罐用於多種疾病,包括高血壓、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背痛和治療偏頭疼。但是它的有效性很少得到證實。拔火罐是利用直接加熱的方法,排除罐內空氣,然後快速吸在患病皮膚表面。罐內產生的負壓可把皮膚吸起幾毫米,停留15分鐘將罐拔下。該實驗主要負責人之一邁克爾·特烏特博士說:「它的原理被認為是負壓本質上『損傷』了皮膚,造成局部發炎。然後身體會做出反應,為該部位輸送更多血液、氧氣和營養物質,從而加速該部位的康復和降低疼痛感。」

  最近在柏林開始的這項實驗中,年齡為40歲到80歲的骨關節炎患者將接受拔火罐機器進行8次治療。該裝置使用的是矽膠杯,通過泵抽吸而不是直接加熱的方式創造真空然後把杯附在患者的膝蓋上。每位患者將在4周內接受8次治療,每次持續10到15分鐘。

  曾做過這種治療的患者稱,拔火罐不疼但感覺就像有人在拉動他們的皮膚。拔罐後患者身上可能會留下紅色或者青腫的印記。沙里泰大學的另一研究組也通過拔罐成功治療腕管綜合徵,腕管綜合徵是手腕神經上的壓力造成的前臂和手的疼痛或者無力。大約50位患者只接受一次拔罐或者被給予安慰劑,7天後複診。

  結論顯示,拔罐組患者的疾病症狀減輕了約60%,而其他組患者的症狀只減輕約25%。英國關節炎研究會的菲利普·康納汗教授說:「關節炎的很多療法似乎效果很小,判斷它們是否比安慰劑效果更好很難。我們將拭目以待進一步研究。」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老家具如何合理利用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消夏設施日漸現代化,往日消夏的老「家什」正派上新用場。

  竹簾當台布

  如今竹簾有了新的消夏功能:不少人家在露台的花木魚缸上,搭起空中竹簾遮陽篷;有的將細薄的竹簾當台布,營造出家庭茶室的清涼氛圍;懷舊的酒家特意選用老式的竹簾加老式吊扇,作為裝潢「道具」,點綴出懷舊的夏日情調。

  紙扇成擺設

  如今以摺扇扇風驅熱的人少了,但摺扇作為裝飾或禮品的功能卻增強了。在一些特色的中餐店,用扇面寫菜單,菜單變成收藏的紀念品,而書畫扇面,作為掛件、擺件,能讓人感受書畫藝術的魅力。

  藤椅休閒用

  在家中陽台納涼,小凳子長板凳已不大用,常見的是藤質休閒的陽台椅。據一家椅子店反映,如今賣得最好的就是有托腰枕的藤椅,還有連枕帶擱腳的躺椅、搖椅、休閒椅,更適合人們在陽台納涼時,聽音樂,看書,聊天。

健康養生並非「紙上談兵」

  

  有人看到報上說,牛奶臨睡前喝利於睡眠,於是他把原本早上喝的牛奶,改成了晚上喝。可過了幾天,他又在電視上聽專家建議,牛奶早上喝利於補充營養。這下他沒轍了,這牛奶到底是早上喝,還是晚上喝好呢?

  於是去問別人,別人反問他:「你自己適合什麼時候喝呢?」他說,當然是早上啦,畢竟形成習慣了。再說,睡前喝牛奶,還容易起夜,反而睡不好。

  這樣的例子生活中還有很多,有的人看到別人不吃紅燒肉,自己也跟著不吃了;聽別人說什麼保健品好,自己也屁顛屁顛跟著買;別人減肥,早上只吃個蘋果,自己也學人家,結果「肥」沒有減下來,卻把自己「減」進了醫院……

  說到底,這樣追求健康,就像東施效顰。每個人身體素質不相同,飲食習慣也不同,怎麼可能人云亦云呢?

  健康生活雖有一個大致的標準,但也並非是千篇一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沙發「護膚」小竅門

布藝沙發重在「勤」

夏季桶裝飲用水細菌繁殖快

夏季是桶裝飲用水一年中的消費高峰期。呼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飲用水衛生監督科提醒市民在選購桶裝飲用水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