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治療原則
寒濕侵襲:祛邪通絡。
瘀血停著:行氣活血。化瘀止痛。
腎陽虧虛:溫補腎剛,通絡止痛。
腎陰不足:滋補腎陰,通絡止痛。
治療操作
寒濕侵襲:治療選取腎俞、大腸俞、委中、陽陵泉、崑崙穴。操作時,先令患者取俯臥位,選取中口徑玻璃罐以閃火法吸拔腎俞、大腸俞,委中穴10~15分鐘,後再令患者仰臥位,選取中口徑玻璃罐以閃火法吸拔所余諸穴10~15分鐘,每日一次。
腎陽虧虛:治療選取腎俞、大腸俞、委中、陽陵泉、崑崙穴。操作時,病人先取俯臥位,選取中口徑玻璃罐以閃火法吸拔諸穴10~15分鐘,再令患者取仰臥位,選取中口徑玻璃罐以閃火法吸拔陽陵泉、崑崙穴,10~15分鐘,每日一次。
腎陰不足:治療選取大腸俞、委中、陽陵泉、三陰交、崑崙穴。操作時,病人取俯臥位,選取中口徑玻璃罐以閃火法吸拔大腸俞,委中穴。後再令患者取仰臥位,選取中口徑玻璃罐以閃火法吸拔諸穴5~10分鐘,每日一次。
注意事項
拔罐療法治療本病應配合適當的按摩及藥物治療方可取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患者於早期應注意休息,避免風寒勞累,以免使症狀加重或復發,另外尚應配合適度的功能鍛煉,如背伸,拱橋,直腿抬舉,晃腰,雙手舉足等動作,以增強腰背部肌肉力量,維持脊柱穩定性,預防本病的再度發作。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怎麼拔罐治療兒童哮喘
近年來兒童哮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有上升趨勢。兒童哮喘屬於中醫學的「喘證」、「哮證」等範疇。中醫認為哮喘病變主要在肺、脾、腎。肺主氣司呼吸,肺氣虛,外邪犯肺,肺失宣降而作喘;脾主運化水濕,脾虛痰壅,腎不納氣而作喘。
兒童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患兒呼吸急促,張口抬肩,胸悶、喘憋,甚至有窒息感、恐懼感,治療較為棘手。火罐療法作為中醫學的自然療法在臨床應用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其安全性、可靠性都已是實踐所證明的。
採用走罐的方法,可使火罐最大面積地與人體接觸,通過經絡傳導的作用,使病變部位的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血脈通達,疾病好轉;同時減少火罐的使用也減輕患兒的恐懼心理,而在噦音多的局部再加用定罐則可達到進一步加強經絡刺激、傳導作用促進噦音吸收的目的。
介紹兒童哮喘的中醫拔罐療法的詳細操作步驟:
一,選穴:背部自第1-12胸椎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背部第一側線上。穴位:大椎、身柱、大杼、風門、肺俞、膈俞、膏肓;②部位:頸部、脊柱兩側、肩胛上區。
二,操作步驟:
①器具準備:大、中、小號火罐,凡士林油、火柴、棉球、酒精、鑷子;
②患兒姿勢:脫下外衣,讓患兒取俯臥位,並將枕頭墊於胸部,兩手放於枕頭前,使肩胛骨自然放鬆(嬰幼兒可由家長抱著),裸露平坦之背部;
③操作區皮膚準備:清潔皮膚後,在患兒背部沿脊柱兩側均勻塗沫適量凡士林油膏;
④閃火法拔罐:取相應型號的火罐,用閃火法將兩隻火罐分別吸在脊柱兩側,醫者以右手握住火罐,左手逆著火罐走向拉緊皮膚,沿脊椎兩側由內至外,由上向下往返移動,至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時,將火罐吸定在兩側肺俞穴。
⑤遊走罐:火罐吸定後,每隔3~5分鐘,將火罐按上下左右方向,以每秒鐘3~5厘米的速度移動。對吸得深的火罐不宜移動,可在周邊加用火罐,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
⑥定罐:另取兩隻火罐按以上方法將火罐吸定,走罐後,最後將火罐吸定在哮鳴音、噦音明顯處或吸定於兩側膈俞穴。
⑦時間: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適應程度,5~20分鐘可起罐。
⑧起罐:用手指按住火罐邊緣的皮膚,另一手拿著火罐慢慢使空氣進入罐內,火罐自然脫落,不可硬拉強搬或旋轉。
⑨療程: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3~7次為1個療程;亦可在急性期每日1次,緩解期隔日1次;視患兒病情和耐受程度而靈活掌握。
專業人士提醒:採用走罐和留罐相結合的方法治療兒童哮喘,方法簡便,價格低廉,成本極低,易於掌握,療效確切,無不良反應。但需要正規中醫師操作,不可盲目自行在家進行。
哪些原因導致拔罐起水泡
我們都知道拔罐是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之一,但是部分的患者在進行拔罐之後會起水泡,下面為大家介紹哪些原因導致拔罐起水泡及改善方法,供大家了解。
拔罐起水泡的原因
1、患者體內風寒濕濕毒較盛,以濕氣最為突出。起泡也是一種邪氣外出的表現。有時會在罐壁上出現小水滴,也是濕邪的表現。
2、拔罐過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3、留罐時間有點長。這一點因人而異,也是和體質有關係的。有人留罐20-30分鐘也不會有起泡的現象。也有人5-10分鐘就會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時間需要短一些,等對患者情況了解了,就可以適當放寬時間。
4、 部位的差異,同一個人拔罐,有的部位沒問題,有的部位起泡。總的規律是背部、兩脅、臀部容易起泡。
5、罐子溫度較高,這一點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時做閃罐,如果造成罐體溫度過高,這時留罐的話,會增加起泡的可能。
改善拔罐水泡的偏方
1、食鹽1份,涼開水2份。將鹽放入水中,攪勻後將紗布浸入,然後敷於燒傷燙傷處,隨時更換。
2、生大黃適量。將大黃研成細粉,加麻油適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用紗布包好,每日換藥1次。
中醫拔罐哪些穴位可緩解牙痛
在經絡學說中,手陽明大腸經從手出發,沿著手臂外側,終止於頭面部的迎香穴。因此頭面部以及五官疾病,如頭痛、咽喉疼痛、口乾、流鼻血、牙痛等,均可通過合谷穴拔罐進行治療和預防,所以有「面口合谷收」說。
如何用拔火罐治療腰椎盤突出
「拔火罐」是民間對拔罐療法的俗稱,它是藉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於皮膚,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由於它能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所以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