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意漸濃,進補又成了熱點。冬進補是老廣們順應時令,調理身體的好傳統,但冬進補也要得法,不得法則可能南轅北轍,在養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偏遠。那麼冬進補該如何補呢?
很多進補方法存在誤區:
誤區一:進補過急
很多老百姓急吼吼的就開始了進補大餐。可大餐過後,卻常又覺得腸胃不適。於是有的人便認為自己虛不受補,放棄了進補計劃。其實問題不在於進補的食物上,而在於進補的方法不對頭。冬季進補時,最好先做引補,調整好脾胃功能,為大補做好準備,這樣就可以避免進補的不耐受反應,使得進補事半功倍。什麼是引補呢?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調好,可吃吃些健脾開胃藥物,如黨參、太子參,炒意苡仁,山藥、蓮子,砂仁等。
誤區二:補不對症
根據各人的體質來選擇補品和進補方式,在進補之前應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有的老百姓不辨體質,看到別人進補什麼自己也跟風,或者根據個人想像給自己下結論,結果往往達不到進補的效果。中醫把人的體質分為九種:有平和質、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鬱質、血瘀質、特稟質。而這個體質往往不是單一的,常常是幾種體質的混合,如可能既有陽虛,又有氣虛,同時還有痰濕症。這就和單純的陽虛或氣虛的進步法不同。辨證錯了,很有可能導致後面進補醫治的錯誤。
傷風感冒時不能進補,不管是溫補的人參、鹿茸,還是清補的沙參、玉竹,還是平補的枸杞、燕窩,都一概不能食用。等感冒完全好了之後,再行進補。
誤區三:劑量欠妥
進補的藥材,必須遵循的量要少,持續時間長的原則。例如:人參每人每次不超過5克,每周服1~2次。阿膠每人每次不超過10克。劑量小了不奏效,劑量大了則會出現副反應。如有的老百姓喜歡一次用藥材較多,導致出現「上火」,也有的老百姓每次吃一點,全家人一起用。有個老人家,聽說黃芪補氣,每次煲湯,不管什麼湯,都要放兩片黃芪,然後煮上4升水,全家人一起喝兩天。這樣的用法起不了什麼效果。
誤區四:服法不當
儘管藥食同源,藥材可以製作成食物入膳,但藥材也是藥,進補要遵循服藥的原則,不能用濃茶送藥,如吃人參、花旗參喝濃茶等。同時也要注意中藥的「十八反」、「十九畏」,以免藥物相互作用,給人體帶來傷害。
誤區五:忽視食補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很多老百姓重視進補的方劑,而忽視了日常飲食里,也有很多效果上好的進補材料。如羊肉是治療氣血兩虧的上好食品,雪梨則可以滋陰潤燥,是養陰的好幫手等等。藥補在於扶正,食補在於養生,兩者不可或缺。
那麼,為了避免進補的誤區,冬季進補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呢?
第一,冬季進補應「因證用補」。證有陰陽虛實、表里寒熱。證不同,進補也應不同。寒證,熱性食材就是補;熱證,寒性食材就是補;陰虛當用補陰的食材或藥物;陽虛當用補陽的食材或藥物。只有因證用補,才能發揮進補的保健作用,因此,進補一定要在具有執業資格的中醫師和中藥師指導下,因證用補。
第二,冬季進補應「因人而補」。因人的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稟賦不同,進補時也應有所差異。寒症的人或陽氣不足者,忌吃寒涼性食品;熱症或陰虛之人,忌吃溫熱性食品。小兒體質嬌嫩,選擇原料不宜大寒大熱,老人多肝腎不足,用藥不宜溫燥,孕婦恐動胎氣,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這都是在進補中應注意的。
第三,冬季進補應「因地而補」。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生活習慣有一定差異,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亦有不同,有的地方潮濕,飲食多溫燥辛辣,有的地方寒冷,飲食多熱而滋膩,而南方的廣東飲食則多清涼甘淡,在進補選料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但是,無論是採用食補、藥膳、藥酒和膏方補中的哪一種,都要注意因證用補、因人而補及因地而補。凡內熱重、肝火旺的病人或體虛者,有高血壓病而血壓持續在較高水平,或經常有出血傾向,有口瘡及大便秘結者,不宜進食紅參、鹿茸及熱力較強的補品。有些人體內有較重的濕熱、積滯、痰濁時,不能驟然進補,應當先服幾貼「開路」中藥,清理一下,然後再進補。總之,進補要務必注意針對性,這樣服用補食、補膏、補酒,才能達到冬令進補的目的。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大吃大喝就是在進補嗎 冬季進補五大注意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生物規律,對人體依然有著重要的影響。民間流傳「今冬進補,明年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俗語。但冬季進補不能盲目,有以下幾方面的注意事項。
冬季進補五大注意
一注意:因證而異
好多人對照著補品功能和自己的病症進補,認為這樣一定不會差了。其實,這樣也不科學。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不同補法。俗話說:藥證相符,大黃也補;藥不對證,參茸也毒。另外,人的體質有寒熱區別,食物也有溫涼不同,進補的要領是「寒者熱之」或「熱者寒之」。補錯了對身體有害無利。
比如,同是補氣,人參和進補西洋參作用卻完全不同。人參性溫,適用於陽氣虛弱的「寒證」,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不宜服用人參。而西洋參藥性屬涼性,一般用於熱證。適宜有少氣無力、口乾口渴等氣陰虛,咽干、乾咳等肺陰虛和午後潮熱、久咳等陰虛者。
二注意:因地而異
進補時,除了考慮個人的體質差別,還要考慮你生活的地域。這點也很關鍵。比如,冬季的西北、東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味,如羊肉、鹿肉等,補品中如人參酒、參茸酒等,強壯補身,禦寒助陽確有作用。
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北方地區要溫和的多,進補宜清淡甘溫之味,如雞、鴨、鵝等。長江以南地區的人們如果多食羊肉、鹿肉等容易燥熱動火,出現咽痛、口瘡、鼻出血等症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也是少用為佳,應以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薺、蓮藕、梨等果蔬為宜。
三注意:因季而異
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冬季天寒,寒邪易傷腎陽,宜食溫性食物。除了日常食用的主食及各種蔬菜水果外,可以多吃些羊肉、牛肉等熱量足的肉類。在燉羊肉的時候,如果搭配上當歸、黃芪,既補氣又補血,對那些冬天怕冷、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的人特別有好處。
四注意:不能以藥代食
正所謂藥食同源,許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補品,並且方便實惠,還不用擔心有任何副作用。但在明確食補與藥補差異的同時,還必須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適當進補,如老人腎虛,可多吃些補腎抗老的食品,如核桃肉、栗子、豬腎、甲魚等;為了防止神經衰弱、推遲大腦老化,可多吃些補腦利眠之食品,如豬腦、百合、大棗等;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應該多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帶等;防止視力退化應多吃胡蘿蔔、豬肝、甜瓜等。
五注意:藥酒要慎用
近幾年,各種名目的藥酒在補品市場十分受熱捧,也令很多本身就願意喝點小酒的老年朋友趨之若鶩。其實,藥浸泡在酒里,雖然能把藥品某些有效成分浸出,但每次飲進藥酒中的有效成分還是有限的,如果藥酒飲入過量,酒精的危害要遠比藥效大得多。服用藥酒要考慮自身情況,切不可過量。如陰虛發熱者應慎用,而患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慢性腎炎等患者須禁用。
冬季進補的誤區有哪些呢?
誤區1:冬季大吃大喝就是進補。通常進補大多是為了補虛,因此進補吃的食物大多是肉類,如雞肉、牛肉、羊肉等。於是,有的人不明就裡,以為進補就是大吃大喝。實際上,進補是慢工細活,是在選對補品的情況下循序漸進地補。如果不顧身體條件,一味大吃大喝,以致能量過剩,會帶來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健康問題。
誤區2:冬季人人都應進補。有些人覺得秋冬進補,人人適宜。大補大受益,小補小受用。其實,只有虛的人才宜進補,如果身體不虛,盲目亂補一氣,也會影響健康。
誤區3:虛人補品可隨意用。補品雖好,不可濫用。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不同補法。進補的原則是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如果陽虛補陰,陰虛補陽,或者缺多補少,或者缺少補多,都會導致不良後果。
藏在手掌上的健康 中醫教你如何辨證
大家都是在忙著學習、工作,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太重視,導致自己處於亞健康的狀態。為了避免亞健康的出現,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觀察自己身體呈現出的一些症狀以此來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觀察手掌就是一方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如何通過觀察手掌來知健康:
手溫高低辨寒熱
握手是大家熟知的禮儀。兩人一握手,就能感受到對方的手溫。有關專家對於手感辨證有四句口訣:「手掌長握熱到燙,多是實熱炎症傷;握久反而不覺熱,多是體內有虛火。手掌握著像冰塊,寒氣游竄體內外。若是只有手指寒,心臟血管慢循環。」意思是說,握手時感到對方手溫比正常人高,尤其是越握越覺得熱,一般提示此人患了一種實熱病,多是炎症類疾患。如果一開始握手感覺有點熱,但是時間長了反覺得不是很熱,一般是虛火,這種人容易失眠多夢、心煩口乾。
手感比正常人寒者,一般屬於陽虛,常見於甲狀腺功能低下、微循環障礙、月經不調等患者。如果主要是手掌寒,一般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弱一些,受涼容易腹瀉,女士多為白帶過多。如果主要是手指寒,一般提示心血管循環不是太順暢,這類人容易疲勞乏力、頭暈頭痛。
青筋體現淤痰毒
打過點滴的朋友都知道,輸液針頭都要刺入手背的「青筋」里。這些「青筋」實際上是靜脈血管。如果靜脈血管回流受阻、壓力升高,「青筋」常常在體表凸起、曲張。血液回流之所以受阻,就是因為人體內的淤血、痰濕、熱毒等物質不能及時排泄出體外,積滯於體內,漸漸地發於體表。您可以張開手掌看一看,哪些地方有「青筋」。
對於手掌青筋辨證也有口訣:「青筋出現莫慌張,仔細查看在何方。拇指根下肺氣阻,中指根下心氣傷。食指根下肝氣滯,掌心若有腸不暢。」大家仔細觀察青筋的位置,有助於初步識別疾患。
掌紋提示亞健康
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但是掌紋卻有相似的地方,幾乎都有走向大致相同的三條主線,也有人的主線有四條以上。主線的附近還有一些橫豎交叉的掌紋,有的像「Ⅹ」,有的像「十」,有的像「米」,有的像「口」,有的像「#」,還有的像「」。
一般來說「Ⅹ」與「十」提示有亞健康的可能,「米」提示炎症、息肉,「口」、「」提示疾病在發展,「#」提示慢性疾患。比如中指根紋到掌根部這片區域,大致是腸胃所在的全息區域,這個位置出現「Ⅹ」與「十」,一般提示腸胃可能處於亞健康狀態了,比如吸收不好,排便沒有規律等。食指根部向下約一平方厘米的區域是肝膽所在的全息區域,若是出現「口」和「#」,一般提示有膽囊炎、脂肪肝、膽囊息肉的可能,或者容易發生上述疾患,應該加強預防保健。
感冒多發莫忽視涕中帶血 警惕鼻咽癌
最近感冒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流鼻涕也就成了感冒的一種符號,但是在流鼻涕中我們也要注意鼻涕的性狀和顏色。一直遭受頭痛、鼻塞困擾,有時候鼻涕還帶著血,警惕鼻咽癌。
冬季到底該如何養生?要牢記八點
進入冬季之後,氣候乾燥、寒冷,身體抵抗力低,比較容易生病。所以這時候要做好養生保健工作,以保證身體健康,為來年春季的到來積蓄能量。那麼,冬季到底該如何養生?下面我們來看八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