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耳朵可以看出你內臟的健康:耳朵紅腫多是上火

從耳朵可以看出你內臟的健康,自己對著鏡子看看吧,能及早發現你得呢什麼疾病!!

通過對耳的觀察,可以推測機體的健康狀況。對耳朵的觀察主要從顏色、光澤,形態變化,定位診斷幾個方面進行。

顏色、光澤 就耳部整體而言,正常人的耳紅潤而有光澤,這是先天腎精充足的表現;如果耳朵乾枯沒有光澤,反應機體腎精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見於風寒感冒;還見於素體陽氣不足的人,這類人多怕冷惡風,手腳冰涼。耳朵紅腫,多是「上火」的表現,常見於肝膽火旺或濕熱。耳廓乾枯焦黑,多發於傳染病後期或糖尿病,因為在這個階段,機體陰液已經嚴重耗傷。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點狀或片狀紅暈、暗紅、暗灰等,多見於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

形態變化 望耳的另一個內容是觀察形態變化。耳朵厚大的人,腎氣充足;耳朵薄而小的人,多為腎氣虧虛。耳朵局部有結節狀或條索狀隆起、點狀凹陷,而且沒有光澤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質性疾病,如肝硬化、腫瘤等。耳朵局部血管過於充盈、擴張,可見到圓圈狀、條段樣等改變的,常見於有心肺功能異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此外,若耳內流膿,伴有耳部紅腫熱痛,聽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現,中醫認為,這是風熱上擾或肝膽濕熱。

定位診斷 就耳的定位診斷而言,人體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個倒置的胎兒。

耳垂相當於面部,當因「上火」而致牙齒、牙齦腫痛時,或臉上長小疙瘩時,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在耳垂上點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經常按捏耳垂還有美容養顏的作用。

正對耳孔開口處凹陷叫耳甲腔,這個地方相當於胸腔內臟器官。經常刺激這個部位,對血液和循環系統有保健作用。可將食指放到耳孔處,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對捏即可。

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相當於人的腹腔,按摩此處有助於消化,並有強腎健脾之功。

耳廓的外周耳輪相當於軀幹四肢,頸肩腰腿痛等軀體疼痛患者宜多按壓耳輪。

如今的耳診與傳統的耳診相比,加入了精確定位的耳穴內容。診法也不再局限於望診、觸診,染色診法、生物電測定法等方法正在蓬勃發展。當然,望耳只是中醫「望診」的一部分,判斷機體健康狀況、診斷疾病,應當結合全身的其他表現。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游泳、散步、太極拳:最適合暑天的"輕運動"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說明夏季的運動對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夏季常參加鍛煉的人比不鍛煉的人,其心臟功能、肺活量、消化功能都要好,而且發病率也較低。但夏天天氣炎熱,對人體消耗較大,故夏季參加體育活動必須講究方法,只有合理安排才能收到好的健身效果。那麼哪些運動適合夏季養生呢?小編為大家推薦了5種適合夏天的運動,既能鍛煉身體,又不易出現不適感。

游泳:防暑消夏

游泳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防暑消夏,迅速散熱。游泳能提高呼吸系統功能;提高心血管系統功能。水的散熱能力比空氣高15倍。例如100千卡熱量在12℃的空氣中要用l小時才能發散,而在同樣溫度的水中只要4分鐘就足夠了。因此游泳時人體產生的大量熱量能夠迅速地散去,從而保持體溫的恆定,不易出現中暑等現象。

散步:放鬆心情

正確的徒步走,應該是抬頭挺胸,邁大步,雙臂要隨步行的節奏有力地前後交替擺動,路線要直。生活中很多人徒步走時沒有將雙臂擺動起來,這樣根本達不到運動效果。徒步走時應穿大小適宜、輕便、舒適、緩衝和減震性能好的高幫運動鞋。運動路線應該是人流量少、通風、空氣好,離汽車越遠越好。另外,可以走高低不平的路面,因為受力點不斷改變,腳不會疼痛,骨骼、肌肉始終在不斷地張弛,全身也不會疲勞。

散步也可變換花樣

延長步幅  散步時加大步幅,可以使腿窩和臀部多用力,燃燒掉更多的熱量。

不斷調整速度  這意味著在散步的過程中可以小跑一段,然後再恢復到散步的狀態,循環進行。變速走能夠調動更多的肌肉參與到鍛煉過程中,更好地鍛煉心肺功能。

釣魚:養心除燥

炎熱的氣候往往使人煩悶、焦躁和「上火」,我國古代養生家認為垂釣能解除「心脾燥熱」。垂釣需要用腦、手、眼配合,靜、意、動相助而成,對提高人的視覺和反應能力,都有積極作用。並且湖濱、溪畔、河旁空氣中含有較多負氧離子,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

太極拳:降壓提神

炎熱的氣候使人體新陳代謝格外旺盛,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血壓容易升高。太極拳強調氣沉丹田,達到平靜心態、降低血壓的效果。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容易使人倦怠乏力、胸悶失眠、食欲不振等。打太極拳既能擴大肺活量,又能促進氣血在五臟六腑之間的運動,有助于振奮精神。

玩健身球:鎮靜怡神

健身球,又叫保定鐵球。玩健身球時,健身球刺激手掌第二、第三掌骨,有利於調節中樞神經的功能,達到鎮靜怡神、健腦益智的功效,從而增進自身臟腑的生理功能,發揮「動則不衰」的生理效應。玩健身球可使人思想集中於手上,排除各類雜念,消除緊張情緒,使大腦得到放鬆。常玩健身球還可健腦,避免老年痴呆症。

暑天運動注意事項

無論選擇哪種運動,都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每次鍛煉時間不宜過長,以不超過30分鐘為宜。如果需要較長時間的鍛煉,應每20分鐘左右休息片刻,並補充適量的淡鹽水,以免中暑。

其次,要量力而行。夏季人體本來能量消耗就大,鍛煉時更要量力而行,尤其是跑步、打球、爬山等運動量較大的運動。運動到一定程度,人就會達到一個興奮點,如果繼續練下去,就會出現疲勞的感覺,進而體力透支。因此,當運動到最高興、最舒服的時候,就不要再增加運動量了,而是需要慢慢減少或者停止運動。

然後,不要在強烈陽光下鍛煉。夏季陽光中的紫外線特別強烈,人體皮膚長時間受照射,可發生1~2度灼傷。宜選擇早、晚日照較弱的時間,或在背陰處進行。

此外,不要在鍛煉後立刻大量飲水,尤其是冷飲。夏季鍛煉出汗多,如果鍛煉後立刻大量飲水,會給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特別是心臟增加負擔。同時,大量飲水會使出汗增多,鹽分進一步丟失,從而引起痙攣、抽筋等症狀。而大量的冷飲不僅降低了胃的溫度,還衝淡了胃液,輕則可引起消化不良,重則會導致急性胃炎。

出汗多時,體內的水分和鹽分隨之減少,要及時補充淡鹽水或綠豆湯、金銀花水等清涼防暑飲料。保證充足的睡眠,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和休息,如果因為某種原因沒有睡好覺,第二天最好不要鍛煉,或者減小運動量。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時間段不要到室外運動。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如果發生熱疾病,不要驚慌,馬上把病人送到陰涼通風處,適當補充水分,嚴重者向醫生求治。

日常吃喝要適度 否則吃太飽撐出十種病

美國最新研究,提醒那些在飯後揉著肚子、扶著腰、打著飽嗝的人們,哪怕是短期暴飲暴食,帶來的健康災難都無法挽回,不僅體重幾年內會一直上升,對全身的傷害甚至會持續很多年。

所有人都有吃撐的經歷

「吃了嗎」,這句國人打招呼時最常說的客套話,足以說明人們對吃的重視。「誰能不吃飯呢?只是現代人的胃口越來越大,吃得越來越好才帶來了問題。」專家說。隨機調查發現,所有人都有過吃撐的經歷,更有人表示,幾乎每天都有吃太撐的時候。

人們吃多的場合,則多見於以下幾個。第一是自助餐。食物選擇豐富,再加上抱著要吃夠本的心態,讓不少人戲稱為「餓得扶牆進,吃飽扶牆出」。第二是商務宴請,因為持續時間長,干坐著太沒意思,只能不停吃,不知不覺就多了。第三是朋友聚會,有酒有肉加上心情大好,最後肚皮就圓滾滾的了。第四是工作太忙吃得太急。從開始進食到大腦接到飽的信號需要20分鐘,很多人通常用不了10分鐘就解決一頓飯,這種情況也容易吃撐。第五是壓力太大,許多人飲食不規律,只有在較為放鬆的晚上才能好好吃頓飯,非常容易吃撐著。

吃的太飽帶來各種病

健康教育專家說:「遠古時代,胃除了消化外,還發揮著儲備的功能,吃飽一頓餓三天也沒問題;而現在人們天天有的吃、頓頓吃得好,如果一個人的胃每天能容納1斤的食物,只需填充一半,就足夠其一天所需了。否則,只會讓機體超負荷運轉,造成一系列健康問題。」

1、肥胖:現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來更加困難,多餘的「營養物質」堆積在體內,其後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貴病。「無數科學研究證實,肥胖會帶來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硬化、膽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帶來的併發症,可能達到上百種,非常可怕。」洪昭光說。

2、胃病:吃得過飽所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此外,人體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較短,每2-3天就應修復一次。如果上頓還未消化,下頓又填滿胃部,胃始終處於飽脹狀態,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復的機會,胃大量分泌胃液,會破壞胃黏膜,屏障,產生胃部炎症出現消化不良症狀,長期以往,還可能發生胃糜爛、胃潰瘍等疾病。

3、腸道疾病:中國台灣科學家發現,脂肪堵塞在腸道里,會造成腸阻塞,大便黑色、帶血。

吃得過飽讓人疲勞

4、疲勞:吃得過飽,會引起大腦反應遲鈍,加速大腦的衰老。人們在吃飽後,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腸胃系統去「工作」了,容易讓人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昏昏欲睡。

5、癌症:日本科學家指出,吃得太飽會造成抑制細胞癌化因子的活動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幾率。

6、老年痴呆:日本有關專家還發現,大約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壯年時期都有長期飽食的習慣。

7、骨質疏鬆:長期飽食易使骨骼過分脫鈣,患骨質疏鬆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8、腎病:飲食過量會傷害人的泌尿系統,因為過多的非蛋白氮要從腎臟排出,勢必加重腎臟的負擔。

9、急性胰腺炎:晚餐吃得過好過飽,加之飲酒過多,很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

10、神經衰弱:晚餐過飽,鼓脹的胃腸會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使興奮的「波浪」擴散到大腦皮質其他部位,誘發神經衰弱。

「八分飽」從細嚼慢咽開始

「常吃八分飽,延年又益壽」一點不錯。這「飽」的尺度到底如何拿捏呢?對此,專家表示,做到只吃「八分飽」,最好的辦法就是細嚼慢咽。

第一,把握好吃飯的時間,最好在感到有點兒餓時開始吃飯,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避免太餓後吃得又多又快。

第二,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這是因為從吃飯開始,經過20分鐘後,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如果吃飯太快,大腦很可能還沒得到最新情報人就已經吃多了。

第三,每口飯都要咀嚼30次以上。

第四,用小湯匙代替筷子,減慢速度。

第五,可以多吃些涼拌菜和粗糧,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喝燕麥粥一定比喝白米粥慢,吃全麥饅頭也比吃白饅頭的速度慢。

此外,每次少盛一點,吃飯前喝兩杯水或是喝碗湯,買小包裝的食品,多吃粗纖維的、增加飽腹感的食品,比如豆類、魔芋等,使用淺盤和透明餐具,吃飯時有意識地幫別人轉桌夾菜,都是避免吃撐的好辦法。

揪出夏天拉肚子七元兇 三妙招調理止瀉

夏天天氣變化反常,讓人難以適應。稍不留神,腹瀉、冰箱病等腸道疾病就會悄然而至。拉肚子很傷身,而且經常跑廁所也很尷尬。拉肚子怎麼辦呢?腹瀉期間有哪些飲食禁忌?小編幫你揪出導致腹瀉的7個元兇,並給出3個妙招。

吹空調引起"暴發性心肌炎空調吹出來的3疾病

初二的小林今年14歲,目前正在放暑假,平時身體也不錯,因怕熱,他總喜歡呆在空調屋裡。幾天前,他出現咳嗽、發熱等感冒症狀,連續兩天,第三天伴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