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養生方去除盛夏濕邪

8個養生方去除盛夏濕邪

中醫裡面有一種叫做濕邪的毒素,夏季里尤盛,濕邪重是會讓體重增加,而且很多苦夏的症狀如口粘口渴、精力不濟等等也都與濕邪過旺有關。專家指出夏季想要輕身消夏,關鍵是祛濕排水。下面教您祛除體濕的8個養生小方法。

祛濕方法一:少鹽,幫助腎排水

吃太多鹽必導致更多的水攝入,很多口重的人都不苗條。許多科普文章常常提醒大家夏季要多補充淡鹽開水或含鹽飲料,這種提示是沒錯的。

但這主要是針對夏日從事劇烈運動、體力勞動的人,對很少出汗的白領們來說則未必合適。因為攝入體內的鹽主要通過腎臟排出,當攝入的食鹽太多或腎臟有病變的時候,就不能及時將攝入體內過多的鈉排出。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時較多的水進入血管,極易造成水鈉瀦留,水腫也就不請自來。你雖沒多吃,看上去卻比別人大一號。

如果不是出汗太多,夏季仍然要堅持低鹽飲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的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特別是對於腎臟有疾患的人來說尤其如此。祛濕方法二:按摩排水,比桑拿更健康

說起排水,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懶人招數就是洗桑拿。這種被動的出汗方式並不適合炎熱的夏季,尤其不適合頻繁採用。因為蒸桑拿雖可以加快血液循環,排除體內的濕邪,但因在洗桑拿的過程中,出汗過多,並不利於心臟健康。其實相對於桑拿,洗個溫水澡並稍事按摩是更健康的排水方式。

溫水澡能讓身體微微汗出,配合簡單的按摩手法,不僅可以起到排出體內濕邪的作用,也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如果有時間,每周一次的身體SPA,籍由專業按摩師的理療手法,可以得到更佳的排毒排水效果。

夏季運動後,等汗幹了再用與體溫相近的溫水洗澡,輔以排水功效的植物精油,有助於更快緩解疲勞,放鬆身心。

祛濕方法三:適當午睡,身體更輕盈

專家認為,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因為過度勞累容易耗傷氣血,氣血不足會進一步加重水濕內停。而夏季晝長夜短,再加上許多忙碌的職業人晚上加班,夜間睡眠時間往往不足,應特別注意勞逸結合。

對於白領們來說,適當午睡可以補充晚間睡眠的不足,讓大腦和身體各個系統都得到放鬆與休息,下午的工作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利用公司的休息室,某個長沙發小憩一下,或者去附近的美容沙龍做個Facial睡個美容覺,哪怕就是在辦公桌前打個小盹兒也好。而對於那些因受客觀條件限制,中午不能很好地進行午休的女性而言,更要保證充足的晚間睡眠。

祛濕方法四:排水減重,從健脾開始

脾虛的人往往更容易濕氣大,體重也會比其他人更重。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脾胃受損後,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體內濕邪大量積聚後身體沉重、腹脹甚至腹瀉,晨起眼瞼浮腫等不適就全都找上門來。

夏季到來,如果冰激凌、冷飲吃太多,會加重脾虛的問題,讓體重的困擾更深。專家提醒,除了常吃山藥紅棗等健脾食物,酷愛冰淇淋的你更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即使吃也最好在中午前後吃,切忌在早上剛剛起床後或晚上睡前食用。另外,冰水也不宜多喝。祛濕方法五:經期食紅豆,補血排水一起來

專家說,經期吃點紅小豆,排水又補血。紅小豆富含鐵質,有補血的作用,是女性生理期的滋補佳品。現代研究發現紅小豆中也含有一種皂甙類物質能促進通便及排尿。

中醫認為紅小豆性平,有滋補強壯,健脾養胃,利水除濕,清熱解毒和補血的功能,比較適合脾虛濕熱內盛者食用。經期或經期前後喝點紅小豆粥或吃點含有紅小豆的糕點,不僅可消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還能起到預防缺鐵性貧血的作用。

綠豆、扁豆、絲瓜、冬瓜等都具有很好的利濕作用。聰明又健康的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專屬你的那款輕身排水美食。

祛濕方法六:午後一杯茶,排水又減壓

有些藝人用利尿劑來達到瘦身減重的目的,這是危險的不擇手段。生活中,茶其實就是最自然的利尿劑。專家建議,每天下午開始工作前,給自己泡上一杯茶,不僅可以提神醒腦,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而且由於茶葉還有利尿的作用,可及時帶走體內多餘的水分。

綠茶由於製作工藝中沒有發酵環節,所以營養成分較之其他類高,但葉綠素含量也較多,且為涼性的;鐵觀音屬半發酵茶,由於發酵期短仍偏寒性;烏龍茶不寒不熱,是一種中性茶;大紅袍茶溫而不寒;普洱茶性溫和醇厚,有暖胃的作用,特別適合寒氣重的人飲用。祛濕方法七:運動排汗最祛濕

在所有的排水方法中,運動出汗是最不能被忽略的一種。健康管理專家認為:夏季里,從事適度的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力,還可以助消化、促進氣血流通,進而防止內生濕邪的產生。

同時,運動時身體微微汗出,還能帶走體內多餘的水分,讓身體感覺更加輕盈。專家發現,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晚間相對涼爽時進行,以散步、快走、慢跑、各種球類、太極拳等運動方式為宜。

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

祛濕方法八:平衡荷爾蒙,讓身體不再沉重

有一些身體沉重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甲狀腺功能低下問題越來越容易找上熟女。甲低的症狀並不明顯,所以往往容易漏診。其實,當你發現自己吃的不多但體重增長、經常感覺精力不濟、總是睡不醒、怕冷、頭髮乾枯等症狀時,就有必要去做一個激素水平尤其是甲狀腺功能檢測。把荷爾蒙調整到健康檔,你的身體才能重新輕盈起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嬰兒發燒手腳冰冷是怎麼回事

寶寶生病發燒是讓每個父母都焦慮萬分的事情。嬰兒由於身體各部分的機能尚未發育完全,抵抗力較弱,在不適宜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就容易出現生病發燒的現象。比如氣候的原因,一冷一熱脫衣穿衣都會導致寶寶生病發燒。那麼嬰兒發燒手腳冰冷是怎麼回事呢? 

多少度是發燒

以我們常用的腋窩溫度例,正常的體溫在36攝氏度至37.4攝氏度。一般37.5-38.5為低熱,38.1-39為中熱,39.1-40.4為高熱。40.5以上為超高熱。

為什麼手腳冰涼

發燒卻手腳冰涼是一種假冷真熱現象,3歲以下嬰幼兒尤為多見。主要是因為寶寶(特別是嬰幼兒)四肢血量少於內臟,由於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較成年人容易發涼。此外,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負責管理血管舒張、收縮的自主神經易發生紊亂,導致高熱初發時四肢末端的小血管處於痙攣性收縮狀態而發涼。

環境溫度

由於孩子的中樞神經發育尚未成熟,調節體溫的能力不完善。如果周圍環境的溫度偏低,由於孩子的手暴露在外面的時間較多,所以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

物理降溫

1、首先,不能用厚衣服來包裹孩子,一定要衣服寬鬆。減少孩子身上的衣服。這樣有利孩子的散發出過多的體溫。

2、讓孩子多喝水,喝水有調節體溫的作用。由於發燒體溫過高,體內蒸發的水分要多多平時,多喝水有助於調節體溫作用。

3、如果,在家可以用35-38℃的水溫給孩子,洗溫水澡,這樣有助孩子的體溫的散發。或用溫水給孩子擦拭全身。

 嬰兒發燒手腳冰冷的情況大多數是由於嬰兒四肢供血不足所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及時給寶寶做物理降溫,並且幫助寶寶適當的搓揉一下四肢和手腳部位。如果寶寶燒得厲害,應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健脾養胃茶

健脾養胃茶

1、山楂蜜茶

做法:鮮山楂30克、蜂蜜適量。將鮮山楂果研碎去籽,用開水沖泡果肉15分鐘,再過濾取汁,最後依據個人口味調入蜂蜜即可。每日2劑,代茶飲。具有消食化積、強健脾胃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弱者。

2、大棗茶

做法:將大棗洗淨切碎,每日取適量用沸水沖泡,代茶飲。最後將碎棗一起吃下。健脾胃,補氣血,尤其適合女性養生食用。

3、木香烏麥飲

做法:木香6克,麥冬15克,烏梅10克,加水煎10-15分鐘飲用。適合萎縮性胃炎病人,有養胃生津,行氣止痛之功。

4、生薑紅茶

做法:將紅茶和磨碎的生薑放入杯中,加入適量的紅砂糖,清晨一杯,有助頭腦清醒。紅茶能夠養胃。胃腸不好的人,紅茶是茶品中的首選。生薑具有發汗利尿的功效。

5、黃芪紅棗枸杞茶

做法:黃芪15g、枸杞15g、紅棗15個、蜂蜜適量。準備材料,泡泡洗淨。砂鍋加水,加黃芪、紅棗、枸杞。大火燒開,轉小火熬煮1小時即可。用濾網濾出茶汁,加蜂蜜拌均勻即可飲用。冬季養生飲用可以健脾養胃。

6、健胃蕎麥茶

做法:蕎麥1錢,黃芪5錢。將蕎麥、黃芪,放入600ml的熱水沖泡,蓋杯燜10分鐘,濾渣取汁。此方可改善身體虛弱、盜汗、腹脹食少,可促進脾胃運作、增加食慾。

7、桂花茶

做法:將七到十朵干桂花加入適量的紅茶、紅糖後,以熱水沖泡。桂花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作用,對食欲不振、痰飲咳喘、痔瘡、痢疾、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

8、蜂蜜薑茶

做法:生薑一塊(約拇指大),去皮切絲,清水適量煮開30分鐘,加入蜂蜜2~3湯匙即可。經常飲用可溫胃健脾。

9、牛奶紅茶

做法:紅茶3克,牛奶100克,食鹽2克。將紅茶放入鍋中,加水煎煮5分鐘。紅茶葉過濾掉,另以一隻鍋煮牛奶。將牛奶煮沸後加入茶汁,加入食鹽攬拌。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

10、大麥茶

做法:大麥炒熟然後泡水,每天服用就能起到養胃的作用。大麥芽性涼、味甘、咸,歸脾、胃經,具有益氣寬中、消渴除熱、並且有回乳的功效;對滋補虛勞、強脈益膚、充實五臟、消化穀食、止瀉、寬腸利水、小便淋痛、消化不良、飽悶腹脹有明顯療效。

11、茉莉紅茶

做法:茉莉紅茶3克。將茉莉紅茶直接放進杯中,用沸水沖泡2分鐘即可。飯後30分鐘,可少量頻飲。具有提神、消食等功效,適合精神不振、食慾不佳者。

12、陳皮生薑茶

做法:取陳皮5克,生薑2片,加適量紅糖,用沸水沖泡,代茶飲即可,一次一杯,一天兩到三次即可。中醫認為,陳皮性味辛、苦、溫,入脾、肺經;有行氣健脾、降逆止嘔、調中開胃、燥濕化痰之功。

13、四君子茶

做法:黨參10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甘草10克。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800c.c。的水加熱滾沸後續煮5分鐘即可關火,趁熱飲用。助消化、改善脾胃氣虛症。

上火了用什麼穴位可去火

合谷穴最好找了,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虎口。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中醫講「肺與大腸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秘、發熱、口乾,或者臉上的青春痘一個接一個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這個穴位按摩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沒有固定的次數,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秋季吃什麼去火呢?

進入秋季,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秋天的燥氣。中醫講「秋主燥」,「秋燥」除了易傷肺之外,也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乾、唇乾、鼻干、咽干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情況。我國民間素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是說秋季陰盛於外而虛於內,若不能養陰就易生熱病,就是老百姓說所的「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