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也青睞兒童 兒童糖尿病4項飲食原則

現在糖尿病不僅僅是老人的專利,很多小孩也開始惹上糖尿病。下面小編就告訴你兒童糖尿病的特別及兒童患者如何飲食。

兒童糖尿病的特點:

兒童糖尿病以胰島素絕對缺乏為特徵,多突然發病,臨床上有明顯的口渴、多飲、多食、多尿及消瘦等症狀,有酮症傾向。

一般發病年齡常在16歲以下,但也可發生於成年人,常伴有自身免疫反應,在診斷時往往發現血中存在針對胰島細胞不同成分的抗體,病因學上只是部分具有遺傳性。

兒童1型糖尿病是依賴胰島素治療的,也就是說病友從發病開始就需使用胰島素治療,並且終身使用。

原因在於兒童1型糖尿病病友體內胰腺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已經徹底損壞,從而完全失去了產生胰島素的功能。在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的情況下,就會引起血糖水平持續升高,出現糖尿病。

糖尿病的飲食原則

選擇粗雜糧代替精細糧。常以糙米取代精白米;用全麥麵粉及其製品代替精白麵粉及其製品;用蕎麥(苦蕎)面代替小麥麵;用乾飯代替稀飯。

食用水果時,不要將水果榨汁喝。有些食物,生食時的升血糖作用較弱,如青香蕉、生紅薯的升血糖作用就較黃(熟)香蕉、熟紅薯低得多。

喜好甜味的朋友,可以用甜味劑如甜蜜素、甜菊甙、阿斯巴甜等代替紅糖、白糖、蜂蜜、飴糖等;當然也可用低熱量的木糖醇來代替。

有些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雖高,但由於其營養密度不大,少量選食對血糖的總體影響也不大,這類食物有西瓜、南瓜、胡蘿蔔等。

另外,還有兩點注意事項也是糖尿病人不得不知道的。

糖尿病的飲食注意事項

餐前兩匙醋。餐前喝兩匙醋可以顯著降低餐後血糖水平。不管哪種醋,其所含的醋酸都能抑制澱粉酶的活性,減慢澱粉分解為糖的速度,使食物要更長時間才能轉化成血糖。此外,醋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可調節血糖。也有研究認為,醋酸使食物在胃裡停留較久,延緩胃排空時間,增加飽腹感。

餐前一把堅果。餐前吃點含脂肪的食物,如杏仁、核桃等堅果,除了增加飽腹感,讓你在正餐時少吃點,堅果里的不飽和脂肪酸還有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水平,減慢食物消化速度,從而有利於控制餐後血糖。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立秋起別再賴床 上班族起居作息全攻略

今天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天的開始。秋季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生理活動也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機體的陽氣隨之內收。因此,秋季養生必須注意保養陰氣。賴床,可使肺氣無法舒展,影響一天的精神狀況哦。那麼立秋起,上班族的作息應如何調整?

早睡早起身體好

入秋後,不少上班族就會出現犯困、工作時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走神,早上睡覺很沉,賴床等。中醫認為,秋屬金,金主肺,白晝時間逐漸縮短,夜晚時間日漸變長,此時,建議早臥早起。早臥是為了順應陰氣使之收斂,早起為了使肺氣得以舒展,以防收斂太過。另一方面,入秋後過度貪睡會使人情緒變得萎靡,起居有常、早睡早起會使人情緒飽滿,也符合『養收之道』的養生原則。

抓緊午休 高效午睡

「秋困」現象在年輕上班族表現最明顯,除了力求提高夜間睡眠質量外,有條件的應睡一會兒午覺,讓大腦和全身各系統都好好休息一下。

1、 午睡前:午餐後5分鐘再睡

午餐後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腸道,大腦血流緩慢,供氧及營養明顯下降,應在午餐後休息5分鐘再午睡。

2、午睡中:舒展躺下、右側位

坐著及伏案睡覺會減少頭部供血,使人醒後出現頭昏、眼花、乏力等一系列大腦缺血缺氧的症狀。有的人還喜歡手當枕頭,由於人體四肢血管相對表淺,長時間壓迫上肢血管極易出現橈神經麻痹。

午睡應找可以舒展身體的地方,例如長沙發,或將幾個方凳子拼在一起躺著睡。此外,睡午覺宜儘量選擇右側臥位,睡眠質量更高,因為心臟在左邊,壓迫心臟,會使全身供血不好,醒來時更累。

3、半小時至一小時的午睡時間

夏天和初秋晝長夜短,午睡時間可以稍微放長一點,但午睡時間依然以半小時至一小時最佳。因為睡眠時人的血壓偏低,持續午睡兩三個小時,使血壓一直處於偏低狀態,醒來後同樣會頭疼、頭脹,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午睡時間過長,還會影響晚上睡眠。

4、午睡後:坐2-3分鐘後再起身

睡醒後應慢慢起身,不能突然爬起來。因為在地心吸引力作用下,起身後人體血液會往腹腔走,造成腦袋缺血,容易產生眩暈感。最好坐2-3分鐘,按摩一下頭部、頸椎,老年人還可以拍拍四肢,使血液循環慢慢協調過來再起身。最好午睡醒後喝一杯水,以稀釋血液黏稠度。用冷水洗洗臉,也能有效消除不適感。

但需注意,睡眠時人體處於低血壓狀態,因此對於低血壓人群來說,午睡不僅起不到改善體質的作用,反而會增加身體不適。

規律作息 避免熬夜

熬夜,是上班族無法拒絕的痛。立秋後,秋乏更加劇了熬夜後的「精神恍惚」。出現秋乏是因為人的神經系統對溫度很敏感,夏天時,天氣比較炎熱,人會處於一個興奮狀態。到了秋天,天氣轉涼,神經系統開始受到抑制,就會出現秋乏的情況。

從中醫角度講,秋乏是人體內陰陽失衡的表現。中醫認為,人要健康必須體內陰陽平衡,而秋天氣候乾燥,會傷到人的津液,因此,會造成人的陰液不足,陽熱旺盛,從而導致人體內陰陽失衡,便出現了身體乏力的狀況。

從頭髮好壞看寶寶健康 頭髮黃趕緊補鈣鋅

不少新媽媽都有這樣的疑問:寶寶各方面都發育得很好,可為什麼頭髮又黃又少?寶寶的頭髮與健康狀況有關係嗎?讓我們聽聽空軍總醫院兒科護士長鄭春茜的解答。

頭髮又稀又少。這是因為寶寶頭髮的毛囊還沒有充分發育,隨著毛囊發育成熟,到了寶寶一兩歲的時候,頭髮就會變得烏黑濃密了。另外,寶寶的發質和發量受遺傳因素影響很大,如果父母頭髮長得稀疏、發黃,孩子長出濃密頭髮的可能性就比較小。寶寶頭髮濃密或稀疏,還與媽媽懷孕期間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取是否充足有關。

頭髮黃或混有白色髮絲。這可能是因為寶寶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從而影響了黑色素代謝。但家長不用過分擔心,隨著寶寶年齡增長,營養攝取越來越全面,黃色或白色頭髮就會逐漸脫落,被黑髮代替。寶寶開始吃輔食後,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鈣、鋅、鐵、硒、碘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核桃、紅棗、葡萄乾等。

頭髮一邊稀一邊密,兩邊不對稱。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不同位置毛囊的發育成熟度不一樣造成的,也可能和寶寶喜歡側睡以及汗液分泌有關。隨著年齡增長,毛囊發育逐漸成熟,這種情況就會有所改善。

枕禿。大多新生寶寶後腦勺的頭髮都很稀疏,俗稱「枕禿」,但新手爸媽可不要盲目地把枕禿和缺鈣畫等號。由於新生兒還沒有學會坐,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平躺的狀態,再加上寶寶汗液分泌旺盛,汗液堵塞毛囊就可能影響頭發生長,從而出現枕禿的現象。當寶寶學會坐和站立後,後腦勺上的頭髮就會逐漸長出來。如果寶寶枕禿的同時還伴有煩躁、多汗、夜啼,甚至肋骨外翻等症狀,才是缺鈣的表現。家長最好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並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頭髮豎著長。營養不良性貧血、脾胃虛弱、缺鈣、鋅等原因都會引起寶寶頭髮豎立生長。媽媽可以加強營養,保證母乳質量,讓寶寶得到均衡營養,症狀就會逐漸改善。

坊間一直流傳著「給寶寶剃光頭,頭髮就會長得更黑更密」的說法,但鄭春茜提醒,這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剃光頭不但會傷害寶寶的毛囊,阻止頭發生長,還可能引起感染,特別在夏天,寶寶愛出汗,剃頭更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頭皮。因此建議,父母給寶寶剃頭不要剃得太短,愛出汗的寶寶更要經常洗頭,保持頭皮清潔。

立秋養生調養脾胃是關鍵 健康飲食謹守5原則

今日8月7日是立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天的伊始。雖然立秋預示著暑去涼來,但由於一時暑氣難消,「空調族」依然「嘆」著冷氣環境,殊不知這種涼爽環境可導致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胃腸道不適。那麼「空調族」如何趕走胃口不佳?立秋起,該如何調養脾胃?

立秋駕到 養陰益氣防「秋燥綜合徵」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燥」是秋季的主氣,秋季乾燥的氣候逐漸明顯,人們應做好「秋燥綜合徵」的應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