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涼,越來越多人夜裡會因突如其來的腿部抽筋而驚醒。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中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張興平說:「腿抽筋的確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擾,其實不僅僅在睡覺中會發生,冷天室外活動、游泳時也常會發生。特別是後兩種,突然發生甚至有讓機體受傷或是危及生命的可能,不要掉以輕心。」
張興平解釋說,腿抽筋事實上是肌肉受到強烈刺激而發生的一種收縮,一般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那麼,人們為什麼會腿抽筋呢?第一,寒冷刺激。第二,疲勞、睡眠不足或休息過多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引起肌肉痙攣。第三,睡眠姿勢不好,如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絕對放鬆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第四,神經受到了刺激,可能會因頸椎或腰椎問題引起。「這幾種原因引起的抽筋,表現基本相同,沒有明顯區別。近日,台灣《康健》雜誌援引台北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復健科醫生林頌凱的觀點指出,睡覺時腿抽筋,還可能是因為體內電解質失調、缺鈣,水分流失太多引起的,同時還可能與一些內科疾病(如甲減)或藥物副作用(服用某些降壓藥及降血脂藥)以及神經方面的病變相關。因此他建議,可在睡前喝一杯稀釋的運動飲料或淡鹽水,同時睡覺時要注意保暖。
不過,如果是因為電解質失調、缺鈣,神經刺激等引起的抽筋,往往不會只發生在腿腳上,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現,而且還會反覆發作。因此提醒大家,遇到此類情況,應及時就醫。
一旦突發抽筋,張興平認為,最直接的緩解方法還是按摩發生痙攣的部位,用另一側手的拇指與其餘四指用力對合,從上到下反覆拿捏患肢小腿後側肌肉幾分鐘。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省中醫院中醫骨傷科田偉明主任醫師則推薦,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即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腳趾,並堅持一兩分鐘以上,即可收效。具體來說,如小腿後面的肌肉抽筋,可一邊扳腳趾使腳板蹺起,同時伸直膝關節;如小腿前面肌肉抽筋,可壓住腳板用力扳屈腳趾。之後可以下地走動,並用患腿前掌下蹬地面,使疼痛消失。
應對「腿抽筋」還應該「防患於未然」。田偉明建議要多喝豆漿和牛奶,多吃蔬菜肉類等含鈣量高的食物;天涼後多穿衣服,睡覺時注意小腿保暖。睡前熱水泡腳並注意睡覺的姿勢。
同時,還可按摩委中穴(膝後區的菱形凹陷橫紋正中處),將另一側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髕骨上方,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鐘;陽陵泉穴(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的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將大拇指指腹放在同側患肢陽陵泉穴上,其餘四指附於腿肚處,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可改善血液循環,對中老年人尤其管用。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享樂主義頻道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幾個日常生活的健康小貼士
食用油不要放在爐灶旁
爐灶旁溫度較高,油脂長時間受熱,就會發生分解變質。油脂分解出的亞油酸易與空氣中的氧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醛、酮和其他的有毒物質。人食用這種油,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同時,食用油會受高溫影響,油脂中所含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均被氧化,降低了營養成分。因此,食用油最好放在室溫較低的地方。
燒開水的學問
加氯消毒後的自來水中含有13中鹵代烴等有害物質,而將有害物質降低到安全範圍,燒開水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是當水溫剛剛達到攝氏100時,鹵代烴和氯仿的含量分別為每升含110微克和99微克,都超過了國家標準;而沸騰3分鐘後,這兩種物質則分別迅速降為每升含9。2微克和8。3微克,在標準以內。如果讓水繼續沸煮,鹵代烴和氯仿的含量還會有所下降,但是,水中其他不揮發性的物質的數量卻會增長,同樣對人體有害。因此,燒開水以沸騰3分鐘左右為最佳。
吃多少粗糧有益健康
粗糧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纖維素對大腸機械性刺激,促進腸蠕動,使答辯變軟暢通,對預防腸癌和新腦血管疾病都有好處。不過,長期大量進食高纖維食物,會影響人體對食物中的蛋白質、無機鹽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使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攝入量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因而造成對骨骼、心臟、血液等臟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那麼吃多少粗糧才真正對人體有益呢?營養學家建議,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粗糧的食用量以10克到30克為宜。
如廁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
讀書、看報兼如廁,不少人樂此不疲地在廁所里開闢「第二戰場」。殊不知如廁時間長了不僅不衛生,蹲廁超過3分鐘還會引起痔瘡。久蹲不起會使腹壓增高,容易引起靜脈血回流不暢,導致直腸上的靜脈擴張,靜脈群關閉不嚴,靜脈叢壁變薄膨出,而經常這樣,就促使了痔瘡的形成,且時間越長發病幾率越高。所以縮短如廁時間是預防痔瘡的有利措施。而久坐馬桶的安全臨界線為半小時。
薺蘭吃多了影響性功能
現在喜歡吃薺蘭的人越來越多了,薺蘭的莖粗壯直立,含水分少,表皮又有一層蠟質,因此嚼起來爽而不硬、脆而不韌。同時,它含有很高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預防心臟病。但是中醫認為,薺蘭能耗人真氣的副作用,常吃會抑制性激素的分泌。所以吃薺蘭的前提是要適量,每次吃的不應太多,次數也不應太頻繁。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享樂主義頻道
保鮮膜 保鮮袋 各有所「保」
將食物覆上保鮮膜,就能鎖住美味。如今,人們對保鮮膜的依賴越來越強,蔬菜、水果、剩菜剩飯,只要蓋上它,心裡就會踏實很多。但一項研究指出,並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用保鮮膜。
水分較大的水果和蔬菜比較適合用保鮮膜,比如蘋果、梨、西紅柿、油菜、韭黃等,不但能長時間保鮮,還會增加其中的一些營養素。實驗表明,100克裹上保鮮膜的韭黃,24小時後其維生素C含量比不裹時要多1。33毫克。但有些蔬菜的實驗結果卻大相徑庭,100克裹上保鮮膜的蘿蔔存放一天後,其維生素C含量減少了3。4毫克,黃瓜存放一天一夜後,其維生素C的損失量相當於5個蘋果。
熟食、熱食、含油脂的食物,特別是肉類,最好不要用保鮮膜包裝貯藏。這些食物和保鮮膜接觸後,很容易使其材料中所含的化學成分揮發,溶解到食物中,對健康不利。
如今,市面上食品包裝產品有很多,比如保鮮膜、保鮮袋、保鮮盒等。保鮮主要是「保水」、「保質」和「保護營養」,在這方面,保鮮膜的功效最好。合格的保鮮膜透氣性強,內外氧氣可以交流,有效阻止厭氧菌的繁殖,在一定時間內,能保證食物新鮮。相比來看,保鮮袋比較厚,透氣性不是很好,相對適合一些像饅頭這類的麵製品,但使用時儘量不要把口封死。保鮮盒的作用主要是密封,可以有效地將生熟食品隔離儲存,使冰箱空間利用率加大。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享樂主義頻道
英國研究發現改善飲食習慣可預防抑鬱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在2日出版的《英國精神病學雜誌》上報告說,人常吃加工食品更容易誘發抑鬱,而常吃新鮮蔬果和魚類有助於保持好心情。由此研究人員推斷:「改善飲食習慣是預防抑鬱症的方法之一。」
如何遠離秋冬易發病
伴隨著強冷空氣的發威,我國中東部將出現大風、劇烈降溫和雨雪天氣,這種天氣容易導致疾病特別是傷風感冒類疾病的發生,有可能加重目前流行性感冒的發生程度。如何才能遠離大風降溫天易出現的疾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