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足底走罐並不防百病

  走罐術是中醫傳統拔罐療法中的一種操作方法,它是延伸(單純)拔罐「吸力」為動態「滑動摩擦力」,即將單罐的負壓吸力與走罐時的摩擦力,共為合力,作用於人體體表皮層。通過掌握走罐的速度、頻率、密度(面積),控制合力的大小、方向、作用力點,有可能達到選擇性和增強吸拔的強刺激、弱刺激,調節人體臟腑、經絡氣血功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

  走罐的注意事項

  1、本療法應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厚之部位,走罐前,在罐口或皮膚上塗上凡士林之類的潤滑油,現時便於推動,減少疼痛;二則避免皮膚損傷。

  2、推罐時,動作緩慢,用力均勻,要求罐口有一定的傾斜度。即後半邊著力,前半邊略提起,這樣上、下、前、後、左、右地移動,就有會產生較大的阻力。

  3、走罐療法宜選用口徑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圓、厚、平滑,最好使用真空罐像好輕鬆拔罐器那樣的。

  錯:足底走罐防百病

  對:脊背兩側促循環

  在很多養生保健機構里,工作人員都會推薦走罐,這是一種比拔罐更好的方法。其實它也是拔罐的一種,我們通常說的拔罐其實是留罐,走罐比留罐要疼痛。

  足底走罐是一些養生保健經常推薦的一種,聲稱夠緩解疲勞,預防各種疾病等等。其實走罐或拔罐更多是走脊背兩側,面積大且肌肉豐厚的部位。腳底肌肉並不豐厚,並且腳底角質較厚,不適合走罐。走罐的目的就是為了祛風散濕、活血化瘀、改善內臟功能,腳底角質厚則不容易達到這種目的。走罐療法宜選用口徑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圓、厚、平滑,最好使用玻璃罐。腳底走罐則無法使用口徑較大的罐子。

  有人拔罐,整個背部都是罐,其實並非罐越多越好。拔罐時,血液會集中在皮膚下。如果罐拔多了,可能會導致頭暈等。因此年老、體虛及初次接受拔罐者,拔罐數量不宜多,留罐時間不宜過長。走罐時間也不能太長。

  專家提醒:皮膚過敏者宜選用溫水進行走罐潤滑,而不宜選用潤滑劑等。水腫、尿毒症患者等不宜進行走罐。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節饑飽 《黃帝內經》中飲食養生法

  《黃帝內經》中有大量飲食養生的原理和方法,已經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理論體系,有關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節五味,避免五味偏嗜

  酸、苦、甘、辛、咸是飲食水谷的五種滋味,《內經》稱之為五味,對人體臟腑具有補益作用,是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素問·六節藏象論》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這裡指出,五味可以養五臟之氣,促進神的生成。在《內經》的其他篇章還討論了五味對五臟的作用差異,如《靈樞·五味》說:「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靈樞·宣明五氣》說「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為五入」等,提出了在生理情況下五味對五臟的影響有主次之分。

  如果五味偏嗜就會造成相應臟腑的功能失調,出現多種病理變化,如《素問·五藏生成》說:「是故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上述經文雖表述不同,但其核心思想基本一致,即都認為五味過極可以損傷臟腑功能。過食酸味,肝氣太過,克伐脾土,可見肌肉皺厚,口唇縮揭。過食鹹味,腎氣乘心,心氣抑鬱不舒,血脈瘀滯,可見胸悶氣短,面色無華;或傷腎,致使骨受損傷;或水侮土,使脾虛肌肉萎縮。過食甘味,土氣太旺,土乘水,傷及於腎,可見面色黧黑、胸悶氣喘、腰膝酸痛、脫髮。過食辛味,金旺乘木,肝血受傷,筋失其養,可見爪甲乾枯不榮,筋脈拘急不利。過食苦味,火氣太過,火旺刑金,傷及皮毛,可見皮膚乾燥,毫毛脫落;或母病及子,影響脾胃,致使脾氣不運、胃部脹滿。

  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對《內經》五味損傷學說,運用五行學說進行了解釋,謂:「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咸多傷心,甘多傷腎,此五行自然之理也。」因此,調節五味的平衡對於維持臟腑功能具有重要意義,避免五味的偏嗜是中醫飲食養生的首要原則。

  節饑飽,避免饑飽失宜

  飲食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靈樞·平人絕谷》云:「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氣津液皆盡故也。」《素問·平人氣象論》云:「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都強調了飲食水谷對生命活動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出了飲食要發揮其營養作用,一定要「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即饑飽要適宜。

  如果長期飲食過飽,則會引起腸胃受傷等病變,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因而大飲,則氣逆。」《素問·痹論》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反之,如果長期飲食過飢,又會造成氣血津液的化生不足。《靈樞·五味》說:「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靈樞·五癃津液別》說:「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說明如果長期飲食攝入不足,會形成腦髓不足,骨失所養等病變,因此,避免飲食的饑飽失宜對於飲食養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節寒熱,防止過寒過熱

  《內經》對食物的要求是「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靈樞·師傳》),否則,「寒溫不適,飲食不節,而病生於腸胃」(《靈樞·小針解》)。關於飲食過寒過熱對人體造成的損害,《內經》還進行了舉例說明,《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谷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指出飲食寒熱主要傷人六腑。具體而言,六腑中又以胃腸首當其衝,飲食過冷則易傷胃陽,過熱則易傷胃陰,尤其是進食過熱食物被認為是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主要誘因。因此,飲食的溫度應該根據季節和環境溫度適當調整,以適合人體溫度為宜,即所謂「熱無灼唇,寒無冰齒」。

  此外,《內經》還對飲食寒熱失宜影響五臟的情況進行了描述,其中尤其重視飲食過寒對五臟的損害,如《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說:「愁憂恐懼則傷心,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指出飲食過寒可以傷肺而致氣機上逆。《素問·欬論》對寒飲傷肺的描述則更為具體,說:「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目前,隨著冰箱等製冷設備的普及,飲食過寒,損傷肺臟的情況越來越多,尤其是青少年過食冷飲而致久咳不止的現象屢見不鮮,這充分證明了《內經》理論的科學性。

夏季貪涼戀空調 戀出「空調病」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和旅遊事業以及經濟的大發展,許多賓館、商店、辦公室乃至尋常百姓家,都安裝了空調機,它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清涼,同時也帶來了讓人困擾的空調病。有人說自己有「空調病」,其實是誤解了這個「病」。「空調病」,並不是指自己對空調吃不消,會讓身體產生病狀反應,而是指過長時間吹空調造成的身體機能衰退。而感冒和流行病的盛行,起初也是空調病開始。

  什麼是「空調病」

  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家用電器的使用日漸增多。在炎熱的夏季,家庭使用空調機已經相當普遍了,一種近年來出現的空調綜合徵(即「空調病」)也屢見不鮮。

  長時間滯留在空調房間工作的人,容易得「空調病」。患者常表現為一走出室外,就頭暈目眩,繼而引發咳嗽、發燒;或是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感冒頭痛,關節酸痛,肩、頸腰背麻木酸痛等。

  引起「空調病」的病因

  為何會引起「空調病」呢?這是因為:①空調房間密封性強,室內外空氣無法交換,因此室內空氣成份中,人體必須的氧氣含量和負離子濃度比正常值低得多,而二氧化碳及其他的有害廢氣的濃度卻很高,病菌等有害微生物在空氣阻滯的環境中便容易滋生繁衍。人長期在些環境工作、生活會降低自身的免疫功能,還易受病菌感染而致病。患者常表現為一走出室外,就頭暈目眩,繼而引發咳嗽、發燒等;②有的人出大汗後,圖痛快,直吹空調,使汗孔驟閉,風邪郁於腠理,濕邪侵及肌膚,再加上久坐伏案,運動缺乏,頸背腰臀肌群處於不良體位而引起腰酸背痛;③空調房間與室外溫差過大,人若進出頻繁,忽冷忽熱,反覆冷熱驟變的長期刺激,易造成體內平衡調節系統功能紊亂。室溫低,長時間處在低溫的空調房間,偏偏又衣飾單薄,冷風直吹,結果人體熱平衡受到破壞,患上「空調病」。

  「空調病」的防治

  首先,空調房間應及時通風,爭取做到每人每小時引入30~40立方米的新鮮空氣。若空調機運行時間很長,每隔一段時間可開窗開門換氣2分鐘~3分鐘,或在達到設定溫度後,將房門打開通一下氣。

  其次,當大汗淋漓進入空調房時,應先換下濕衣,擦乾汗水,不應對著空調圖一時之快。

  另外,空調房間內設定溫度要適宜。醫學研究發現,由於女性的新陳代謝較男性差,自律神經比較敏感,因而更容易患「空調病」。當然,這還與女性夏季多穿裙服易受冷氣侵襲有關。身體消瘦者易患此病更應注意。

  那麼,夏天使用空調,室溫究竟以多少為宜呢?最舒適的平均室溫為27.8℃。專家認為,既舒適又不影響健康的室溫應該是26℃~27℃,室內外溫度關以不超過5℃為宜。睡眠時還應再高1℃~2℃。即使天氣再熱,室溫也不宜調到24℃以下。

    大腦也中暑?妙招防「空調病」

    寒涼過度傷身 夏季警惕「空調病」

    預防空調病 夏天讓自己多出汗

人為「拉肚子」不可取 夏季預防腸胃病妙招

夏天帶給少女彩裙飄逸的風采,帶給小孩搏擊戲水的歡樂,帶給人們西瓜、冷飲、冰啤盡情享受的爽快時,拉肚子,也成為夏天裡一道常見的風景。炎熱的氣候,讓我們的胃腸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按摩」去痛除疾 中醫養生沐浴療法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認識到日光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比如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夏季養生要「夜臥早起,無厭於日」;冬季養生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的記載。下面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中醫養生中的四種沐浴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