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用於按摩養生的九大穴位
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委中穴位於膝內窩膕窩處中點。中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按揉委中穴時,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一般可連續按壓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還是要以補腎為本。
清熱止痛穴:合谷
合谷穴又稱虎口,位於拇指和食指合攏後,隆起肌肉最高處。合谷穴有清熱解表、鎮靜止痛的作用,對頭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由於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上火牙疼,吃了藥不能馬上見效,均可通過指壓合谷穴來緩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脹為宜。如果伴有發燒,可用瓷湯勺刮頸後部皮膚或用手指揪拉周圍皮膚,直到發紅髮紫,有助於排出熱毒,較快退燒。
養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按壓時會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壓10秒,鬆開,再壓,如此反覆,三五分鐘就可緩解症狀;慢性胃不適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輕揉,可促進消化;急性胃腸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時,還可以按揉天樞穴(位於肚臍旁2寸處)、大巨穴(位於臍下2寸旁開2寸)配合治療。
補腎固元穴:關元
肚臍以下3寸(約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併攏的寬度)處就是關元穴。按揉關元穴可補充腎氣,延緩衰老。對男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掉發等問題。對女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病。按揉關元穴前,要先搓熱手掌,將掌心對準腹部的關元穴做搓揉的動作,由輕到重,直到感覺發熱。
養護心臟穴:內關
伸開手臂,掌心向上,握拳並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離手腕距離兩個手指寬的兩條筋之間。按揉內關穴有助於血氣暢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鐘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護心臟,內關穴還是個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發心臟病時,先讓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間,配合按揉內關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內關穴還能緩解頭疼、口乾、嗓子疼、頸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舒筋活絡穴:陽陵泉
陽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時候要端坐不動,用手摸腿,膝關節外下方有一個突起,叫腓骨小頭,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陽陵泉的位置。平時按揉陽陵泉,再配合活動肩膀,可以緩解肩膀周圍的疼痛。此外,陽陵泉還對乳房脹痛、兩肋脹痛,肋間神經痛有緩解作用。
「全能」穴:足三里
民間一直有「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蓋窩下方3寸。中醫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訣,說的是,如果我們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另外,足三里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出血、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白領和亞健康人群,每天按壓足三里10分鐘,能減輕工作壓力,緩解疲勞。
滋陰養顏穴:三陰交
三陰交被稱為女人的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按揉三陰交,有助於打通人體淤塞,保養子宮和卵巢,還有調月經、除斑、祛皺、祛痘,治療皮膚過敏、皮炎、濕疹的作用。從經期前三天開始,每天按揉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按揉時,將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壓再揉,每次1分鐘左右,停歇後再揉。因為按揉三陰交有調暢人體氣血運轉的作用,所以不適合孕婦。
安神健體穴:湧泉
湧泉穴為腎經之首,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1/3、彎屈腳趾時的凹陷處。民間有「三里湧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說法。每天洗腳後,用雙手大拇指摩搓兩足底湧泉穴10分鐘左右,有助睡眠。神經衰弱的人,可將時間延長為半個小時。天氣轉暖後,可赤腳或穿襪在鵝卵石路上散步,刺激湧泉穴。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學學自我按摩方法 按摩六部位養生!
中醫按摩保健被人們認可,前往中醫按摩養生館的人群也是絡繹不絕,特別是長期久坐的白領更需要按摩養生,其實,我們可以學學自我按摩的方法,這樣就可以自己在家按摩,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自我按摩方法。
中醫功效最全:雙耳和脊椎
搓雙耳,全身都受益
耳朵就像一個倒立在子宮中的胎兒,耳垂代表頭眼部,耳外緣為軀幹及四肢,內側是內臟器官。
中醫專家表示,揉按耳朵的不同部位,就能對其所對應的軀體或內臟器官,起到保健作用。中醫講「腎開竅於耳」,因此,做好耳部保健,對強腎效果更好。按摩耳朵應用力輕柔,通常以揪、揉、拉為主,時間以5分鐘為好,不要超過10分鐘。
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調節和促進人體各系統生理功能,有益於增強體質;輕揉雙耳並摩擦,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還可以摩耳廓,以食指貼耳廓內層,拇指貼耳廓外層,相對捏揉,直至發熱,對腰部保健有一定好處。向下拉耳垂,可先將耳垂搓熱,然後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微微發熱即可。用食指、拇指提拉住耳廓,自內向外提拉,牽拉的力量以不痛為限,可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推脊椎,增強免疫力
脊椎及其兩側,是人體兩條最大的經脈之一,督脈的行經之地,且有肝腧、腎腧等重要經絡通過,屬陽經匯集之處。當風、寒等外邪入侵時,陽經最易受到影響;反之,護好後背,不受寒涼,身體則不易感冒、患病,還有治療勞損的效果。
中醫專家建議平時可由家人幫助,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來回推拿脊柱及兩側,可邊捏邊向前推進,或拍打前進,每次5分鐘即有疏通經脈之效。還可採用熱水袋熱敷或在背部塗抹精油按摩,擦至皮膚溫熱潮紅,對抵抗感冒、扶助正氣、增強免疫力有好處。泡澡時,可以有意識地用熱水泡泡後背,同樣能促進背部的血液循環,有助經絡暢通。
感冒用什麼泡腳最好 6款泡腳偏方輔治秋冬感冒
秋冬季節有時候會出現氣溫驟降的情況,此時若不注意保暖防寒,稍不留神就會出現咳嗽、鼻塞、流鼻涕、喉腫痛、頭痛、不斷打噴嚏等感冒的症狀。而泡腳是個不錯的應對養生法,可以使腳部血液循環,穴位按摩可以驅寒。那麼,感冒用什麼泡腳最好呢?
感冒用什麼泡腳最好
1、貫眾防風水泡腳
材料:貫眾葉100克,荊芥,紫蘇葉,防風各30克,薄荷20克。
做法:將所有藥材與2000毫升清水一同入鍋煮沸,煮半小時後去渣取汁,將藥汁倒入盆中,待溫熱時泡腳即可,每天泡腳一次,每次半小時,每天換藥一劑,7天為一個療程。
適用:此方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對風寒感冒療效甚佳。
2、荊芥防白水泡腳
材料:荊芥,防風,羌活,獨活,赤芍各9克,白芷,柴胡,前胡各12克,生薑少量。
做法:將以上藥材放入鍋中煎取藥汁,然後混入熱水中泡腳即可,每日泡腳一次,每次半小時,每日換一劑,7天為一個療程。
適用:此方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的作用,有助於調理外感風寒。
3、生薑蒲公英水泡腳
材料:生薑50克,蒲公英100克。
做法:將生薑切細,蒲公英擇淨,一同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10到15分鐘,水煎取汁,倒入足浴盆中,待水放溫後泡腳,每次泡30分鐘,每日2次,連續泡三天,
適用:此方有辛涼解表,疏散風熱之功效,適宜於風熱感冒治療。
4、浮萍生薑蔥白水泡腳
材料:浮萍,生薑,蔥白各30克,白酒少許。
做法:將三種材料全部搗爛,放入鍋中,加水煎煮藥液半盆,倒入白酒,待藥液溫熱時泡腳即可,每次泡腳15分鐘,注意避風,泡腳後立刻用柔軟毛巾將腳擦乾,蓋上被子,待出微汗即可,每日洗一次。
適用:此方可辛熱發汗,適用於風寒感冒治療,男女老幼皆宜。
5、羌活蒼朮水泡腳
材料:羌活,蒼朮,生薑,明礬各30克。
做法:將所有藥材與2000毫升清水一併入鍋煮沸,然後去藥液,倒入盆中泡腳即可,每日一次,每次一劑,7天為一個療程。
適用:此方有發汗解表的功效,適宜於治療風寒感冒。
6、麻黃桂枝水泡腳
材料:麻黃,桂枝,紫蘇各15克,生薑,甘草各10克。
做法:將所有藥材與1500毫升清水一同放入鍋中煮沸,然後取藥液倒入盆中,待溫熱時用來泡腳即可,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時,每日一劑,十天為一個療程。
適用:此方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可用於風寒感冒治療。
女人按摩九大穴位可以祛斑
中醫有「阿是穴」的說法,就是哪裡有病哪裡就有穴位。對於色斑也是如此。長斑的地方常常是因為血液循環不好,刺激這些部位就能夠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從而淡化色斑。
中醫按摩三個穴位 能幫你增強性慾!
在性愛中分神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錯。一般自信、專注的人分神幾率較小。所以,夫妻要相信自己有能力緩解身體的緊張感,把性愛當成一種娛樂。平日可以和伴侶聊聊性幻想,加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