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並非萬能 警惕對中藥的5個認識誤區

中醫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很多人都會認為中藥的的藥用價值大於西藥,而且無副作用,但是這股「中醫熱」之下,導致很多人對服用中藥存在著很大的誤區,下面就聽小編來為你一一道來。

誤區一:中藥代茶飲沒有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藥毒猛於虎。」這裡的毒是指中藥的偏性。中醫認為,人體氣血陰陽偏盛偏衰,均可導致疾病的產生,我們拿藥物當武器治療疾病,就是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疾病的偏性,使人體氣血陰陽恢復平衡,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既然中藥都有一定的偏性,我們在用它的時候就應了解藥物的寒熱溫涼等性質及功能主治,再辨明自身的寒熱虛實,判斷適合不適合自己的體質症狀,避免服用不當帶來傷害。如自己不能辨清楚,應諮詢中醫藥專業人員再用。

誤區二:貴的就是好的

藥物應用的原則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有些藥材雖然價格很高,但用在不適合的人身上,反而會對身體帶來傷害。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補益藥的濫用。現在隨著用藥安全知識的普及,大多數人都知道「濫用人參,毒如砒鴆」的道理。但即便是體虛者需要應用補益類藥物緩緩調治的,也應辨明是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選擇最佳最適合的,而不應一味只追求價格高的補益類藥物。

誤區三:適合別人的也適合自己

現在養生類的節目、書籍非常多,各類名方驗方層出不窮,在使用這些推薦的藥方時,應當先辨明自己的病症、體質是否與這些藥方的適應症相適應。同樣一個症狀胃不舒服,用藥時適合胃熱者的藥方不適合胃寒者,適合老人的不一定適合年輕人。用藥不能盲從,要符合中醫最核心理念「辨證論治」。

誤區四:中病不即止

中藥代茶飲用在治療一些急性病時,如感冒、便秘、咽喉腫痛等,當病症祛除後,就要立即停藥。中醫認為,隨著病症不斷的發展,治療的藥方也要隨之調整。解表、清熱、瀉下的藥物都不宜長期服用,久服就會損傷人體的正氣,所以這類藥物的用藥原則應該是「中病即止」。

誤區五:中藥沖泡應用太隨便

中藥沖泡應用首先當選擇適宜的器具:砂質、陶瓷、玻璃的茶壺最好,帶蓋的保溫杯也可;需煎煮的中藥代茶飲用砂鍋、瓦罐,忌用銅、鐵、鋁器具。

以花、草、葉為主,質地泡松的中藥代茶飲沖泡方法:先沖洗一下,加適宜量的新澆開沸水沖泡,蓋上蓋悶5分鐘,頻頻溫服,沖泡數次至藥味淡。

以根、根莖、果實、礦物類為主,質地堅實的中藥代茶飲沖泡方法:將藥材置砂鍋內加適宜的水,浸泡10分鐘,大火燒開後,改小火保持微沸5分鐘,過濾,直接服用濾液;或者將藥材與藥液一起置茶壺或保溫杯內,頻頻溫服。

更年期的女人吃什麼 補充五大營養素

女性進入更年期(45-55歲)後,由於卵巢逐漸萎縮,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往往會帶來一些生理變化的問題。如:陰道乾澀、尿急尿頻、骨質疏鬆、情緒不穩、潮熱、心悸等各種症狀。飲食調理可以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狀,對於更年期的女人吃什麼,我們首先來看看更年期女人必需的營養素。

氣虛的併發症

此外,人們的聽覺靈敏度、呼吸、頭發生長、唾液的生成也與腎密切相關。因為腎在中醫里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器官,它包含了人體的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和泌尿系統。出現腎虛腎虧後,必然會影響到身體這幾大主要系統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