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膏藥的正確方法
1、清理
貼膏藥之前,應先將局部清理乾淨,拭乾後再貼。如果潮濕,會加速藥物成分析出,使過敏的幾率增大。應清理乾淨毛髮,否則粘不住達不到治療效果,並且撕揭時帶起毛髮引起疼痛。天氣寒冷時,膏藥如果不易粘住,可將膏藥貼好後再用熱水袋熱敷一下。
2、選准位置
先摸准疼痛點,使止痛膏的中心能貼於最痛處。粘貼時先將膏藥與橡膠襯墊分開一部分,粘貼於最痛處附近,順著痛點方向邊粘邊將襯墊撕去,可以準確地將膏藥中央置於痛點,並且可使膏藥粘貼平整無褶。如果貼敷位置不准,會影響療效。
3、烘烤方法正確
某些膏藥,在貼時需要烘烤。應先將膏藥放在熱水壺或酒精燈、蠟燭的微火上烘烤化開,等烘烤後的膏藥不燙皮膚時再貼於患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膏藥一般貼多長時間 怎樣正確使用膏藥
膏藥是常用的一種外用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使用過。那麼膏藥一般貼多長時間呢?下面一起來看看膏藥的正確貼法。
膏藥一般貼多長時間
在祖國傳統醫學裡,膏藥有著較高的使用率。膏藥可起到保護、封閉及治療作用,如護理中常用的普通橡皮膏可在皮膚上起固定敷料、保護創傷的作用;含有藥物的膏藥則兼有外治和內治的作用,如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癤的治療等。
由於膏藥用於肌表,因此膏藥一般取氣味厚重的藥物,貼於體表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一般一劑膏藥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時間長了,不僅藥物已經失去效用,而且還對皮膚不好。
如果貼上膏藥後,10分鐘左右感到被貼部位的皮膚出現發癢、灼熱、刺痛時,要趕緊揭掉。這說明患者對膏藥過敏。過敏體質者,通常不宜貼膏藥,因為他們的皮膚很容易出疹子,貼上後不僅不利於藥物吸收,反而會帶來皮膚問題,所以過敏者不要使用膏藥。
怎樣正確使用膏藥
貼膏藥之前,首先應當清潔患處,可使用溫水或醫用酒精將患處清潔乾淨,避免用藥時皮膚表面細菌滋生。有些人的汗毛生長過長、過密,會影響用藥,應適當刮除。膏藥要平整地貼敷在皮膚上,以對準部位、儘量不影響活動為原則。
黑膏藥的基質是以植物油與黃丹經高溫煉成的,藥膏為黃褐色固體,使用前須烘熱軟化後貼於患處。一般人們在使用黑膏藥時習慣用蠟燭等小火熔化,但這樣如果掌握不當,容易造成溫度過高,破壞藥物有效成分。一個簡便易行的方法是,將膏藥浮於開水表面軟化,擦乾後即可使用。
橡皮膏使用起來相對簡單了許多,只用揭開貼敷即可。不過有時冬季里會出現黏性減小的現象,這時只需將膏藥微微加熱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患處如有破損、紅腫等則不宜貼敷,以免造成感染。孕婦的腰腹部不宜貼膏藥,以免藥物的吸收影響到胎兒。
每種膏藥都有其獨特的藥理作用,故一定要掌握好適應證,不可隨便通用。例如,因受風寒引起慢性腰痛、跌打損傷等,可用狗皮膏或追風膏藥散寒祛風、舒筋活血、止痛;因熱毒鬱結引起癰疽,初起時硬結不消、紅腫疼痛、膿成不潰或久潰不愈,可用拔毒膏消腫、去腐生肌。橡皮類膏藥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對風濕痛、腰痛、肌肉痛、扭傷、挫傷等均有一定的療效。
此外,用藥過程中,如有發癢、紅腫、出現丘疹或水泡等不良反應,要及時取下膏藥並向醫生諮詢。另外,未用完的膏藥應裝回原包裝內,乾燥陰涼處保存。
習慣性流產幾則膏藥治療方法
習慣性流產是指連續自然流產3次及3次以上者,以陰道出血,陣發性腹痛為主要表現。本病屬中醫「滑胎」範疇。多為沖任損傷,胎元不固,或胚胎缺陷,不能成形,故而屢孕屢墮,當以補腎健脾,益氣養血,調固沖任為治,介紹幾則膏藥治療方。
八珍膏
黨參、白朮、熟地黃各200克,黃芪、黃精、茯苓、酸棗仁、石菖蒲、何首烏、杜仲各150克,白芍、枸杞子各300克,遠志90克,刺五加、谷芽、麥芽、當歸、黃芩各100克,升麻30克,陳皮、砂仁、炙甘草各60克,阿膠200克,龜板膠100克,蜂蜜300克。將諸藥擇淨,研細,水煎3次,3液合併,文火濃縮,加入阿膠、龜板膠、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克,每日2次,含服或沖飲。可益氣養血,補腎安胎。適用於習慣性流產,陰道少量出血,色淡紅,少腹墜脹,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頭暈心悸,苔薄舌淡,脈細等。
河車蛤蚧膏
紫河車1具,蛤蚧1對,菟絲子300克,熟地黃、枸杞子、何首烏、山藥各200克,桑寄生250克,當歸、澤瀉各100克,續斷、潼蒺藜、肉蓯蓉、鎖陽、山茱萸、懷牛膝、茯苓、枳殼各150克,升麻、砂仁、陳皮各30克,阿膠150克,鹿角膠100克,龜板膠100克,蜂蜜300克。將諸藥擇淨,研細,水煎3次,3液合併,文火濃縮,加入紫河車、粉蛤蚧粉、阿膠、鹿角膠、龜板膠、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克,每日2次,含服或沖飲。可補腎益氣,固元安胎。適用於習慣性流產,陰道出血,少腹墜脹,或腰痛墜脹,頭昏眼花,腰腿軟,尿清而頻,舌淡苔少,脈沉細等。
河車補腎膏
紫河車1具,蛤蚧1對,菟絲子300克,熟地黃、枸杞子、何首烏、山藥各200克,桑寄生250克,當歸、澤瀉、益智仁、淫羊藿各100克,續斷、潼蒺藜、肉蓯蓉、鎖陽、山茱萸、懷牛膝、茯苓、枳殼、補骨脂各150克,艾葉50克,升麻、砂仁、陳皮各30克,阿膠150克,鹿角膠100克,龜板膠100克,蜂蜜300克。將諸藥擇淨,研細,水煎3次,3液合併,文火濃縮,加入紫河車、蛤蚧粉、阿膠、鹿角膠、龜板膠、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克,每日2次,含服或沖飲。可補腎益氣,固元安胎。適用於習慣性流產,腰酸腿軟,小便清長,少腹冷痛,舌淡苔少,脈沉細等。
保胎膏
白芍、龍骨、熟地黃、牡蠣各250克,五味子、槲寄生、白朮、山藥、續斷、枸杞子、杜仲、菟絲子各200克,巴戟天150克,阿膠100克。將以上14味,除阿膠外,龍骨、山藥粉碎成細粉,其餘熟地黃等11味,加水煎煮2次,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與上述粉末混合,煮沸即得。口服,1次10ml,每日3次。可補腎,固沖,安胎。適用於先兆流產、習慣性流產及因流產引起的不孕症。
參芪保胎膏
人參15克,黃芪30克,生地20克,阿膠30克,白蜜100克。將諸藥擇淨,研細,水煎2次,二液合併,文火濃縮,加入阿膠、白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克,每日2次,含服或沖飲。可養血補氣,滋陰止血。適用於先兆流產,身體虛弱,習慣性流產等。
怎樣撕膏藥不痛
膏藥是傳統中藥的四大劑型之一,使用方便、價格便宜,風濕痛、腰腿疼一貼就靈。然而,揭膏藥的滋味卻很不好受,疼痛難忍不說,有的人皮膚還會因此又紅又癢。
冬天貼膏藥最好先加溫
需要注意的是,凡含有紅花、麝香、桃仁、乳香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藥,孕婦均應禁用。局部有破損者,不可將膏藥直接貼在破損處,以免發生化膿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