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焦慮的表現

(1)伴焦慮心情的適應性障礙

適應性障礙是在可辨認的心理社會性應激源發生後三個月以內出現的一種適應不良反應、不符合另外任何一種精神障礙的診斷,也不符合正常居喪期痛苦的但屬正常的心情。

如果病人的主要表現是神經緊張、煩惱、不安,那麼,便可診斷為伴有焦慮心情的適應性障礙、如果主要表現為抑鬱和焦慮或其他情緒的結合,則診斷為伴有混合性情緒特點的適應性障礙。

(2)自主神經系統反應性過強

焦慮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經系統常常超負荷工作。患者出汗、暈眩、呼吸急促、心跳過快、身體發冷發熱、手腳冰涼或發熱、胃部難受、大小便過頻、喉頭有阻塞感。

(3) 對未來無名的擔心

焦慮症患者總是為未來擔心。他們擔心自己的親人、自己的財產、自己的健康。

(4)軀體形式障礙

是一種以持久地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症狀的優勢觀念為特徵的神經症。病人因這些症狀反覆就醫,各種醫學檢查陰性和醫生的解釋,均不能打消其疑慮。即使有時存在某種軀體障礙,也不能解釋所訴症狀的性質、程度,或其痛苦與優勢觀念。經常伴有焦慮或抑鬱情緒。儘管症狀的發生和持續與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難或衝突密切有關,但病人常意識不到心理因素的存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學習焦慮怎麼辦

學生焦慮症是發生在學生中比較普遍的一種心理障礙,多集中於年齡13歲至14歲的性格內向的學生,而且女生發病的比例多於男生。

學生焦慮症具體表現為,首先來自學習方面的壓力或人際交往的壓力,這些學生有時為了不去學校佯稱肚子疼、頭疼等;其次是學生的自卑心理嚴重,因為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害怕面對來自同學和老師的「鄙視」目光,因而產生自卑心理不願上學;再次是有些學生逆反心理強,一般是由於與家長的溝通甚少而產生頂撞家長的情況;最後,就是因為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髮育對異性產生愛慕,但缺乏與父母的溝通和與外界的交流,而產生不正確的甚至錯誤的想法導致厭學。

對於如何避免和解決這些問題,心理專家支招家長:一是調整作息時間的生物鐘,制定一張與學校生活同步的「安排表」,讓孩子「倒時差」,杜絕睡懶覺和看電視無度的情況。二是向孩子說明即將到來的學習的快樂,分析新學期的學習特點,如能現身說法則更好。三是耐心傾聽孩子對新學期的想法,適時指導。四是共同討論孩子、家長及家庭的學習計劃,形成學習的家庭氣氛。

心理專家還建議,面對學生焦慮症,家長也不要過於緊張。否則家長的這些情緒很容易使孩子的焦慮症狀擴大化。例如經常詢問孩子有關開學的問題,反而會強化孩子們的不安感。家長應幫助孩子調節生活規律,預習新學期課程,應對焦慮情緒,逐步適應開學環境。

對於一些本身存在情緒、行為問題的孩子,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到相應的心理科諮詢。家長應從現在開始慢慢地調節孩子的作息時間,在時間安排上以學習和體育活動為主,要多跟孩子交流一些學校的事情,聊一聊同學和新學期的計劃等等。

焦慮症如何治

一、改變對生活事件、挫折、壓力的看法

應該認識到壓力並不全都是壞的,把它當作一個使自己能力提高的機會。同時對自己的期望不可過高,制訂的目標可比自己的能力稍高一點兒, 去摘你跳一下就能拿到的果子 。

二、不可衝動,凡事三思而後行

不要感情用事,對事物要三思而行。把美的事物和不美的東西區分得更清楚,我們應當以這樣的方式來修身養性。面對任何事不要過於情緒激動,理性的分析事情,不斷訓練自己,那麼就能正確的認識自己的立場以及他人的立場。只要能準確地把握各自的分寸,就不會陷入莫名其妙的不悅之中。

三、傾聽輕鬆愉快的音樂

當你的心情已經很煩躁時,你可以用心去傾聽音樂,音樂是心靈的治癒師。在輕鬆愉快的旋律里神遊物外,沉浸在幸福愉快之中而忘記煩惱,重新喚回我們迷失的自我,喚回我們失去的鬥志,重新激發我們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情和熱愛,憧憬以後生活的日子裡,陽光明媚,風景宜人。

四、懂得自我情緒的正確發泄

結交一兩個知心朋友,儘量把自己的煩惱與憂愁與之傾訴,以減輕自己不良的心理壓力。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傾訴對象也可以書寫心情日記。樂觀的心態來自寬容,來自大度,來自善解人意,來自與世無爭,所以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老是嫉惡如仇。

五、融入充滿生機活力的群體

其實有些不良情緒是相互感染的,我們只要想方設法的離開感染源就可以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融入到有生機活力的那個群體,讓他們的情緒感染我們,從而我們就會自然而然的變得愉快開心,即便有什麼不良情緒也會慢慢的消失於無形之中。

治療焦慮症方法

焦慮症患者需要樹立疾病時可以完全治癒的信心,焦慮症的治療其實是對患者的一種考驗,焦慮症患者患上嚴重的疾病後,能否積極主動的投身治療中,給自己良好的護理,肩負起對自己健康的責任和重擔,是患者能否治癒焦慮症的決定性因素,也是焦慮症康復需要多久的決定性因素。

孩子得了焦慮症如何治療

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養:幼兒分離焦慮如何治療?焦慮的產生有時還因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兒園需要自己動手的事情不會做。婷婷的哭鬧就與生活技能的缺乏有關係,尤其是在吃飯和睡覺的時候,自然也就想起媽媽了。所以在孩子入園前,家長應該給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