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洗澡水太熱易致腦缺氧 教你冬季洗澡法

  冬季來臨,溫度降低,氣候變得乾燥,醫學專家提醒說,冬天洗澡應注意「四舍」。 一舍:每天洗澡 太勤洗澡,會把皮膚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洗掉,容易傷害到皮膚的角質層,引起皮膚瘙癢,皮膚的抵抗力也會減弱,反而容易得病。

  建議:1、老人皮膚處於變薄和萎縮狀態,建議7天洗一次,7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延長到10天洗一次。 2.膚質乾燥者,建議2-3天洗一次。

  二舍:長時間洗澡 洗澡時間過長皮膚容易脫水,人容易疲勞,還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另外,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應減少,易導致腦缺血而發生意外。

  建議:盆浴20分鐘,淋浴3至5分鐘即可。

  三舍:水溫過高 水溫過高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乾燥的程度。同時,還會增加心臟負擔,因為全身皮膚血管明顯擴張,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膚,會使心臟缺血缺氧。特別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水溫過高可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腦血管的負擔,並增加血液黏稠度。

  建議:水溫24℃到29℃為宜。

  四舍:飯後立刻洗澡 每頓飯後,人體要從全身調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腸幫助消化。飯後立即洗澡,由於消化道血流量較少,會妨礙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腸胃道疾病,另外因為、心臟等部位供血不足,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一方面會加劇心臟缺血,甚至發生心絞痛或猝死。

  建議:洗澡時間應在飯後兩小時,或下頓飯前1小時左右為宜。

  很多老人洗澡時喜歡把水溫調的高一點 ,而且每次的洗澡時間也會有意識地延長,感覺這樣會很舒服,覺得不僅能淨身,還有禦寒、疏經通絡的作用。其實,這對老人來說有很大風險。老人冬季洗澡最需要控制的就是水溫和泡澡時間,對於有心腦血管疾患的人尤其要注意。

  專家解釋,老年人血管彈性差,調節功能弱,對於較大的溫差很難適應。長時間高水溫的環境,會使大量的血液淤積在體表,這時循環回心臟的血流量明顯減少,導致心、腦等器官缺血、缺氧,極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有動脈硬化的人更加危險,會使動脈硬化狹窄部位的血流緩慢,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此外,冬季洗浴間的水蒸氣較多,如果洗浴時間太長,也可能造成大腦缺氧,導致腦出血、心絞痛等心症狀。

  專家建議,老年人冬季洗澡水溫不宜高過40度,洗澡時間在15分鐘左右即可,儘量不要超過半個小時。要注意洗浴間的通風,避免蒸氣過多導致缺氧。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在洗浴前最好能進食一些治療藥物和適量的食物。如果在洗浴時出現頭暈、眼花、噁心、心跳加快等症狀,應馬上到外面躺下休息,喝點熱水或糖水,能很快恢復。老年人洗澡時最好不要反鎖房門,家中有親人陪護為好。

  小貼士洗澡前後注意事項:

  1、洗澡前喝一杯熱開水,可以補充全身血液容量。

  2、選擇中性的香皂或沐浴露,以免將皮脂洗去,導致皮膚更加乾燥。

  3、洗澡後全身塗抹潤膚露,可以鎖住皮膚表面水分,緩解乾燥瘙癢。

  4、走出浴室以前一定要穿好衣物、鞋帽,以防感冒

  5、平時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以提供皮膚足夠水分,天然皮脂對皮膚的保護作用是最好的。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尿頻怎麼辦?關於尿頻的三大誤區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間0~2次,次數明顯增多稱尿頻。尿頻是一種症狀,並非疾病。由於多種原因可引起小便次數增多,但無疼痛,又稱小便頻數。尿頻的原因較多,包括神經精神因素,病後體虛,寄生蟲病等。對尿頻患兒需除外尿路感染、外陰或陰莖局部炎症等。

關於尿頻認識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愛跑廁所是膀胱小?輸尿管短?

有網友說:女人天生就比男人排尿更頻繁,不知道是因為女人的「容量」小?還是因為女人的輸尿管更短?

如果按照各自的比例,男人女人的「儲水器」——膀胱其實沒有誰大誰小的區別,輸尿管也沒有誰長誰短的問題,正常男女的排尿頻率並沒有太大差異,唯一的區別是女生的尿道比男生短,但這不是尿頻的原因。

女生的尿道扁而寬,長約3-4厘米,這樣的構造讓女性更易得泌尿系統感染,從而可能引起尿頻。另外,尿道短一些,排尿過程相應也短一些,如果男生需要半分鐘左右才能把膀胱中的尿液排空,那么女生可能只要10秒就夠了。

誤區二、愛跑廁所是身體不吸收水分?

有網友說:喝完水愛跑廁所是吸收功能不好吧?有些「海綿體質」的人喝了水就吸收,所以不愛跑廁所;有些「塑料體質」的人喝了水就變成尿,身體沒吸收,所以皮膚乾乾的,廁所倒是去得勤。還有人說,大口快喝,身體就不吸收,但能沖洗腸道,小口慢喝,身體才會好好吸收。

從飲水到排尿的生理過程是——喝的水經

胃腸吸收進入血管,變成血液的一部分;血液經腎

虛的症狀 href="https://www.familydoctor.com.cn/yangsheng/hot/shenxu.html"target=_blank>腎動脈進入腎里,被腎小球過濾形成原尿;原尿中絕大部分的水和無機鹽等物質經腎小管被重吸收,產生終尿;終尿匯聚到集合小管,輸尿管,膀胱,最後由尿道排出。這個過程受很多激素的調節。

而無論以什麼樣的速度喝水,只不過是水進到胃裡的速度快一些,但是從胃進入腸道,這個速度基本上是一定的。人的腸子有七八米長,繞得九轉十八彎,水在腸道中的前進速度也是基本恆定的,喝水快慢沒什麼影響。

誤區三、愛跑廁所是腎功能不好?

有網友說:這還用問?腎虛啊!這個觀念尤為深入人心,很多網友留言說曾經跑去醫院檢查,但是也沒查出什麼問題。

腎虛或是腎功能弱,這都是中醫的說法,從西醫角度來說,如果檢查肌酐、血尿素氮等各項指標都沒有問題,就認為腎功能是正常的。但在正常的範圍內,每個人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所以會表現出個體差異。喝水之後跑廁所快慢,並不能成為判斷一個人腎功能是否正常的信號。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如此頻繁地光顧廁所?

一、跑廁所說明身體水分充足

這首先取決於你的身體到底缺水不缺水。我們的身體時刻都在維持水分的平衡,水多的時候就調節為多排一些,水少了就少排一些。

如果剛打完一場球,出了一身大汗,身體處在比較缺水的狀態,這時如果喝了1000毫升水,可能你根本就不需要上廁所,因為你喝的水已經補充到正常的血容量裡面了,沒有多餘的水通過尿液排出來。

但是如果你的身體本來就不缺水,今天已經喝了一上午茶,下午再去喝一大杯水,那肯定很快就要跑廁所了。所以,有時去廁所的多少倒是可以判斷你的身體水分是否充足。

二、也許是泌尿系統感染

除此之外,一些病理原因也可以導致尿頻,比如泌尿系感染。由於女性尿道的總長度比男性要短得多,這給細菌、病毒、病原體等向上感染創造了機會,所以女性患急性膀胱炎的幾率也比男性大得多。病原微生物一旦感染,如果量大或患者的抗病能力較差,其繁殖速度就會加快,尿液中細菌毒素和非正常代謝物質大量增加。

炎症刺激了膀胱黏膜後,往往在有很少的小便時也會產生尿意,但這種頻繁的尿意感並非壞事,可以通過頻繁的小便將部分細菌「趕出」膀胱。

得了泌尿系感染,除了發病初期的尿頻和一些不適感,隨著病程的加重還會伴有尿急和尿痛,嚴重的患者還可能有血尿。

三、或者膀胱受到影響

除了感染,尿頻還可能是膀胱的因素。膀胱是儲存尿液的器官,正常情況下膀胱足以儲存300毫升以上的尿液,但當膀胱的有效體積減少時,小便的儲存量就會減少,很容易在短時間內產生尿意。什麼原因會導致膀胱的有效體積減少?最常見的是女性懷孕期間,子宮壓迫膀胱,就容易導致排尿次數增多。

倘若膀胱內有腫瘤、結石、異物、異位的子宮內膜占據,或膀胱臨近的器官腫大,如卵巢腫瘤或囊腫、子宮肌瘤、過度肥胖等,也會使膀胱受到外部壓力,影響膀胱的有效容積,即使有少量的尿液也會產生較強的尿意。因此,如果老年女性持續尿頻,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此外,陰道炎、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等慢性炎症的刺激也有可能影響膀胱的感覺,導致尿頻。

四、是糖尿病?尿崩症?

除了泌尿系統的原因,糖尿病患者在正常喝水的情況下,排尿次數也會超過每天8次。如果喝水多,在原來的基礎上還會再增加。尿崩症患者由於抗利尿激素的缺乏所引起腎臟排出水分增加,也會導致排尿增多。

中醫認為小便頻數主要由於小兒體質虛弱,腎氣不固,膀胱約束無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過於疲勞,脾肺二髒俱虛,上虛不能制下,土虛不能制水,膀胱氣花無力,而發生小便頻數。因此尿頻多為虛症,需要調養,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

尿頻應該如何預防?

第一、是控制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飲食的酸鹼平衡對於尿頻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恰瑪古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能迅速排除體內酸毒,使達到酸鹼平衡,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減少腎的壓力。同時恰瑪古還富含類黃酮,能夠有效的修復腎的排毒功能。

第二,要經常進行戶外運動,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多呼吸新鮮的空氣,減少發病的幾率。有助於人們的身體健康。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鹼性體質,使尿頻遠離大家。

第四,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病毒容易入侵。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使病毒遠離自己。

第五,遠離煙、酒。煙、酒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無節制的抽菸喝酒,極易導致人體的酸化。

第六,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警惕!手機比馬桶還髒

  手機比垃圾桶還「髒」

  實驗人員從市民手中徵集了7部不同的手機作為檢測對象,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進行檢測:首先用消毒棉簽在手機表面擦拭,取得樣本;然後將棉簽浸入密封試管內的熒光素酶試劑,這種試劑遇到細菌會發出熒光;最後將棉簽連同試管插入一台「ATP熒光檢測儀」,測試其發光程度,得到一個RLU(相對光單位)數值。據介紹,物體表面的RLU數值不超過100則為細菌量達標(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超標越多表示細菌越多。

  同時接受檢測的,還有一個室內的垃圾桶。

  檢測結果顯示:垃圾桶的RLU數值為138,而7部手機的RLU數值最低的也有168,最高的達到1626,全部超標——這意味著,手機上的細菌比垃圾桶上的還多。

  為什麼會這樣?實驗人員分析,手機雖然看起來乾淨,但是經常接觸人的手,隨之沾染各種外界細菌,加上長期不做清潔,所以細菌多。而室內垃圾桶雖然給人感覺髒,但垃圾袋經常更換,所處的環境相對單一,因此細菌比手機上少。

  平板手機比按鍵手機乾淨

  7部手機之中,細菌最多的3部手機均為按鍵或翻蓋手機,其次是1部套了外殼的平板觸屏手機,這4部手機的細菌量都超標6倍以上。剩餘的3部為不套外殼的平板手機,細菌量雖然超標,但相對接近標準值。

  實驗人員分析,表面凹凸不平、縫隙多的手機,更容易藏污納垢,因此按鍵或翻蓋手機細菌多,給手機套外殼也會讓手機更髒。

  中南醫院感染科熊勇教授介紹,因為手機與人體接觸多,手機上的細菌更容易危害人的健康。但對於手機這類電子產品,很少有人會認真清潔,這是一個健康隱患。他建議市民定期用酒精、消毒液等清潔手機表面,可以有效殺滅細菌。

  實驗人員現場用酒精將一部手機擦拭了一遍,再檢測時,手機上的RLU數值從690降低到69,細菌量達標。即使用常見的濕紙巾清潔手機,也能有效減少細菌——一部細菌超標6倍多的手機,用濕紙巾擦拭後,RLU數值從731降低到了147。

焦慮是中年人最大健康殺手 找人傾述是關鍵

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壓力也隨之增加,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老人還是小孩,都各自有各自的壓力;調查發現,一些人心理有壓力,不知該如何解壓,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心理疾病;那男性要預防心理疾病,該怎麼做呢?

無危險因素也需防中風?

我國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腦卒中已成為我國國民第一位的死因,死亡率高於歐美國家4-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