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激烈的競爭往往會給人帶來或多或少的壓力。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將柿子加熱後食用,可使一些特定的有益於健康的成分大幅度增加,從而減輕人的心理壓力。
研究者採用一種可以一次性解析柿子中所有化合物的方法,從柿子中檢出了約150種化合物。在把柿子加熱後,研究者掌握了可以減輕使人體壓力增加以及抗氧化作用等有效成分的變化,並將最初是為了殺菌而食用的經加熱處理的柿子與生柿子相比。
結果發現,加熱處理後的柿子,抑制心理壓力增加的成分γ-氨酪酸(一種神經遞質)和有血管擴張作用的瓜氨酸的含量激增了2倍以上。這一研究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無疑對日感壓力增大的現代人是有益的。
時下,金柿下枝,布滿街頭,正是人們品嘗的大好時節,除可試試減壓之外,告訴大家,柿子還是化解秋燥的佳果良藥。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多吃柿子能保護心血管系統
每天吃一個100克大小的柿子,可以有效地預防動脈硬化、心臟病和中風發作。從前,我們沒有重視柿子對心腦血管的營養價值,多吃柿子有益於心血管。
對預防心血管疾病來說,柿子的功效卻遠大於蘋果,堪稱心臟健康水果王。
柿子在中國有數千年歷史,日本、韓國、巴西等國現在也是柿子的主要產地。以色列後來居上,利用野生柿子和基因工程已培育出口感清香,不澀、無核、耐儲藏的小柿子新品種。
柿子營養價值很高,含有大量胡蘿蔔素、維生素C、葡萄糖、果糖及碘、鈣、磷、鐵等礦物元素,享有「果中至品」之譽。柿果肉含糖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碘、鈣、磷、鐵等。其中碘含量居果品之首,糖類和維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出1~2倍。由於柿中所含糖分,大部分是可溶性糖,所以它的果肉甘甜如飴,汁濃如蜜。如放入冰箱冷藏,則甘甜涼爽、沁人肺腑。柿子與蘋果相比,柿子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比蘋果多一倍,鉀、鈉、鎂、鈣、鐵、錳等礦物質和抗氧化劑含量也比蘋果高得多,只有銅、鋅的含量少於蘋果。
柿子有清熱、潤肺、化痰、健脾、止血等功能。《本草綱目》中說:「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邑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柿子還是缺碘性甲狀腺腫大患者的保健佳果;柿子含有較多的鞣酸和維生素,有降壓止血、清熱滑腸的作用,痔瘡、便秘患者常食有益;柿子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可清熱、潤肺,還有解酒作用。
柿子有三寶 柿葉止血
柿葉、柿霜、柿蒂,這三樣東西,似乎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中醫研究認為,三者在治病上各有奇效。
柿葉具有止血作用,能顯著增強毛細血管彈性,降低血壓,可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肺結核咯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外傷出血、紫癜等。用柿葉3克~10克,煎湯內服,每日2次,亦可研面外用。青嫩柿葉曬乾,研成細末,取50克與凡士林50克混合調勻,臨睡時搽患處,晨起洗去,一般連續搽15天黃褐斑就開始消退。取秋季柿葉曬乾,研細內服,每次5克,重病者10克,每日3次。治療胃潰瘍出血、肺結核出血、支氣管擴張咯血均有效。
買回來的柿餅往往有許多白色的粉末附著在表面上,這就是柿霜。柿霜含甘露醇、葡萄糖等,能清熱、消炎。將柿霜溶化,倒入模具中製成柿霜餅,其性味甘、涼,有清熱、潤燥、化痰的功效,可治肺熱、燥咳、咽干喉痛、口舌生瘡、吐血咯血等症。口舌生瘡用此外敷效果特佳。取柿霜、硼砂、天冬、麥冬各6克,元參3克,烏梅肉1.5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入口中含化,治療咽喉嗽痛效果顯著。
柿蒂,性溫、味苦澀,能下氣降逆,噯氣等有奇效。柿蒂是降逆氣、止嘔吐的常用藥。降氣止呃,用柿蒂30克,丁香15克,生薑10克,煎湯送服,每日2次,可迅速見效。
柿子 遇酸可能成胃結石
柑橘中含有大量的檸檬酸、蘋果酸,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可理氣健脾、化痰止咳,有助於治療呼吸道急慢性感染及消化不良。可是,父母經常會誤認為吃得越多越好,然而柑橘如果吃得過多,就會使體內的胡蘿蔔素含量驟增,從而引發胡蘿蔔素血症。其表現為食欲不振、煩躁不安、睡眠不踏實,還伴有夜驚、啼哭、說夢話等,有時甚至手掌、足掌的皮膚都發黃。因此,孩子吃柑橘要有一個合理的限定,每天至多進食2~3個。
柿子入藥能治什麼疾病?
治噁心嘔吐:柿餅兩個,切碎入大米中煮成飯,連服兩天;或將柿餅搗爛如泥,每次9克,溫開水調服,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