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便秘用足療方

中醫認為,燥熱內結,腸胃積熱,或熱病傷腸,腸道津枯,或乳食積滯,結積中焦,或氣血不足,腸道失於濡潤等,均可引起大便秘結,當以通腹瀉熱,潤暢通便為治。臨床觀察發現,採用中藥外治療法療效明顯,且藥源方便,作用平穩,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先介紹幾種足療效方,供選用。

1、大黃5-10克,研為粉末,用醋調為稀糊狀,置傷濕止痛膏中心,貼雙足心湧泉穴,10-15小時後取下,一般用藥一次即見效。可清熱消積,導滯通便。

2、芒硝5克,研為細末,置傷濕止痛膏中央,外敷雙足心湧泉穴處,每日一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

3、生大黃、焦山楂各等量。將二藥擇淨,研為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十克,用米醋或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於患兒雙足心湧泉穴及肚臍孔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一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消積化食。

4、生大黃、雞內金各等量,擇淨研為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於雙足心湧泉穴及肚臍孔處,包紮固定,每日一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消積化食,預防便秘。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頸椎病的足療與手療方法

頸椎病的足療與手療方法:頸椎病是一種常見高發病,發作之後患者主要表現為頸椎疼痛、僵硬,嚴重的患者因為頸椎壓迫到神經就會有頭暈、噁心、視野模糊的的併發症狀,目前在臨床當中治療頸椎病的方法也是非常的多,除了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患者還可使用按摩頸椎等部位的相應的反射區治療。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具體治療方法。

1、足療處方:所謂的足療處方指的就是按摩頸椎、頸項等等組織在雙足的反射區,每個反射區按摩的時間各3分鐘。

2、具體操作手法:

頸椎反射區:首先按摩者一手持患者的腳,另一手食指、中指彎曲成鉗狀力度適中的夾住患者的足趾,接下來使用食指側緣位置固定在選定的反射區,再以拇指在食指上定點加壓。所使用的力度以反射區產生酸痛的感覺為宜。

頸項反射區:按摩者一手持患者的一隻腳,另一隻手的拇指指端需要施力,沿著患者的足趾根部由外向內進行旋轉。所使用的力度以患者的反射區產生酸痛的感覺為宜。

1、手療處方:主要是為患者按摩頸椎反射區,時間為各2分鐘。

2、操作手法:

頸椎反射區:操作者需要以食指與拇指操作,把這兩個指頭夾住患者的拇指關節進行按壓,所使用的力度以選定的反射區產生酸痛為宜。

頸項反射區:具體方法是由外向內方向按摩,力度以反射區產生酸痛為宜。

在進行足手按摩的時候也有些注意要點,就是必須有耐心、信心。治療同時患者最好配合頸項部簡單的運動,在進行頸椎牽引期間進行手療、足療的效果更好。平時所選用的枕頭也要符合頸椎的生理曲度,不宜枕的過高,才可以讓治療效果更顯著。

天天足療等於吃藥

天天足療等於吃藥

皮膚是人體的器官之一,有屏障和吸收、分泌與排泄、體溫調節、感覺、呼吸等作用。由於它本身就能夠吸收藥物,如藉助熱水,則更利於藥效在人體發揮作用。

腳是人體經脈會聚處之一,分布於腳部的經絡穴位多達60多個。通過中藥浸泡,刺激這些穴位,就可以調節經絡、疏通氣血、調整臟腑功能,從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故有人說「天天泡足,等於吃藥」。

中藥足浴的應用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泡腳可以減輕疲勞,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去除污垢,使身心舒暢、精神爽快。加入中藥的泡腳不光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還可通過皮膚在溫水作用下的強滲透能力,充分吸收中藥成分,疏通筋骨關節,改善體內的水分分布和血液循環,起到祛病、護膚、美容的作用。但有些人是不適宜泡腳的。

女性足療保健的好處

足療保健的好處,足療的保健功效已被科學證實。如今,腳底按摩能夠美容這一新的論斷也得到了證實。專家研究發現,腳心美容與化妝美容、手術美容等方式相比,根本區別在於治本,是現在任何一項單純的美容術都無法比擬的。

足療的注意事項,你都知道嗎?

足浴時,水溫應當在37-50度中間,感覺暖和舒適最好,並且應當邊洗邊加水保持水溫,使其達到恆溫,只有保持恆定的溫度和足夠的時間,才能保證藥物的最大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