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症孩子主要表現為注意力缺陷,精神不能集中又或者多動衝動。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教授作客家庭醫生在線訪談中提出「多動症應該要引起家庭、學校、醫療機構、社會和政府機構的重視了,因為多動症的危害十分大」。鄒教授解析,對於多動症的孩子,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幫助,首先會導致孩子的學業困難,還會共患對立違抗的心態問題;多動症的孩子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沒有受到重視,沒有得到正確幫助和恰當治療情況下,很容易發展成這樣一個軌跡:多動症,對立違抗,品行障礙,反社會行為,少年犯罪等等不好的影響。
關注多動症孩子,作為家長的您,應用心對待。
首先要理解孩子是屬於病態的,不能誤認為孩子的病態是「不學好」、「故意搗亂」等,更不能因為孩子的不受歡迎的不良行為而動輒責打罵,加重患兒的心理壓力,會使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差,症狀會更加嚴重。
其次,要和醫生配合好,督促孩子按時報藥,注意觀察其反應,及時向醫生通報病情,以便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另外,家長還需做好思想準備,無論是服用西藥還是中藥,均需一定的療程,短則半年,長者可達一年,務必與醫生密切配合。
再次,孩子服藥期間應儘量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如防止感冒和過度疲勞,避免嘈雜的環境、不適宜的責打,保證充足的睡眠,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使其在家中感覺到愉快和濕暖。
另外,家長還應注意與老師加強交流,請老師給患兒多一份關心和幫助,教育其他學生不要歧視孩子,不能在其他同學面前羞辱孩子,維護孩子的自尊心,有了進步老師應及時給予表揚,使孩子增強信心,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
用心關注孩子,讓孩子遠離多動症。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尿液顏色異常需提防疾病所致
尿液是人體正常生理代射的產物,正常人的尿液顏色呈淡黃色的,天冷時多清澈,天熱時多黃色,這與出汗和飲水多少有關,但也可以隨著飲食而變化。如攝入偏酸性飲食時,尿色則深,如飲食偏鹼,其尿色則淡。有時口服幾片核黃素片藥物,尿色也會呈現深黃。像這些尿色變化是極為短暫的,很快就能自行恢復。合肥九龍泌尿專科醫院專家提醒:但當尿液發生另類異常顏色時就要引起警惕了,這很可能是由疾病引起,如果發現以下尿液症狀,請及時到醫院檢查!
1.紅色尿
有血尿、血紅蛋白尿和紫質尿之分。血尿大都由泌尿系統受到直接或間接(發炎、潰瘍、異物、藥物)刺激引起,或者是因腫瘤、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腎臟充血,血管破裂,紅細胞外滲造成的。原發性血尿是極為罕見的,大多因腎臟微血管內皮細胞存在缺陷,導致微血管滲透性增高,從而發生血尿。
血紅蛋白尿常發生在瘧疾、溶血性輸血反應或者是在吃鮮蠶豆之後(有人因體內缺乏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可發生蠶豆病),也有人每天起床時出現血紅蛋白尿,這可能為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引起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血管內紅細胞被大量破壞之後,造成血漿內的血紅蛋白含量超過了一定量。紫質尿多見於鉛中毒病人,由於其血紅蛋白合成遭遇障礙而產生大量紫質。紫質尿的顏色像葡萄酒一樣,容易識別。
2.黃褐色尿
應區分是膽紅素尿還是尿膽元尿。膽紅素尿常因肝內或肝外的膽道因炎症、腫瘤或結石堵塞,引起膽紅素鈉進入血液。當血液內膽紅素鈉超過一定量時,則發生膽紅素尿。尿膽元尿常因肝臟損傷,引起腸內吸收尿膽元增加,進入小便,則發生尿膽元尿。或者是溶血性貧血病人,因大量紅細胞被破壞後,使大量尿膽元經腸壁吸收進入門靜脈循環,由於肝臟不能把過多的尿膽元變成膽紅素,而發生尿膽元尿。
3.白色尿
最為多見的是絲蟲病所引起的乳糜尿。罕見的是尿路發生嚴重感染,大量膿液排出,小便呈乳白色。
4.黑色尿
又稱暗褐色尿,見於誤服來蘇兒發生酚中毒的人。因酚在人體內部分氧化為對苯二酚和兒茶素,從小便排出,尿靜置片刻則成為黑色尿。還有如黑色素瘤的病人,因體內黑色素產量增高,使血中黑色素被肝臟還原為黑色素元,從尿中排出的黑色素元經氧化後成為黑色素,靜置片刻,尿變成黑色。
5.藍綠色尿
藍綠色尿常見於使用美藍或靛胭脂後。除上述病理現象外,食用胡蘿蔔或服用維生素B(2)、痢特靈、金黴素都可使尿液顏色加深。
颱風和高溫並行 運動飲食要注意
近來颱風和高溫並行,有保健科專家提醒,暑氣、濕氣重,市民飲食宜清淡,注意補充水分,小心防暑。
主動出汗及時補水
據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保健科鄺秀英副教授介紹,由於近來的高溫颱風天氣,很多門診病人反映全身無力,頭暈胸悶,這些都是中了暑氣的表現,加上作嘔、胃口差、不清醒等症狀則是中了濕氣的表現。
鄺秀英提醒,在暑氣、濕氣重的天氣里,最好多喝淡鹽水。若身體缺乏足夠的水分,體溫持續過高,非常容易中暑,或者出現腳抽筋等症狀。另外,市民應多做運動 「主動」出汗,以排出身體毒素。她介紹,每天最好抽出半小時來做運動,游泳,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應避免正午時分的室外運動。運動過後,要及時補充淡鹽水或含微量元素的礦物質飲料,以免身體流失電解質。
對於很多長期坐在空調房裡的上班族,鄺秀英說,空調房裡不易出汗,更應主動運動來排出身體多餘水分和毒素。空調最好開兩個小時就通風一下,保持空氣流通。 「空調溫度不要過低,室內外溫差應在5至7℃以內,溫差太大,一出一進人體較難在短時間內調節體溫,會更容易生病。
夏日飲食儘量清淡
鄺秀英介紹,頭暈、胸悶、不想吃東西是暑濕氣的表現,也是中暑的輕微症狀。持續的高溫暴曬下,露天作業的人以及老人小孩,心腦血管,氣虛陽虛等體質不好的人群要特別小心防暑。
她提醒,最好保持清淡的飲食,少吃肥膩的東西,忌大魚大肉,多吃新鮮的蔬果,節瓜,玉米,絲瓜都是做菜時不錯的選擇。吃飯前喝點湯,比如冬瓜煲田雞,絲瓜煲瘦肉,香菇可以解暑健脾。另外,夏季細菌繁殖速度快,因此老人們不要再吃隔夜的飯菜,以免造成腹瀉。隔餐的食物要存放於冰箱。